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314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docx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100篇及答案经典

一、酸和碱选择题

1.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B.H2OC.NaOHD.CaCO3

【答案】C

【解析】

A、镁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溶液呈中性,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不断减弱,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反应后溶液的性质不可能呈碱性(pH>7),故错误;B、水能稀释盐酸使其酸性不断减弱,但溶液不可能变为中性,更不可能变为碱性,故错误;C、氢氧化钠能中和盐酸使其酸性减弱,直至盐酸全部消耗溶液呈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因氢氧化钠的存在而显碱性,故C正确;D、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得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不断减弱,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反应后溶液的性质不可能呈碱性(pH>7),故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

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

C.丙向久置空气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

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答案】C

【解析】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故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正确;

B、头发是蛋白质,与热的氢氧化钠溶于反应,故头发逐渐溶解消失,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仍然显碱性,故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错误;

D、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瓶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正确。

故选C。

3.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逐渐较少,溶液的pH逐渐减小,刚好完全反应时,pH=7,酸过量时pH<7;

B中和反应放热,所以反应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向周围环境散热,及后加入的盐酸对溶液由冷却作用,所以溶液的温度降低;

C反应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加,刚好完全反应氯化钠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盐酸时,氯化钠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立即生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氢氧化钠反应完,氯化钠的量不再改变。

选D

 

4.分别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长时间,发生的共同变化是

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的浓度增大C.溶质的质量减少D.溶液的质量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故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度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的浓度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的质量分别减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牛奶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C.炉具清洁剂可除水垢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答案】D

【解析】

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

A、鸡蛋清显碱性,牛奶显酸性,故A错误;B、牛奶没有西瓜汁的酸性强,pH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强,故B错误;C、炉具清洁剂不可除水垢,清洁剂呈碱性与水垢不反应,故C错误;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苹果汁呈酸性,故D正确。

点睛∶pH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强,碱性越弱;pH值越大,溶液酸性越弱,碱性越强。

6.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pH=7时,溶液显中性。

pH>7,溶液显碱性,且pH值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pH<7时,溶液显酸性,pH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大。

植物一般生长在pH≈6.5﹣7.5的土壤中。

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均不适合植物生长。

【详解】

pH<7时,溶液显酸性,pH=2的溶液显酸性,故A正确;

B、常温下,pH=7时,溶液显中性,故B正确;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增强,故C不正确;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硫酸能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能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C、在稀释浓硫酸的时候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的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氢气,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纯碱属于碱类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错误;B、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错误;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中和反应,错误;D、化合物一定属于纯净物,且有不同的元素组成,正确。

故选D。

9.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变蓝的溶液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D.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确定溶液呈什么性.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pH<7;使石蕊变蓝的溶液、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pH>7;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呈中性,pH=7。

故选A。

【点睛】

此题是对溶液酸碱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指示剂变色情况与PH的关系做出判断。

10.小玲学习了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后,收集了家里的几种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物质

厕所清洁剂

牙膏

肥皂

厨房清洁剂

pH

2

8

10

12

 

上述物质中,最容易直接腐蚀铁制下水管道的是()

A.厕所清洁剂B.牙膏C.肥皂D.厨房清洁剂

【答案】A

【解析】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因此厕所清洁剂呈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最容易腐蚀铁制下水管道;选A

1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故A错误。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故B错误。

C.该实验是将硫酸逐滴滴入到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

故C错误。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故D正确。

考点∶考查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溶液pH的变化图像。

 

12.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正确;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C不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

故选B。

13.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

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显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小于7,错误;B、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大于7,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炉具清洁剂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考点:

考查酸、碱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知识。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的甜度比下半部分的甜度低

C.稀硫酸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钾饱和溶液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再溶解硝酸钾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等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硫酸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在条件不变时不能再溶解该物质,在升高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下表是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正常pH范围。

血浆

唾液

胃液

乳汁

胆汁

胰液

尿液

pH

7.35-7.45

6.6-7.1

0.9-1.5

6.6-7.6

7.1-7.3

7.5-8.0

4.7-8.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