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5481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主备人:

X老师参与人:

二年级数学组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整数的认识在小学分为四个阶段安排。

第一次,2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学习逐一计数,体会基数、序数等数的基本意义,初步感受位置概念,发展学生数感。

第二次,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学习以“十”为单位按群计数、初步体会计数单位,继续感受位值概念、发展数感。

第三次,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万”,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体会十进制,进一步发展位值概念和数感,为今后学习更大的数打下基础。

第四次,万以上数的认识安排在了第二学段,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数级和十进制,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借助直观模型,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运用大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借助直观模型,学习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逐步发展位值概念;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初步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发展数感;

4、借助猜数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认识计数单位“万”,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教法与学法:

1、讲授法和讨论法;

2、自主学习法和练习法。

课时安排:

9课时

数一数

(一)1课时

数一数

(二)1课时

拨一拨1课时

拨一拨(练习课)1课时

比一比1课时

比一比(练习课)1课时

有多少个字1课时

单元练习2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一)

教学内容:

P19-21数一数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二、设问导读

师:

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

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

正方体搭成的呢?

这么多,怎么数呀?

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

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

(学生数。

师:

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

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

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

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

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

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

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

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

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

究竟谁

的是正确的?

师:

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

面的小正方体。

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

样数的。

⑵计算机演示:

第一步:

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

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第三步:

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

到一千。

(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

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

怎么数。

2.师:

接下来可以怎样数?

师:

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

是多少?

师:

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

可以怎样数?

3师:

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

1

师:

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师:

我只看到3个十?

师:

一百在哪了?

三.自学检测

四.巩固提升

五.拓展提升

课后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生讨论汇报,师做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数一数

(二)

教学内容:

P22-23

教学目的: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正方体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二、设问导读

1.师:

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

生:

珠穆朗玛峰。

师:

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吗?

(出图)

师:

谁能读给大家听?

生略。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之最。

老师这还有两幅图(出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2.⑴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⑵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

师:

在这几幅图中都有一些数字,以前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些数字和100以内的数比

较,怎么样?

生:

这些数字比100以内的数大很多。

师:

那到底有多大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挂图

提问:

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回答:

一万。

教师总结: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是一万。

2.数一数

出示正方体图。

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

(一千)

3.小组数一数。

并汇报:

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

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数一数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

4.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三.自学检测

四.巩固提升

五.拓展提升

课后小结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然后师总结。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拨一拨

教学内容:

pg24,25,26拨一拨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计数器正方体学具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二、设问导读

活动一:

拨一拨

(一)出示信息(投影)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

4、我们学校有880人。

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

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

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

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

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

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

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

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

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

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自学检测

四.巩固练习

五.拓展提升

2028的组成:

2028中2个“2”的意义:

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拨一拨(练习课)

 

第五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比一比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二、设问导读

活动一:

比一比

创设情境:

谁最矮?

1、出示图片。

黄山海拔约1865米香山海拔约1865米

泰山海拔约1865米华山海拔约1865米

2、比大小出示

万千百十个

1865黄山

575香山

1533泰山

2155华山

如图所示,三位数比四位数要小。

3、谁最高

万千百十个

1865黄山

1533泰山

2155华山

4、黄山和泰山谁高?

谁矮?

万千百十个

1865黄山

1533泰山

学生填一填

()<()<()<()

5、讨论:

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6、交流:

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7、明确:

(1)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活动二练一练

在里填上“<”或“>”

107484638998251025184

(1)学生独立练习

(2)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活动三:

试一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独立思考

(2)讨论:

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3)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4)独立完成

想一想: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

p28~29练一练1~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板演。

三.自学检测

四.巩固练习

五.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比一比(练习课)

第七课时有多少个字

教学内容:

有多少个字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08498237564184

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

二、设问导读

1.让学生自读课本p30的文章。

2.学生小组估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汉字呢?

3.小组回答,指名汇报方法。

方法一:

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

方法二:

右栏大约50个字,左栏是右栏的两倍。

4.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自学检测

四.巩固练习

大约有多少枚棋子?

估一估,说一说。

五.拓展提升

课后小结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然后师总结。

课后反思:

第八,九课时单元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几个数的排列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看一看,读一读

(1)看图写数:

20032040

(2)读数:

二千零三二千零四十

(3)你拨我写同桌合作,一人拨珠,一人写数

活动二:

找规律出示题目

(1)388,389,,,392,393

(2)3260,6370,,3290,,3310

(3)5725,5825,,,6125

1.找规律2.独立填写3.交流,评议

活动三:

说一说

1、在小组内先读数3077543717594

2、说一说,“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3、汇报,交流

4、猜一猜淘气的书可能有多少本?

活动四:

小兔吃萝卜

1、故事引入2、连一连

2、在小组内读一读,写一写4、交流读写数的方法

5、小结易错的地方。

活动五:

数学游戏转一转,比一比

活动六:

实践活动有多少片树叶?

1.先估计50或100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在小组内交流。

2.实际数一数有多少片

想一想:

怎样数得又快又对,设法表示出来。

练习

一、我会填。

1.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

()

()

()

2.10个一千是(),一千里面有()个一百。

3.5470读作();9045读作()。

4.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5.8142=()+()+()+();

2075=()+()+()

6.由9个千,5个十,6个一组成的数是()。

7.3502里面有()个千,()个百,()个一。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比数位,数位()的数大。

数位相同时,要从()位比起。

9.由0,6,0,8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只读一个“零”的数是(),一个“零”都不读的数是()。

二、写出算盘上的数并说出数的组成。

1.

这个数写作:

(),它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2.

这个数写作:

(),它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三、我会比。

1.填上“>”“<”或“=”。

2.把小乌龟按年龄从大到小排排队。

()>()>()>()

四、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

1.5006读作五千零零六。

()

2.三千零七写作3007。

()

3.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的数是一万。

()

4.由6个千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660。

()

5.一个四位数,从右边数起第四位是万位。

()

五、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下面各数中,最接近4000的数是()。

A.3990B.4001C.4010

2.从七千零八数起,一个一个地数,第四个数是()。

A.七千零十一

B.七千十一

C.七千零十二

3.一个四位数,它有3个0,但在读数时,一个也不读出来,这3个0应该在()。

A.千位、百位和十位

B.百位、十位和个位

C.千位、十位和个位

4.由3,0,0,7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

A.6B.5C.4

六、连一连。

七、估一估。

1.估一估,填一填。

学校到华华家大约有()米。

2.爸爸这个月的工资比6800元多,比7000元少,爸爸这个月的工资可能是多少元?

画“√”。

6500元

6900元

7200元

3.在数线上标出1300和1850的大致位置。

八、解决问题。

1.

你知道红红今年几岁了吗?

 

2.一个四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是6,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少3,千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1,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是多少?

 

单元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