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737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锁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锁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锁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锁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锁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锁记》教案.docx

《《金锁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锁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锁记》教案.docx

张爱玲《金锁记》

教学目的:

通过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曹七巧形象的特异性以及张爱玲作品的独特价值。

教学重点:

剖解曹七巧形象:

分析意象与人物心理描写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金锁记》意象的独特性

一、作家简介

张爱玲原名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一个贵族没落家庭。

祖父张佩伦是清朝著名大臣李鸿章的女婿,张佩伦自己也是清朝的重臣,指挥过著名的“马尾战役","马尾战役''失败以后被革职,成为李鸿章的幕僚。

张爱玲的父亲则是一个蓄妓吸毒的纨褥子弟,其母是一个十分西洋化的贵族小姐。

正因如此,父母感情不合,并在张爱玲三岁时离异。

这样,张爱玲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却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并养成敏感、孤僻、内向的性格特征。

但是,这种家庭出身对张爱玲日后成为作家也有重要的影响。

其父虽然暴躁乖泯,遗老习性很浓,但也吟风弄月,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功底,自小教张爱玲背诵古诗、读《红楼梦》等,其母的西洋文化背景,也使张爱玲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

张爱玲七岁就开始学写小说,14岁时模仿鸳鸯蝴蝶派的笔法写成了章回体小说《摩登红楼梦》,(秦钟和智能儿私奔杭州,自由恋爱结婚,贾母带宝玉和众姊妹来西湖看水上运动会,吃冰淇淋„)1938年从上海圣玛利女校毕业后,逃离父亲的禁闭,与旅欧归来的母亲同住,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1942年,香港沦陷后返回上海,开始写作生涯。

1943年是张爱玲奇迹般崛起于上海文坛的一年,创作了后来结集为《传奇》的一系列小说,这些小说包括《沈香屑》、《茉莉花片》、《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琉璃瓦》等,张爱玲也从此一举成名。

1944年与胡兰成同居,抗战胜利后,胡兰成作为汉奸受到通揖,藏身于浙江温州,并于当地一女子同居。

1947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离婚,解放后,1952年从大陆移居香港,写作了小说《秧歌》、《赤地之恋》,表现土改运动的残暴与黑暗。

1955年离港赴美定居。

1956年认识美国著名剧作家赖雅并与之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

1973年张爱玲完成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的英译。

1995年在洛杉矶公寓寂寞地去世,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在大陆、港、澳、台都引起强烈反响,并引起又一次张爱玲研究热潮。

除《传奇》外,张爱玲重要的作品还有:

《十八春》(后改名《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连环套》《华丽缘》等作品。

二、曹七巧形象及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

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出色的中篇小说,远比她更有名气的《倾城之恋》成熟深刻。

傅雷曾称它为"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三十几年后,美国学者夏志清则推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曹七巧

自从曹七巧嫁到姜家开始,她的心里就不舒服,总觉得社会太不公平,内心痛苦难以言说。

她喜爱说长道短、无事生非一这是一种消极的畸形的排遣内心痛苦的方式。

七巧的心里充满了怨恨和刻毒,她常夹枪带棒的挖苦别人,以言语上的挑衅获得暂时的满足。

她嫉恨新婚的三少奶奶兰仙,又挑唆老太太早点将二小姐云泽嫁出去,还造出一些谣言,气得云泽躲到后房里大放悲声。

从这里,我们已分明的觉察到,曹七巧的人性恶已露端倪。

在姜公馆,上上下下都因为七巧的出身低微而瞧不起她,守着一个残废的男人朝夕相处,七巧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在长期的煎熬中,心理不断走向变态。

这时候她意识到只有钱一一只有金钱不会鄙视她,而她也只能靠掌握金钱来拥有立身之本。

有了钱,姜家可以买她;为了钱,她的亲哥哥将她卖给了一个残废;想要钱,兄嫂一次次登门看她。

为金钱所点燃的欲望驱动着,她开始疯狂地忘我地积聚财富;而欲望之火也烤干了她人性中逐渐泯灭的脉脉温情,直至耗尽她所有的精力和生命。

七巧苦苦的熬着,熬到分家的那一天,熬到她可以凭借手中的钱对别人指手划脚的那一天。

她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个金色的梦里。

在这个金光灿烂的梦中等待未来,而她原本善良的一面也就慢慢的被金子磨灭了,磨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个疯狂的守财寡妇。

当挥霍无度已破产的三爷姜季泽主动找上门来向七巧倾诉他的“爱情''的时候,七巧再一次展现出了在情欲面前也不动心的冷酷心理。

当她得知姜季泽不过是要算计她的钱时,她终于大怒了,并疯狂的撕打季泽。

曹七巧的人性恶在这里得到了又一次的体现。

及至当七巧的亲侄子曹春熹上城找事,耽搁在她家的时候,她也总疑心侄子是爹娘设计来图谋她的钱财的,于是叫女儿长安来训话:

"天下的男子都是一样混帐,你自己要晓得当心,谁不想你的钱?

"七巧如此偏激猜疑,正是她人性恶的又一表现。

更为变态、更为疯狂、更为阴狠毒辣的故事还在后头。

七巧的命运本是不幸的,但她并不从自身的不幸中滋生出可贵的同情心,而是以制造别人(确切的说是她亲身儿女,而且也只能是她的亲骨肉,因为那是她所唯一能接触到的人)的更大的不幸来获得快感。

曹七巧人性恶的最深刻之处就展现在她与儿女媳妇的冲突中。

他的儿子长白跟季泽学会了堕落,使她又一次感到了恐慌。

她以给长白娶媳妇的方式管住他,但又不让儿子与一个女人有正常的生活和快乐。

她处处亲近长白,要长白给她烧烟泡,陪她通宵聊天,要长白讲小夫妻的性生活以取乐。

曹七巧不能让这最后一个男人从她身边溜走,也不能让任何别的女人快乐。

媳妇终被残酷的精神折磨致死,姨太太做了"替身不到半年,也吞鸦片烟自杀了。

这是多么令人心悸的母亲啊!

七巧自然也不会放过女儿长安。

这个瘦弱的忧郁的女子,三十岁时与留洋归国的童世舫恋爱,这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火花。

但在她狡诈阴莺的母亲的恶毒的讥讽、挖苦、虚设圈套的谎言下,很快就熄灭殆尽.当女儿和童世舫恋爱,她千方百计要拆散他们,一方面当着长安,把童世舫说得一文不值:

"姑娘急着要嫁,叫我也没法子。

腥的臭的往家里拉。

""你要野男人你尽管去找,只别把他带上门来认我做丈母娘,活活的气死了我!

''另一方面,她干脆对童世舫说女儿抽鸦片,不留任何余地刻毒地回绝了他。

她亲手斩断了女儿的还算美满的婚姻,让这朵少女之花养在家中枯萎。

长安就这样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她用这手势自愿舍弃了"她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爱。

"这个手势使她的命运虽不像七巧那样的阴森可怕,影响深远,却令人觉得另一股惆怅与凄凉的滋味。

长安从此断绝了结婚的念头,在常人的眼里,家庭应该是温暖的所在,是人开放与获取感情的居所。

作为母亲,对自己的亲身女儿应有一种天然的情爱,然而人类最崇高神圣的母爱,在曹七巧身上已泯灭殆尽。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原欲的故事,一个令惊心动魄的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事。

张爱玲的小说虽然都与女性和“女性与金钱"的关系有关,为了生存或为了不至于受穷,她们把婚姻看作是自己惟一的目标,而以青春作代价的婚姻,又是以金钱为最终目的的。

但这部作品不仅写了人的物欲(或曰财欲),写了姜家二奶奶曹七巧为了能进入虽然已经破落但仍然是贵族大户的姜公馆,嫁给了患骨痔的废人姜二爷,而且,还突出地描写了人的情欲(或直接说是“性欲”),在做上了二奶奶后,畸形的婚姻造成了畸形的性格,使她对男女情事十分敏感,也自然地将情感集中在当时她能接触到的惟一男性三少爷季泽身上,然而,当情欲得不到满足后,物欲便成为了她生命的惟一中心。

因此,这也是一个关于报复的故事,一个禁锢的故事,也就是一个关于用物欲报复情欲,一个因情欲被长期禁锢而变异后演化为更为疯狂的物欲的故事。

按照弗德依德的学说,原欲就像一条河流,如果它受到阻碍,就会溢向别的河道,直接导致性错乱心理和性变态行为。

七巧家原是开麻油店的,她年轻时也有中意她的肉店小伙,还有她哥哥的结拜兄弟喜欢她,可以称得上是“麻油西施”,虽然粗鲁泼辣,却充满活力,但做了姜家二奶奶后,爱情当然是没有的,连情欲得不到满足,更令人窒息的是,谁都轻视她,连丫环都敢对她冷嘲热讽,再加上封建礼教的压抑,她不得不强压情欲之火,''迸得全身的筋骨和牙根都酸楚了于是,她渴望着三少爷的爱,但风流成性的季泽谁都敢沾,就是不愿越过叔嫂之防。

当她的最后一点情欲之火熄灭后,她开始变得刻薄冷酷,开始进行疯狂的报复,她先是“恋子”,要儿子整夜地陪她抽大烟,以探听和渲染儿子与媳妇的房事为乐趣,逼得儿媳守空房,后又“妒女",自己没有得到的幸福生活,连自己的女儿也不别想得到。

最后,终于沦落为一个眼中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恶毒残忍的魔鬼。

当然,这也一个害人害已的故事。

曹七巧与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白流苏等其他人物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一开始并不是她自愿的,她的婚姻完全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她一开始只是受害者和受虐者,但是,当她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幸福后,当她开始对她身边的亲人进行报复后,她便成为了害人者和施虐者。

(-)性格形成的原因(原欲,情欲和物欲,旧传统思想的侵染,呼吸不到外面的新鲜空气)

透过曹七巧人性恶的背后,作品中分明也写出了她对自己十八九岁做姑娘时的美好回忆,而她一旦进入男性社会之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苍凉可怖的人生图景。

曹七巧何以由一个女人而成为女奴,由女奴而成为女畸人、女虐待狂,其中内在的原因,即中国旧式女性根深蒂固的"原罪意识"。

对于由其兄长一手安排的婚事,小说中从没写七巧马到成功这桩婚事的竭力反对,相反多写她最彻底的承受了所有旧时代妇女的不幸,最彻底的承受了旧时代妇女的心理重负。

在这个公馆族中小心翼翼的过日子,守着一个患骨痹的残废的丈夫,在无爱中殉了阴沉沉的名分与礼防。

竭力压抑着她的情欲,始终兰花没有正常的疏导和合理的发泄,她个人本能的要求在其丈夫和三爷姜季泽那儿都得不到满足,而作为传统的女性的七巧又不能去外面的世界里寻找慰籍,只能独自在情感的荒漠中漫无目的的奔跑,即使在死了丈夫和婆婆之后,七巧有了钱,挣脱了家族势力的束缚,赢得了新的生存地位之后,她也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和爱情,过去许多有论者认为,是黄金的枷锁和情欲的不能满足导致了曹七巧人性的异化,她由被锁者变为锁人者,实质上最根本的还得追究主人公所体现的心理意识层面,即人生沉稳的层面一作为旧式传统封建思想浸染下的女性意识,在这种意识的规范下,鲜活的生命日渐憔悴,充实的心灵日渐枯萎,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七巧身上多的是顺从被束缚,受压抑,少有抗争,求解放和个性的张扬,她丝毫呼吸不到半点反传统的新鲜空气,从而去完成像五四新女性那样的个性解放,去大胆追求个人的婚姻幸福,寻求新的人生道路,如果是这样,情形也许完全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曹七巧也便不至于一步步走向疯狂,更不至于去逼杀媳妇,毁灭儿女的情爱。

张爱玲写曹七巧的人性恶,突出的是恶的现象背后的深层意识的传统沉积,这种传统意识直接导致了七巧始终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整日陪伴着害骨痹的"废物"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七巧内心的"原罪意识"被作者展示得淋漓尽致。

张爱玲掀开了曹七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页,描述了曹七巧苍凉的一生,冷静而深刻的展示她的人性泯灭的过程。

由此可见,曹七巧的人性恶的显现是男权社会对她的迫害以及自身宿命论意识的驱使下的必然结果,她对男性社会的大胆叛逆和极端的自我保护、自我的压抑最终导致了自身人性的沦丧。

曹七巧是现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悲剧感与震撼力。

曹七巧人性的扭曲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不幸,强烈地揭露了冷酷的封建性所造成的人性泯灭的巨大阴影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荒诞混乱。

正因为如此,曹七巧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张爱玲笔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也是她塑造得最厚实的小市民形象,甚至可以说是张爱玲为现代文学史贡献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具有经典意义的艺术形象。

三、《金锁记》的艺术特征

1.新颖别致的意象营构

《金锁记》以月亮始,以月亮终,把月亮这一意象发展到了顶峰。

这篇小说里,月亮统领全部的其余意象,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