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3789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1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完整版是某些高校考试的出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

C.空想社会主义D.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

2.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A.逻辑学B.自然哲学C.历史哲学D.辩证法

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A.唯物论B.认识论C.历史观D.伦理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B.前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后者否认这点

C.前者坚持辩证法,后者坚持形而上学D.前者强调改造世界,后者只是解释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因为它()

A.吸取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想B.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把新的科学结论作为自己的哲学观点D.经常改变基本原理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是()

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实践性

7.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

8.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A.博大宽宏B.吐故纳新C.与时俱进D.科学严谨

9.人生观是()

A.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B.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C.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D.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B.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给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哲学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就是说()

A.它迟早要为新的思想体系所取代

B.它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它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D.它不需要少数天才人物指手划脚就能自发地取得进步

E.它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日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不断发展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

A.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C.扩大自己的知识面D.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E.带着问题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寻求现成答案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牛顿的力学B.康德的星云假说C.细胞学说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英国经验论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狄慈根的唯物主义

D.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E.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E.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相比较,它的科学性表现在()

A.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C.正确地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D.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

E.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找到了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问题

三、辨析题(请判断该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顶峰。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谈谈你的体会。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

【本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A4.D5.B

6.D7.B8.C9.D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E2.ABD3.CDE4.CD5.AE6.ABCDE

三、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顶峰。

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要求而出现的。

它继承了人类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优秀成果,概括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把哲学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但并没有结束真理。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并不是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四、简答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当时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⑴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贸易、交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看清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其固有矛盾加剧,阶级矛盾简单化、明朗化。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揭露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进而认识全部社会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成为那个时代提出的问题。

⑵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急剧扩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自己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⑶自然科学前提。

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发展由搜集材料阶段进入整理材料阶段,以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这三大科学发现为代表,使人们不仅能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这就打破了以往宗教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宇宙观,揭示了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⑷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整个人类优秀哲学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而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克服了它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在此基础上,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艰苦努力,才最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⑴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成果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旧哲学,没有能够正确地揭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它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⑵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相分离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是相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使辩证法成为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

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依赖,互为前提,是同时铸成的一块整钢。

⑶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旧哲学从总体上说是剥削阶级哲学,它反映的是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和人类进步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⑷在本质特征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经受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各门具体科学发展为依据,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创新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创新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科学性和创新性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研究对象、内容、作用和本质特征四个方面,形成与旧哲学完全不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谈谈你的体会。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的总结,又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终结,而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起点。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概括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20世纪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课题,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⑶事实也证明,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不断发展着。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就不断用新的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全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经验,形成毛泽东思想,在哲学基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军事辩证法等等都作了全面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发展,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推向新的阶段,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江泽民为首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⑷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地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不仅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是背离和败坏马克思主义。

正确态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坚持与发展相结合,要坚持就必须发展,发展才是坚持的正确途径,离开发展谈坚持,结果只能是窒息和扼杀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

根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无产阶级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

⑵旧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研究中国实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年努力,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人民斗争的实践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继承并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⑶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在哲学上的贡献在于:

第一,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第二,强调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第三,强调发展的观点,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第四,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五,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等。

⑷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哲学是()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B.是否承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如何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

4.凡是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派别认为()

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统一的

C.存在是相互联系的精神的产物D.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诡辩论B.二元论C.唯心论D.不可知论

6.哲学的党性或派别性是指()

A.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B.哲学派别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C.哲学史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D.哲学分为三派:

左派,中派,右派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B.人类发现了最终真理 

C.世界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

A.无限和有限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9.认为世界是由原初物质构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看作是()

A.“原初”的物质B.理念C.存在D.灵魂

11.客观实在性是()

A.运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唯一特性

C.存在的唯一特性D.意识的唯一特性

1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1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说()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15.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A.属性B.形式C.主体D.源泉

16.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B.主观形式C.内部结构D.唯一特性

17.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B.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D.整理感性材料的主观形式

18.所谓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

C.世界是不断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19.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世界“物自体”的存在B.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一维性C.时间的间断性D.时间的重复性

21.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是说()

A.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自生的概念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世界统一于()

A.实践还是认识B.运动还是静止C.物质还是精神D.存在还是非存在

2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表明()

A.运动的绝对性B.静止的绝对性C.运动的有条件性D.静止的无条件性

24.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辩证法D.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5.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

A.时空的主观性B.时空的有限性

C.时空的客观性D.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和可变性

26.把意识看作是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错误观点

27.在意识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28.在意识作用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C.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D.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

29.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反映特性,这是()

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

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

30.根据物质统一性原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从理论原则出发B.从客观实际出发

C.从主观愿望出发D.从已获得的成功经验出发

3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B.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32.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是指()

A.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分歧D.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

33.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

A.以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B.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C.指精神现象之间的联系D.指自然界中的事物、现象的联系

34.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35.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36.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是()

A.系统论代替了辩证法B.系统论超越了辩证法

C.系统论深化了辩证法D.系统论否定了辩证法

37.发展是指()

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事物运动中的数量的变化

C.事物前进性上升性的变化D.事物的任何方向的变化

38.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变动或场所的变更

3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事物从一种质态发展到另一种质态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40.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辩证法观点

41.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A.人们制定和必须遵守的规则

B.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趋势

C.经常出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

42.以下观点属于辩证法的是()

A.“白马非马”之说B.“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天不变,道亦不变”

4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

4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联系的形式B.趋势和道路C.不同状态D.源泉和动力

4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对立和统一B.普遍性和特殊性C.同一性和斗争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

46.下列各项中全面反映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B.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完全等同

C.对立面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D.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47.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D.由简单向复杂变化

48.矛盾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指()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

49.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

A.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50.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

A.矛盾同一性起作用的结果B.矛盾斗争性起作用的结果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