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648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docx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

摘要

城市品牌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它涉及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经济技术等诸多要素,是城市特定形象及所拥有的个性化“符号”和“信息”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品牌城市在概念上应是高品质的产品﹑高品位的城市﹑高品行的市民的有机融合,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本文对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城市品牌进行对比和自身的实践调查,对银川市目前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营城市品牌思路。

关键词:

城市品牌、“两个最适宜”城市、经营城市品牌思路

Abstract

Citybrandingisahugesystematicengineering,itisalong-termdynamicprocess.Itinvolveshistory,culture,geography,environmental,economic,technologicalandmanyotherelementsofthecityownedbyaparticularimageandpersonalized"symbol"and"information"building.Intheprocessofsocialistmodernization,thebrandconceptofcitiesshouldbeahigh-qualityproducts,high-gradeurban,high-characterpeopleintheorganicintegrationofmanandsociety,theenvironment,comprehensive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Inthispaper,Yinchuancitybrandbuildingareanalyzedbycomparisonwithothercitiesinthebrandandtheirownpracticeofinvestigation,drawsomeconclusionsandaddressanumberofrecommendationstotheirproblems.

Keywords:

CityBranding,"twoofthemostsuitable,"thebrandideaofcitymanagement

 

目录

1城市品牌建设概述1

1.1城市品牌概述1

1.2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1

2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背景1

2.1银川市城市发展的背景1

2.2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的历程2

3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分析4

3.1对比其他成功的城市品牌——大连4

3.2调查问卷的分析5

4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建议5

4.1围绕城市品牌定位,明晰城市品牌建设思路5

4.2构建灵活的城市品牌建设组织,协调城市品牌建设中各种关系6

4.3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城市品牌建设长效机制6

4.4建立科学测评标准体系,促进城市品牌建设的进一步完善6

4.5强化整合营销传播,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6

参考文献7

谢辞8

1城市品牌建设概述

1.1城市品牌概述

品牌是市场营销学的重要概念,是品牌主体无形资产的浓缩,并以特定的形象及所拥有的个性化“符号”或“信息”来识别。

其主体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包括城市、个人、文化等等。

城市品牌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称谓,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核心概念。

具体是指地理名称在某一空间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传递信息的总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感知、认知与联想,是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人及城市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品牌的综合。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EvinLane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是这样说的:

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

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人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城市品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这种“力”主要表现在城市品牌对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上。

由此可见,城市品牌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城市品牌是一个相对固定地理名称,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和价值取向;二是城市品牌是一种象征,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象征;三是城市品牌是一个品牌体系,是城市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所创造的品牌的综合;四是城市品牌是城市的一种资源和无形资产。

1.2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银川而言,城市品牌建设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银川城市品牌建设带动沿黄河带城市和宁夏整个经济、文化等等的整体发展,通过银川城市品牌建设把银川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2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背景

2.1银川市城市发展的背景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07平方公里。

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

全市非农业人口为94.9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3.79%,回族人口为38.61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5.95%。

 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雄浑的贺兰山与黄河,一起造就了银川平原,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明。

历史的年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积淀,中原文化、边塞文化、河套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激荡交融,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秀丽的塞上水色,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构成了“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形成了“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乡”的鲜明特色,锤炼成“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城市品格。

  银川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重要商贸城市,位于“呼-包-银-兰-青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也是宁蒙陕甘周边约5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银川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

2.2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的历程

随着国内城市间的竞争日趋加剧,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根本目的的"城市营销"愈演愈烈,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成为最有效手段。

为成功打造城市品牌,银川市政府以“两个最适宜”为核心,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规划、建设、优化、美化城市居住环境和创业环境,营造西北地区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银川正是从宜居、宜业角度出发,以打造城市形象为突破口,主要采取了“园林绿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一系列环境建设工作、“公交优先”、“特色街区改造”等一系列改善民生工程、“一强五优”、“小巨人企业”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项目。

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具体历程如下:

2001年银川市政府提出“兴工强市”战略,加强城市经济的发展。

2003年,银川市实施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加强了全市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管理,湿地生态得到全面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银川确立了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运动休闲城市的战略目标,重点建设沿贺兰山、沿黄河、沿爱伊河三大旅游带,全力打造七大精品旅游项目(即:

神秘的西夏文化旅游项目、秀丽的塞上湖城旅游项目、浓郁的回乡风情旅游项目、壮美的黄河长城旅游项目、神奇的古人类文化旅游项目、动感的沙漠探险旅游项目、精彩的时尚运动旅游项目),全面提升我市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加快建设览山公园、中山公园、唐徕公园等八大运动休闲主题公园,加强与国际、国内行业协会组织的合作,筹办中国运动休闲大会和休闲体育节,培育扶持2—3个运动品牌项目,建设运动休闲配套产品专业市场,预计到2011年,初步形成运动休闲产业体系,确立银川在西北地区运动休闲城市的地位。

2004年起,银川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由黄河护岸林工程、通道绿化工程、经济林优势特色产业、防沙治沙工程等组成,改善银川城市环境,提升居住环境。

2005年开始银川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目标,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先后投资40.8亿元,将银川市打造成“天蓝、地绿、水清、城净、居安宁”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2006年中共银川市委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确立了营造“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对银川文化进行了准确定位和高度概括,并提出了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即“两个最适宜——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2007年银川市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共实施区外招商引资项目191个(含宁东基地建设项目),外方实际到位资金达168亿元,同比增长40%,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给银川市的130亿元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623亿元,提高银川市经济环境。

2008银川市以“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和“铸龙”工程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大集团、大公司,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快速、高效增长态势。

2008由中国华电集团建设的世界首个百万千瓦空冷机组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即将开工建设。

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20万千瓦,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和“西电东送”重要的电源支撑。

2008银川市举办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借助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济权威论坛来宣传银川市,提高银川市的知名度。

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户银川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日处理垃圾1200吨,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彻底解决银川市的垃圾处理难题,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成为自治区乃至国家的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2009年银川市政府围绕“两个最适宜”下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关于促进创业就业政策的若干规定》,并成立创业者公寓,创造优秀的创业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9年,银川市被中国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

2009年,银川市被中国节庆高峰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节庆活动2008年度中国十佳节庆城市”。

2009年,银川市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评选表彰活动优秀城市”

2009年,银川市被评为银川市获2009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奖。

  2009年,银川市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银川市凭借以上种种措施,至2008年末,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4.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1436元;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7.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247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全部工业增加值2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8.10万人次,增长12.3%;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10.77平方公里,增长3.7%,年末城市拥有道路面积1328.90万平方米,增长5.6%。

全年供水总量1亿立方米,增长11.1%。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089.70万平方米,增长9.5%。

天然气用气普及率达到65.47%。

年末全市公共汽车线路达到57条,运营线路网长度398公里。

公交标准运营车辆1113辆,增长8.9%;出租汽车运营车辆5006辆,增长2.4%。

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1.53亿人次;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5403公顷,增长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39平方米,增长4.9%。

年末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107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4个,面积91.14平方公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084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49毫克/立方米。

全年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8.3%。

全年完成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6个,投入资金2.09亿元。

由此可见,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3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分析

虽然近几年来,银川以“两个最适宜”为核心提出了“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口号,并围绕这一口号开展了一系列城市品牌建设活动,但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的影响并不深远,相较于其他成功的城市品牌仍存在一些不足。

3.1对比其他成功的城市品牌——大连

以大连城市品牌建设为例:

大连作为辽宁省的一个海滨城市,城市历史不足百年,在中国还算不上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但作为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大连素有中国的“北方明珠”之称。

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加之海洋性气候,使大连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与此同时“环保”和“旅游”成为大连的优势产业。

90年代后期大连在国内“标新立异”,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以旅游业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美化城市环境,打造环境优美的国际名城。

大连城市品牌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立花园式绿化、广场文化等鲜明城市形象,提出城市旅游品牌,“浪漫之都”的旅游品牌孕育而生;第二步,大连开始利用中央电视台媒体平台把“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告知于众,通过电视广告创意,大连向人们展示了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浪漫的旅游环境,迅速建立起崭新的旅游城市形象;第三步,在大连城市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将“服装节”诠释为大连“浪漫之都”的重要载体,将“大连服装节”发展成大连的标志性节庆,成为城市品牌传播初期及整个过程中的重要补充;第四步,加大央视广告投入,为了将“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在国内更加深入民心,并使大连发展为国际化的现代都市,大连市政府加大了在央视的宣传力度,并有效利用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特有的海外传播影响力;第五步,旅游产品充实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成为城市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第六步,丰富媒体宣传方式,大连依靠丰富的媒体资源,如国内媒体宣传、中央电视台、城市电视台、车站大屏幕和国外媒体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大连的城市品牌;第七步,会议/公关活动助推大连品牌,“大连服装节”,“大连进出口交易会”、“亚欧部长会议”、旅游宣传“大篷车”等会议/公关活动都成为宣传大连,推进大连城市品牌迅猛发展的助燃器;第八步,综合打造城市品牌,使大连成为国际知名的“浪漫之都”。

纵观大连城市品牌建设的成功和发展,再与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银川市城市品牌发展的不足:

首先,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在城市品牌经营思路上不清晰,后续城市品牌建设活动连接不紧密。

大连城市品牌建设从开始到最后的成功,在城市品牌经营思路上十分明确,即全心全力打造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闻名遐迩的旅游品牌“浪漫之都”,城市品牌建设的所有措施、项目活动和资金投入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线,其建设环节和步骤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使大连城市品牌的建设活动成为一个互相紧密相连的整体。

而银川城市品牌的建设在城市品牌经营思路上却不是很明确,虽然提出了以“两个最适宜”为核心,“雄浑贺兰,多彩银川”城市形象口号,但在视觉识别、推广实施和监督管理上很模糊,既没有明确清晰的方向,又没有可行的计划步骤,而且后续城市品牌建设的活动虽然围绕着“两个最适宜”,却互相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使银川城市品牌建设难以成为一个整体。

其次,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在经营和利用公关活动方面欠缺经验,在利用公关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不够彻底。

“大连服装节”,“大连进出口交易会”、“亚欧部长会议”、“首届东亚旅游博览会”等会议/公关活动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极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连城市品牌的建设通过借助这些公关和会议活动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力来扩大城市品牌的知名度,使大连成为世人皆知的浪漫之都。

大连政府为了能够利用好这些难得的契机,充分展示中国和大连的良好形象,加大了市政市容整治力度,并且大连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央视广泛传播力,使会议、公关活动家喻户晓,形成举全市之力服务好会议的社会氛围,在给大连带来可观的直接收入的同时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连的国际化形象。

而银川市城市品牌的建设在这方面仅仅只利用活动本身的影响力,却不主动的经营、宣传,无法获取足够的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这种经营行为使其借助会议、公关活动来扩大的知名度只能局限在某一方面,并不被世人所熟悉,而且在操作经营方面缺少经验,无法形成有效地商业模式,在获取一定知名度的同时无法得到可观的经济利益,影响承办活动方的积极性。

3.2调查问卷的分析

为了获取公众对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了解程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客观的信息数据支持,我们以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关于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超过一半的人对银川市城市建设活动不太了解,对于银川市的城市定位和核心竞争优势众说纷纭。

而且,在被调查者提出的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所改善的意见中,加强对外宣传占绝大多数。

由此可见,银川市政府对于城市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显然不够,在向外推广的过程中,这不仅表现在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上的不显著,还表现在政策出台后的鲜为人知。

4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建议

4.1围绕城市品牌定位,明晰城市品牌建设思路

明确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的经营思路,在提出以“两个最适宜”的城市品牌定位为核心,“雄浑贺兰,多彩银川”城市形象口号的基础上,确定视觉识别、推广实施和监督管理的清晰的方向和可行的计划步骤,构建出一条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经营思路的主线,并且要使后续城市品牌建设的活动围绕着城市品牌经营思路的主线,使银川城市品牌建设活动成为一个相互有联系有协作的整体。

4.2构建灵活的城市品牌建设组织,协调城市品牌建设中各种关系

成立城市品牌推广委员会或城市经营小组办公室。

进行城市品牌推广,无论是政府执行运作,还是和策划机构合作,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专职执行机构。

而且,进行城市品牌推广工作需要进行各个部门工作的协调,关系复杂,相关部门还必须授予这个委员会或工作小组一定的权力来协调工作的开展。

4.3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城市品牌建设长效机制

配套政策,城市品牌的推广涉及面广,时间长,相关政策(招商引资政策、人才政策等)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建议银川政府在现已出台的政策上继续出台配套政策,来配合银川市城市品牌的建设。

4.4建立科学测评标准体系,促进城市品牌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建立准确的效果测评标准。

城市品牌的推广是一项科学的工作,需要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效果测评标准。

通过规定的标准来对推广工作进行效果测评,既可以知道推广的效果,又可以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思路。

4.5强化整合营销传播,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

加强对借助公关、会议活动来获取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的专业培训,吸取其他成功经营会议、公关活动的经验,加大对公关活动的资金和媒介的投入,利用媒介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自己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建立有效地商业模式,在获取知名度的同时赚取可观的收入。

在品牌宣传推广上,银川市城市品牌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的传播平台,城市电视台、火车站屏幕、国外地铁站、公交车电视、网络媒介等传播方式和手段来扩大国内影响,要加强对当地的宣传力度,使宁夏人以银川城市品牌为自豪,更要凭借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对外推广银川市城市品牌,让国人了解银川城市,使银川市城市品牌走出宁夏,让银川的“两个最适宜”成为全国知名乃至国际知名的城市品牌。

参考文献

[1]袁秀梅.浅析我国城市品牌建设的误区与未来发展方向,2009

[2]郭兆平.大连城市品派文化建设的原因及主要对策分析,当代经济,2007

[3]王学军.品牌城市研究和评价,2008.12.31

[4]杨玉新.关于我国城市品牌建设的思考,商业经济,2007

[5]陈建新.试论城市品牌.宁波大学,2004

[6]徐飞.打造城市品牌,建设品牌城市.黑河学刊,2003,

[7]孔琳,蔡文杰.公关铸造城市品牌——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现状,2009.5

[8]胡金林.系统论与城市品牌建设.湖北社会学科,2009

[9]当红艳.银川城市的品牌是什么.银川晚报,2009.2

[10]郭国庆,刘彦平,钱明辉.城市营销的机会分析.财贸经济,2006

[11]XX百科,

12.世界品牌实验室,

13.多彩银川网,\

14.银川市统计局网,

15.银川新闻网,

 

谢辞

以上是我们对银川市品牌建设的研究。

由于我们才疏学浅,论文中不当之处和疏漏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我们将一一改正,心怀感激。

在我们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教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从选题,大纲到一稿一稿的修改,*老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我们的论文也从刚开始语言的“破绽百出”、思维的不严密性、不系统,到一步步的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严密的逻辑思维,力透纸背的思想,高效的办事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启迪了我们的智慧,开拓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体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一次论文指导,受益匪浅,借此机会向*老师您说一句:

“幸苦了,谢谢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