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5604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docx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

《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汇总

一日生活当中的衔接游戏

音乐1、游戏名称:

《天鹅》

适合年龄:

中、大班

适合时段:

如厕、盥洗、吃饭活动的衔接

游戏玩法:

播放音乐《天鹅》,教师(或幼儿)扮演天鹅公主(或天鹅王子),用优美的天鹅飞的动作邀请一组小朋友,被邀请的小朋友就也变成天鹅踮起脚尖轻轻起飞,跳着优美的天鹅飞舞蹈依次如厕、盥洗、准备就餐等。

没有被邀请的幼儿不能动,要安静等待王子或公主前来邀请。

价值解读:

1.在一日活动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幼儿往往都是在老师的语言指令下活动,很多老师感到声带疲劳,孩子也有听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我们在组织如厕盥洗等环节,配上优美的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幼儿学会优雅的活动。

2.游戏中规则的限定,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表现能力。

3.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创造机会让幼儿即兴模仿。

2、游戏名称:

《小熊来了》

3.亲密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这样的亲一亲,抱一抱也是增强师幼感情的良好渠道。

4.通过歌词的不断转换,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倾听能力。

3、游戏名称:

《螃蟹爬》

适合班级:

小班、中班、大班

适合时段:

起床后

游戏玩法:

起床时,音乐响起,老师轻声念儿歌,五指变成小螃蟹,边念儿歌边在小朋友胳膊、腿、身体上慢慢爬行,温馨唤醒小朋友,帮助幼儿愉快起床。

还可以请已经醒来的小朋友也用手指变成小螃蟹,爬到没睡醒的宝贝身上,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开心醒来。

歌词:

小螃蟹,爬呀爬,爬到高山上,看见小猴子。

小猴子,摘香蕉,我们一起吃香蕉,昂,昂,昂!

小螃蟹,爬呀爬,爬到田野里,遇到喜羊羊。

喜羊羊,快起床,当心这只灰太狼,嗷,嗷,嗷!

价值解读:

1.歌词可以随教育契机任意变换内容,以达到唤醒幼儿或表扬幼儿睡得香的目的。

2.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温馨的爱的感觉,感受到游戏的愉悦感。

3.通过手指的爬行动作,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指灵活性,而且通过身体接触增强师幼、幼幼之间良好情感。

4.通过趣味性歌词的不断转换,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倾听能力。

4、游戏名称:

《双面胶》

适合班级:

小班

适合时段:

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

播放音乐《多来A梦》,教师介绍规则,每两人一组,听音乐自由游戏,活动过程中两名幼儿的手不能分开。

价值解读:

1.在一日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往往有很长时间都在老师限定的条条框框中活动。

音乐游戏具有灵活性,虽然在我们的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它绝不是控制孩子的机器,孩子也不是我们用来表演的工具。

在《纲要》里,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这个时间段,老师选了一个节奏明显,适合小班孩子的音乐,他们在音乐的国度里自由游戏,倾泻情感,实现对幼儿协调力、表现力、创造力及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音乐选材范围广,可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自由选择。

3.让孩子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4.游戏中规则的限定,提高了幼儿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5、游戏名称:

《小老鼠上灯台》

适合班级:

小中大班

适合时段:

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

玩法一,适合小班:

幼儿用自己的手玩上灯台和手指快反游戏——两只手都竖起大拇指,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处于下面的大拇指抽出握住上面的大拇指,左右手两拍更换一次,交替进行。

歌曲唱完,大家一起说“抓”的同时,下面的手去抓上面手的大拇指,上面手要迅速背到身后。

玩法二,适合中大班:

小朋友两两相对,四只手都竖起大拇指,游戏双方依次握住彼此的大拇指,处于下面的大拇指抽出握住上面的大拇指,两拍更换一次,交替进行。

歌曲唱完,大家一起说“抓”的同时,下面的手快速抽出去抓最上面手的大拇指,上面手要迅速背到自己的身后。

抓住了就亲一下或击一下掌,没有抓住就说“你抓不着”!

价值解读:

1.这是一个锻炼幼儿“快速反应”的游戏,游戏的过程因为潜入了不定结果的游戏规则,使得游戏的过程更富有自主性。

2.这个游戏同时也属于身体接触游戏,通过游戏,幼儿能充分体验到亲切交往的愉悦。

3.同时,因这首儿歌旋律简单,歌词有趣,不需要老师的过多组织,孩子们便可边玩边唱,百玩不厌,非常适合一日生活各个衔接等待的时间段进行。

附:

小老鼠上灯台

1=C2/4佚名词曲

553︱553︱553︱565︱ⅰⅰⅰ︱ⅰ6ⅰ5︱55532123︱1-Ⅱ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抓)

6、游戏名称:

《依比呀》

适合班级:

中大班

适合时段:

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

边唱歌边做手指游戏。

动作设计一:

伸出一只手,唱“依比”时五指伸直,唱“呀”时,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

边唱边快速反应变换手指,以能正确配上手指动作为胜。

动作设计二:

唱“依比”时双手五指伸直,唱“呀”时,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

边唱边快速反应变换双手的手指动作,以能正确配上手指动作为胜。

动作设计三:

唱“依比”时左手五指伸直,右手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

唱“呀”时,左手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蜷入手心,右手五指伸直。

边唱边快速反应变换两只手的手指动作,以能正确配上手指动作为胜。

价值解读:

1.这是一个音乐手指游戏,动作设计一到设计三逐渐变难,不断挑战着孩子们手、眼、口、脑的协调能力。

通过反复游戏,可有效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动作敏捷性,左右脑同时得到锻炼,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挑战成功的愉悦。

2.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只有“依比”和“呀”两个没有什么具体意义的词,在不断挑战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轻松记住旋律和歌词,改变了以往一句一句教唱的古板授课形式,深受中大班孩子的喜欢。

3.这个游戏操作方便,可在一日生活各个衔接等待的时间段随时组织,时间不限,场地不限,人数不限,速度不限,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附:

7、游戏名称:

《扫一扫》

适合班级:

小班

适合时段:

早点后的清洁

游戏玩法:

教师请幼儿围圈坐好,根据早点后地面的清洁情况,自编歌曲,一边扫地一边和幼儿玩游戏。

当笤帚扫到哪位小朋友的脚前时,他要迅速地抬起脚。

价值解读:

1.幼儿抬脚是需要和老师扫地一起配合的,因为身体部位的加入,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迅速反应能力。

2.教师的即兴创编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3.节奏的快与慢,音的长与短,都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对游戏充满期待。

4.好玩的音乐游戏是基于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是随机的,可以创编的。

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创编游戏。

8、游戏名称:

《小小邮递员》

适合年龄:

大班

适合时段:

等待环节、离园前巩固复习环节

游戏玩法:

甲:

叮铃铃

乙:

谁呀

甲:

我是邮递员呀

乙:

哪里来的信呀

甲:

美国来的信呀!

(国家可以替换成不同的地区)

乙:

送给谁呀?

甲:

送给xxx呀,(念信)6可以分成1和几?

乙:

6可以分成1和5

甲的问题可以是任何复习、提问的内容。

价值解读:

1.好玩的音乐游戏是基于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主题活动进行相关联的创编。

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根据主题的实施进行这样的创编游戏。

这个游戏是与大班上册主题《什么联系你我他》相关的一个内容。

进行开心果亲子体验俱乐部的参观邮局活动之后,我们在了解邮递员送信的相关知识后设置了这个小游戏。

2.游戏中幼儿回答的城市可以随意更换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名称,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反应能力,而且丰富了孩子的社会常识。

3.在游戏中将幼儿的学习内容一一提问,巩固和复习了学习内容,轻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9、游戏名称:

《披着斗篷的小孩》

适合班级:

中、大班

适合时段:

教育活动中的复习环节或者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

用“点兵点将”或指定的方法请一名小朋友做魔法师,准备一件诸如大斗篷、风衣或者一件随手可得的外套甚至手帕和纸巾作为魔法师的魔法布。

游戏开始,魔法师手持魔法布,边唱边表演,“有一个小小孩站在树林中,她披着一件奇妙的大斗篷,站在树林当中,披着奇妙的大斗篷。

站在树林当中,披着奇妙的大斗篷(本句减慢,带有神秘感,所有小朋友把眼睛蒙上,魔法师快速伸出任意一个手指,用手帕盖起来)。

你猜他是谁站在树林中?

”(当魔法师盖好手指以后,演唱这最后一句,速度加快,提高神秘感,请孩子猜出是哪个手指小小孩站在树林中。

)为了便于检查,也为了全员参与,猜手指的环节采用无声方法,伸出自己认为的那个手指不许变,等待魔法师掀开手帕验证谁对谁错。

当然,对错都无所谓,甚至可以向猜对的小朋友真诚地说一声“棒棒NO.1”。

换人做魔法师,继续游戏。

价值解读:

《披着斗篷的小孩》是传统猜谜——“猜谁不见了”游戏中的一种。

它选用的是一首法国儿童歌曲。

歌曲中包含着一个谜语,那个身穿大斗篷,站在树林中的小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人、事、物。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改变以往传统游戏教学活动设计中先学会唱、在学玩游戏的呆板方法,不强调要唱好唱准歌曲,只是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利用无意注意自然跟唱,在反复的游戏中,慢慢学会。

就如同我们几乎人人都会唱《丢手绢》、《找朋友》,同样我们几乎人人都没有专门学习过这些歌曲一样。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自己一定要充满逗乐的情趣,正确与否已经不太重要了,逗得幼儿觉得好玩,愿意继续参与猜谜游戏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在不断自我验证的过程中,体验猜谜的乐趣和猜测成功的喜悦,并享受相互逗乐的温情。

当然,在游戏中,除了猜手指,还可以用大斗篷、风衣将小朋友盖起来、将活动室里的任意一件孩子熟悉的东西盖起来,请孩子来猜到底是谁被老师包裹起来,体验猜谜的乐趣。

假如猜不出来,可以漏出被盖住的孩子或物体的一部分,作为提示,直到猜出为止。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提高或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推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非常适合中大班的孩子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复习巩固所学的事物、在一日活动中的衔接等待环节自由玩耍。

因为魔法布随处可见,要猜的东西随处可见,所以百玩不厌,可谓是组织活动的百变游戏之精品。

姐,这是我整理的《披着斗篷的小孩》的材料,您可以用上,感觉录得挺好!

10、游戏名称:

《身体音阶歌》

适合班级:

小班

适合时段:

课前等待环节

游戏玩法: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节奏缓慢的,

感悟:

认识身体各部分。

通过肢体和空间,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

提高幼儿音高的准确度。

11、游戏名称《传递游戏》

是分发学具时的音乐坊根据幼儿的圆桌座位,创编出节奏很强的(视频播放)感悟:

幼儿在传递学具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通过变换不同的节奏,刺激幼儿的感官神经,让他们养成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的习惯。

总之,我们通过不断创编适合等待游环节的音乐游戏,让孩子在不同主题、风格的音乐坊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因为我们的不懈努力,等待环节幼儿欣赏了大量不同风格的音乐,其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创造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