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4046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12年1月1日共发布了14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开展作出了重大部署。

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

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假设干政策的意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假设干意见?

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A.农村的电网建设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

3、?

农业法?

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

农业法?

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C.保障农产品质量平安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 县级B.县级 市级

C.县级 县级D.市级 市级

5、?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公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

该法规定有〔〕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C.30-70年  D.50-7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所有。

A.国家 B.集体

C.私人 D.县政府

8、国家实行根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根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

A.百分之百B.百分之九十

C.百分之八十  D.百分之七十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根本国策。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

A.土地B.田地

C.非耕地  D.林地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

A.地表水和地下水B.井水和湖水

C.雨水与雪水D.河水与海水

1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为主要目的林木。

A.蔬菜  B.药材

C.出口产品D.鲜花

12、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13、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的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给予补偿。

A.原用途 B.开发用途

C.建筑用途D.农业用途

14、某块河滩地曾属甲村所有,因洪水将该地的表层浮土卷走,只剩下裸露的石头而被甲村撂荒。

乙村经多年培土,使该块地变成良田。

现甲村和乙村均主张对该块地的所有权。

应如何处理?

〔〕

A、应支持甲村对该块地的所有权,但甲村应给乙村相应的补偿

B、应支持乙村对该块地的所有权,但乙村应给甲村相应的补偿

C、由甲村和乙村按份共有

D、由甲村和乙村共同共有

1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

A、承包方 B、发包方C、第三方 D、上级机关

答案:

1-5:

DCDCA

6-10:

CACAA

11-15:

BBAAA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二〕

16、农民工子女就学需交纳借读费吗?

〔 〕

A、需要B、不需要

17、发挥公共财政的〔  〕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支农B、支撑C、支持

18、加强农村〔  〕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根底。

A、生产设施B、卫生设施C、根底设施

1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  〕环境。

A、交通B、居住C、人居

20、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

A、组织保证B、智力支持C、动力之源

21、建设新农村,党委善于运用〔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战斗力提供经济支持。

A、资金B、资本C、资产

22、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农村。

A、协调开展B、可持续开展C、全面开展

2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 〕为目标。

A、保障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开展为

B、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

C、现代农业科技

D、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 〕为途径

A、保障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开展为

B、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

C、现代农业科技

D、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 〕。

A、国家B、农民C、农村D、人民

26、〔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根底,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

A、生产开展 B、管理民主 C、村容整洁 D、村风文明

2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把〔 〕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A、提高农民素质 B、推进产业化 C、促进农民增收D、开展现代农业

28、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 〕、集约开展、合理布局的原那么推进。

A、节约耕地 B、节约土地 C、节约空间 D、节约资金

29、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 〕起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的决定

A、2005年12月1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D、2006年1月20日

30、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 〕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A2000年B2200年C2500年D2600年

31、十七届三中全会在?

决定?

中确立的推进农村改革开展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 〕农业生产体系

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B.和谐开展型、可持续开展型

C.统筹开展型 D.特色农业现代化型

32、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确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开展的根本方向是什么?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开展的战略任务又是什么?

〔 〕

A.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城乡建设一体化

B.遵循科学开展观,建设和谐新农村

C.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道路,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3、党的十八大指出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 〔 〕年翻一番。

A、2021B、2021C、2021

3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 〕、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A、根底性B、得民心  C、安天下

35、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根底,以根本养老、根本医疗、〔 〕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6、.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根底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开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

A.农民、民主B.农业、农村、农民 

C.农业生产开展  D.新农村建设

答案:

16-20:

BACBA

21:

25:

BAABB

26:

30:

ACACD

30-36:

ACACBB

 

三、判断题

   31.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  )

  32.?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力争五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效劳机构。

(  )

  

   33.村干部可从农村知识青年、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

(  )

  34.目前,我省正逐渐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开展阶段。

(  )

  35.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  )

  36.国家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给予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收补偿,乡镇政府根据公益事业建设的需要,在与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取得一致后,可留下一定比例的征地补偿费用。

(  )

  

   37.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开展总的可以分为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承包经营根底上的社区性农业合作经济开展、家庭承包经营根底上的专业性农业合作经济开展四个阶段。

(  )

  

   38.有正式党员5名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缺乏5名的,可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

部。

(  )

  

   39.2021年将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东北和内蒙古优质大豆、黄河流域“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  )

 

   40.我省将实施农村成人“一证式〞教育,大力开展先进实用技能和公民素质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  )

 参考答案解析

  31.【答案】A。

  32.【答案】B。

解析:

时限错误,应为三年而非五年。

  33.【答案】A。

  34.【答案】B。

解析:

我省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开展阶段。

  35.【答案】B。

解析: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根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36.【答案】B。

解析:

?

土地管理法?

第49条规定:

“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37.【答案】A。

  38.【答案】B。

解析:

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缺乏3名的,可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

  39.【答案】B。

解析:

“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为长江流域。

  40.【答案】B。

解析:

我省将实施农村成人“双证制〞教育。

“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

2021年一号文件中“稳粮保供应、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这20个字概括了202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思路。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拓宽视野〞,“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这位中农办主任称,扩大内需增长的空间,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关键的举措在于夯实农业农村开展根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民收入上去了,农村购置力就能够稳步扩大,经济增长才会有持续的后劲〞。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开展

〔一〕农业的开展阶段

农业是人类从事的最古老的产业。

原始农业指主要使用石器工具来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一般认为始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2000多年前的铁器农具出现为止。

传统农业是在原始农业根底上,随着铁器农具的出现和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而开展起来的,是指使用铁木农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开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兴旺农业。

   〔二〕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不同。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现象比拟普遍。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农民尽量地多生产、多储藏粮食以备不测,即以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劳动的投入。

而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因为现代农业象现代企业一样,雇主要向被雇佣者支付工资,只有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工资时,雇主才有利可图,才会增加劳动投入。

所以,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而完成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压力的缓解,在巨大的农业人口的压力下,农业生产目标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2〕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不同。

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先进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

传统要素是从农业部门内部和大自然中获取的,技术含量低,且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较多。

在这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状态下,农业机械的使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矛盾。

所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往往受到抑制。

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其要素大都是由农业部门外部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效劳部门提供的。

现代农业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劳动力容量的减少。

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农业人口的战略转移是密不可分的。

   〔3〕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规模不同。

现代农业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它的规模效益,这是因为:

第一,现代农业是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

这一目标在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的以满足自给性消费为目的的传统农业根底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在较大的经营规模上,农民摆脱生产者的生存压力,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第二,现代农业是高收入的农业。

纵观世界兴旺国家,农民都是比拟富裕的阶层,收入很高,而这种高收入必须建立在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之上。

第三,现代农业是农产品高商品率农业。

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开展水平,关键看它农产品商品率的上下,而农产品的商品率必然与较大的农业经营规模相联系。

第四,现代农业是高技术农业。

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畜力,而现代农业是利用现代机械技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

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有较大规模的作业空间,因而也需要较大的农场规模。

   

〔三〕农业现代化

   〔1〕生产过程机械化: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根底,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

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2〕生产技术科学化:

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

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本钱、保证食用平安的效果。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根底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奉献率的过程。

   〔3〕增长方式集约化: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

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根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本钱,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

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

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根本特征。

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根本特征。

    〔5〕生产组织社会化:

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

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

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

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要求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

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开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

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

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是产品产量低、质量次、经济效益低,那么,就应该问一问装备配置是否科学,生产工艺和技术是否落后,增长方式是否还停留在粗放的形态上,经营理念是否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否理想。

也就是说,生产的绩效如何,对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7〕劳动者智能化: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

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根底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

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奉献,占有相当的比重。

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

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依靠技术,还要有好的经营管理体制。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有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革命的要求。

科学开展观指引我们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开展,并非只顾城市化一个方面,而是全面实现工农业协调开展,其中大力开展农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现在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问题。

     一是对农业的资补方式。

现在对农业补贴花钱很多,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并不理想。

一方面不分对象的补助未必补在真正种粮的农民手里,许多农民拿了补贴用于别处;另一方面渐进式的补贴每次增量小,经常被农业生产资料涨价所抵消,种地亏本现象愈加突出,不能持久地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更不能扩大农村的就业空间。

根本的路径是农产品的“价值回归〞,使其价格真正符合其真实价值。

这就必须科学地分析和认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值构成的特殊性,真正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解决价格过低问题。

    事实说明,单靠市场自发调节是克服不了农业的弱势地位和实现价值回归的,必须运用好“两只手〞协调匹配。

当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必须配套实行,有效制止轮番涨价的连锁反响。

但从长远看,应当尽快健全这一价格形成机制,系统解决日趋突出的一系列矛盾,包括化解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和就业压力,提高消费拉动力。

    二是改变目前滞后的经营形式。

应当以科技为龙头通过适宜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其中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形式,便于土地适当集中(如利用土地入股的种植业合作社,可由具有专业才能的农民牵头)。

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多种组织形式保证农民的利益,开展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效劳体系。

目前为农村产前、产中、产后效劳的体系比拟弱,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应当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抓,以政府为主导、以合作组织为载体、以科技人员为骨干,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

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作为农业基地化、精准化的龙头,但必须更多地照顾农民利益,最好以股份制的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促进工农业一体化协调开展。

  

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看到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急于求成搞形象工程、缺乏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领导积极性高而农民积极性不够,投入缺乏,农民增收困难等,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

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搞成了“新村规划〞,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力度不大;一些地方超越开展水平,攀比兴旺地区,把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定得太高;有的地方不恰当地要求,甚至在公路沿线用涂料“画〞新房;有的地方新村建设不突出乡村、民族特色。

  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还缺乏政府领导协调和有效管理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部门间缺乏有机配合、协调和衔接,难以形成合力。

有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许多村庄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公共积累,对一些公益工程的建设有心无力。

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参与意识较低,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主创业艰苦奋斗精神与能力。

  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远未形成。

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和贫困地区财力困难,不少地方乡村债务负担沉重;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农村,农信社独木难支,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保险严重滞后,农民和合作组织贷款困难;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渠道。

这些都明显制约新农村建设步伐。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持续增收机制没有形成。

农业产业链还不够长,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变慢,转移范围也不宽,由于户籍问题,也没有实质转移出去;农民文化水平偏低、整体素质低下,掌握农业适用技术能力不强,成为脱贫致富的障碍;特别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对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困难。

  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开展生产。

成功的农村开展经验有工业带动型,有旅游带动开展,有特色产业带动开展。

粮食主产区需要开展规模的现代农业,打造农业核心区。

通过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农业根底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优先解决广阔农民最急需的生活根底设施,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

  新村建设是千年大计,不能急于求成。

规划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

有的地方需要并村,改善居住条件;有的地方需要因地制宜,保护自然村。

设计需要地方风貌,中国的城市已经没有个性了,中国的农村不能走城市开展老路。

  中央及地方需要成立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解决政出多门、投入无序的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加快转变各级政府职能,建设效劳型政府:

一是统筹规划,二是提供公共效劳,三是安排资金。

同时要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班子的建设。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应是重要的参与者。

因此需要增强农民的自觉参与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

对一些农村公共建设工程,在政府支持带动下,倡导和鼓励农民在可承受范围内投工投劳。

  国家新增财政收入应重点向农村倾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例逐步提高,尽快建立起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建议省市县政府探索捆绑使用各种渠道支农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的方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央政府下拨资金专款专用,地方追加一定比例配套资金,对财政困难地区中央应加大扶持力度,不强求县乡政府配套工程资金。

特别是欠兴旺地区的“村村通〞道路建设,农村沼气需要提高补助标准,以解决人畜平安饮水和生产用水为目标,大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大江大河治理资金分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