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447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docx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10SD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靖城园区智能制造示范园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建筑设计专篇

一、工程概况

1、本地块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靖城园区。

地块位于靖城大道东南侧、高新东路西南侧。

地块交通四通八达。

2、本次规划智能制造园及万宝龙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5.03公顷(225.45亩),代征城市绿地1.50公顷(22.45亩),实际用地面积为13.53公顷(203亩);其中万宝龙项目总用地面积:

1.76公顷(26.40亩),实际用地面积:

1.33公顷(20亩),城市绿地面积:

0.43公顷(6.40亩);智能制造园总用地面积:

13.27公顷(199.05亩),实际用地面积:

12.20公顷(183.00亩),城市绿地面积:

1.07公顷(16.05亩)。

3、地块规划条件:

(1)、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

(2)、规划设计控制指标:

容积率≥1.0;建筑系数≥40%;绿地率≤20%;

(3)建筑限高不低于4层。

二、设计依据

1、地块用地红线图

2、漳州高新区靖城园区靖城大道东南侧、高新东路西南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3、《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2版;

4、国家有关规划建筑规范、规定、条例;

三、设计原则

1、合理性

在满足建筑物布置分区合理的前提下,设计通畅的人、车流线。

2、适用性

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平面柱网合理;立面简洁大方,充分体现现代建筑的经济适用性。

3、地域特设适用性

结合周边环境,顺应地形,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设计手法,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空间。

四、建筑设计

A、总体布置

总平面布局上;通过主轴,贯穿东西方向,合理的将地块划分开来,主轴配以景观绿化小品,充分展示现代工业建筑对景观的追求,使建筑、人与环境融为一体。

提起古代“四合院”建筑模式,通过办公、厂房、宿舍食堂等功能,形成围合式建筑。

同时极力营造自身的特有景观,做到绿色低碳,通过入口广场、屋顶花园、庭院景观及四周绿带的布置形成绿色开放空间,体现了立体绿化的要求建筑坐落于绿荫之中,拥有优美安静的办公、生产环境。

本案设计14栋建筑,1~4#楼为公共服务配套,5#~14#为厂房,一层人防地下室;西南侧设置地块主出入口,东南侧设置地块次出入口。

宿舍设置于地块的东南侧。

地下室平时为停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

本案规划用地面积150300平方米;实际用地面积1353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42742.18平方米;地上计入容积率面积为149011.52平方米;地下不计容建筑面积为30236.39平方米。

B、交通组织

地块二侧紧邻城市道路,交通便利。

货车入口设置于高新二路一侧,出口设置于规划路;机动车入口设置于高新二路一侧,出口设置于规划道路。

园内货车与机动车分流。

合理避开城市道路交叉口,地块内路网四通八达,人车人流。

利用建筑周围的硬地,形成环形的消防通道。

转弯半径均满足规范要求,高层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规范要求。

C、绿化环境布置

地块中庭设置中庭水景,与河道及周边的景观资源形成围合景观。

绿化设计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及绿化设计的立体化。

沿建筑周围空地种植花卉、灌木以及绿篱,建“围合式”建筑内中庭设置中庭绿化,在道路两侧布置垂直绿化,地面停车采用草皮砖,争取更多的绿地,改善环境。

本工程西、南、北侧的绿化设计结合道路规划的绿化设计统一进行。

同时本工程的屋面和室内尽量结合环境设置不同的垂直绿化,以达到多层次、立体的绿化环境,给人创造美好的、温馨的氛围。

树种选择以当地区性适宜的乔灌木为主,做到绿色环保低碳。

D、低碳分析

绿化屋顶取代阳光直接暴晒的屋面可延长屋顶及屋顶表层寿命,并提供给办公人员和客户一个休憩的公共绿化空间。

建筑底部部分架空,形成一个完整通透的通道,利于空气流通,可提高建筑底层的舒适性,降低中庭温度,为工作人员和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外休憩环境。

利用排气热能加热冷新风,从而起到节约制冷能量消耗的作用。

为最大化业主的利益,高性能建筑外壳将通过节能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高效隔热层、彩釉玻璃、遮阳设备结合使用,为该建筑提供一个匹配的建筑外壳。

利用电梯下降重力的作用,产生大量再生能源,可为电梯自身或其他设备节省大量能源。

通过使用循环再生材料降低污染,充分利用有限的能源。

五、单体设计

A、平面设计

1#~4#为公共服务配套用房.建筑最高建筑在1#、2#楼,建筑高度为30.2m。

1#,2#为办公楼,3#,4#为宿舍楼。

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各方面均满足功能的需求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5#~12#为厂房,建筑高度为:

22.800M.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各方面均满足功能的需求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13#~14#为为厂房,位于万宝龙地块,建筑高度为18.3M,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各方面均满足功能的需求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B、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方案:

注重细节设计,在近人尺度与建筑关键造型部位做细位设计,用多种颜色的外墙相互错落,塑造出现代的数字化立面。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数值

单位

备注

总用地面积

150300

225.45亩

 

城市港道边绿地面积

15000

22.45亩

实际用地面积

135300

93.29亩

总建筑面积

182838

 

其中

计容面积

153306

 

 

其中

公共配套及服务中心

28155.90

 

厂房

125150.47

 

不计容面积

29531.93

 

其中

地下室

29531.93

 

建筑占地面积

54394.32

 

其中

建筑占地面积

47692.60

 

堆场占地面积

6701.72

 

建筑密度

40.20

 

容积率

1.13

 

 

绿地率

19.09

 

公共配套及服务中心面积比

18.37

 

公共配套及服务中心占地比

5.65

 

其中

机动车停车位

992

根据《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要求,以办公其他办公配建标准,机动车位配置以1车位/100㎡建筑面积计算。

(计算停车位:

153辆)

地上停车位

116

地下停车位

876

非机动车停车位(地上)

570

根据《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要求,以办公其他办公配建标准,非机动车位配置以4车位/100㎡建筑面积计算,停车位用地面积内非机动车按每车位1.8㎡计算。

(计算停车位:

85辆)

●智能化设计专篇

一、本项目智能化设计拟包含如下设计内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信息设施系统

3.信息化应用系统

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建筑设备监控与集成管理系统

5.机房、电源与防雷接地系统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按照一级保护对象,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形式。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系统设置智能型总线制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装置。

三、信息设施系统

本工程信息设施系统包括:

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卫星接收与有线电视系统、背景音响与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等。

四、信息化应用系统

本工程信息应用系统包括:

办公自动化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

五、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本工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包括:

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汽车库(场)管理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等。

中心机房宜与消防控制中心合用一室。

六、建筑设备监控与集成管理系统

对本工程内各类电器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等实行综合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设置实用型(着重考虑节能与有效的控制管理方面)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

采用系统集成管理系统,以确保节能、提高管理效率、延长机组寿命、确保特殊场所对温湿度的要求等。

七、机房、电源与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包括消防/安防控制中心、智能化系统设备总控室、通信接入机房、信息中心设备机房、有线电视前端设备机房等,应为机房预留足够的使用面积,并考虑值班用房。

消防/安防控制中心与建筑物设备自动控制中心等尽量相邻设置。

机房重要设备采用UPS供电方式。

本工程采用综合接地方式,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综合接地装置,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结构设计专篇

一工程概况(详细建筑设计说明篇)

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参数名称

参数取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结构耐火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三设计依据

3.1、建筑专业及其它工种所提供的有关图纸。

3.2、现行国家规范、规程及福建省地方标准和有关规定、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223-2008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3.3、设计荷载

3.3.1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多层建筑:

Wo=0.60KN/m2(50年重现期)

B类

3.3.2使用活荷载:

厂房

5.0KN/m2

办公室、宿舍、研发中心

2.0KN/m2

走廊

2.5KN/m2

楼梯、候梯厅

3.5KN/m2

卫生间

2.5KN/m2

电梯机房

7.0KN/m2

上人屋面

2.0KN/m2

不上人屋面

0.7KN/m2

3.3.3填充墙荷载:

墙体部位

墙体材料

恒荷载标准值

外墙(厂房)

190厚混凝土多孔砖

190厚混凝土多孔砖,条砖、涂料饰面;

3.8KN/m2

内墙(厂房)

190厚混凝土多孔砖

190厚混凝土多孔砖+双面20厚水泥砂浆

3.6KN/m2

外墙(办公楼)

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条砖、涂料饰面;

2.8KN/m2

内墙(办公楼)

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20厚水泥砂浆

2.6KN/m2

卫生间(隔墙)

120厚混凝土多孔砖

120厚混凝土多孔砖+双面20厚水泥砂浆

2.8KN/m2

其他恒载和特殊设备荷载按实计算。

四、基础设计

4.1.根据周边的地质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物的施工情况,本工程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者高强预应力管桩,具体采用何种基础型式,详最终的地质报告确定。

五、结构抗震设计

5.1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5.2建筑抗震设计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设计参数如下取值: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

场地类别:

Ⅱ类场地

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场地设计特征周期:

Tg=0.40s

阻尼比(弹性分析):

ζ=0.05

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α=0.12

5.3、使用环境分类

二类环境: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水池、集水井及露天条件下的构件。

其余属于一类环境。

5.4结构抗震设计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按建筑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设计等级为三级,按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5.5建筑结构适用高度、平面及竖向规则性分析

5.6适用高度:

本建筑高度均小于《抗规》表6.1.1建筑总高度最大适用高度,高宽比小于规范规定限值4。

5.7平面规则性分析:

本工程建筑平面基本规则,建筑整体长宽比及局部长宽比均满足规范要求;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平均值的1.2倍,属平面扭转不规则,本工程采用空间计算模型并计及扭转影响。

5.8竖向规则性分析:

楼层侧向刚度均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及不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故属于侧向刚度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存在不连续现象;层间受剪承载力均不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故不存在楼层承载力突变。

5.9结构选型

本工程采用纯框架结构体系,按建筑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为7度。

建筑高度≥24.0m时,框架抗震设计等级为二级,按二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建筑高度<24.0m时,框架抗震设计等级为三级,按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结构平面整体刚度中心与质心基本重合,整体抗扭良好。

根据建筑布局及功能要求,楼屋面采用全现浇梁板体系。

六、结构计算分析

6.1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年版)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

采用地震荷载,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

以基础顶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主要计算结果指标详结构计算书,综上所述,结构计算结果正常,结构布置合理,计算结果可作为本工程设计依据。

6.2结构处理

6.2.1、本工程建筑长度大于规范GB50010-2010第8.1.1条伸缩缝的最大间距50米的规定,已采取措施,设置后浇带。

6.2.2屋面女儿墙等混凝土外露构件每12米设伸缩缝一道。

加强屋面层的保温措施,加强施工阶段的养护。

七、主要结构材料

7.1、钢材

梁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PB400级钢筋;板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柱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PB400级钢筋。

本工程所用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

型钢、钢板、钢管、螺栓:

Q235B

焊条:

HRB335钢筋焊接:

E50系列;

HRB400钢筋焊接:

E55系列。

7.2、混凝土

基础垫层混凝土:

C15

基础承台:

C25;

基础顶~以上:

梁、板:

C25~30柱:

C25~35;

八、计算程序:

1.计算软件: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年版程序进行计算。

 

●给排水设计专篇

设计范围:

本方案红线范围内室内外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雨水设计。

一给水系统:

1、用水量:

本工程生活总用水量为最高日261.2m3/d。

2、水源:

分别从不同方向的市政管网引入二根DN150给水管,在建筑周围形成环状布置,以满足本建筑生活和消防用水的要求。

3、给水系统:

本案为最高8层的高层办公楼,考虑分区并联给水系统供水.各区配水点水压均在0.30MPa之间.加压区:

地上一层至十层由地下层水泵间加压1区变频泵组加压供水.

4、本工程用水采用分别计量,水表设于户外。

办公楼接市政给水引入管上设水表计量。

二排水系统

1、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2、总污水量为用水量的90%。

3、建筑生活污水经建筑化粪池处理后,统一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系统。

4、建筑底层排水管单独排出。

三雨水系统:

1、建筑单体设专用雨水立管雨水斗汇流屋面雨水,阳台梯间设雨水管汇流阳台雨水。

2、空调器冷凝水设专用冷凝水立管DN50汇流后排入建筑四周雨水暗沟

3、道路雨水按规范要求及雨水汇流面积计算布置渗流雨水管及雨水口。

道路雨水分段就近顺坡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4、当地降雨强度

q5—降雨历时5min的暴雨强度为3.79L/S·100m2

p—重现期2年

四、管线综合设计:

管线综合设计原则:

a.尽量满足各专业管线规范要求。

b.尽量满足各专业管线习惯做法。

c.管线交叉在一般情况下遵守以下原则:

小管让大管,支管让主干管,非重力管让重力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本厂区道路下共布置雨水、污水、给水、电力、电信、消防等六种地下管线,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下。

各管线间交叉时分层布置,竖向布置原则上有自下而上分别为:

最底层污水管、次底层为雨水管(两层顺序可相反),其上为给水管道、电力电缆,最上层为有电信电缆。

 

●电气设计专篇

强电设计说明

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低压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系统;

防雷及接地系统;

一、供电设计

1.本工程负荷等级

1)正常照明及非消动力负荷三级;

2)消防设备、配电室及应急照明为二级。

2.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由城市电网分别埋地引入本工程配电室1路10KV电源。

另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做为备用电源

3.安装负荷

变配电室总计算容量:

7600kVA;拟设一处开闭所兼变配电室及四处变配电室,开闭所兼变配电室内设置二台容量为800kVA的变压器,其余变配电室内设置二台容量为800kVA的变压器。

4功率因数补偿

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变压器侧功率因数在0.9以上。

5.计费:

本工程为高压计费。

6.低压断路器要求

运行开断能力在(50)KA以上,且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所有低压开关脱扣器额定电流宜与开关的框架电流相同,且脱扣电流可调。

7.低压配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8.消防负荷及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

9.设置柴油发电机作为消防、应急照明第三电源。

当市电2回路电源均失电时,柴油发电机自启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柴油发电机

400KW

1

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第三电源

 

二、配电系统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均采用放射式配电。

对生活水泵、客梯等负荷采用ZBN-YJV-1kV电缆由配电室沿电缆桥架敷设;以两路供电回路至配电点互投;

对消火栓泵、喷淋泵、消防排水泵、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等一级负荷采用专用两路电源供电,用ZBN-YJV-1kV电缆由配电室沿不同路径电缆桥架敷设至配电点,并在末端互投;

消火栓泵、喷淋泵、生活水泵等设备的控制柜为落地安装;其它控制箱除注明外,底边距地1.5米安装;

消火栓泵、喷淋泵等设备的控制柜应具有自动巡检功能;

本工程消防设备的控制箱(柜)作“消防”标志,并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本工程小于15kW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15kW以上电动机采用降压启动方式启动;

污水泵及排水泵均采用液位计控制,水位过高报警并启动水泵。

三、照明系统

1.照度要求:

办公室、会议室、生产车间(300LX),

走道,厕所、储物间、仓储等(30~100LX)

泵房(100LX)

配电室(200LX)

消防控制室(300LX)

车库(50~75LX)

2.应急照明:

3.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楼梯间、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采用自身设应急电池控制装置,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采用220V电源供电,应急时能迅速点亮的光源,采用现场控制开关;

3.疏散指示:

在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采用自身设应急电池控制装置,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采用220V电源供电,光源为寿命长的节能灯管;

4.光源: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一般场所为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高效节能型灯具。

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应在2500K~5000K之间。

5.照明:

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正常照明为单相二线制:

BV-

2X2.5mm2,应急照明带充电蓄电池回路为单相四线制:

ZBN-BV-

4X2.5mm2,所有插座回路(空调插座除外)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

四、设备安装

办公、宿舍部分配电箱底边距地1.8m嵌墙暗装,其余配电箱及控制箱均底边距地1.5m挂墙暗装。

动力箱,控制箱均为机房内明装,其它暗装。

照明开关、插座均为(安全)型,暗装,除注明者外,均为250V,10A。

应急照明开关带指示灯。

插座均为单相两孔+三孔安全型插座。

除注明者外,卫生间插座底边距地1.5m,电热水器插座底边距地2.0m,其它插座均为底边距地0.3m;开关底边距地1.4m,距门框0.2m(有架空地板的房间,所有开关、插座的高度均为距架空地板的高度)。

卫生间内开关,插座选用防潮防溅型面板。

有淋浴、浴缸的卫生间内开关、插座及其他电器应设在2区以外。

出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采用交直流两用型,内设可浮充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大于30分钟,灯具厚度宜在70mm以内。

出口指示灯在门上方安装时,底边距门框0.2m;若门上无法安装时,在门旁墙上安装,顶距吊顶50mm;出口指示灯明装;疏散诱导指示灯暗装,底边距地0.4m。

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需增加一根PE线。

壁灯距地(2.2)m。

灯具形式由甲方确定。

室外立面照明、庭院照明由专业厂家设计,配电室预留负荷。

电缆桥架:

为托盘式系列。

竖向桥架与水平桥架连接。

若竖向桥架为梯架,则横担间距不应大于300mm,竖向电缆应按规定间距固定。

平面中桥架安装时尽量往上抬,至少应满足底距吊顶50mm。

桥架施工时,应注意与其它专业的配合。

电缆桥架穿过防烟分区、防火分区、楼层时应在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填充堵死。

水泵等设备电源出线口的具体位置以设备专业图纸为准。

五、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1.高压电缆选用YJV-10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

2.低压出线电缆选用YJV-T-1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护套铜芯(A类、B类、C类阻燃)电力电缆,工作温度:

90℃;应急母线出线选用(NH-)YJV-T-1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质(A类、B类耐火)电力电缆,工作温度:

90℃。

3.本工程SC管均为镀锌钢管。

4.应急照明支线应穿镀锌钢管或JDG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由顶板接线盒子至吊顶灯具一段线路穿钢质(耐火)波纹管或普利卡管,普通照明支线穿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吊顶内。

5.所有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的管线应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中有关的作法施工。

六、防雷、接地

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

(二)类,在屋顶采用Φ12镀锌圆钢作接闪带,屋顶避雷连接线网格不大于20mx20m(10mx10m)或24mx16m(12mx8m)。

引下线利用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18m),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焊接,下端与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

2.本工程防雷接地与强,弱电接地共用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接地极。

3.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由黄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BV-1X25mm2,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绝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卫生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从适当的地方引出两根与结构钢筋焊接的接地扁钢,将卫生间内所有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