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3956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5自相矛盾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生活简朴的周恩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

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

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

他笑笑说:

“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

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

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

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到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国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

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

至于周恩来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周恩来的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

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

他说:

“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

”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

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

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周恩来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

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

看到这种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

“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什么叫廉洁,看看总理就知道了。

   同周恩来接触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赞不绝口。

宋庆龄说:

“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衣冠楚楚:

________

百感交集:

________

(2)选文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简朴的生活。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周总理想着国家大事,不在意个人形象。

B.周总理怕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被人笑话。

C.周总理认为穿织补的衣服不丢人,讲排场、搞浪费,丢掉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传统才令人耻笑。

(4)文中写大使夫人流着泪为周总理洗衣服和专机机长回忆周总理夹饭粒两件小事,有什么好处?

解析:

(1)形容衣帽穿戴整齐漂亮。

文中指周总理总是衣装整洁,仪表出众。

;各种感想交织在一起。

文中指专机机长对周总理夹饭粒的事感触很深。

(2)服装;饮食

(3)C

(4)通过具体的小事更能深刻地表现出周总理简朴的生活作风,使文章真实感人。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形容衣帽穿戴整齐漂亮。

文中指周总理总是衣装整洁,仪表出众。

各种感想交织在一起。

文中指专机机长对周总理夹饭粒的事感触很深。

(2)服装、饮食

(3)C

(4)通过具体的小事更能深刻地表现出周总理简朴的生活作风,使文章真实感人。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文中写大使夫人流着泪为周总理洗衣服和专机机长回忆周总理夹饭粒两件小事,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

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

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

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

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

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

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

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

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色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

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

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

“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

”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

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

   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

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  )。

A.郁金香

B.风信子

C.百合花

D.薰衣草

(2)“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  )。

A.有环保意识

B.天生爱土地

C.土地来之不易

D.世界上地势最低

(3)短文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短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郁金香的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

(5)短文通过几方面描写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请你简要概括。

解析:

(1)A

(2)C

(3)D

(4)动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解析】【分析】

(1)、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连用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4)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A;

(2)C;

(3)D;

(4)1、动态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点评】

(1)、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河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小河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中飘扬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

绚而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

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自己火红的脸庞。

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

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⑤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

又一阵风来,倒映在水中的两岸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

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她照镜子。

这时,寒风肆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ī)窸窣(su)窣的声响。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的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轻掩 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

   (________)

凝固 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

   (________)

(2)本文第③一⑥段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请说明理由。

(3)认真读第②段,找出描写小河静态的部分________;找出描写小河动态的部分________。

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让我感受到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③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

(5)为什么作者把夕阳西下时小河中倒映的树影比作醉汉?

“站定”又是什么意思?

(6)文中多处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

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________。

解析:

(1)①;②

(2)时间顺序。

 从“小河的早晨”“太阳爬上了树梢”“夕阳西下”“小河的夜晚”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

;小河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中飘扬的七彩绸。

;小河在任何一种状态下都是美的,小河仿佛就在我的眼前,画面感强烈

(4)描写了早晨的河面薄雾缭绕,朝霞映红了河面的情景。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小河朦胧的样子写活了。

(5)夕阳西下时的小河倒映着两岸成排的桑树、桃树,风一吹,树的倒影晃来晃去,像醉汉一样。

“站定”是指风一停,水波静止,一切都不动了。

(6)拟人;比喻;示例:

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她照镜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的影子倒映在小河中的画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出来。

【解析】【分析】

(1)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解答。

(3)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5)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6)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故答案为:

(1)①②;

(2)时间顺序。

 从“小河的早晨”“太阳爬上了树梢”“夕阳西下”“小河的夜晚”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1、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

2、小河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中飘扬的七彩绸。

3、小河在任何一种状态下都是美的,小河仿佛就在我的眼前,画面感强烈;

(4)(5)夕阳西下时的小河倒映着两岸成排的桑树、桃树,风一吹,树的倒影晃来晃去,像醉汉一样。

“站定”是指风一停,水波静止,一切都不动了。

(6)1、拟人2、比喻3、示例:

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她照镜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的影子倒映在小河中的画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出来。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

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

“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我故作轻松地说:

“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

”他却盯着我的眼睛:

“我想知道实情。

”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

“好好做治疗。

”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

“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

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说:

“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

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

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

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

”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

”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

”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

那明亮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

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我想:

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时,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1)给短文起个题目:

________。

 

(2)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________。

(4)对“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矛盾的心理

B.在病魔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阿明积极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是顽强的

C.在死亡面前,生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想活着

(5)文中“明亮的灯光”是指________。

解析:

(1)天堂里的老师

(2)阿明;坚强、乐观、有理想

(3)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4)B

(5)病房里明亮的灯光和阿明身上顽强、乐观、坚持的精神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结合句子及选项比较判断正误。

(5)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故答案为:

(1)天堂里的老师;

(2)1、阿明2、坚强、乐观、有理想;

(3)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4)B;

(5)病房里明亮的灯光和阿明身上顽强、乐观、坚持的精神。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

(5)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

5.古典名著阅读精选。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

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

“好个猴王,着然有眼!

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

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真个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晃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

“阿弥陀佛!

西方真是福地!

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

”八戒道:

“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

”唐僧道:

“怎么是祸根?

”八戒道:

“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

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啊,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

”行者听见道:

“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

等老孙再去看看。

”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

“老官儿,往那里去?

怎么又走路,又念经?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遂答道:

“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

命里无儿,只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

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

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行者笑道:

“我是个做 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

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

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

“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

“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

还打的是!

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

‘虎毒不吃儿。

’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

“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

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

”众神听令,谁敢不从?

都在云端里照应。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

“好行者!

风发了!

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

“师父,莫念!

莫念!

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唐僧大惊道:

“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

“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

“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

”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上文节选自《西游记》中的著名故事:

________。

(2)解释下面下划线的字词。

可不唬了师父________              行者掣出棒来________

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________   他就现了本相________

(3)填空。

那白骨精第一次变作一位年轻的女子,第二次变作________,第三次变作________,这三次都被孙悟空识破,第三次被孙悟空打回了原形,化作一堆骷髅,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白骨精诡计多端,欺骗他人。

②孙悟空火眼金睛,本领高强。

③唐僧慈悲心肠,明辨是非,对徒弟要求严格。

④猪八戒不分真假,糊涂而自私。

解析:

(1)三打白骨精

(2)骗;抽、拔;寻常;本来面目

(3)婆婆;老公公;白骨夫人

(4)正确;正确;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

(1)对作品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义、词义。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唐僧慈悲心肠,对徒弟要求严格,不能明辨是非。

④正确

故答案为:

(1)三打白骨精

(2)1、骗2、抽、拔3、寻常4、本来面目(3)婆婆、老公公、白骨夫人(4)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出处的掌握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字义、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半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

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

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