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902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docx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表现

广西大学杨红华

提要:

本文通过感知实验、声学语音学实验和文本分析的对比,考察南宁普通话语调的音高、音长和语气词的读音等特征,给出相关数据,以帮助南宁人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

全文重点讨论南宁普通话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句末字调的音高;第二,轻声句的音长和音高;第三,语调类型的特点;第四,语气词的读音。

关键词:

南宁;标准;普通话;语调;音高;音长;语气词

 

一、引言

语调是语言中抑扬顿挫的旋律模式,它由音高、音长、音强等多种要素构成。

周殿福先生说:

“语调是一个句子中间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各种变化,同音高、音长、音强都有联系。

”①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在利用高低长短轻重快慢等语音形式来传情达意的,正惟如此,语调是言语表达中的灵魂。

学习一种语言,如果仅仅满足于单个词、短语和句子语音的正确读法(即掌握了音质方面的特征),没注意把握好连续语流中高低、轻重、长短等语音变化(即未掌握非音质方面的特征),那只是学会了这种语言的“外形”,并未掌握好它的“内神”。

南宁普通话的语调很特别,它既有港粤普通话那种拖腔拉调的韵味(因为南宁市本土的主要语言是汉语粤方言),又有它该低却高扬、该短却悠长和有丰富多彩的语气词等独自的特点。

外地人不怎么喜欢听南宁普通话,可气的是,在南宁生活时间长了,自己的普通话不知不觉却被“传染”上了南宁腔。

有意思的是,不少南宁人倒想克服南宁腔,学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尤其是教师和年轻人。

这一方面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在南来北往的大交流中便于人际间的彼此沟通;另一方面,近年来开展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也增添了南宁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但是,许多人学习标准普通话时,只把注意力放在声母、韵母的正音上,殊不知,这只是解决了“形似”的问题,达不到“神似”的境界。

要想克服方音语调,除了在声母韵母上下功夫外,还得在声调,尤其得在语调上努力。

依靠听辨,不少人能说出南宁普通话语调的大致特征,但是过去限于实验条件,少有人从声学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以南宁普通话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共4个发音人的即兴对话语料进行非音质方面的对比实验分析,力求探讨南宁普通话语调和语气词的特征,同时给出相关数据,以帮助南宁人克服南宁腔,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实验语料取自两组4个发音人即兴对话的录音,其中一组为南宁普通话,一组为标准普通话。

发音人的背景是:

说南宁普通话的两个发音人自小均在南宁长大,职业为高校资料员,文化程度为一人大学本科毕业,一人中学毕业;说标准普通话的两位发音人均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职业为高校教师。

4位发音人均为中年女性,每组各有一人为30多岁,一人为40多岁。

对话不限定话题和语境,每组对话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语料长度各有400多句。

2.实验方法

第一步进行语音分析和统计。

将录音语料灌入计算机,用PRAAT软件切分各组对话中窄带语图的每一个音段,以获得基频、时长等数据,然后编程统计出标音数据表。

第二步做比较和计算。

将录音转换成文本,计算出每一组对话中的句子总数,并按句末字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和句末为语气词的,再分门别类统计出平、升、降、曲等各种语调类型的分布句数。

然后对照文本和语图,边听边比较两组对话中,各类句调的基频和时长,同时观察句末调势的走向,先从直观上比较两组对话中各种句调的声学差异,再根据标音数据表统计出这些差异的百分比,以验证南宁普通话偏离标准普通话的程度。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

从听觉上就能感知,跟标准普通话相比,南宁普通话的语调是“高的上不去,

低的下不来”。

具体表现在句末字调上:

阴平调值偏低;阳平调值起点低,上扬幅度不大;上声没有上升趋势;去声也是调值起点低,并且下降幅度小;轻声音节时值过长。

1.句末字调的音高

下列表1是两组对话中,四位发音人句末字分别是阴平、阳平、去声三个声调的调值比较。

每个发音人调值的得来,采用了将计算机切分出的频率值转换成五度制调值的换算方法,即“对数值换算法”计算出来的。

方法是:

用每个发音人最高频率值的对数减去他的最低频率值对数,计算出对数差后再除以5,得到的数字就是该发音人从低到高五度制中每增加一度的对数值。

即:

(最高频率值对数—最低频率值对数)÷5=五度制中每一度间的对数值

根据此对数值,将发音人的基频值换算成五度制调值(见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1992年版,144页)。

表1中,N1、N2表示南宁普通话对话组的两个发音人,B1、B2表示标准普通话对话组的两个发音人;句子统计的单位是“个”;“%”表示句末字各调值句数与该调型句子总数的百分比(以下各表同此)。

发音人

N1

N2

B1

B2

数量

%

数量

%

数量

%

数量

%

发音人总句

17

22

24

12

3度调值句

7

41%

20

90%

4

33%

4度调值句

10

59%

2

10%

9

37%

5度调值句

15

63%

8

67%

发音人总句

19

13

17

8

调域为1—2度句

14

73%

调域为1—3度句

5

27%

12

92%

调域为2—4度句

1

8%

9

53%

6

75%

调域为3—5度句

8

47%

2

25%

发音人总句

36

35

33

8

调域为3—1度句

5

14%

10

28%

调域为4—2度句

30

83%

25

72%

18

54%

调域为5—1度句

1

3%

15

46%

8

100%

表1句末字调值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到:

(1)N1阴平调的调值,全部在3度和4度间,达不到5的高度;N2阴平调

的调值更低,90%左右在3度,只有10%到达4度;而B1阴平调的调值,63%为5度,37%为4度;B2阴平调的调值,虽然也有3度的,但67%还是在5的高度,可见南宁普通话阴平调的调值比标准普通话的调值低。

(2)标准普通话的阳平调呈上升走向,调值起点比较高,调域由3度上升到5度,中间跨域为2度。

而表1的统计则显示,南宁普通话阳平调的调值不但起点低,并且有的调域跨度小。

比如,N1句末字为阳平调的19个句子中,73%的调域跨度只有1度(即1—2度),起点为低1度;N2阳平调的调域跨度大一些,有2度(1—3度),但起点仍然低,92%的起点是低1度,只有一个起点是半低2度。

B1、B2阳平调的起点都高,调域跨度也都大,大都在2—4度或3—5度。

可见南宁普通话阳平调的调值仍然偏低。

(3)标准普通话的去声调呈下降走向,调值起点高——为5度,调域下降幅度大——由5降到1度。

上面表1中,B1句末字为去声调的33个句子中,降幅为4—2度的占54%,5—1度的占46%;B2去声调的调域,100%为5—1度,这些数字表明了标准普通话去声调的特点。

而南宁普通话的去声调则起点不够高,降幅不够大。

比如,N1、N2去声调的调域绝大部分为3—1度或4—2度,调值起点都不如标准普通话高,调域降幅也不如标准普通话大。

表1没有列出上声调的调值进行对比。

这是因为,标准普通话上声调的调形是曲折状态,南宁普通话则有曲折状态,也有非曲折状态,用调值数字难以比较出两种普通话上声调的差异,所以,我们用句末上声字调的走势来比较二者。

见下列图1:

没有(N1)烦恼(B1)

多好(N2)撒谎(B2)

图1句末上声调形比较

上面4幅语图中,N1、B1的句末词语声调都是“阳平+上声”,N2、B2的句末词语声调都是“阴平+上声”。

N1、N2上声调的调形(“有、好”)只呈下降走向,没有上扬趋势,而且降幅不大,所以调尾呈平直走向。

B1的上声调形(“恼”)先降后升的曲折走势非常明显,B2的上声调形(“谎”)虽然只降不升,但降幅比较大。

这些调形状态表明,标准普通话的上声调具有高低起伏明显的特点,而南宁普通话的上声调则比较平直。

2.轻声句的音长和音高

南宁普通话中没有轻声词,所以,凡句末字是轻声音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轻声句”),用南宁普通话说出来,听到的语调就显得高,用标准普通话说出来,听到的语调就显得低。

语音的高低同音高的关系最为密切,但“音长的缩短是轻声音节的主要特点之一”②,所以,轻声句的语调高,实际是句末轻声音节的时值长的缘故,当然,音高也起一定作用。

我们统计两组对话中轻声句末尾轻声音节的音长和音高就印证了这一点。

下列表2是两组对话中轻声句的音长和音高对比。

表中的N代表南宁普通话对话组,B代表标准普通话对话组;“句子总数”,统计的是非语气词的轻声句(即句末字不是语气词的句子,句末字是语气词的轻声句在下面另外讨论);“ms”表示音节的时长单位是“毫秒”,“Hz”表示音节的基频单位是“赫兹”。

组别

句子

总数

音长统计

音高统计

时长

句数

%

基频

句数

%

 

N组

 

35

100—200ms

6

17.1%

100以下Hz

0

0

201—300ms

17

48.4%

100—200Hz

11

31.4%

301以上ms

12

34.3%

201以上Hz

24

68.6%

最短时值122ms

最低基频180Hz

最长时值610ms

最高基频286Hz

 

B组

 

46

100—200ms

39

84.3%

100以下Hz

2

4.3%

201—300ms

6

15.2%

100—200Hz

29

63%

301以上ms

1

2.1%

201以上Hz

15

32.6%

最短时值79ms

最低基频89Hz

最长时值322ms

最高基频218Hz

表2句末轻声词的时长、音高比较

表2显示:

在音长方面,N组82.7%的轻声句,句末音节时长在201毫秒以上,而B组84.3%的轻声句,句末音节时长在200毫秒以内,可见南宁普通话轻声句的句末音节时长比标准普通话的要长得多;在音高方面,N组68.6%的轻声句,句末音节基频在201Hz以上;而B组67.3%的轻声句,句末音节基频在200Hz以内,说明南宁普通话轻声句的句末音节音高也比标准普通话的要高。

两组对话中,恰巧有一些句末是相同轻声词的句子。

我们截取4个轻声句末中两个轻声词的基频图加以对比(见图2),更能直观南宁普通话轻声句与标准普通话轻声句的差异。

N组:

孩子B组:

孩子

N组:

聪明B组:

聪明

图2轻声句相同词语的时长对比

从图我们可以看到,首先,轻声词后一音节的时长,标准普通话中短于前一音节,而南宁普通话中却比前一音节长得多。

例如“孩子”一词,“孩”的时长

在B组是338毫秒,在N组才120毫秒,“子”的时长在B组是112毫秒,在N组却是544毫秒;“聪明”一词,“聪”的时长在B组是311毫秒,在N组是285毫秒,“明”的时长在B组只有146毫秒,在N组却长达570毫秒。

其次,南宁普通话轻声词后一音节韵母的烧灼部分浓于前一音节,说明后一音节的能量大(音强重),而标准普通话则反之。

此外,实验还表明,轻声词第二音节的调尾,标准普通话中呈下降走向,南宁普通话中则呈平直走向。

这些都说明标准普通话轻声句由于句末音节读音短,能量轻,调尾下降,所以语调轻短柔和;南宁普通话轻声句则由于句末音节读音饱满,能量重,调尾平直,语调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