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394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4.《左传》记载: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

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这充分体现了

A.列国的政治实体性B.天子的象征性权威

C.分封制的政治意义D.周朝的土地国有制

25.有学者说:

“汉武帝时期,食盐奢侈,僭于民生,淡食常态。

铁器奇货,市场衰闭,耒耜徒手稼耕已少鲜矣。

”这主要是因为

A.西汉政府的国有化经济改革B.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C.经济产权附于政治特权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26.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材料中诸子百家的“一致”和“同归”主要是指

A.人与自然的和谐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D.关注人的价值

27.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

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

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

这说明此时期

A.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B.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28.秦朝“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到了唐朝则是“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

”这可说明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君主权力趋于弱化

C.官僚政治趋于成熟D.唐朝相权制约君权

29.有学者说:

“如果说,在古代是中国文化哺育着日本,那么近代化历程中的中国对日本‘文化反

哺’的接受或许多多少少是在吃着狼奶。

”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国近代化深受日本模式影响B.中日有着文化交融的历史传统

C.日本式的中国近代化值得反思D.日本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作用

30.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史学家发扬传统史学精神,大力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以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宣扬反击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这里的“传统史学精神”最有可能源自

A.原始儒学B.南宋史学C.宋明理学D.前清史学

31.据统计:

1957年,中国有9949万人生活在城镇,占总人口的15.4%,但在短短三年内,全国城镇人口就达130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8%。

这主要源于

A.政府拒绝马寅初的计生建议B.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C.领导人激进的经济建设政策D.新型社会制度本身的优越性

32.在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某喜剧中,一个叫德谟斯(Demos/汉译为“民众”,它也是

英语Democracy/“民主”的词源)的猴子,被一个狡诈的政客牵着鼻子进行哄骗、愚弄并作出各

种滑稽的动作。

结果,该剧受到雅典人的普遍赞扬。

由此可知该时期希腊

A.城邦文化高度发达B.民主可能导致暴政

C.精英反对民主政治D.公民直接享有权力

33.《资本论》载: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这表明

A.早期资产阶级与封建政权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

B.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化是资本发展的必要条件

C.国家中央权力强化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D.早期资本主义实质上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

34.“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但19世纪初期,仍被时下人称为“旧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

A.该政治制度的保守性B.大贵族掌管政治权力

C.国王仍掌管行政大权D.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35.列宁在1918年说:

俄国首先开始革命,这“绝不是由于俄国无产阶级有什么功劳、比别人先进,

相反地,正是资本主义的特别软弱和落后,以及特别逼人的军事战略形势。

”列宁意在强调

A.俄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性B.辩证看待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

C.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特殊性D.军事斗争在社会形态转变中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40.(25分)亚当·斯密一贯倡导:

人类的利己行为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达到人类整体的福利。

就是这个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的同时也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赞美人类的同情心和道德,从而引出了所谓的“斯密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

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

工会的数目很少……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

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所谓

的新政,那将是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将不可能不

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胡佛的竞选总统演说

材料三《社会保障法》(1935年8月)

第1节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止

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

之款项。

第301节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准许拔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

美元,并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

第401节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此批准拨予

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24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

目的之用款项。

第501节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

扩大和改善妇幼保健设施,特准从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起,拨予每一会计年度380

万美元。

——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

1917-1939年的美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市场经济制度的缺陷。

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

影响。

材料中“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的理论根源是什么?

(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三在市场经济制度问题上的不同及其后果。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

你对“斯密问题”的理解。

(15分)

41.(12分)美国“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J.特纳认为:

“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

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

它本来就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

的、移动的、无形的。

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如图9)。

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18、l9世纪大清帝国宗、藩(阴影部分)关系疆界图18、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

图9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疆界观与近代化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要求:

史论结合、

叙述成文、逻辑清楚)

请考生在45、46、47、48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题计算分数,作答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实行法币以前,在通商大埠流通本国或外国的银元券居多;在内地都会,政府纸币流通为多;在偏僻城乡,多流行各种商店、钱庄或其他非金融组织所发行的私票。

1931年钱昌照向蒋介石提出组织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建议。

……将中国币制改革问题纳入了“国防设计”之中。

——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1840-1952)》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各重要国家相继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

……1933年3月,美国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并在国际市场上高价收购白银,使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

1935年法币改革以前,白银及银元在国际市场上是一般商品,在中国则是通货。

——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

材料三1931—1934年,工农业产值下降了47%;1936年,中国农业生产较1933年和1935年的平均产值几乎增加了45%;同年,工业品总产值增加了11.1%,而且出现了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

贸易顺差;……国民政府在法币方面的重要政策调整,使得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没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在货币战和物资争夺战上也没有战胜中国。

——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推动国民政府1935年法币改革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影响。

(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人求治在使政象静止,维持现状,形成一种死秩序,稍呈活动之观则诋之以捣乱。

西人求治在使政象活泼,打破现状,演成一种活秩序,稍有沉滞之机则摧之以革命。

东方制定宪法多取刚性,赋以偶像之权威,期于一成不变,致日新之真理无缘以入于法。

西方制定宪法多取柔性,畀以调和之余地,期于与时俱化,俾已定之法度随时可合于理。

此东西文明差异之大较也。

……由今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材料二由地理之位置言之,俄国位于欧亚接壤之交,故其文明之要素,实兼欧亚之特质而并有之。

……考俄国国民,有三大理想焉:

“神”也,“独裁君主”也,“民”也,三者于其’国民之精神,殆有同等之势力,所以然者,即由于俄人既受东洋文明之宗教的感化,复受西洋文明之政治的激动,“人道”、“自由”之思想,保以深中乎人心。

……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大钊对东西文明的看法。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三文明”的具体含义,并分析其开展于俄国的原因。

(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杜勒斯提出: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屿链。

”1955年,升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在参议员外委会的证词中称,台湾地区“构成了太平洋西部边缘所谓‘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由此,“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在此基础上,学界衍生出了“三个岛链”之说。

——XX百科

材料二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都毫无例外的依靠海上贸易能够自由出入的两三个主要港口,只要用几颗磁性水雷挡住上海、横滨、或者孟买港口的通道,就可以使中国、日本或者印度陷入停顿。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抉择一全球统治或全球领导》2004

材料三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第二届蓝厅论坛上表示:

“不认为任何人有能力在亚太地区构成对中国的包围圈,我也不认为亚太有多少国家愿意成为包围圈的一部分,中国和亚太邻国的关系是很好的,这些年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互间的利益交流越来越深入。

——新华网北京2011年1月14日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制定“岛链”战略的背景和目的。

(9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岛链”战略?

(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人挺容易,机器可难得;人命不值钱,袜子可贵重;舍伍德的绞架使山河生色,显示

着商业和自由的兴隆!

人们一定会感到惊讶:

在百姓啼饥号寒的时候,人命竞不值一双长袜?

烂机器的该打断骨头?

我想:

(谁不这样想?

)如果当真是这样,有这种蠢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