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352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docx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5篇)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以学校进展为宗旨,以学校五年进展规划为行动指南,以学校核心课题《中国传统儿童养成教育资源应用于现代儿童德育的实践研究》为龙头,乐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现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科研制度,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面对学校的进展和不足,本学期校领导不断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改善工作细节,调整工作方案,完善制定学校科研制度。

  1、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结合区科研室《学校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讨论稿),完善学校各项科研管理制度。

建立课题申报与评审制度,中期检查制度,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制度,成果推广与科研嘉奖制度等。

保证各项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等工作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成立科研工作中心组,组长:

陆海红组员:

章晓颖、许竹筠、张辉、黄菊英、杨健、张燕、马骥、顾谈冰、张丹、王冬、苏晓波、王少平。

明确分工和职责。

学校科研中心组的成立,保证了学校科研工作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学习培训,促进转变思想观念

  1、教研活动。

在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中,引导老师开展“主题式”讨论,增加科研意识,探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研”一体模式。

  2、老师培训。

对了有效地推动学校课题的研究,我们乐观组织老师参与各类培训活动。

这学期,我们组织了陆海红、马骥、顾谈冰、张丹、王冬老师参与了区级的科研培训班。

又组织了陆海红、陈川华、张燕三位班主任赴南京参与“中华美德养成教育”的培训,组织章晓颖、陆海红老师参与了《如何写创意活动方案》的培训。

组织了陆海红、张燕、李绿萍老师参与了区级的课题研究的培训。

  3、邀请专家。

此外,我们学校还邀请了我区进修学院科研室崔云老师作了主题为《调查研究法》的科研讲座。

对如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老师们有了肯定的认识。

  三、加强课题研究,规范过程管理

  1、连续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今年,陆海红老师申报的区级课题《小学中班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被批准立项。

  2、完成了20xx年立项的区级课题的开题汇报工作。

  3、做好了课题的结题工作。

对于20xx年21项校级课题准时进行了整理,并把资料归档。

  4、完善了课题实施中的管理。

凡立项的校级以上课题,一个课题选用一个档案袋,把课题申请书、中期汇报资料、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研究附件资料等一一装入档案袋,分门别类,做到管理有序,查找便利。

已结题的课题,进入档案室归档管理。

  3、组织参与了区教科研成果评选。

不仅乐观帮忙结题老师完成课题结题报告,还发动了老师们撰写学科论文。

  四、组织参与论文评选活动,提高反思能力。

  本学期,我们依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宽敞老师(特殊     是课题组老师、青年老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乐观参与各级各类评比。

  1、参与了了区级的《创意活动方案》的评比。

  2、开展了“迎晓杯”教学论文评比工作。

  3、完成出版了校刊《迎晓教苑》20xx年第二期工作。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一些心理学学问和实践意义,阐述老师的个人特长对小学生存在的影响,增加老师提高个人特长素质的意识。

让家长了解到个人特长对小学生的全面进展及性格塑造有正面影响,打破家长只重视孩子考试成果的旧观念,让学生更健康的学习、成长。

  意义:

  在老师个人特长的熏陶下,给小学生供应一个呈现自我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表现欲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特长学习过程中,磨练小学生的意志,培育小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交际能力。

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融入到校园之外的生活圈,体验生活,开拓小学生的眼界,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机敏,促使小学生的身心更健全的成长,充分实现老师有价值的“教”和学生有价值的“学”。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趋势:

  现状:

  目前,国内外开设了许多特长培训班,但这些班级几乎都是一些在校外开办的私立班级,没有把特长学习和学校里的书面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无法实现小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

学校里有特长的老师很少,而且具有的特长比较单一,或者大多数有特长的老师只注重按时授予关于特长的基础学问,不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来发觉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一些小学生对特长所具有的天赋被抹杀,或者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盲目地把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去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特长的兴趣激发和培育不能与学校课本学问的教学有机结合,忽视了老师的个人特长对小学生的影响,一个身心健康、活泼的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接纳和理解老师授予的课本学问,促进其进展,而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不够全面,不够成熟。

  进展趋势:

  当今社会,各类特长文化已经进展到相对沿海城市较落后的小城市,并且得到逐步的完善,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将会从生活中影响到家长只注重孩子分数的看法,从而又进一步推动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

当今学生的特长学习更加丰富、高质量、多元化,转变了以往单一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小学老师,后一代的小学老师将会是多才多艺全面进展的新一代老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从教学过程中发觉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2、特长培育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进展的影响。

  3、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进展有利于小学生各方面的学习。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1、如何发觉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a、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

  b、利用课堂提问、课堂交流。

  2、怎样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特长的价值:

  a、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乐观参与。

  b、老师带领学生去校外参与比较大型的比赛。

  c、给一些特长比较突出的学生给予鼓舞和嘉奖,激励每个学生不断进取。

  3、为什么特长学习会有利于其他学习:

  a、特长学习磨练人的意志,让学生养成做事不半途而废的良好习惯。

  b、特长学习在潜意识中,能让学生塑造一个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加交际能力。

  c、在长期的演出、比赛中,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具备的工作条件:

  有:

图书馆(书籍、学报)、网络(中国知网)、与论文相关的'文献等等。

  解决的办法:

  1、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文献查阅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2、积累与该课题相关的学问,借鉴别人胜利的经验,对查阅文献资料和学问进行整合等,并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本研究。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xx年6月—xx年8月选定论文写作方向、收集相关资料、阅读文献、拟定论文题目。

  第二阶段:

xx年9月1日—xx年10月8日确定论文题目,拟定写作提纲、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

xx年10月9日—xx年11月28日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

xx年12月1日—1月30日修改定稿。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

  一、课题研究背景:

  高效课堂不是一个新颖事物,各地对高效课堂研究由来以久,并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模式。

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等。

这些教学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度关注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具体表现为:

关注学生的全面进展,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释放潜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准时检测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这些胜利经验为我们进行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发觉,目前各地对高效课堂的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一是目前的研究大都直接指向课堂操作,更多的是获得经验层面的成果,缺乏对高效课堂本质的系统描述,因而难免在研究中消灭肯定的盲目性和任凭性,而且难以将研究推向深入,二是目前的研究大都在高中、初中展开,研究成果多指向高中、初中课堂,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校几年前就在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准时反馈”的高效课堂建构的基本策略,各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探讨,积累了肯定的实践性智慧,如李萍老师执教的《用连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成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王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再探讨,陈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问题交流中获得分数本质的理解,等等。

这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课堂供应了肯定的条件。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虽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很不完善,但他们身上包含着人类千万年进化所积淀的优秀基因,具备强大的进展动力和潜能。

学生学习天性的自由呈现,必定带来学生真正的学习热忱和惊人的学习效率,必定带来学生学习热忱的高涨,求知欲望的膨胀,学习能力的提升。

“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

  2、自主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习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人”,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肯定的独立能力。

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选择、自我探究、自我建构、自我制造学问的过程。

因此,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

老师所能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三、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试验立足“高效”,抓住“构建”,开发五种策略、建立三种机制,作为本试验的具体研究内容。

  1、五种策略

  ⑴先学后教策略:

先学是一种策略,其本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获得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提出自己的怀疑和问题。

先学的方式可以是研究例题、阅读资料、动手操作、提出疑问、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小课题研究等。

像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作文教学中的“先说后写、先写后评”,数学发觉规律教学中的“观察—猜想—验证”,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学生尝试等都是“先学”。

在“先学”的基础上,老师采用交流、点拨、拓展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是“后教”。

“后教”不是由老师包办,更不等于老师独自讲解,而是以一种符合学生学情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⑵问题导学策略:

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肯定意义上可以归纳为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导学即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并把这种思路具体化为肯定的教学环节,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⑶综合性学习策略:

学习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学问经验、认知水公平为基础,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

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地参与活动,比如阅读、表达、演示、操作等,既动脑,又动手,既当学生,又当老师。

充分发挥已有学问和经验的作用,强化对新学问的认识与巩固,并在运用中进行拓展。

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⑷生生互动策略:

课堂中生生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更强有力。

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生生互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倾听、相互表述、相互质疑、相互评价等。

  ⑸当堂训练策略:

美国缅州国家训练试验室的学习金字塔表明:

学习后马上应用的效率是全部学习方式中效率最高的,达到90%。

当堂训练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论,它是对学生遗忘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运用,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状况的检测和评估,是新的问题的生长点,是重要的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所以设计训练、指导训练以及训练点评是试验进程中老师要重点探究的领域。

  2、三种机制

  ⑴学案导学机制:

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那么,老师精心设计导学案,用学案导学就成了格外关键的环节。

本试验将学案导学作为一个重要机制,引导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正确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合理进行检测评估,并开展备课组集体设计导学案、师生共同设计导学案等活动,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

  ⑵课内调节机制:

学习活动不是盲目的,是有预设的活动。

但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实的学习活动必定对课前预设提出挑战,甚至“颠覆”。

因此,依据学生学习的现实问题对教学预案进行调整或再设计显得格外重要。

课内调节机制重在研究调节活动的产生、时机、方式、效果等问题,增加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和有效性。

  ⑶课后反思机制:

高效课堂建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许多课例的积累,需要老师不断的反思和感悟,因此,本试验将着力提高老师的反思意识,帮忙老师养成反思习惯,让老师在反思中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经过五年研究,达到如下试验目标:

  1、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得到有效改善。

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品质得到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基本形成。

  2、课堂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彻底打破,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准时反馈的课堂教学新结构。

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有合作交流、有质疑探究、有当堂训练、有实践拓展,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老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教学设计从便利老师教转向利于学生学。

围绕以目标为激励、以问题为导向、以差异为资源、以互动为途径、以训练为拓展的基本思路,形成各班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备课方式。

老师的角色和作用因此发生转变。

  4、探究并建构各班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如低班级语文识字教学模式,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英语单词学习教学模式等。

  5、归纳整理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学生课堂学习面貌发生质的变化,学生有猛烈的求知欲,擅长学习,乐于表现。

  2、探讨实现小学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

  3、积累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课例和学案。

  4、形成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试验报告、案例集、论文集。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边实践探究、边修改完善、边积累整理。

以班级教研组为单位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子课题,进行分散研究,积累研究课例。

各班级骨干老师集中整理课例,形成高效课堂的理论成果和操作模式。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试验研究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生本教育、尝试教学、自主学习等教育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需要学习借鉴各地各学段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2、行动研究法:

高效课堂建构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实践性研究,甚至是将已有的模式、经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的验证性研究。

因此。

需要每位老师依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课型,围绕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进行尝试实践,积累大量的课例,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3、案例分析法:

依据某一课型高效课堂建构的思路进行“磨课”,打造典型课例,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以某一课例教学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观摩等进行个案对比,分析研究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具有共性的特征,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

  4、叙事研究法:

组织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叙事交流,叙述高效课堂研究的故事,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感悟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

  (三)实施步骤:

  本试验研究周期为五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xx年9月—20xx年1月试验启动阶段。

  1、学习:

①组织学习高效课堂建构试验方案。

  ②组织学习高效课堂、生本教育、尝试学习等相关理论。

  2、组建团队:

老师依据自身优势,选择研究的子课题,确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3、交流:

①交流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学习体会、学习效果等。

  ②交流子课题研究方案。

  4、组织试验前测。

  第二阶段:

20xx年3月—20xx年6月试验实施阶段。

  1、高效课堂基本模型建构阶段

  ①研究各学科导学案的基本模型

  ②研究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型

  2、高效课堂模型深入研究阶段

  ①学生与文本、学生、老师有效对话的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设计研究

  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变式研究

  3、高效课堂评价研究阶段:

  ①导学案的评价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的评价研究

  ③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

  第三阶段:

20xx年9月—20xx年6月试验结题阶段

  1、整理试验成果,初步形成试验研究报告。

  2、进行试验验证。

  3、全面总牢固验成果,形成结题报告。

  4、成果交流、观摩等。

  5、发觉问题,初步确定下一轮研究的思路。

  五、已有条件和保障措施:

  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均为省、市级骨干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肯定的研究能力,为本课题研究供应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课题组成员为课题开展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调查问卷、咨询等工作,为本课题研究做了充分的前期预备工作。

同时,邀请荆州市教科院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对阶段性研究情况组织考评,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计划性、科学性、有效性。

  此外,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图书室、试验室等各种不同的功能教室,为课题研究的进展供应了物质的保证。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教改科研工作,去年下半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加速老师专业进展的意见》,对教育科研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本试验肯定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4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课题的理论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所学到的学问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老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准时进行纠错和指导。

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进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

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老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把握学问”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削减练习的量。

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课题的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期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查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

)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1、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老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老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爱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乐观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进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学问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进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

  2、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老师的作用。

  4、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新之处:

  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

我们提出此课题,探究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老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

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把握学问又要进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乐观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技术线路和实施步骤

  总体实施步骤:

  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大家写出自己的练习设计及实施方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一起交流、讨论,并写出自己的反思。

最终总结出复习课、新授课、练习课、讲评课的练习如何设计,新授课中概念性教学、计算教学的课堂练习如何设计,以及组织形式和方法。

  技术线路:

  主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采取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调查法等。

  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2、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3、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则

  分阶段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研究预备阶段(20xx年11月—12月):

  建立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构思方案。

  第二阶段:

组织与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课题研究老师在备课、听课、议课、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研究有效练习,备课中着重体现如何设计有效练习,有哪些有效练习题。

起到什么效果?

听课时着重听这位老师是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的,单周写出练习题的设计及练习方法;议课也围绕此课题讨论有效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否合适,所产生的效果如何来进行评议,并针对“如何设计有效练习?

”这一问题进行研讨,确实把这一课题落实到实处。

课后反思体现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练习使学生把握了什么学问,起到什么作用,收到哪些效果?

双周写反思。

  第三阶段:

整理总结阶段(20xx年7月—9月):

  1、撰写有关“有效练习”的小论文。

  2、整理、汇总课题实施材料,整理出一套课堂中有效练习的方法;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估计成果:

  

(一)通过有效课堂练习的研究: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热忱和乐观的思维活动。

  2、转变学生过去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问、方法的探究者和发觉者。

  3、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另外,在培育学生个性、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氛围良好,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成果稳步上升。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进展。

  

(二)通过试验,探究适用于我校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练习的一般模式,优化数学课堂练习的结构,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习成果的提高。

  五、课题承担者的科研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

  1、能力保障:

  课题组组长肖艳峥老师,乐于钻研、勤于探究,曾有多篇论文获奖,参与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预习能力的研究》,现已结题;王磊老师曾担当市级课题《小学低班级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研究》的主持人,现已结题,她有着丰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