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4213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

“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方案

六盘山高级中学薛宏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也直击核心素养,其中包括时空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

”①因此,高考复习也必须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展开。

本文就“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来尝试探讨,以求斧正。

一、“时空观念”下的高考考题分析

纵观2012—2018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仔细研究推敲会发现,高考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对中国古代史进行全面考查,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主要集中在24—29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考考题进行分析。

1.考题角度: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都是设题的主要内容。

政治:

清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2012•课标卷28题)

宋代“不抑兼并”(2013•全国Ⅱ卷25题)

明代内阁制(27题)

儒者理想化的政治(2015•全国Ⅱ卷24题)

汉代地方吏治(25题)

明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异变(宦官集团干政)(2017•全国Ⅱ卷27题)

经济: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交子”民间交易凭证功能26题)

明朝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013•全国Ⅱ卷26题)

唐宋经济重心南移(2014•全国Ⅱ卷26题)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明成祖迁都北京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2014•全国Ⅱ卷27题);区位位置影响商贸发展(2017•全国Ⅱ卷24题);唐中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2017•全国Ⅱ卷26题)

思想文化科技:

周代“雅言”(2014•全国Ⅱ卷24题)

西晋时期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5题)

孟子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比较(40题)

科举制的影响(2016•全国Ⅱ卷25题)

康熙帝收复台湾后,大陆居民移居台湾生息繁衍(27题)

西周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2016•全国Ⅲ卷24题)

2.高频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小农经济的形成及农业的地位;

儒家思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内容、特点及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代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和汉代的经济;

选官制演变及其影响,三省制演变及其成熟;

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土地制度及商品经济发展;

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主张、特点及其影响;

人口膨胀、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内容、特点、影响;

明清进步思潮、明清小说及中西科技发展比较。

从以上考题角度和高频考点来看,高考设题注重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在时空观念下的发展与演变,注重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此,理解和阐释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发展、演变、作用、影响等就成为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

3.备考策略:

①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经,夯实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知识,以朝代为纬,全面掌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知识点,搜集材料补充教材的缺失,研究知识点之间意义方面的联系。

②紧扣中国古代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既要比较与前朝明显的不同,又要与同时期的世界古代史对比学习。

如关注地理、建筑、墓葬等与古代政治制度的关系,注意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如明、英的内阁等。

③在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指导下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全面准确的掌握理解。

④联系时政热点,挖掘中国古代史与现实的联系,古为今用,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如儒家思想的普世意义等。

二、“时空观念”下的主干知识整合

1、时序脉络:

以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变迁为核心进行分类

(1)历史分期。

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以通史形式开展,复习中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纵坐标,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六个阶段:

中华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和771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中华文明的繁荣——隋唐(581年—907年)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宋元(907年—1368年);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构建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框架,实现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

(2)史实列表

仅有时序脉络还是不够的,还要把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史实详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实现时空观念素养在知识目标方面的实践与落实。

首先引导学生以时间先后为序绘制如下表格:

(表格内容答案见附表1、2、3)

朝代

更替

史实

先秦(约BC2070年—BC221年)

秦汉(BC221-

-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隋唐(581年—907年)

宋元(907年—1368年)

明清

(1368年—1840年前)

夏、商、西周

春秋

战国

经济

土地制度:

经济政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赋税制度:

政治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法律:

思想文化科技:

时代特征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必修与选修糅合

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对比: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学生依据复习进度,逐渐完成以上表格并理解记忆。

这样学生就能将历史事件、历史空间与历史时间对应起来掌握基本的史实,同时通过图表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单化、条理化、整体化,使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忆知识,强化对历史时间的感知能力,落实历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其次,绘制三维时空坐标图,落实时空观念素养在思维方面的要求。

要想具有时空观念素养,就必须具备历史时空思维。

学生要能从时间发展、空间联系的角度看待历史,这是时空观念素养的思维目标追求。

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实现时空观念的落实,一是能从时间角度看待历史,理解历史事件起因的向前性、历史事件过程的阶段性、历史结果的延续性。

二是能从空间角度看待历史,明白历史事件起因的地缘性、历史事件过程的变动性、历史事件结果的扩散性。

三是能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与现实,借鉴历史过程中的有用信息。

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动手制作中国古代史每一个时期的三维时空坐标图,依托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将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幕又一幕过“电影”。

老师以明清时期为例,制作三维时空坐标图。

 

政治

思想文化科技

1840年

军机处

南书房文人画、小说盛行、京剧

内阁六部历史人物评述:

康熙大帝

1644年明末清初进步的思想(黄、顾、王)

八股取士文人画、小说盛行

废行省设三司《本草纲目》

经济

废丞相设内阁阳明心学、叛经离道的李贽

1638年海禁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1644年闭关锁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1840年

鼓励学生一轮复习后,合上书本能够将中国古代六个阶段知识点,均以三维时空坐标图呈现出来。

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落实时空观念素养在思维方面的培养。

也可以制作中国古代史六个阶段每一阶段时间轴,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知识点横向平行对比记忆,老师引导学生制作下图宋元时期的时间轴样本。

同样将中国古代史六个阶段的知识点再次整合。

彰显“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藩镇割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知州、通判中书省、行省制

“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继续完善

商品经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盛行,对外贸易繁荣

租佃关系普遍化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棉纺织技术推广

北宋南宋元朝

907年960年1127年1271年1276年1368年

理学产生活字印刷术宋词风俗画元曲、杂剧

有分裂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繁荣。

(3)必修与选修糅合

依照以上史实列表,复习时把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4《历史人物评述》的内容以时间、朝代为界糅入必修三个模块内容中,必修模块的复习和选修模块的新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又有选修模块基本模式的掌握与练习。

如:

复习先秦时期的内容,就可融入选修模块“商鞅变法”、“孔子”及“古希腊的先哲”部分。

2、空间特征:

特定的历史地域环境。

时空观念的培养,除了强调时序意识外,还应注意空间的地域特征。

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历朝历代的都城在今天的哪个省、都城附近有哪些山脉河流,把中国古代的历史地图牢牢印在脑海中,从地域分布上掌握每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科技。

做到东西对比、南北对比、中外对比复习。

如:

中西主干知识对比整合

中国世界

①明清(1368年—1840年)———14—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前)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重农抑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美)

经济:

农耕经济繁荣(康乾盛世)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封建主义仍强于资本主义

文化:

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文艺复兴(14—17世纪)

文化专制(明八股取士清文字狱)宗教改革16世纪

启蒙运动17—18世纪

牛顿三大定律(17世纪时期)

对外:

①闭关锁国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②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英国——“日不落帝国”(18世纪)

特征: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三、“时空观念”下的史料练习

高考复习要在“时空观念”的背景下做到学练结合,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高考题型有两类,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这两类题都是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因此,复习时要精选练习题进行练习,引导学生研习史料、探究重点、培养能力。

时间是历史的灵魂,空间是历史的载体,不管哪种题型,练习时一定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概念和空间特征,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如:

选择题练习时,要引导学熟悉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第一步审设问,从近五年的高考题来看,题干中的“这”渗透了时空概念,一般指题干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影响、意义、实质或是题干本身的含义。

要求学生审题干时一定要审清“这”所指的是什么,明确出题者的立意,并带着“这”去题干中找答案。

第二步审题干,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题干,弄清题干的时间范围,分析把握题干整体的核心意思,有的题干则要审清它的中心意思在前半句还是在后半句,明确题干所考察的具体知识点。

第三步审选项,要求学生对选项进行分析筛选,选出与题干相符的正确答案。

最常见的用排除法,如凡是带有“都”、“全部”、“肯定”、“绝对”、“一定”、“必须”这些字眼的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应排除;依据题干的时间范围、把不在时间范围内或者有违空间特征的选项排除;把与题干无关的、有知识错误的选项排除。

其次精选全国各地最新的模拟题和历年高考真题,每天30分钟内做完12道题,限时限量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时依据以上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在练习题上详细批注,备有纠错本收集自己的错题并注明错误原因。

老师对学生练习进度和效率全面监督,并予以及时讲解,将练习落到实处,日积月累提高解题能力。

例1: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①。

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

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②。

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模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③。

例如,万历元年置青浦县,以唐行镇为县治,乾隆二十五年,移金山县治于朱泾镇。

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④。

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通过研读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解答:

(1)看问题,明方向:

要求回答特征并说明影响。

(2)找时空,理关联:

明清时期是时间,江南是空间,主要叙述的是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市镇出现并有不同的行业分工专业性市场。

(3)提信息,抓关键:

从材料中标注的四处提炼信息①数量多,网络化分布。

②市镇分布疏密得当,模式基本固定,是周边村落的商业联系的纽带。

③规模扩大和经济功能的增强提升了市镇的政治地位。

④出现了雇佣和劳动力市场,体现资本主义萌芽。

分析归纳,得出答案。

特征:

数量多,网络化分布;市镇分布疏密适当,成为周边村落的商业联系的纽带;经济功能的增强提升了市镇的政治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影响: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推动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流通。

高考复习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高考命题始终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近几年和今后的高考更侧重学生的能力),考查学生识记、分析、阅读理解、获取历史信息、概括总结、书面表达、知识迁移、历史核心素养的应用等综合能力。

近几年历史试题明显增加了阅读材料的量,选择题大多也是史料选择题,史料难度也增大。

复习中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要求学生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的各种形式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提取有效信息为自己所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例2: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2的第24题:

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时空观念”的理解和应用、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等综合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学生的能力来自坚实的基础知识;来自平时练习的点滴积累;来自对历史知识点之间意义上的联系的准确把握;来自灵活的头脑和广阔的视野;来自于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

四、“时空观念”下高考命题方向探讨

近年高考命题的总趋势是更注重能力,更贴近生活,考题的方式与内容更灵活,历史学科将更加注重学生“时空观念”的培育,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

通过对近年的课标卷试题认真研读揣摩,对2019年高考命题方向谈谈自己的拙见,

1、今后的高考将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2、高考命题更加突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对经济史考查,注重将学科内容与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3、高考命题仍将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

但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

在命题时,往往会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高考考题与时政热点紧密联系。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现实,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

要分析找出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可能联系点,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学生探究练习。

如:

201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天播出《大国工匠》这一节目,捕捉到这一信息,就要引导学生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上有关科技发展的内容全面复习,包括三次科技革命,同时选修的“历史人物评述”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对科学家的评述。

5、高考复习仍要立足课本。

从近五年的历史高考题来看,考查的侧重点仍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一轮复习以通史形式复习,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做出每一阶段的三维时空坐标图;二轮复习以专题形式复习,要求学生以时间为轴罗列出每时段的知识点,夯实基础知识,解题时脑海中犹如有一面大屏幕,屏幕上展现出的是与题干时间空间范围相符的所有知识点。

三轮复习,要求学生自己构建所有的知识点框架,现场自己的时空构架,配以相关的练习题,做到有备无患地应对高考。

总之,在“时空观念”指导下的中国古代史高考备考复习,必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掌握清晰的知识脉络,在理解历史概念解释中培养、渗透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让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构建出清晰的历史事件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复习效果。

五、“时空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史自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特点。

……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

这说明()

A.“礼”贯穿封建教育体系B.“礼”具有神秘色彩

C.“礼”的教育逐渐下移D.“礼”使人们的生活自然有序

答案:

D

2.(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代表二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17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其在“17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加强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程朱理学的束缚D.具有民主色彩

答案:

B

3.从秦汉以来,每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如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永嘉之乱”至南北朝、“安史之乱”至唐末五代、“靖康之乱”至元末,都有大批山西人外迁;而自明朝以来,无论是“大槐树移民”还是近代向内蒙古、东北和其他边疆地区的移民,山西人都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同时也接收了大量外来移民,从夏、商、周时代频繁迁入的部族,封国和宗族,从汉代开始的少数民族内迁,南方居民被强制北迁,北魏时大规模移民于代地,直到近代,大批外来移民在山西定居,与本地人融为一体,成为山西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

①移民现象长期存在②移民形式多样③移民历史悠久④移民阶段性特征明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C

4.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

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

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

由此可见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主要特征()

①由西向东转移②都城多在北方③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尽可能保持一致④人口稠密地区移入人口稀少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D

5.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

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

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这说明()

A.文化融合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B.民族文化既不能全盘外化,也不能排斥外来文化

C.文化融合的结果撞击和筛选

D.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6、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末年十三州形势图

孙吴于222年改元黄武年间时,人口大概约二百八十余万,士兵二十四万人,在吴国强盛时期(252年)人口将近三百万,士兵约三十六万。

——《三国志·吴书》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既扬部分析,境极江南,考之汉域,惟丹阳、会稽而已。

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自此以至大明之季,年逾六纪,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会土带海旁湖,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据材料一,吴占据江南富庶之地,为何还要联刘抗曹?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你能从这种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北方是经济政治中心。

2、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

南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开发,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南方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启示:

①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⑤政治中心南移对于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⑥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保持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任答出三点即可)

附表1(附表内容有遗漏或失误之处,望同仁们予以斧正。

朝代

更替

史实

先秦

 

秦汉(BC221—220年)

夏、商、西周(BC21世纪—BC771年)

春秋、战国(BC770年—BC221年)

 

经济:

土地制度

经济政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政策:

 

赋税制度:

经济:

土地制度:

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农业:

农耕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耒耜、石器、骨器。

农业技术:

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农业经营模式:

集体耕作。

手工业:

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产生)。

(1)冶金业: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2)陶瓷业:

原始社会的彩陶;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

(3)纺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周时期,纺织业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业:

物物交换、货币出现。

商代:

职业商人和货币已经产生,商业初步发展。

西周:

实行“工商食官”,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商业政策:

商周:

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经济:

土地制度: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农业:

农耕方式: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农业技术:

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战国时期: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农业经营模式: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产品不流通;主要满足皇帝、贵族和军队使用)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商业繁荣;私营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强大经济实力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

经济政策:

战国:

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经济:

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严重。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农业:

农耕方式: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农业技术:

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农业经营模式: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耕作制度:

以一年一熟为主。

水利灌溉:

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手工业: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