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606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策略:

1、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

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3、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课时安排:

8课时

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学内容:

P30-32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与态度: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2角=()元1分=()元

1分米=()米1厘米=()米1毫米=()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3分米呢?

你是怎样想的?

2、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和意义: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1读作:

零点零一0.12读作:

零点一二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进一步体会三位小数的读法和意义:

0.001读作:

零点零零一

0.040读作:

零点零四零

0.105读作:

零点一零五

强调:

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4、小结: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

学生回答。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5、试一试: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填写,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

2、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什么知识需要提示大家?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米=0.01米0.01读作:

零点零一

米=0.04米0.04读作:

零点零四

米=0.12米0.12读作:

零点一二

米=0.001米0.001读作:

零点零零一

米=0.040米0.040读作:

零点零四零

米=0.105米0.105读作:

零点一零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情感与态度:

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

计数单位的理解

学具:

卡片0、0、1、2和小数点o。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

十分之三写成小数是?

百分之五写成小数是?

千分之十二写成小数是?

0.6表示什么意义?

0.23表示什么意义?

0.125表示什么意义?

二、出示例2:

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3上面的小数,再填空。

1、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追问:

1里面有()个0.1。

1里面有()个0.01。

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

0.01和0.001呢?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3、小结: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

三、学习例3:

你能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吗?

344.725

提问:

这个数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7”在哪一位上,表示多少?

“2”和“5”呢?

小结:

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四、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教师: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1、提问:

(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让学生举例)

(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让学生举例)

小结: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

提问:

(1)0.7表示什么?

(2)0.26表示什么?

(3)0.008表示什么?

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

结论:

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2、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填完后,交流。

提问:

(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

(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4)1个千是几个百?

10个10是几个百?

(5)0.1是几个0.01?

10个0.001是几个0.01?

(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类似的问题多提问,加强学生对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计数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

五、试一试和练一练。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这两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六、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练习五第7题。

独立完成,教师关注两位小数的位置。

3、练习五第10题。

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4、练习五第11题。

学生拿出准备的卡片,老师读要求,同学们在课桌上拼摆后读一读。

让摆的又快又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小窍门。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还有什么疑问吗?

八、课堂作业:

1、练习五第8、9题。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44.725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

(1)1元=()角=()分

(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元30分=()元100毫米=()米

(3)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

2、引入:

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课件出示例4:

(1)读题

(2)分组准备,讨论。

(3)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

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

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教学例5:

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

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

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试一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一练。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3.16=()10=()学生自主改写。

书上第一题:

照样子在方框内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练一练第2题:

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突出小数末尾的0才可以去掉。

四、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五、自主小结。

本节课我通过------学习了-------,了解了-------,还有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的性质

0.30.30

小数末尾添上“0”

小数末尾去掉“0”

0.100米0.10米0.1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演示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师提问:

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

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教师提问: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教师提问:

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9.7元和5.9元

(2)6.79米和6.85米

2.学生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