糖尿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793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糖尿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糖尿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糖尿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糖尿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尿病.docx

《糖尿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糖尿病.docx

糖尿病

从2001年起,连续5年,每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上。

2001年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2002年为糖尿病与眼病,2003年为糖尿病与肾脏疾病,2004年为糖尿病与肥胖,2005年为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世界糖尿病日主题近几年为何紧盯糖尿病的并发症不放,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预防和控制?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并发症

    糖尿病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导致了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

    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

    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10年和15年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该病。

大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后会发展成严重的视力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

    微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先兆。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在病程10年和20年后可达到10%~30%和40%,且20年后有5%~10%的患者恶化成终末期肾病。

青年期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岁时有40%发展为严重的肾病,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否则只能面临死亡。

    此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常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

    从死因上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主要是各种并发症。

其中,缺血型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60%~80%。

脑血管疾病引起大约10%的死亡,其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糖尿病肾病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发病年龄越小,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死亡比例就越高。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是一个危险因素多,发病机理复杂,病程伴随终身的慢性疾病。

患者的高血糖常常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即代谢综合征。

要遏制这个复杂疾病的流行,减轻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我国必须引入慢性病防治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

    近10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项研究提供了干预和强化治疗能够成功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不可辩驳的证据。

    我国大庆6年的前瞻性研究,通过健康教育,实施增加体力活动、注意膳食平衡的干预措施,6年间使糖耐量低减进展成为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了46%。

这一结果证明了一级预防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证明二级预防能够成功地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较多。

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二级预防在强化治疗时,除了严格控制血糖之外,还要严格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体重等,这样可使脑卒中、心功能衰竭、眼底病变等多种糖尿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30%~60%,明显减少与糖尿病有关的死亡。

    我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慢性病防治策略,大力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糖尿病三级预防和综合防治。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强调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增加广大群众和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知识,提高专业人员的技能,并创造一个支持健康的社会环境。

    针对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以上,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超重和肥胖者、以静坐生活方式为主的人群、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和生育过巨大胎儿(4000g以上)的妇女,要加强定期检查或筛查,以实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文绢 范军星)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便会危害到心、肺、肾、神经、眼睛等脏器和器官,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能导致人死亡,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可达100种以上。

这其中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为心脑血管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占10%,而因并发症造成的截肢则为85%,视网膜病变为95%。

  虽然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可怕,但只要将血压、血糖、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糖尿病患者就能对并发症说“不”。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为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患者首先要保持情绪的乐观,避免情绪过激或精神紧张;其次是坚持劳逸结合,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的活动;在日常饮食方面要做到科学营养的搭配,保持标准体重,忌辛辣甜腻食物及烟酒;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时,要及时掌握血糖下降情况,调整药量,以避免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足部和皮肤的护理,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坏疽的发生。

衣着鞋袜要宽松、柔软。

当发现有干燥、粗糙、易裂的皮肤,应经常涂抹润肤乳液,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裂。

由于足部的皮肤感觉减弱,所以双足很容易烫伤,故不要太靠近取暖物体。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达百种以上,主要有:

1、肠胃功能紊乱(大便干稀不定)2、眼病(视力模糊,眼底出血,视网膜病变及脱落,白内障等)3、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脑出血,脑血栓,失眠)4、心血管病(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跳过速等)5、肾病(尿蛋白,肾炎,肾蟀,尿毒症等)6、神经末梢病变(手脚麻木,发凉,神经疼,关节疼等)7、糖尿病足(下肢溃疡,坏疽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为心脑血管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为10%以上,糖尿病患者95%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原因之一。

糖尿病造成的截肢占非外伤性截肢的85%以上。

糖尿病并发症早治疗

人间网    2002年11月07日

11月14日,是第12届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你的眼睛———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性眼病的危害很大,目前,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糖尿病专业人士和民众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其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大疾病。

俗话说:

久病成良医。

许多患者只单纯的认为糖尿病为高血糖、高尿糖、多饮、多尿、善饥、消瘦、乏力,但缺乏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的真实了解,如血糖不能及时控制在正常水平,各种并发症相继出现。

1、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肾疾病、冠心病、心绞病、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中风、肾衰。

2、小血管病变,如神经病变、坏疽、下肢溃疡、皮肤瘙痒、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目前国内外治疗主要以西医为主,长期口服降糖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给众多患者生活带来诸多危害,药物副作用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加上胰岛素抵抗患者治疗不敏感,种种原因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因素。

怎样才能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到底有没有一种安全可靠、能长期保持血糖稳定正常的良方呢?

回答是肯定的。

糖尿病是世界各地都非常关注的疾病,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 患者普遍

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5月发表的《1998年世界卫生报

告》,到了202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3亿人之多。

 

慢性新陈代谢疾病:

糖尿病是指由于人体内所产生的胰岛素分量不足或是质

地无效所引起的疾病。

人体内的胰脏会分泌胰岛素,对正常人来说,胰岛素会把

葡萄糖带入细胞,以提供人体所需能量。

但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无法制造足够

或有效的胰岛素,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内而累积在血液中,使血液出现高血糖现

象。

 

 糖尿病也是一种容易引起并发症的慢性新陈代谢疾病,常见的糖尿病合并

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衰竭、手脚四肢发麻、肢体坏死、中风、心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并发症又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种,急性并发症感染和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最为常见。

慢性并发症是指大血管并发症、 微血管并发症和神经并发

症。

大血管并发症有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 下肢血管病变引起足部坏死。

微血

管并发症主要影响及肾脏和视网膜 血管,造成肾功能不好,视力不良等。

 

 氨基酸配合胰岛素是瑞典研究人员已研究出一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方

法。

研究报 告说,新方法是利用一种原本由胰腺制造,而糖尿病患者缺乏的氨

基酸,连同胰岛素注射入病人体内,报告说,以这种方法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

症。

研究人员是以C肽(peptides)这种有机化合物来预防糖尿 病患者发生并发

症,而肽是由氨基酸脱水而成,含有羧基和氨基。

 

参与研究的约翰·瓦伦教授说,研究人员以C肽作实验已超过10年,他们从

研究中发现,若年轻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也同时注入肽,则不容易患上

一些因糖尿病而发生的并发症,包括视觉问题、肾脏问题等。

 

 另一位伦纳特·约翰生医生则说,早在80年代,研究人员已注意到,那些

年轻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后,若和一些健康的同龄青少年相较,其肾脏的

操作“超时”。

伦纳特·约翰生医生还说,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同样的饮食习

惯,年轻糖尿病患者体内也缺乏C肽这 种通常由胰腺制造的东西,这和一般健康

青少年的情况大为不同。

 

 进行人造肽的制作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人造肽的制作,工作完

成后,专家们再将同等分量的人造肽和胰岛素每日注入病人体内。

约翰生医生

说,糖尿病患者接受这种治疗后,肾脏的机能因而达到一般健康青少年的水平,

同时,糖尿病患者以C肽治疗后,伤口也较容易愈合。

他说:

“我们同时也发

现,糖尿病患者注入肽之后,循环系统也获得明显改进。

 

 约翰·瓦伦教授坦承,除了肯定糖尿病患者以肽和胰岛素同时使 用可获得

正面效果外,研究人员对于肽的了解仍然不够多。

这两位瑞 典医生目前已着手

研究非依赖胰岛素型糖尿病,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能研究出治疗之道。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加之病程较长,致使它所特有的慢性并发症日趋增多,程度加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随着其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但目前已知,血糖控制状态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是两个主要因素。

血糖控制不佳,再加上罹患时间长,对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危险性。

怎样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如今,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认识到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很重要的环节是:

第一,长年将血糖控制在平稳的状态下;第二,提前对易发生病变的五脏器官进行有效保护,血糖可以靠药物控制,但由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却容易引发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总是悄悄地破坏着病人的血管、神经、代谢、免疫系统等,当病人出现看不清,腿脚不灵便等症状时,采用昂立舒渴预防缓解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较好的选择,它可以改善胰腺功能,激活受体细胞,有效调节血糖;另一方面它所含的抗氧化成分能缓解高血糖对人体细胞的侵蚀,全面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预防组成缓解各类并发症的能力。

并且昂立舒渴天然无毒副作用,药效平稳,作用持久,适合长期服用。

一种终身性疾病。

每一位糖尿病病人都面临两种选择:

    一种是仅满足于控制临床症状,使恼人的多食、多饮、和口渴等症状得以缓解乃至消失。

这种控制从表面上来看,病人自我感觉良好,似于正常人没有多大区别,有的甚至误认为已完全恢复正常。

    另一种是不满足于上述“疗效”,加强治疗“力度”,使血糖控制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并将此种努力维持终身。

    这两种状态有哪些区别?

下面简单向大家作一介绍。

    前一种治疗方法产生的后果是,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过高的血糖有毒性作用,它会慢慢地损伤血管,滋生出多种慢性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及末梢神经病变。

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失明以及下肢坏疽等。

这种情况病人往往自认为病情控制良好,实际是步入了误区,他将症状消失误认为控制良好,而真正的控制是应该将血糖长期控制在完全正常或者基本正常水平,并且坚持终身控制,才能制服高血糖这一恶魔。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贵在预防,重在早期,争得时间,赢得空间。

所谓时间是指在并发症未发生不可逆变化前,应尽早采取措施。

所谓空间是指在尽可能少的组织受累之前及早接受治疗。

    每一个糖尿病病人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医学监护和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决不可掉以轻心。

具体来说,糖尿病病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监护:

    1.至少每两周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血糖不稳定者应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2.每两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患者近2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该指标能较客观的反映病人控制血糖的程度。

    3.每6个月-1年测一次心电图、查一次尿蛋白和眼底,以及进行神经功能的检查。

    每个糖尿病病人都应认识,完整的治疗过程应包括:

饮食、运动、药物、教育,四者缺一不可,并且应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

病因一直是世界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

尽管糖尿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遗传学、免疫学、病毒学、病理学、内分泌代谢病学等方面综合研究已知与下列诸因素有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

早在60余年前,国际医学界就发现糖尿病人的亲属中,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遗传是某种特性通过细胞染色体基因遗传给子代。

单卵双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因此对单卵双胞进行遗传性疾病的观察是很有意义的。

英国Pyke对单卵双胞进行长达 20余年的随访观察。

1982年他总结了200对单卵双胞糖尿病的调查分析。

200例双胞中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147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53对。

双胞先后均发生糖尿病的称为一致,迄至统计之时仅双胞之一为糖尿病的称为不一致。

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双胞一致率为 54.4%,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双胞一致率为90.6%。

从单卵双胞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更为显著。

    糖尿病通过什么基因,以什么方式进行遗传尚不十分清楚,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多基因遗传,其依据是:

①糖尿病的发病率及临床表现有明显的种族差异;②临床糖尿病有各种不同类型,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

已知青少年期发病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MODY)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③已发现40余种遗传病伴有糖耐量低减或糖尿病,糖尿病是这些遗传病的一部分。

例如Wolfran 综合征,有视神经萎缩、耳聋、尿崩症及糖尿病。

40余种遗传病分别由于各个不同基因位点突变所致,但均可影响糖代谢,产生高血糖,表明多个基因与糖代谢有关;④糖尿病动物模型也表现出遗传异质性,如日本的NoD鼠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新西兰的NIO鼠及Wellesle y鼠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总之,根据已掌握的科学资料,多数糖尿病学者认为糖尿病是由于多基因变异,多个基因变异使个体产生糖尿病易感性,也就是说通过基因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在此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等)的作用,就可发生糖尿病。

    

(2)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研究: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亦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HC)。

人类HLA抗原系统的控制基因在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

HLA系统包括三大类抗原:

第一类抗原是HLA-A,-B,-C抗原,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表面,参与细胞介导免疫,主要与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关。

第二类抗原是以D抗原系列,即HLA-DP,-DQ,-DR抗原为主,分布于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主要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

第三类抗原是C2,Bf,C4A及C4B等补体系统。

    分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采用免疫学方法可以对B淋巴细胞进行HLA第二类抗原分析。

研究表明: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HLA密切关联,HLA-DR3、-DR4抗原频率显著增高,HLA-DR2抗原频率显著减少。

从家系分析来看,兄弟姐妹中的HLA单倍型,若两个单倍型都与病人相同,则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是1/5;若只有一个单倍型与病人相同,则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是1/20;若两个单倍型都与病人不同,则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是1/100。

HLA的特异改变,说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的HLA分型与普通人群相同,无特异性。

    (3)环境因素:

对于具有糖尿病易感性遗传基础的人,环境因素对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病毒感染:

早在1864年,挪威医生发现一例腮腺炎病人,不久发生糖尿病。

之后有关病毒感染引起糖尿病的报告络绎不绝。

与糖尿病有关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及脑炎、心肌炎病毒等。

病毒感染导致胰岛细胞破坏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三种:

 A 病毒通过具有糖尿病易感性个体的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B细胞内,部分B细胞发生急性坏死,继之细胞溶解。

1988年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急诊收了一中国男性青年(22岁) ,腹部不适及呕吐36小时为病史,既往体健,急查血糖92mmol/L,血浆胰岛素<2μU/L ,血pH7.1。

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后1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死后34小时作尸体解剖发现胰岛B细胞全部坏死,而胰岛A、D细胞均正常,胰岛中大量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巨噬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死前未能作病毒血清学检查,根据其组织学病变显示,认为是病毒引起的急速的、全面的胰岛B细胞坏死,病程之短实属罕见。

B 病毒通过易感个体的胰岛B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B细胞后,长期滞留,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寿命缩短,B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并且激发自身免疫系统,若干年后出现糖尿病。

如风疹病毒可在胎儿期入侵,经数年或十余年后出现临床糖尿病。

美国观察24 1例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者,发现30例糖尿病及17例糖耐量低减;澳大利亚报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45例,其中9例发生糖尿病。

C 病毒经B细胞膜病毒受体进入B细胞后,病毒核酸编入宿主B细胞基因,使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发生变异,合成异常胰岛素。

尽管病毒感染是青少年发生IDDM的重要环境因素,但尚须有遗传易感性的基础及病毒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才可发病。

    ②肥胖:

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肥胖系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按体重指数计算: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男性BMI≥2 5,女性BMI≥27,为肥胖。

据美国报道30岁以上发病的糖尿病约80%~90%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 5%,1981年钟学礼教授报告我国30万人口糖尿病普查结果,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23.20‰,女性为18.05‰,而正常体重者患病率为4.08‰,3.66‰。

肥胖者由于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反应的缺陷,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而出现高血糖。

同等的肥胖者持续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高血糖。

肥胖的起因与家族性遗传有关。

多数由于长期的摄取过多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体内脂肪储存增加所致。

    ③化学毒物:

作为直接损害B细胞的物质有四氧嘧啶和链脲菌素,在美国和韩国作为灭鼠药使用的吡甲硝苯脲等。

这些化学毒物所致的糖尿病较似于IDDM,而在人类的IDDM病因学方面似乎意义不大,仅能借以说明发病机理中细胞破坏为重要环节,而大多数病人的病因则并非这些毒物。

    ④饮食中某些食物成分:

在冰岛男孩IDDM发病多为10月所生者,所以一般怀疑在母亲怀孕前后正是圣诞节,可能与大量食用含有亚硝基化合物的保存肉类有关。

动物实验已证实,使动物仔食用熏制肉可致糖尿病。

    ⑤营养不良:

文献报导在非洲或东南亚一些以木薯为主食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糖尿病,临床表现既不同于IDDM,也不同于NIDDM,可能与食用木薯有关。

因为在摄取大量木薯而蛋白质摄入很低的情况下,特别是含硫氨基酸不足,可造成氰化物在体内蓄积而损伤胰腺。

另外动物实验和临床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糖耐量低减。

    另外长期的过度紧张及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类固醇类口服避孕药等均可增加胰岛素需要量,加重胰岛B细胞负荷,也是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之一。

    袁申元:

北京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和研究。

    朱良湘:

北京糖尿病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微循环糠尿病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微循环研究。

    主持人:

糖尿病是不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呢?

    袁申元50年代的时候糖尿病只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而现在各个医院都可以见到糖尿病的患者,因此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了,全世界有1亿6千万的糖尿病患者,我国94年的时候有2千万的糖尿病患者,而99年就增长到了3千万人,北京地区94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44%,而99年的发病率就增长到了8.9%,所以说糖尿病的发病率还是相当高的。

    主持人:

是不是吃得好、运动少、压力少的话,就会引发糖尿病呢?

    朱良湘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在饮食方面仍然有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一般现在人们的主食都吃得很少,而脂肪和热量都摄入过多,再加上运动量的减少,因此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

    主持人:

除了吃糖多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糖尿病的出现呢?

    袁申元如果糖吃多了的话,就会引起血糖的增高,但糖尿病的原凶还是由于脂肪摄入过多而形成的,再加上运动量的减少,体内的脂肪就会沉积下来,因此就会引发糖尿病的出现。

    朱良湘如果适当的增加运动的话,就可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还要注意如果零食吃得过多的话,也会增加脂肪的摄入,所以应该注意控制一天总热量的摄入。

    主持人:

糖尿病还有什么危险的因素吗?

    袁申元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

遗传、高血压、肥胖、年龄、血脂异常、分娩过4公斤以上的巨大婴儿、坐着工作体力活动少的人。

    主持人: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遗传问题呢?

    袁申元糖尿病的遗传的问题是天生没有办法的,但如果预防的好的话,也许不一定都会得病,一般Ⅰ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少一些,而Ⅱ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就多一些。

    朱良湘预防糖尿病应该控制自己的体重,而且也要有规律的生活,还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

    主持人:

杭州李女士家里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我很害怕我的孩子将来也得糖尿病,所以从小我就不让他吃甜食,也不过多的吃肉,不知这样做是不是就能避免了呢?

    袁申元有家族史的人就应该更注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首先应该保持理想的体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然后还要做一些适当的运动,以便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只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还是可以预防糖尿病的。

    主持人:

河北徐女士最近检查身体时发现血糖偏高,医生说是糖耐量减低了,这会不会发展成为糖尿病?

应该怎么预防?

    朱良湘糖耐量减低就是说明血糖的代谢功能已经不正常了,所以就应该注意进行干预治疗了,首先要控制好病人一天的总热量,一般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要占一天总热量的55%-60%左右、蛋白质的摄入要占一天总热量的12%-15%、脂肪的摄入要占一天总热量的20%-25%,也就是要合理的控制好饮食,另外还要增加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想的体重,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主持人:

安徽陈女士我患Ⅰ型糖尿病快15年了,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结婚后想要孩子,但很多人都说会很危险,是这样吗?

我应该怎么办?

    袁申元只要病人能和医生配合好,把血糖控制住的话,也还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我们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