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2494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4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docx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

2011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话题研讨>>分组讨论:

语文教学教什么

塑造人格 培育智慧 培养技能

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积雄

 

在“语文教学教什么”的讨论中,新课程改革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塑造人格、培育智慧、培养技能。

一、塑造人格

小学阶段近500篇课文承载了很多教育任务,每一个学期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把“塑造人格”放在第一位。

翻开装帧精美,充满着人文气息、脍炙人口的美文,马上想到六年的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奠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基础,犹如像建造一项高大的建筑,一个个单元主题,一篇篇文章所表达的育人内涵,如钢筋、砖块、水泥,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对幼小人格工程的强基固本和“肌体”形象的塑造。

单元主题“春天里的发现”,春姑娘、笋芽儿、玫瑰花,这些鲜活的形象给学生自然美的陶醉与享受;单元主题“爱护周围环境”,《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从鲜活生命的认识到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内涵渗透,充满了人类对小动物、植物以及我们生存环境的呵护意识和善良情意;单元主题“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廉颇、蔺相如、曹操、诸葛亮、周瑜、武松、孙悟空等古代经典名著中的生动人物,其粗狂豪放、足智多谋、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等的人格魅力给学生的人格塑造填补了更加厚重的基础;单元主题“科学精神”,从居里夫人到神州“五号”、“六号”的飞天梦,从美国谢皮罗教授由洗澡发现漩涡跟地球的自传有关,到怀特先生的科学课,无不彰显着科学精神给学生人格注入的鲜活因子。

……

六年12个学期,约90个主题,方方面面给学生的人格塑造构成了结构合理,时代特点突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全的“主体结构”,语文教师每次手捧着教材开始教学时,把握单元主题,渗透塑造学生人格的不同维度,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脚手架”,促使小学语文赋予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顺利地实现。

在指导学生美读中,《春雨的色彩》,充满稚嫩天真的语气,《桂林山水》,如诗如歌一样的情感流淌;《桥》,气壮山河般英雄气概的语势;《白杨》,坚强挺拔性格的语感流露;《妈妈的账单》,意味深长、情真意切的顿悟效果。

这些主题徜徉在学生丰富的情感里,流淌在鲜活的“血疑”中,洗礼在积极向上的人格塑造的丛林中。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让学生自信地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和其他同学积极互动。

如果展示得心应手时,就能够得到同学的积极评价和鼓励,还能当小老师教给同学们;如果展示者有部分内容不正确、有遗漏时,就能得到同学的补充和纠正;如果一时回答不出来,可以主动请求同学及时给予帮助,如果没有准备好,回答错误,可以得到大家的热情指导;座位上的同学如果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主动向展示的同学请教,如果表现比展示者更精彩,就可以主动去超越。

大家在共享共商中没有了心理距离,没有了优秀与学困生之间的顾忌,在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中,给予同学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帮助,中肯的建议。

尊重、欣赏、友好、安全、善意充盈着课堂,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以下的人格素养得到了提升:

1.开放民主的课堂,营造了和谐、乐于学习的气氛,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习变得自由而轻松,思维积极而活跃;

2.无距离的对话,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融洽了关系,学会了包容和接纳,交流更加顺畅有效;

3.有了可以表现自我的空间,自主探索、主动质疑、乐于表达、主动反思,促成了良好而主动学习的习惯;

4.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创造了学习快乐,丰富了课堂学习生活; 

5.锻炼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语文听、说、读、写技能。

这些内在品质的形成为塑造人格又添加了强健的“筋骨”和健康的“肌肤”。

二、培育智慧

案例一:

真假现象的讨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朗读结束了,请把你不理解的地方圈出来,和同学做交流。

学生甲说,课文里的描写是假的,因为我的家乡也在一个树林旁边,树林也砍光了,过了好多年,小村庄并没有被洪水冲走。

其他同学为之惊讶,于是深入的讨论展开了。

“世界大了,你家所在的村庄没有被冲走,不等于所有被砍光树林的村庄一点不受损失”。

“树林砍光了,植被破坏了,水分流失了,小环境的气候当然改变了,显得干燥了,刮风的天气多了,这不严重影响了村庄人们的生活吗?

“小村庄冲走的真实与否其实并不重要,而从小村庄冲走的例子中给我们的启示才是最重要的。

学习课文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引导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质疑,达到智慧碰撞,观点生成的目的。

这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智慧生成的体现。

语文学习就应该彰显智慧的教育。

案例二:

不同的朗读体验。

学习《长相思》这首词,篇幅短,不到一分钟就读完一遍,达到正确、流利的层次要求,似乎很轻松,但是达到有感情朗读却不容易。

王崧洲老师要求用不同人物的语气来读这首词。

母亲看着儿子骑着战马,消失在去远方的尘土中时,想到什么时候还能相见,于是肝肠寸断,凄然泪下,学生读出断断续续,好不凄惨的语气;妻子看着丈夫远去的身影,想到战争使夫妻离散,还能不能回来的“后怕”时,读出难舍难分,如泣如诉的语气,表现对丈夫的留恋和祈愿;儿子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将失去和父亲在一起读书、嬉戏的乐趣,一种惆怅,对战争的怨恨情绪自然流淌。

课文的理解换了读的角度,就突显了个性,求异的训练方式改变了简单、按部就班的处理,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智慧的教学方式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孕育了学生的智慧。

案例三:

智慧在创造性表演中生成。

周末布置了《南辕北辙》的预习,周一的语文课开始汇报预习情况了,一个小组四个人拿出课文人物穿戴的简单道具,走上了讲台,要用表演的方式展示预习成果。

这一组学生把课文内容背得很熟,对话部分一字不拉,这时,另外一个小组中的“活跃分子”马上做出评价:

他们的对话十分正确,但表演的动作比较古板,语气也像读书一样,与对话情境不相符合,于是,要求老师给他们小组机会,也要表演一次,老师答应了。

他们头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了一会儿,上场了。

这次表演正如这个学生所评价的,不但对话内容正确,而且很逼真地表现出去楚国的人的自傲、不听劝、固执的手势和语气,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

这时,又有一组学生举手了,其中一名学生说,完全按照课文的对话表演没有什么不好,可我们想稍微有些创造,老师您说行不行?

老师不忍心停止他们的表演活动,又答应再上一组表演。

这第三组同学嘀咕一阵后,借了第一组的道具,开始表演。

这“去楚国的人”一出场就先用体态语表现自己身体壮实,口袋里钱装的多,然后坐上“马车”,无视周边人群,简直有些横冲直撞的样子,“朋友”几乎是在缀着衣襟跟他说话。

两个人的对话增加了许多临场发挥的内容。

“你上哪儿去呀!

”“我要到楚国去。

”“你到楚国干吗去?

”“去旅游啊!

”到了结尾,演到“带的盘缠多”时,接着问:

“如果越走越远了呢?

”“没关系,我一路浏览风光,盘缠花掉一半时就往会走。

”“那你不去楚国了?

”“你这样好心相劝,我怎么还固执呢!

运用课本剧表演的方式,一改只写写抄抄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增加动作和情感表现力度,表演不断逼近人物的心理,故事的寓意,就是在不断加深理解,这也是学习课文方式的改进,再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与生活结合,更加增添了趣味性,使人物和主题更加生动形象活泼。

敢于超越教材,超越别人的学习无疑是智慧教育的具体表现。

案例四:

在自主设计中体现

“今天晚上预习《把铁路修道拉萨去》,因为是略读课文,预习题请自己设计,老师相信你们的设计会丰富多彩。

”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向大家展示汇报。

学生1:

我把带有拼音的字都圈出来,分别写了三遍,还组成了词。

学生2:

我勾画出了“银装素裹”、“严阵以待”、“巍峨”等15个词语,都查了词典,在书上标注了意思,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3:

我设计了四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一是风火山隧道所处的海拔是多少,与平原修隧道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二是修路大军遇到低温,混凝土不能凝固时,怎么克服的?

三是队伍严重缺氧时,他们遇到了几个方面的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遇到大风、寒冷的恶劣环境时,他们是怎么克服的?

……

此时,还有20多位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要求展示他们的设计。

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技能,靠着积累的设计题型,每个同学的聪明与伶俐就暴露无遗,这里说明了教师只要“在乎”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能够在这个空间里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自主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一种智慧教育的表现,我们应该精心培养。

智慧的教育不是高不可攀,而是随处可以扑捉,可以实施,需要的是教师要积极形成智慧教育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智慧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培养技能

塑造人格,培育智慧需要能力来支撑。

对进入森林打猎的人,给猎物,还是给猎枪,是个谁都能回答正确的问题,然而在教学中往往由教师一厢情愿,不由分说地塞给许多“猎物”。

实践证明,越是过于传授知识,付出的时间成本,智力成本和情感成本就越大,效果越差。

如果激发出了浓厚的兴趣,教给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学生就可以在知识的丛林中自由穿行,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也能游刃有余。

听说读写是语文技能的具体表现,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训练。

播放《纸船和风筝》的音频,学生听了充满激情的朗读,感人的故事情节,在“倾听”中受到了感染,然后在多次自读和齐读中“感悟”到松鼠和小熊由一点小事闹不和,后来又通过纸船和风筝的传递,再次和好的动人情境,接着在老师的引领下,在表演松鼠和小熊的对话中,“参与”“倾听”“感悟”“思辨”,使听的能力、习惯得到有效地提高。

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内化了“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的特点,当一位新型玻璃厂的推销员,把这些玻璃在推销会上推销出去,并且把自己联想到新型玻璃也一同推销,让学生在“转述”、“陈述”和“描述”等多种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说”的能力。

与此同时,定期组织的故事会,高年级学生的辩论会,每节课堂上的“小老师”讲解、补充、争论和完整准确地回答问题等,使学生“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地培养。

在自主阅读,达到准确流利的要求后,组织学生朗读《触摸春天》,语气轻轻的、缓缓的,在心静似水的氛围中仿佛看到盲胡娘神奇地“合拢”住蝴蝶,又张开手指让蝴蝶飞走的动人画面,似乎又看到了“美丽的弧线”“缤纷的世界”的情境。

在《唯一的听众》朗读时,舒缓、平静、自然地品读,仿佛是在咀嚼一种意犹不尽的食物,嚼出“耳聋”了的老妇人愿意专心致志地倾听给“我”带来的感动与鼓励。

读的训练是实现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桥梁,读专注,就能读深刻,也能读出品位,读出每个人的精神世界。

读的训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潜心指导,还要带领学生走向课外读物这个世界,童话、寓言、故事,儿童文学,高年级读一些名著,在健康读物的熏陶里,在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环境中,学生阅读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快速提升。

学习了《桂林山水》,掌握了山的“奇”“秀”“险”后,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观察青海湟中县的山,即使夏天,还看到高山上皑皑的白雪—“高”;巍巍昆仑山,连绵数百里,一座座大山连着一座座小山—“大”;大山牵着小山,小山跟着大山,谁也离不开谁,相互偎依着,又同时舒展开,没有危峰兀立、奇峰罗列的感觉,只是山与山之间用柔美的线条相连—“温柔”。

学了一篇篇课文,随手写一段小练笔;每学一篇课文,理解了常用词语,选择三个以上的词语,想象一个意境,连成一段连贯的话;读了课文读物,摘抄精妙的句子;生活中有了感受写一篇日记,有感而发,点点滴滴,“积小流而成江海”,习作成了习惯,习作能力也在自然中生成。

塑造人格,培育智慧,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具体的任务,沿着这条路子,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追问语文教学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孙双金

第一问,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学?

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

它有什么特点呢?

我从梁启超的一个故事讲起。

梁启超有一天碰到他的老师,非常虔诚地请教老师:

“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

”老师说:

“你已经是大家了,还要向我请教吗?

”梁启超说:

“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

”老师看到学生的态度比较诚恳,就说了:

“如果你真要我提意见的话,我对你的文章最大的意见是,你的文章我只想读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了。

你的文章不够含蓄,不耐人寻味,太白了,太浅露了“。

梁启超的老师对梁启超文章的点评,一言点出了白话文的最大特点。

白话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什么?

明白如话,浅显易懂。

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追溯到“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它的最大功绩之一是什么?

就是文化的普及。

因为原来的文言文、古文和人的口语是脱节的。

读归读,说归说,书面语和口头语没有对接。

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打倒文言文,推广白话文。

它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就是文化“下嫁”,“下嫁”到老百姓,“下嫁”到平民,让所有的人都能读书识字。

让写文章和说话之间没有鸿沟,没有界限。

白话,白话,就是明白如话,通俗易懂。

我们来推敲一下,话和文的区别在哪里。

话是一说而过,我说的话一下从你耳边过去了,难以重复。

所以话语必须达到一听就懂的程度。

一听就懂,就必须浅显明了。

而文呢,文章可以反复地阅读,仔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

所以文章可以含蓄,可以耐人寻味。

那么白话文呢?

白话文就是要达到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的程度。

因此,浅显、明了、易懂就是白话文的最大特点。

把白话文的特点讲清楚了,我们来反思一下当下白话文教学的几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

把白话文当成文言文来教。

文言文阅读起来语言有障碍,内容深奥,需要反复地品味。

于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在品味,在感悟。

白话文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

你看,我们这两天学习的这几篇文章,哪一篇课文学生有阅读理解的障碍呢?

我个人感觉这些文章孩子拿到手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有的甚至百分之九十五已经自己会了。

我们的老师怎么教呢,仍然是从原点开始,从零起步,再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去问为什么,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

老师,你问错对象了,白话文不要你问“十万个为什么”。

第二大误区:

对“对话教学”的误读。

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于是,相当部分的老师把对话狭窄的理解为读懂文章,一问一答。

其实对话教学仅仅是内容理解的对话吗?

对话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内容的解读,情感的体味,方法的咀嚼,语言的欣赏,都是对话教学的内容。

第三大误区:

把阅读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们重视朗读是个非常好的现象。

可是阅读教学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读懂内容,获取信息,欣赏表达,情感熏陶。

而朗读呢,它仅仅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声传情,它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

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呢?

我谈谈自己一点思考。

第一句话,超越理解。

白话文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在理解上花大工夫,做大文章。

为什么白话文要超越理解呢?

其一,因为白话文几乎理解没有什么障碍。

绝大部分内容学生能读懂。

教学理解的起点不再是零点、原点。

理解的起点要放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五──视学生的学情而定。

内容深奥的课文你教学的起点可以略低一点,语言浅显的课文你教学的起点一下可定到了百分之九十了,一两个问题课文就过去了。

其二,有人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

什么话呢?

他认为理解是学生的本能。

此话怎讲?

食物吃到肚子里,消化是胃的本能。

把书读到脑子里去,脑子理解也是你大脑的本能。

你老师不讲,学生都会去理解。

大家好好琢磨琢磨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

第二句话,关注表达。

超越理解下面做什么呢?

关注表达,其一,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

例如,《落花生》当中那句话:

“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呢?

父亲和我们不是经常在一起的吗?

怎么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呢?

“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

为什么加个“也”呢?

这样说不行吗?

“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来了”。

作者的遣词造句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情味呢?

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要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

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呢呢?

其二,除了关注遣词造句外,还要关注段的教学和篇的教学,这方面讲得比较多了,我就不展开了。

其三,关注语言风格。

关于语言风格我来讲一讲。

例如《草原》这篇文章,一个选手执教了这篇文章。

老舍的语言太美了,像什么,像一壶醇酒。

听课的时候,我就在文章旁边写了写,老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我把它概括为四点。

第一,流畅明快。

仿佛山上的泉水一般顺流而下,那么流畅,那么自然。

你听,“这次我看到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语言顺流而下,是多么的流畅。

第二,真情倾吐。

好的语言一定是真情的倾吐,心灵的流淌。

作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喜爱,陶醉的情感溢于言表。

你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第三,长短句错落有致。

大师的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短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长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短句。

这种长短句的交替使用,显得富有变化,摇曳多姿。

第四,多用联想。

你看,羊群像什么?

“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联想到绿毯,大花。

小丘联想到什么?

“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

”像中国画。

静立的牛马联想到什么?

“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语言风格是需要引导孩子品味的。

当然你不必让小学生都理解到这个程度。

但是要逐步渗透一点、两点,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一定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句话,要多快好省。

我们的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课堂太多了。

怎么多快好省呢?

我提几点想法。

第一,韩兴娥大家都了解的,她一本书两个星期就教完。

我听过她的一堂课,上我们苏教版的三年级课文《槐乡五月》,三年级的课文,她二年级教,花了十五分钟。

她怎么教的呢?

第一遍把课文反复读熟;第二遍背诵你认为文章中写的精彩的句子;第三遍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槐乡五月》美在那里呢?

十五分钟课文教完了,剩下来的时间他让我们听课的九个人,每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名言警句。

然后让孩子读背这些名言警句,然后由背这些名言警句联想到哪些平时学过的哪些名言警句。

一堂课的容量是怎么样的呢?

十五分钟一篇文章,剩下的时间读背了几十句名言警句。

她重视什么?

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积累,理解上就围绕一个问题。

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多、快、好、省”呢?

我再讲一下,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假如我是语文老师》。

他说,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做两件事。

一件事,让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第二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其实他说的就是读和写。

他说,虽然我没做过老师,但是我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作家,成长为哲学家,我认为,语文要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

看看我们现在的教学,那么简单的课文,我们老师都要问过来,问过去,嚼过来,嚼过去。

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第四句话,因文而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文而异,因材施教。

白话文怎么教,我举个例子,我最近要上苏教版的白话文,五年级的课文叫《推敲》。

文章讲述的就是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

对这篇文章我设定了四个目标,四个“一”。

第一个“一”叫讲述一个故事。

这堂课我要孩子们把推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就是化书上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训练学生讲故事。

第二个“一”,理解一首诗歌。

“推敲”的故事是因为《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来的。

“鸟树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为什么要推?

为什么要敲?

你必须要把这个诗读懂。

这首诗你不理解,我想“推”和“敲”就是无本之木。

第三个“一”,叫做品味一段佳话。

推敲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佳在哪里呢?

为什么称它是佳话呢?

假如贾岛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把他逮去关了一个晚上,还称佳话吗?

贾岛这个人老出交通事故,他前面也撞过一个“市长”(京兆尹)的仪仗队,刘栖楚的仪仗队,刘栖楚把他抓去关了一晚上。

这就不是佳话。

韩愈这个为什么成佳话了呢?

第一,文人贾岛的推敲精神佳;第二,贾岛坐在毛驴上的推啊敲的憨态佳;第三,韩愈的姿态佳,一个市长,一个京城的市长,没有怪人家,跟人家一起推敲;第四个佳,作为韩市长的学问佳,一个市长如果没有学问,能跟人家推敲吗?

正因为这四佳,所以构成了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我们要引导孩子品味,它佳在哪里呢?

第四个“一”,欣赏一种现象。

什么现象呢?

推敲的现象。

“推敲”就是韩愈和贾岛创立了汉语汇当中一个新的词语。

原来没有“推敲”这个词,就是这件事出现的新的词语。

于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到清代到近代,各个朝代都出现了推敲的佳话。

王安石为“绿”而推敲,纪晓岚、谢晋这些才子为对联而推敲,郭沫若为“你是无耻的文人”,还是“你这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师而推敲。

中国文坛就产生了一种推敲的现象。

所以我这堂课,我定位教学目标四个:

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段佳话,一种现象。

就想把这个课上成语文课,上成充满语文味的课,上成语文文化的课。

白话文怎么教,因文而异,我只举了一个《推敲》的故事。

第二问,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

我从中国著名的红学家、教育学家周汝昌先生的一段话说起。

王丽女士编写了一本书叫《大家谈语文》,第一篇是周汝昌的文章,周汝昌在这篇文章中说:

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背了那么些古文,还背了一些白话文,但是我背的古文都记得,白话文几乎都忘了。

老师们,为什么?

第二,他说我在小学里学生字的时候,我觉得笔画少的生字,我学得没味;我喜欢笔画多的生字,反而难一点笔画多一点的生字我学得特别有兴趣。

周汝昌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来,请语文界的专家来解读。

我非常冒昧地来解读周汝昌的问题。

第一,人的大脑的特点是什么?

人的大脑符合刺激理论的。

外在的信息给它刺激越多,大脑的反应越灵活。

老年人怎么得老年痴呆呢?

他坐在家里没有任何刺激,他就得老年痴呆了。

你要不断地用新的信息去刺激它,大脑就不会痴呆了。

大脑刺激越多越灵光,当然不要超越极限。

第二,大脑渴望新的刺激。

你不要光是老的旧的东西去刺激它,刺激多了就麻木了。

新的刺激激活新的大脑细胞,新的大脑细胞就活跃起来。

第三,大脑需要有挑战的刺激、有难度的刺激。

太简单的刺激,大脑就会觉得你把它当弱智了。

所以,每次刺激要有挑战,要有难度。

这是人的大脑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听有些课的时候,听得会困倦呢?

会厌烦呢?

会审美疲劳呢?

我认为,就是我们的课堂太雷同,没新意,没难度,没挑战,没刺激。

根据这个大脑这个特点,我送大家一个成语,大脑喜欢“喜新厌旧”。

为什么数学课,小孩子感兴趣。

语文课,学生就不太感兴趣了呢?

因为我们堂堂都那么教,总是拿着“那张破船票,登上那个破船,涛声依旧”。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对学生有吸引力呢?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

我个人认为,一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跳一跳,摘到果子,才能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没有难度的东西,你就把小孩当弱智了,你逗他玩。

逗一次没关系,天天这样逗,小孩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就不跟你玩了。

你的水平太差,你没有层次,没有深度。

你每次跟他玩,都要拿新的给他玩。

孩子就愿意跟你玩,玩得乐此不疲。

第二,学习的内容要值得反复玩味,值得品味。

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品味呢?

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百读不厌。

现在我们强调要蹲下来,面向学生。

以为学生不会的,什么都不会的。

我个人感觉,我们现在的文本有点低估学生的潜能了,低估学生的智商了。

第三问,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语言?

当前教学语言的现状是什么呢?

我前天参加评委会的讨论,好多评委提出这个观点,选手平时讲话非常好,为什么一站在台上就拿腔拿调?

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语言有三个不良的倾向。

一,书面化倾向严重。

书面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长!

老长老长的一句话。

第二文学化倾向。

我们年轻教师都喜欢“腹有诗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