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05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docx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除法

第1课时买文具

第2课时参观花圃

第3课时秋游

第4课时商不变的规律

第5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第六单元除法

第1课时买文具

教学内容:

课本P66~68,试一试,练一练第1~8题。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能正确运用除法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解决商的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算。

(课件出示)

40×2=   50×5=   90×3=   20×7=

30×3=   70×4=   80×6=   9×10=

30×6=   40×3=   60×2=   2×70=

(  )×30=60   (  )×60=180   (  )×50=200

(  )×40=80(  )×40=40(  )×20=180

90×(  )=18040×(  )=12070×(  )=140

师:

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祝贺你们成为这节课的“口算之星”。

2.板演。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68÷2=   648÷8=   565÷5=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

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时候用过除法呢?

生:

我们在分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除法。

师:

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时,校长都会拿出一部分钱资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这学期校长把负责购买的任务交给了老师,我准备到文具店为同学们购买文具,你们想和老师一同去吗?

(板书课题)

生:

想。

师:

(课件出示:

教材第66页情境图)谁来说一说,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钢笔8元一支,文具盒10元一个,书包20元一个,计算器30元一个。

师:

同学们,我们到文具店干什么来了?

生:

买文具。

师:

怎么没有同学关心老师带了多少钱呢?

生:

老师,您带了多少钱?

师:

老师带了……(一边说,一边拿出80元钱。

)8张10元。

为了公平,老师打算用这80元钱都买一样的文具,请你们结合80元这一信息,提出只买一样文具的数学问题。

生1:

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生2:

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生3:

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生4:

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师:

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先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上写出你的计算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2.独立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

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

生1:

因为1个书包是20元,2个书包是40元,3个书包是60元,4个书包80元,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板书学生算式:

20+20+20+20=80

生2:

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板书学生算式:

20×4=80

生3:

我是用80连续减20的方法,即买1个剩60元,买2个剩下40元,买3个剩下20元,买4个后就没有钱了。

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板书学生算式:

80-20-20-20-20=0

生4:

我想80里面有几个20,有几个20就可以买几个书包。

80里面有4个20,因此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板书学生算式:

80÷20=4

3.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

你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们会用竖式计算80÷20吗?

老师特别请刚才用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再请一个错误的同学板书。

师:

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如果学生能向他们发问更好,如果没有,老师引导学生问)

师:

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的竖式。

他们的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

他们的商都是4,但是4的位置不同,一个在个位上,一个在十位上。

师:

请你说一说:

“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生1:

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是80,就是8个十,除数是20,就是2个十,80除以20,就是8个十除以2个十,我就想乘法口诀“二四得八”,8÷2=4。

所以,80除以20,商是4。

4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

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2:

哦,他说的对,我写错了。

师:

你们同意谁的写法?

生:

第一种。

师:

(擦去错误的)这道除法竖式计算题,和以前计算的式题有什么区别吗?

生:

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而且这个两位数还是整十数。

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你能结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推理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吗?

生:

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一定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4.巩固练习。

师:

如果校长给老师160元,可以买几个计算器?

还剩多少元?

怎样列式?

生:

160÷30。

师:

请你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生:

因为16÷3=5……1,所以160÷30=5……10。

师:

我们估算的结果对不对呢?

下面请同学们用除法竖式验证。

(学生独立计算)“5”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

160元是16个十元,30元是3个十元。

因为16÷3=5……1,所以160÷30=5……10,5写在个位上。

生2:

3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16比30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除到了个位,所以5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

我们用竖式计算的结果,和刚才估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

一样。

师:

这就证明我们既做对了,同时也估算对了。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计算出80元可以买4个书包,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请同学们看看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生:

除法。

师:

老师也认为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一个数中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时,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如果你喜欢其他方法也可以用。

请同学们快速地用除法竖式,来解决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

(1)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2)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3)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请3名做得快的同学到前面板演)

5.试一试,探索有余数的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

你们和他们的做法一样吗?

生:

一样。

师:

通过做这3道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

80元只够买2个计算机,还剩20元,这道题有余数。

师: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

说得真好。

你们记住他说的话了吗?

生:

记住了。

师:

请大家齐说一遍。

生:

(齐说)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P67试一试。

2.课本P67练一练第1~3题。

3.课本P67练一练第4~8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参观花圃

教学内容:

课本P69~71,试一试,练一练第1~8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块去参观花圃,那里种了很多的绿色植物(课件出示:

教材第69页情境图)。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

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现在了解到花圃的基本情况了吗?

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花圃里有154盆牡丹花和120盆月季花;

可以用牡丹花摆22个小花坛;

用18盆月季花可以摆成三角形图案。

师:

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

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

生2:

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

还剩几盆?

师: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154÷22   120÷18

师:

能估计一下第一个算式的答案吗?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交流。

汇报:

生1:

22比15大,商在个位上,是一位数。

生2:

22≈20,20×7=140,20×8=160,140<154<160,所以可能是7盆。

生3:

154≈140,22≈20,154÷22≈7。

师:

用除法竖式你会吗?

先自己试一试。

师:

小组间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说清楚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

可以上台板书你们的竖式。

(明确:

试商的时候,把22看作20,把154看作是150,20×7=140,最接近150,所以商7。

师:

说说你的想法和算法。

你会验算吗?

师:

试算120÷18,必须思考清楚这几个问题:

①该把18看成多少试商?

②应该商几?

商写在哪里?

为什么?

③商“6”是乘18,还是乘20?

为什么?

④这一竖式与上一竖式有何区别?

怎样知道对错?

⑤如何检验?

(用求得的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与被除数相等。

学生演示计算。

教师归纳算法:

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有余数的要验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行归纳)

师:

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花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学会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

说一说:

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

70÷31=   381÷54=   272÷28=   89÷22=

生1:

把31当作30。

生2:

把54当作50。

生3:

把28当作30。

生4:

把22当作20。

师:

好的,同学们太棒了!

你们再结合187÷36,和同伴说说试商和计算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P70试一试。

2.课本P70练一练第1~3题。

3.课本P71第4~8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秋游

教学内容:

课本P72~74,试一试,练一练第1~7题。

教学目标:

学会用“四舍”和“五入”的试商方法,通过具体生活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生活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请完成下列作业,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1)比较大小。

32×4○120 43×6○260 48×5○245 53×6○310 28×7○210 39×6○220

(2)用竖式计算。

90÷42  306÷51  120÷19

师: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讨论乘车方案。

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

教材第72页情境图)。

师: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归纳,交流:

三年级有学生192人,四年级有学生184人,五年级有学生230人;

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24人。

师:

你认为应该怎样来安排乘车?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安排乘车的方案,总结有以下三种:

A.都坐小客车 B.都坐大客车 C.既有小客车,又有大客车

(二)解决问题。

1.引出问题

(1)。

师:

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先估一估,再用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92÷24=  (  )

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估算方法:

生1:

把“24”看作“20”,估计9辆左右。

生2:

24×10=240,应该比10辆少。

师:

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看看能不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