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黑话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889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业黑话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报业黑话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报业黑话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报业黑话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报业黑话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业黑话标准.docx

《报业黑话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业黑话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业黑话标准.docx

报业黑话标准

自考社区|2010年中国自考网论坛|2010年自学考试论坛?

新闻学?

[

自古英雄出少年

现当今,行业黑话唬到人

君请看

开张:

全张报纸面积的大小。

是以白报纸的开张来称呼的。

半张白报纸大小的报纸,叫对开报,就是大报;四分之一张白报纸大小的报纸,叫四开报,就是小报。

前者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闽西日报》;后者如《参考消息》、《新民晚报》、《海峡都市报》。

  版面:

指各类稿件在报纸各版平面上的布局整体,它集中地体现报纸编辑部的宣传报道意图,被称为“报纸的面孔”。

我国的报纸,通常为四个版到八个版,也有超过八版的。

第一版为“要闻报”,其重要性居各版之冠;其他版为“分工版”(如“地方版”、“副刊版”、“国际版”等),无分主次。

  版位:

版面的地位,表示这些地位受读者重视的程度如何。

根据文字排列的走向,人们的视觉生理,以及读报的习惯等因素,通常上比下重要,左比右重要(直排报纸则右比左重要)。

  版心:

指一个版面除四周白边以外的可排文字或图片的地方,即版面的容量。

一个版面容量的大小,由报纸的开张。

分栏的情况、基本字体的大小等因素决定的,各报并不完全相同。

  报头:

报纸第一版上放报名的地方,通常放在版面上端(横排报纸的报头除报名外,报头地位还刊登报纸创刊日期、总期数、当日报纸版面数和出版日期,有的还注明,它是某一组织的机关报等。

  报眼:

报名旁边的一小块版面。

通常刊登一些单独的、比较重要的文字稿和图片稿,也有刊登当日报纸的内容提要、天气预报和日历表等的。

  中缝:

报纸相邻两个版面中间的空隙(如第一版与第四版、第二版与第三版),一般刊载知识性小文章、电视节目、电影广告、启事等。

  头条:

地位指各版版面的上半部分,横排报纸以左面为重,直排报纸以右面为重。

一、版面

  版面,是各种稿件、标题、照片、图画、线条、色彩整体结构的组合。

  报纸大体可分为对开报和四开报两类。

一张全开纸为108×78厘米,对开报为其二分之一大,四开报为其四分之一大。

对开与四开报一般为四个版面,近年来,各报均纷纷扩版,8个版以上的报纸成逐步增多之势。

在国外,有的每期多达100余版。

每个版面一般都有内容分工,各报版面内容分工不一,但头版为要闻,则是统一的。

在国内,一版多为本报讯、新华社通稿(电讯)、新闻图片等。

  ●版面常识

  1)、报头。

报名所在位置,一般为头版的左上角。

除报名外,还包括日期、星期、期号、报刊代号等内容。

  2)、报眼(报耳)。

与报头相对的右上角位置。

  3)、报眉。

报纸除第一版外,从二版开始横贯全版的通栏直线以上位置,因该位置形如人眉,故名。

一般标有报名、版别、版面内容、年月日等。

  4)、报尾。

每版右下角的方寸之地,一般发不显著的新闻。

  5)、栏。

各报根据实际需要,将版面垂直分割为相同的等分,一个等分为一栏。

四开报一般为六栏,每栏十一字,也有七栏的;对开报一般为八栏,每栏十三字(如工人日报)。

实际编排时,常有变栏的情况,即“跨栏”现象,但这种变化仍以原栏为基础。

  6)、空。

为便于阅读,报纸每行之间留有间隔,铅字排版叫“镶条”,激光照排为“留空”。

  7)、行。

横排一横条,直(竖)排一直条为一行。

  8)、字。

报纸用字分标题字和文字字。

文字字一般为三种:

消息、通讯、图片说明等用小五宋(图片常用小五楷);言论、编前编后用小五楷(楷六);较为重要的文字,如重要按语及着重强调部分用小五黑(黑六),“本报讯”三字一律用黑体小五号(黑六)。

标题字则一般有10种以上的变化。

  9)、花边线。

重要新闻、专栏及有意强调的稿件用花边线加圈,有时也采用上下或左右加线装饰。

    二、头条、言论和专栏

  头条、言论和专栏是支撑报纸版面的“三大件”。

对于一份报纸而言,这三者犹如一个人的骨架,舍此则无法立起来。

  1、头条

  头条也叫头条新闻,它不属于新闻体裁的范畴,而是属于报纸编排的范畴。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工作者手册》对头条作了如下解释:

   “(头条是)报纸每版最重要的消息。

横排报纸的头版头条,通常登在第一版报头之下的左上角或上半版,其它版刊登在左上角或上半版。

头条通常为消息,也偶尔为通讯、来信、文章和新闻言论等其它体裁的新闻报道和言论。

直排报纸的头条刊登在右上角或上半版上。

简而言之,其定义也可概括为:

头条是刊登在报纸头部的内容重要、主题新颖、导向鲜明的新闻。

  头条的版面特征为:

  1)、编排精。

头条无论是消息、通讯、来信、言论或其它体裁,其文体都很规范。

  2)、标题新。

立意新颖,大气,字号处理醒目。

  3)、位置重。

即位置摆得庄重大方,忌小家小气。

  4)、装饰美。

常采用标题铺网、字号变体、文周加花线等装饰。

  实际编排中,头条常配以言论,有的头条亦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新闻集纳。

  2、言论

  报纸的言论,是针对一定的新闻事实有感而发的评论和议论性文字。

报纸通过配发言论,可以深入地挖掘新闻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使较感性的新闻事实升华为理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舆论的导向作用。

  报纸常见的言论,其表现形式有社论、短评、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编后语、署名评论等多种。

其版面特征分述如下:

   2报纸编辑常识及其版面特征

  1)、社论。

就当前重大而带有导向性的问题进行评论,多针对本报同期郑重推出的一则新闻而发,亦可同期不配发相应的新闻,而仅就当前众所周知的重大问题进行评论。

常见于一版,为本报编辑部组织撰写,发表时不署名。

  2)、短评。

针对本报同期推出的一则或一组重要新闻进行的评论,多为编辑部组织撰写,发表时有不署名和署名两种情况。

  3)、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文章。

多为针对本报同期推出的一则或一组重要新闻进行的评论(亦有不针对具体新闻而发的情况),编辑部组织撰写,其中前者为本报编辑撰写,后者为约请有关领导或其他权威人士撰写,发表时署“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

  4)、编者按和编后语。

编者针对自己所编发的一则或一组新闻发表的评论性按语,编者按置于文前或穿插于文中,编后语多置于文后。

  5)、署名评论。

编者就编发的一则或一组新闻约请有关权威人士发表的评论,发表时署作者名。

  在实际操作中,报纸编发的言论不止于上述几种,但形式无论如何变化,这些文字必须是有感而发的言论则是其共同特点;发表时多以楷体编排,除编者按和评论员文章外,一般设有专栏。

  2、专栏(栏目)

  专栏,就是由若干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版面。

《新闻学辞典》则作了更详细的解释:

“(专栏是)专门登某一内容的版面,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通常带有‘头花’(栏花),表明栏目名称。

有相对的独立性,单独进行稿件的组合。

   专栏的分类

  1.按内容分,有新闻性专栏、言论专栏、文艺专栏、服务性专栏、知识性专栏等。

  2.按时间分,有长期和短期,定期与不定期之分。

长者可达数十年,短者可以不足月。

定期多以周、半月、月为周期;不定期则视来稿数和版面安排而定,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记载,世界上定期刊出时间最长的专栏是《纽约先驱报》的《今日与明日》专栏,骋专栏作家李普曼,自1931年9月8日至1967年李退休,其专栏文章共收集了89卷。

在我国,《申报》(18721949)曾办有《自由谈》副刊,其言论专栏发表鲁迅、沈雁冰的文章,成为开创近代杂文风格的楷模。

  3.按篇幅分,言论多为一栏一文;其它专栏一般一栏数文。

  4.按作者分,有固定作者(“一言堂”),有不固定作者(“群言堂”式)。

“一言堂”如《北京时报》由邓拓主笔的《燕山夜话》,《前线》杂志由邓拓、吴晗、廖沫沙主笔的《三家村札记》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专栏的版面特征

  1.栏目名一般配有各种各样的“栏花”,或作线条花纹框边处理。

一级栏目的栏花通常处理得较二级栏目要大一些。

  2.栏目名用字精炼,有较大的外延,较抽象。

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工人日报》的《百花》。

  3.所集纳的文章内容具有某一共同的特性(或规定性),版面多表现为标题和正文用字统一、以线条或留空从版面中相对独立出来。

  4.同一栏目名反复出现(至少三次以上),且一般版面处理样式也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长期固定占半版以上的大型栏目一般还标有期号。

  5.版面位置有固定和不固定两种。

  6.栏花一般置于题头、文头、文中、文尾,忌置题尾。

  须特别说明的是,栏目的版面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

如文革期间,各报流行编排一些空洞无物的口号式句子,我们并不视之为栏目;而一些确为栏目的,用字又很冗长,与我们第

(2)项所述的版面特征又呈现出了相悖的形态。

三、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题目。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题目。

  ●标题的作用

  1.概括提示内容。

用简洁的文字把新闻中最精彩的内容提示给读者,便于读者选择阅读。

故标题被称为“最简单的新闻”。

这一特点,在消息中表现尤为突出。

  2.评价新闻内容。

在提示新闻内容的同时,对新闻事实进行评价,以揭示新闻的本质,帮助读者了解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表明编辑的观点、立场和态度。

   3报纸编辑常识及其版面特征(公司培训材料)

  3.吸引读者阅读。

  4.丰富美化版面。

  ●标题的种类

  1、栏题(刊头题、总标题、大标题、领题)。

是统领、组织一个集纳、一个专栏或一个版面的标题。

版面特征:

字号较大,占的栏数多(有时占一版的通栏),通常以网底和美术手段加以美化。

  2、主题(正题)。

多行标题的主体,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示。

版面特征:

与副题或引题同时出现时,字号最大、最醒目、最突出,通常只有一行,用于集纳、对比新闻和极少数重大新闻时可有两行;可虚可实,可长可短,但多以陈述事实为主,以短为主。

  3、引题(肩题、眉题、上侧题、上副题)。

置于主题前,为主题服务。

其作用有:

  ——铺垫主题,衔接主体。

如:

   圆满结束新加坡之行抵达曼谷(引)

   李鹏总理对泰国进行国事访问(主)《经济时报》

  ——提示主题,评介主题。

   经济体制改革又一新尝试(引)

   渔工商联合企业显示优越性(主)

  引题揭示评价渔工商联合企业的意义。

  ——衬托主题,强化主题。

如:

   大雪纷纷下(引)

   陆城鱼肉菜跌价(主)《宜昌日报》

  引题提供了时令背景对主题加以衬托,从而强化了主题。

(旧社会有“大雪纷纷下,柴米油盐都涨价”的俗语,此处反其意而用。

  ——烘托气氛,渲染主题。

如:

   行云流水弦上乐,曲终犹有妙音在(引)

   青年小提琴家唐韵潘寅举行独奏会(主)《文汇报》

  引题烘托独奏会气氛。

   4、副题(子题、辅题)。

为主题之“辅臣”和副手,位于主题之后,它的作用有:

  ——辅助补充。

用于补充次要事实、具体结果、经验。

如:

   南口县有一口天然宝井(主)

   这口井二氧化碳井井喷后3年多,周围的稻谷、小麦显著增产,引起了农业科学家的重视(副)《人民日报》

  ——上下呼应,印证主题。

如:

   化肥,化肥,你在哪里?

(主)

   农民:

空等几天无半两贩子:

运了一车又一车干部:

送了一包又一包(副)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有上虚下实的,如:

   春风熏得客人醉直把店家当自家(主)

   镇江饮食站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副)《文汇报》

   有上实下虚的,如:

   紧急!

两架客机突遇大雾安全!

幸有海军热情导航(主)

   香港同胞着陆后都说多亏了解放军(副)《解放军报》

  “都说多亏了……”是评语。

  5、对仗题。

如:

“天上月圆,人间饼小”。

(解放前重庆某报)

  6、提要题。

把新闻或文件的重要内容,提纲挈领概括出来,放在文头,便于读者了解文章的重点和梗概,多用于重要或较长的新闻稿。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将其归于引题)

  7、插题(分题、小标题)。

多用于公报或新闻报告文学和长通讯的段落中。

  ●标题与文体的呼应与配合

  各种新闻文体对标题的要求很难有严格的规定,但各种文体的标题却有其大体的要求。

  1、新闻(消息)题:

必须介绍新闻事实的主要内容,多以叙事为主,虚实结合,重大新闻有三行标题,俗称“三层楼”(引题、主题、副题、)。

有时则超过三行。

  2、简讯题(文200字以内):

只用一行,内容具体,字号小,或用一两个题统住全栏,也有用“简讯”之类的栏头统住,不用标题的。

  3、通讯、报告文学题:

侧重表现新闻人物(事实)的某一特征和某一精神状态,强调思想性,用语讲究文采,以虚为主,标题简朴,一般只一句话或几个字。

  4、讨论题:

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强调理论性,讲究逻辑性,一般一句话为题,一行式居多。

  5、文学作品的标题,按文学作品的特征制作,多为短语或词组。

   四、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是用照片画面辅之以文字因素,对新近发生发展的具有可观形象的客观事实的报道。

简而言之,是用摄影手段报道的新闻。

  ●新闻图片的特征

  1、含有新闻价值。

反映的对象是新近发生或发现或发展的事实。

  2、含有形象价值。

即指新闻事实所具备的值得运用形象来表现的素质,它不仅具有可观形象,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形象信息含量和充分的形象视觉效果。

  3、含有现场规定性。

即新闻形象是真实的,自然的,新闻人物的动作、姿态、神情、性格都是活生生的。

  4、含有特定瞬间。

新闻图片是借特定瞬间表现新闻事实的,得到的是一张瞬间形象画面。

  5、含有摄影纪实性。

  6、含有必要的文字因素,说明照片画面所交代不清的事实。

  新闻照片的分类

  按事实变化的规律分:

突发性新闻图片

   渐进性新闻图片

   见证性新闻图片(重大事件人证、物证)

 按新闻体裁分:

独立性新闻图片

   集纳式新闻图片

   特写式新闻图片

   访问式新闻图片

   花絮式新闻图片

   小品式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的版面特征

  1、独立性新闻图片一般配有楷体或宋体的文字说明,并有“×××摄”字样。

有的还配有标题。

  2、集纳式新闻图片除每幅图片的简短文字说明外,图片前还单独有一则短文;文末通常有“×××摄影报道”、“×××文,×××图”字样。

  3、访问式新闻图片一般配发于通讯、消息、报告文学等其它新闻,起辅助作用,常置于文中。

  4、特写式、花絮式、小品式新闻图片一般无文字说明,仅有一行标题。

  5、集纳式新闻图片和重要的通讯、消息常配有一幅(或数幅)被文章标题压住部分画面的图片,称压题照片。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将一些不易于录入或录入后失真或不能更好地体现报纸原貌的稿件作图片处理,这与我们前述的新闻图片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从图书馆借来《报纸编辑十二题》一书,因为这几天编排报纸的关系,所以先读了关于版面设计的部分。

自以为虽说最近忙于报纸和杂志编辑之事,但对编排知识仍缺乏系统的梳理。

我相信读书时有选择地做些读书笔记可以使知识在脑子里如放电影般重新过一遍,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而多年以来我一直保持看书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这本书大体主要是关于报纸编辑的,一般而言,现代报纸有对开和四开之分。

市场上较常见的是对开报纸如《东方早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

近一两年来,上海报摊上也越来越多四开报纸涌现,如《青年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以及在地铁里派发的《时代报》等。

当然也有个别报纸是对开和四平同时兼备的,如《前程无忧》和《经济观察报》。

对开报纸版幅尺寸通常是55×39cm(长×宽),版芯尺寸为49×35cm(长×宽),版幅与版芯的宽长比例1:

1.4,接近于黄金分割比例。

报纸的编排版序(主要是表示出各版重要程度)无绝对标准。

总的来说,第一版最重要,通常第一版安排为要闻版;新闻版(正张)在前,非新闻版(副张,如专页、专刊、副刊等)在后,文艺副刊常被安排在最后。

在一个报纸版面上,按读者视觉规律,一般是上优于下。

横排报纸左优于右,竖排报纸右优于左。

以这样的规律来看,横排报纸的上左区是最优区域,可以把最重要的消息放在这里。

竖排报纸的右上是最优区域。

编排版序除了反映重要程度,还反映稿件的分类,在实际编排时,如果在非要闻版的某些稿件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要闻版的,也可以在要闻版刊登简要刊登这类稿件。

我国的横排报纸一般按六栏到八栏划分出基本栏,对开报纸每一版常分成八栏,每一个基本栏安排13个小五号字(小五号为目前报纸内容通常采用字体,又称新五号),为了使版面富于变化以增加内容表现力,我们也常采用变栏的方法。

变栏的方法包括了长栏和破栏两种方式,很重要的内容可用二栏长栏,这样一个长栏的字数就是二栏的字加上中间栏线(一个小五号字),即安排27个字。

如果你觉得内容特别重要,甚至可以安排三栏长栏,字数算法如二栏算法,每一个三栏长栏放41个字。

而另一种变栏方法是破栏,比如三破二(三个基本栏加两个栏线宽之和除二平分,每栏容纳20个小五字)、四破三、五破二等。

破栏可以使版面表现力更强,版面编排更丰富。

顺便提一下,小于基本栏的破栏比较少见,我觉得如果一个基本栏区域里放个竖式标题,可以考虑这种情况。

版式大体有三种基本形式:

左横右竖版式、左竖右横版式和绝对头条版式。

左横右竖版式一般是安排头条二条稿件题文在版面上半区域,版式运用了对角线对应原理,通常在左上角头条稿件题文横排,文占五栏位置,右上角二条稿件题竖文横排,占三栏位置;右下角题文都横排,占六栏位置。

由于这种版式明显体现出左上角头条稿件的重要性,所以又称为一个头条版式。

左竖右横版式也同样运用了对角线对应原理。

左上角稿件安排题竖文横排占三栏位置,右上角题文横排占五栏位置;与上半区相对应,左下角题文题文横排占六栏位置,右下角题竖文横占二栏位置。

这种编排法使得左右上角的头条与二条稿件的视觉重要程度相当,故称为双头条版式。

绝对头条版式为了强调头条稿件或者某一组稿件的重要性,将其安排成占据整个上半区版面,然后下半区再运用以上两种版式进行编排。

上半区在视觉上形成绝对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