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226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二1月考地理试题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12月月考

地理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有瀑布和湖泊,能满足湖中泛舟仰视瀑布的组合是()

A.①MB.②MC.③PD.④P

2.该瀑布的高度可能为()

A.25mB.85mC.165mD.195m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共有56个民族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地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

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山脉M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D.温带草原与温带森林的分界线

6.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N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

2014年7月1日起,上海与重庆、成都之间“朝发夕至”的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

图2示意动车组列车运行线路。

读下图完成7~8题。

 

7.上海与至重庆、成都的下列铁路路段中修建难度最大的是()

A.成都与重庆间B.宜昌与武汉间

C.恩施与宜昌间D.武汉与合肥间

8.上海至重庆、成都的直达动车组开行,受该动车组开行影响最大的运输部门是()

A.内河运输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D.管道运输

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回答9~11题

 

9.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A.abcdB.acbd

C.badcD.cbad

10.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洪涝灾害、土壤黏重B.b—旱涝频繁、风沙严重

C.c—水源短缺、酸性土壤D.d—光照充足,积温较低

11.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水能B.b——水能、煤、石油

C.c——煤、石油、天然气D.d——水能、太阳能

阅读材料回答问12~13题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买,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12.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A.玉米B.小麦C.大豆D.高粱

13.“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风沙大,在陕西春冬季节常刮()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①地震 ②水土流失 ③冻土 ④滑坡、泥石流⑤暴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⑤

15.甲地区河流众多,但航运条件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大多奔腾在高山峡谷中,水流湍急

B.各河流水量很小

C.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意识不强

D.该地区地形平坦,河流泥沙淤积严重

下图为“我国棉花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

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源、地形B.气候、土壤C.交通线、市场D.劳动力、土地

17.与乙基地相比,甲基地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

A.耕地面积大B.热量条件好C.光照条件好D.机械化水平高

右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地区水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和简称分别是(  )

A.山西省秦B.河南省晋

C.陕西省秦D.甘肃省陇

19.该省35°N以北区域的地势特点大致是(  )

A.西南高,东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北高,中部低    D.西北高,东南低

20.图中粗虚线处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该分界线是(  )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地壳运动使洞庭湖区域发生断裂、盆地扩大,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流注湖盆,形成湖泊群。

公元450~524年,荆江太平、调弦(1958年已封堵)两口溃决,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平原,湖泊扩大到五百里。

1852年起,随着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荆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

约占荆江45%的泥沙,经由四口排入洞庭湖,湖盆开始逐渐萎缩。

读图回答21~22题。

 

21.上图表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入湖、岀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②B.②、③

长江干流来沙量

1.094

“四水”来沙量

0.241

入湖总沙量

1.335

出湖总沙量

0.351

湖内沉积量

0.984

C.①、③D.②、④

22.读右表,对洞庭湖年输沙量(单位:

亿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洞庭湖泥沙沉积时间主要是冬季

B.年内入湖泥沙量与出湖泥沙量平衡

C.洞庭湖泥沙主要来自南部山区

D.洞庭湖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干流

下图是我国某地理要素出现日期的等值线图(单位:

月、日),读右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是(  )

A.秋季开始的日期B.梅雨开始的日期

C.寒潮出现的日期D.积雪融化的日期

24.甲地日期范围是(  )

A.11月1日~11月15日B.11月15日~12月1日

C.12月1日~12月15日D.12月15日~12月31日

25.乙、丙两地纬度接近,但数值差异显著,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陆位置B.洋流C.气候异常D.地势高低

读我国五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五个城市是北京、广州、武汉、乌鲁木齐、哈尔滨。

据此回答26~28题。

 

26.按照示意图所示顺序,五个城市依次是(  )

A.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北京、武汉B.北京、广州、乌鲁木齐、武汉、哈尔滨

C.哈尔滨、武汉、乌鲁木齐、北京、广州D.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武汉、北京

27.比较②、④两个城市降水变化,可以推断(  )

A.从②到④雨季结束的时间逐渐推迟B.从②到④年降水量逐渐增大

C.从②到④降水的季节变化逐渐减小D.从②到④雨季开始的时间逐渐推迟

28.关于五个城市气温及其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气温年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①、③、②、④、⑤

B.五个城市最热月份气温出现如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有暖流影响的因素

C.五个城市气温年变化出现如图所示状况主要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有关

D.由于水稻属于喜热作物,因此五个城市夏季均可大量种植水稻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30.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31~32题。

 

3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3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3~34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地区

上海、广东、北京、

天津、山东、安徽、

河南、江苏、四川

2003年主要生产地区

广东、山东、安徽、

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35%)

广东(28%)

江苏(20%)

33.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34.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技术因素D.劳动力因素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

据此回答35~36题。

35.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3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的河口附近出现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咸潮的是(  )

①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 ②大量引河水灌溉农田③抽取地下水,提高河水水位 ④植树造林,建设海防林绿化体系 ⑤发展节水产业 ⑥在河口清淤,降低河床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读“2011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倾)比较表”,完成37~38题。

地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80.9

418.7

36.3

334.7

69.9

37.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A.内蒙古、海南B.山东、广东C.安徽、宁夏D.黑龙江、上海

38.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多沼泽地B.水资源不足C.多泥石流D.多台风

读“新疆地区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导致其干涸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上游大量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小 

③地壳运动频繁,湖水下渗严重 

④湖泊面积有限,储水量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0.喀什地区的区位优势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便于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力量雄厚,便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C.农业基础好,水稻种植规模大

D.地理位置特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41.下图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