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3600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docx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

救护队矿井水灾事故救援预案

一、主要任务

井巷发生透水事故时,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抢救受淹和被困人员,防止井巷进一步被淹和恢复井巷通风,做好侦察灾情、抢救遇险遇难人员、检测气体、恢复通风设施、排水设备、协助及监护排水、清理淤泥、堵塞物等其他工作。

二、行动计划

1)救护队应根据灾害处理预案积极采取救灾行动。

2)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要了解灾区情况、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出被困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救灾方案。

3)下井前,要确认井底车场和井筒是否有水,必须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防止涌出的水威胁到罐笼里的下井人员。

如不能确认井筒和井底车场有无有害气体,救护队员必须在地面将氧气呼吸器佩戴好。

4)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进行输氧或由医生进行急救包扎,尽快送医院治疗。

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能用灯光照射眼睛,以免在强光的刺激下,造成瞳孔急剧收缩,导致眼睛失明,饮食要由医生决定。

5)救护队在处理水灾时,必须带齐技术装备。

在进入遇险人员的巷道时,不得脱掉氧气呼吸器。

在处理老空区时,要特点注意检查有害气体(CH

4、CO

2、H

2S)和氧气浓度,以防止贫氧窒息和有害气体中毒。

6)在水淹危险的灾区,指挥员只能在救人的情况下,才有权决定小队进入,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小队在灾区的安全。

7)排水后进行侦察、抢救人员时,要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和掉底。

三、遇险人员生存条件分析

矿井发生水灾后,常常有人被困在井下,在遇险地点等待救助。

人员生存条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发生透水事故时,位于下山巷道内的人员不具备生存条件。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水直接涌入位于透水点下部的巷道,该巷道被水淹没,不会有空气存在。

2)发生透水事故时,位于上山巷道内的人员有生存的可能。

上部独头巷道如不漏气,即使低于外部水位时,也不会全部被水淹没,仍有被压缩的空气存在,在这些巷道中躲避的遇险人员具有生存条件。

3)氧气浓度是否能满足人员的生存需要。

当氧浓度降到10%时,人们呼吸感到极度困难。

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0%时,遇险人员就丧失生存条件。

平卧不动的人员氧气消耗为0.237L,可以算出灾区氧浓度下降到10%所需要的时间。

4)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能造成氧气浓度下降,影响生存条件。

空气中的CO

2浓度增加到10%时,遇险人员的呼吸极度困难并发生昏迷状态。

CO

2含量高于10%,人就会失去知觉,并导致死亡。

一般把CO

2含量增加到10%,作为人生存的极限。

遇险人员呼吸时,放出的CO

2量,一般是空气中CO

2增加的主要原因。

平卧不动的人员每人每分钟呼出的CO

2量为0.197L,可计算出灾区CO

2量增加到10%时所需要的时间。

5)各种有毒气体浓度增加,是否对人员的生存构成威胁。

在井下被堵巷道的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超过《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对人体会有危险。

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如下数值时,即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4%、硫化氢达到0.05%、氧化氮达到0.025%、二氧化硫达到0.05%,遇险人员就有致命危险。

四、处理方法

1)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救护队应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抢救工作。

在抢救中要根据透水事故的实际情况,进行侦察、抢救。

当透水量较小,透水后淹没了矿井的部分采区或下部水平巷道,使部分采区的人员被水堵或淹没在水下边。

救护队侦察水位以上所有地点,寻找被淹水位以上的所有人员,查清遇险的准确人数。

如果水位正在上升中,救护队进入独头平巷侦察或抢救人员时,一定要派人观察独头巷道外出口处水位的增长情况,防止水位增高堵住救护人员的退路。

2)在抢救水灾事故中,要认真分析、判断被水堵在里边遇险人员的位置,要详细调查被水淹没或被水堵住的巷道状况及遇险人员的工作地点,分析透水后可能逃避的方向,判断遇险人员是否有生存的条件。

救护队必须以抢救活人为指导思想去部署各项抢救工作,不能看到水位高于遇险者所在的地点(标高),就轻易地做出遇难人员已死亡的结论,否则就会贻误战机,使本应得救人员死亡。

3)被堵的遇险人员,所有的巷道不能接近时,要利用一切条件,向遇险人员输送食物、饮料和新鲜空气。

如打钻孔,使用压风管路等。

如遇险人员的所在地点低于外部水位时,应禁止使用此种方法,以免放走空气,造成局部泄压,引起水位上升,淹没遇险人员扩大灾情。

4)如果被堵人员的巷道不具备打钻孔的条件,可考虑潜水救护人员(距离不要太远),携带氧气瓶、食物、药品等送往被堵的地点。

5)救护指战员进入遇险人员被困地点后,可打开氧气瓶,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供遇险人员呼吸。

6)救护队要根据突水的特征:

滑感,有无臭味,是否发涩,颜色,夹带物及水压等,判断透水源。

还要根据水位与涌水量的情况,利用一切通道迅速引导灾区遇险人员,如有可能,应迅速撤到突水点的上部水平,注意检查顶板的安全,在水中行进时,使用探险棍小心前进,必须保证在不影响氧气呼吸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等物,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防止水在流动中携带的矸石,木料等撞伤。

必要时,要打防护墙。

如迷失方向,应向有风流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沿途的交叉口,要留有明显的指示方向标志,并注上侦察小队的名称、日期。

7)矿井透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有全矿和水平被淹危险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救出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区放水。

如果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撤出,主要排水设备受到被淹威胁时,可用装有粘土、砂子的麻袋构筑临时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当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如果涌水威胁到水泵的安全,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水泵不被水淹。

8)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时,救护小队应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在巷道的上、下部水平同时救人。

当下部水平巷道有被水淹的危险时,迅速将井下人员撤到上部水平,禁止在独头巷道中躲避。

9)在寻找遇险人员时,应仔细观察,注意巷道内的敲击声,呼叫声,以便及时发现遇险人员。

10)处理上山巷道突水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防止二次突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突水点的下方要有能存水存沉积物的空间,否则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要保证人员在作业中的安全退路和通讯联络。

11)在组织排水时,应特别注意通风工作,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和涌出,特别是水位下降时,积存在被淹井巷内的大量有害气体涌出。

要经常检查瓦斯,当井下空气中的瓦斯含量达到1%时,应停止向井下输电排水,要加强通风,及时检查有害气体(主要在CO

2、、H

2S),当排水地点接近井低车场或硐室时,要经常检查,防止瓦斯和其它的有害气体的突然涌出。

此时,负责水泵的人员应佩戴隔离式自救器,井筒和井口附近禁止明火火源,防止瓦斯爆炸,如发现瓦斯涌出,要及时排出,以免造成灾害。

12)在排水过程中,应尽可能分段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抢修巷道,清理堵塞物,以便寻找遇险遇难人员。

在清理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堆积的空间,疏通巷道,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13)小队人员必须通过积水巷道时,要十分慎重。

应考虑到水位的上升速度、距离和有害气体情况,选择熟悉水性有一定经验的队员佩用呼吸器通过。

14)发生透水事故时,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抢救受淹和被困人员,防止井巷进一步被淹和恢复井巷通风。

15)工作面发生透水时,第1个小队一般应进入下部水平救人,第2小队应进入上部水平救人。

16)禁止由下往上进入突水点或被水、泥沙堵塞的切眼和上山,防止二次突水淤泥的冲击,从平巷中通过这些切眼或下山口时,要加强支护或封闭上山切眼,防止泥沙下滑。

要设专人监视,在清理巷道中的淤泥、碎煤时,要打防护墙,防止积水或泥沙的突然冲下。

17)救护小队逆水流方向往上部无出口的巷道时,要与基地观察水情的人员保持联系,如发现异常情况,小队要立即返回基地。

18)处理淤泥、粘土和流砂溃决事故时,矿山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清除透入井巷中的淤泥、粘土和流砂,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查,恢复通风。

如果通风正常,则清除工作由本矿人员进行。

19)抢救人员时,一个小队应顺着透水方向进入溃决处的下部水平,另一个小队则应进入上部水平,当泥沙有透入下部水平的危险时,应将下部水平人员撤离到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处。

20)溃出的淤泥、粘土和流砂如果困住了遇险人员,要用呼喊。

敲击等方法与他们取得联系,采取措施输送空气、饮料和食物。

在进行清除工作的同时,寻找最近距离掘小巷接近他们。

21)有流入下部水平的危险时,应将下部水平人员撤到安全处。

22)开采的急倾斜煤层,粘土和淤泥或流砂入下部水平巷道时,救护工作只能从上部水平巷道进行,严禁从下部接近充满泥沙的巷道。

23)救护小队在通往上部水平安全出口的巷道中逆泥浆流动方向行进时,基地应设待机小队,并与进入小队保持不断联系,以便随时通知进入小队返回或进入帮助。

24)淤泥已停止流动,寻找和救助人员时,应在铺于淤泥上的木板上行进。

25)受条件限制,须从斜巷下部清理淤泥、粘土、流砂或煤渣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由矿长亲自组织抢救,设有专人观察,防止泥砂和积水突然冲下;并应设置有安全退路的躲避峒室。

出现险情时,人员立即进入躲避峒室暂避。

在淤泥下方没有阻挡的安全设施时,不得进行清除工作。

26)井下基地负责的指挥员应经常同抢救指挥部和正在工作的救护小队保持联系,检查基地有害气体的浓度并注意其他情况的变化。

五、安全技术措施

1)必须按照水灾处理事故的要求,携带和佩用氧气呼吸器,防止在侦察、行进、抢救人员时,有害气体超限威胁救灾人员安全。

2)

3)切断灾区电源,防止线路漏电、电器设备失爆,而造成救护人员触电。

在行进中要注意前方及周围的障碍物,必须时刻观察巷道支护、溜煤眼、低洼处的情况和上游漂浮的冲击物,防止摔倒和碰伤。

如佩用氧气呼吸器时,更应该注意鼻夹的脱落和面罩的损坏而造成漏气,否则,要采取更换或其它补救措施。

4)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守岗位,加强对排水人员的监护和对气体检测的责任心,一旦发现有害气体超限,排水工作有救护队员担任。

六、携带装备

名称

个人最低限度技术装备

4h氧气呼吸器

2h氧气呼吸器

自动苏生器

呼吸器效验仪

瓦斯检定器

硫化氢检定器

氧气检定器

一氧化碳检定器单位

台数量

每人一套

1

1

1

1

2

1

1

1备注备用10%、100%各一台检定管不少于30只检定管不少于30只压缩氧自救器

担架

刀锯

铜顶斧

帆布水桶

急救箱

采气样工具

两用锹

小镐

灾区电话

引路线

灾区指路线

保温毯

2L氧气瓶

1L氧气瓶

大绳

液压起重器

清净罐

探险棍

备件袋

皮尺

卷尺

充气甲板台

副10

1

2

2

2

1

2

1

1

1

1000包括球胆4个金属芯,可兼灾区电话线10

1

10

2

1

1

2

2

1

1

1

1或冷光管直径30mm,长30m或千斤顶

10m

信号喇叭

记录本

圆珠笔

粉笔个

支1

2

2

20每人不少于2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