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744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docx

大同市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大同市2013~3014年度高三第一次聯合考試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兼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这一继承制度(D.)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于严密

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

2.中国古代,“吏”是贵族或大官随员或职员的通称,秦汉以后多指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但“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B.)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D.相权不断膨胀

3.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

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

第三类是少史,秩无规定。

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C.)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D.实现选贤任能

4.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建议。

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B.)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C.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5.《唐会要》记载,李素立归家守孝,按规定应免除官职,但唐高祖李渊特敕有司“夺情”(即免于守制),授予七品淸要官。

主管部门拟授雍州司录参军,李渊认为“此官要而不清”。

有拟授秘书郎,李渊说,“此官清而不要”。

后改授侍御史,李渊才满意。

据此,以下对“淸要官”解释正确的是(C.)

A.古代官员归家守孝时的官民

B.兼有参军和秘书职能的官员

C.品级不高但官职显要的官员

D.为官清廉被授予要职的官员

6.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废中书省,置“四辅官”。

《通记》记载:

“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耆儒王本、杜佑,袭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位列都督之次。

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

月分三旬,人各司之。

这表明(D.)

A.朱元璋重视基层制度建设

B.洪武年间官僚机构膨胀

C.“四辅官”是重要决策机关

D.机构改革为加强皇权服务

7.《希腊简史》中写到:

“所有这些城邦的共同特点是,在各城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城邦是独立自主的。

城邦对城邦都划定了边界,可以宣战或议和,互派大使,签订条约,缔结同盟。

……这就是赋予了希腊历史的特殊重要性。

”对此社会状况准确的描述是(B.)

A.城市兴起B.列国分立C.海洋文明D.战乱频繁

8.雅典政治制度中,公民大会是雅典的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负责立法和监督财政;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主要负担行政职能,陪审法庭则是雅典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必须向立法机关负责。

这表明雅典政治制度(C.)

A.实行了直接民主原则B.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监督制度

C.出现了分权制衡的萌芽D.创设了较为健全的司法制度

9.研究者比较普遍地认为,罗马法的某些领域例如刑法,比之民法、商法,对后世法律的影响就比较小。

这一认识是基于古罗马的民法、商法(B.)

A.其法律体系比刑法更完备

B.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

C.其适用范围比刑法更广泛

D.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体系

10.史载:

“当公民法庭某天开庭审理案件的时候,想参加陪审团审理案件的公民一大早就在法庭门口排队等候,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一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而后到的公民就不能担任陪审员。

因此,在公民法庭开审之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对此现象评价正确的是(C.)

A.体现了雅典民主有广泛的基础

B.这必然导致审判中的营私舞弊

C.陪审制度存在随意性和形式主义

D.雅典公民与陪审团的机会均等

11.罗马帝国时法学家盖尤斯(约130~180年)指出:

“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

”这体现出的法律理念是(C.)

A.审判、量刑要有法可依B.贵族应拥有法律解释权

C.应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D.需形成系统的罗马法体系

12.有人认为:

“英国政治体制确立的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

”此观点认为,使1787年宪法“最具有生命力”的是(A.)

A.确立了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B.没有传统束缚且颇具创新能力

C.形成了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

D.内容条文简洁但领域广泛

13.右图所示宪法内容示意图反应出的政治特征是(B.)

A.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

B.民主力量相对弱小

C.首相掌握国家实权

D.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

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

上述材料表明(D)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注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D.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15.“太平天国运动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

”以下观点与此说法立场一致的是(A)

A.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近代化发展

B.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半殖民地化进程

C.近代化总是以某些领域的倒退为代价

D.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16.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

“赔款、割地的条款是‘五洲说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奥,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

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C)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

17.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

“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

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

大民族主义者何?

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侯以对于国外之诸侯是也。

”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C)

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

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

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

D.追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

18.孙中山认为:

“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观乎各国势力,即以海上权力之大小定义,何以故?

海军强大,必能主宰海上贸易;必能主宰海上贸易者,即能主宰世界之富源。

……吾国时局日艰,海权日重,须重戎备而固海权。

”该言论表明(D)

A.近代中国人已开始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B.孙中山已探索出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

C.海防落后是近代民族危机的重要原因

D.加强海军建设是民族自强的必要措施

19.以下卡片资料摘自中国近代某文件,该文件的颁布(C)

A.为结束专制独裁统治扫清了障碍

B.正式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预示了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

D.为共和政体提供了法律保障

20.右面是1912~1926年国民党党员总数的变化示意图。

图中变化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

A.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力量相对弱小

B.国民党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党

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国人共识

D.国民大革命时国共两党合并的促进

21.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的思想禁锢和组织控制在中国革命道路上起了消极、阻碍作用。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从根本上是因为(D.)

A.国内外反动势力强大

B.中共對蘇俄革命道路和模式的迷信

C.中國革命力量尚未發展壯大

D.獨立自主的精神在中共黨內未占主導

22.1946年3月25日,美國《時代》雜誌刊文稱:

“他在這一拯救工作中所付的努力,中國人會——的確是熱誠地——感謝他。

美國和世界應該感謝馬歇爾所從事的相當重要的服務。

這是美國的民主力量、原則、威信,在戰後的一項重大事件中,第一次被用來作為建設和完善的模式。

”由此可見,當時馬歇爾的政治意圖是(A.)

A.以美國政治體制來實現中國的和平

B.製造親民形象以掩蓋美國擴張真相

C.將中國作為實施馬歇爾計劃的基地

D.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步伐

23.2008年金融危機后,許多人深刻的認識到,不揭示資本主義制度內在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是不能真正揭示這場危機的根本成因的,而在這方面,馬克思有絕佳的分析技巧。

得出這一認識主要是根據主要是基於馬克思主義(A.)

A.對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闡釋

B.對經濟危機周期的成功預測

C.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已是窮途末路

D.指出了階級鬥爭的重要性

24.毛澤東曾分析指出“這種運動(之巴黎公社)爲什麽不發生在百年以前,而發生于五十五年前的今日呢?

……(法國)已由資本主義進為帝國主義,國內已形成偉大的工人階級,所以才有此種壯烈的工人革命運動產生。

”在此毛澤東認為(D.)

A.法國工人階級有較好的政黨組織領導

B.法國已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

C.巴黎公社革命有理論指導與實踐基礎

D.巴黎公社運動是法國社會發展的產物

25.以下十月革命前後俄國的重大事件,排序符合當時歷史進程的是(B. )

列寧提出口號:

“不給臨時政府任何支持”

資產階級與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共同發動起義

彼得格勒的第一次群眾集會被臨時政府軍隊開槍驅散

正式宣佈俄國為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共和國

  B

  C

  D

二、非選擇題。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漢高祖劉邦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賢。

直到漢武帝,這一趨勢達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國優秀青年,受國家大學教育,憑其成績,補郎補吏,加入政府。

不到一百年,西漢政府早已完全是一個士人的政府了。

……這樣由教育與行政服務之實地觀察,與選舉與考試四項手續,而使獲正式進入政府。

材料二魏晉時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當時地方騷亂,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職權能力有限,全國選舉難於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務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採訪同鄉輿論,開列各地區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為錄用之根據。

——摘自錢穆《中國傳統政治》

材料三(隋朝)明確規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書省所屬吏部任免。

每年由吏部進行考覈。

與此同時,選舉權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舉制。

科舉制的特點是通過考試選拔人才,首先設立秀才、明經等科,一律按才學標準錄取……隋煬帝時增設進士科,放寬錄取標準。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漢政府早已完全是一個士人政府”根據材料一、二,指出西漢與魏晉南北朝時代選官制度的相同點。

(7分)

说明:

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

(4分)

相同点:

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分)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點。

(3分)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戰國至隋朝時期的歷史發展趨勢。

(2分)

特点:

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3分)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分)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较大的差别。

……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

他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王国、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观点:

19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政治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社会发展的差异。

(3分)

说明:

19世纪中后期,欧洲主要国家经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如法国,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践行了资产阶级人民主权、权力制衡、法治等原则,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而同时期的亚洲国家,如中国,仍维持封建专制统治,人治色彩浓重;虽然部分开明人士开始了强国御侮的探索,但以器物层面为主,制度层面涉及较少。

(6分,以其他19世纪中后期的史实予以说明亦可酌情给分)这种社会体制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东西方综合实力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政治格局。

(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没有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

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

也就是说,皇帝下旨,只要外国公使答应不常驻北京,中国关税也不收了,鸦片贸易也可开放。

--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材料二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促使恭亲王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在此以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并处死巴夏礼(HarryParkes);而在媾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

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就在一战正酣的时候,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

“兹俄国内乱有难平定,其正式政府尤未知何日始能成立,拟将前项赔款自本月份起,仍行停止交付,以期慎重。

”……1918年7月到1919年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包括“停止1901年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的偿付军费形式向中国索收的款额,包括未来应付款额外过去的欠款。

”……直至1920年3月北洋政府才开始认真考虑苏俄放弃庚子赔款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对待《天津条约》的态度及其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认识。

(8分)

(1)态度:

不准备认真履行条约。

(1分)

原因:

清政府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不强;统治集团的本位主义思想。

(2分)

(2)变化:

由坚决抵制外夷到尊重并崇拜外夷,并采取合作政策。

(1分)影响:

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逐步加强;洋务运动兴起。

(2分)

(3)原因:

借十月革命后俄国局势混乱,停止支付俄国赔款;苏俄处于内战,为摆脱国际孤立,争取北洋政府的支持,主动示好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

(4分)

认识:

近代中国外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性;能逐步与国际法接轨,抓住国际形势的变动,开展积极外交。

(4分,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

“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指出:

“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

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材料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指什么?

(4分)

(3)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材料一、二观点的认识。

(6分)

(1)规律:

暴力革命或暴力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基本手段。

(2分)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4分)

(3)观点:

革命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

(2分)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4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