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374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docx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模拟练习题

《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程》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下列属于安全生产法律的是(B)。

A、《工伤保险条例》B、《安全生产法》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D、《安全帽》(GB2811-2007)

2.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下列属于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的是(C)。

A、《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B、《矿山安全法》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D、《安全带》(GB6095-2009)

3.安全生产行政规章由国务院所属部、委、办、局制定,下列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行政规章的是(D)。

A、《职业病防治法》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浙江省消防条例》D、《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4.安全生产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下列属于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规章的是(A)。

A、《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安全色》(GB2893-2008)D、《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5.为了使生产经营单位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国家制定了很多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下列属于安全标准的是(B)。

A、《安全生产法》B、《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C、《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D、《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6.安全色的颜色红色代表(A)。

A、禁止、停止B、注意、警告

C、指令、必须遵守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7.安全色的颜色黄色代表(B)。

A、禁止、停止B、注意、警告

C、指令、必须遵守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8.安全色的颜色蓝色代表(C)。

A、禁止、停止B、注意、警告

C、指令、必须遵守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9.安全色的颜色绿色代表(D)。

A、禁止、停止B、注意、警告

C、指令、必须遵守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10.安全色红色的对比色是(A)。

A、白色B、黄色C、黑色D、蓝色

11.安全色黄色的对比色是(C)。

A、白色B、黄色C、黑色D、蓝色

12.禁止标志即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带斜杠圆形边框,颜色为(C)、红斜杠黑图案。

A、黄底黑边B、蓝底白图案C、白底红圈D、绿底白图案

13.警告标志即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A),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A、正三角形边框B、带斜杠圆形边框C、圆形边框D、正方形边框

14.指令标志即强制人们必须作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颜色为(D)。

A、黄底黑边B、蓝底白图案C、白底红圈D、绿底白图案

15.提示标志即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符号,基本形式是(D),颜色绿底白图案。

A、正三角形边框B、带斜杠圆形边框C、圆形边框D、正方形边框

16.依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重伤即受伤者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损失工作日在(A)天以上,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

A、105B、120C、30D、90

1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B、3C、12D、24

18.生产安全事故中受伤人员除了本单位紧急抢救外,应迅速拨打“(B)”电话请求急救中心进行急救。

A、119B、120C、110D、122

19.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电话是(C)。

A、119B、120C、12350D、110

20.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应立即拨打“(A)”电话。

A、119B、120C、110D、122

21.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除了应紧急抢救伤员和财产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D)电话报警,讲清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主要情况和造成的后果。

A、119B、120C、110D、122

22.正在发生杀人、抢劫、绑架、强暴、伤害、盗窃、贩毒等刑事案件时,应立即拨打“(C)”电话。

A、119B、120C、110D、122

23.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急救时,吹气频率一般为成人(A)每分钟。

A、14~16次B、20~22次C、10~12次D、25次左右

24.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急救时,吹气频率一般为儿童(B)每分钟。

A、14~16次B、28~24次C、10~12次D、25次左右

25.病人因牙关紧闭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B),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

A、胸外心脏挤压法B、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C、冷敷法D、热敷法

26.由于电击、窒息或其他原因所致心搏骤停时,应使用(B)进行急救。

A、口对口人工呼吸法B、胸外心脏挤压法

C、口对鼻人工呼吸法D、剧烈摇晃法

27.胸外心脏挤压法方法是将病人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病人一侧,面对病人,将右手掌置于病人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上,以身体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C)次。

A、50次B、80次C、100次D、120次左右

28.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宜将病人头部(B)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

A、抬高B、放低C、放平D、扭转

29.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若病人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心脏挤压的同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

一般做(D)次胸外心脏挤压,做(D)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

A、152B、301C、151D、302

30.一旦发现220/380V低压触电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应(A)。

A、采用正确的方法使其脱离电源B、胸外心脏挤压

C、口对口人工呼吸D、呼叫救援

31.如果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时,就有可能是发生了(D)。

A、出血B、休克C、失明D、骨折

32.如果伤员有大腿或脊柱骨折时,应采用(B)进行搬运,一定要把伤员小心地放在上抬送。

A、背B、担架C、抱D、扶

33.烫伤和烧伤时,最重要的是(A)

A、冷却B、包扎C、消毒D、送诊

34.磨削加工及修整砂轮时,会产生磨屑及金属屑,对人的(B)造成伤害。

A、内分泌系统B、呼吸系统和眼睛C、皮肤D、神经系统

35.在磨床上磨削加工时,要对砂轮(D)。

A、间断浇注冷却液B、局部供给冷却液

C、与工件接触处浇注冷却液D、周边整个宽度上均匀浇注冷却液

36.直径大于(D)毫米的砂轮需经动平衡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A、50B、100C、150D、200

37.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

所以(A)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A、从手到脚B、从脚到脚C、从胯到脚D、从胯到腰

38.电流频率的不同对人体危害也不同,(B)的交流电对心脏伤害最大。

A、10Hz~200HzB、25Hz~300Hz

C、50Hz~500HzD、100Hz~500Hz

39.以下方法中(B)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A、保护接地B、绝缘C、保护接零D、重复接地

40.以下方法中(B)是防止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A、保护接地B、安全间距C、漏电保护D、安全电压

41.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D)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

A、3B、5C、8D、10

42.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C)”的警示牌。

A、禁止烟火B、禁止跨越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D、注意安全

43.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应合理选用电气装置,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C)。

A、开启式B、封闭式C、防爆式D、防护式

44.(A)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A、避雷针B、避雷器C、避雷网D、避雷线

45.(D)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

A、避雷针B、避雷器C、避雷网D、避雷线

46.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蔽装置。

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A)制成。

A、铜、铝或钢B、塑料C、化纤D、陶瓷

47.我国常用的电焊机电源为220/380V工频交流电,其空载电压为(B)。

A、220V~38VB、50V~90VC、40V~220VD、100V~180V

48.电焊机的电源线一般要设置在靠墙壁人体不易接触处,电源线一般不应超过(B)米。

A、5~10B、2~3C、4~8D、10~20

49.电焊机临时需要较长线路应架空(A)米以上。

A、2.5B、5C、8D、15

50.各焊机之间、焊机与墙壁之间,至少应留有(B)米的通道。

A、0.5B、1C、2D、5

51.电焊设备、电动工具和线路等都是带电导体,对地、对外壳间,线与线间都必须有良好的符合标准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得小于(D)兆欧。

A、10B、8C、5D、1

52.气割作业使用气瓶前,必须检查所用气瓶是否在安全检验周期之内,一般(D)年检验一次,涂漆标志要正确。

A、10B、8C、5D、3

53.气焊操作的气瓶与明火操作处的距离应该大于(D)米。

A、5B、6C、8D、10

54.气割作业使用气瓶的瓶内气体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不小于(C)千帕表压的余气。

A、48~76B、58~180C、98~147D、147~300

55.气割作业使用皮管长度不应小于(B)米。

A、5B、10C、20D、30

56.《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将危险货物分为(A)类。

A、9B、10C、13D、15

57.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D)侵入体内。

A、消化道和呼吸道B、消化道和皮肤

C、呼吸道和神经系统D、呼吸道和皮肤

58.硫酸、盐酸、硝酸所引起的灼伤应先擦去患处酸液,后用大量清水冲洗15~30分钟,再用(A)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A、5%B、8%C、10%D、15%

59.硫化氢是一种(B)的无色气体,有毒性。

炼油、化工生产作业,掏大粪(粪窖)或在下水道及咸菜池作业,或进入有机质腐烂的池内作业容易发生硫化氢中毒。

A、刺激性气味B、臭鸡蛋味C、果香味D、苦杏仁味

60.每个矿井必须有(B)个以上的安全出口。

A、一B、二C、三D、四

61.开钻时(D),停钻时(D),缺水或停水时,应立即停钻。

A、先停水后停风先停风后停水B、先停风后停水先停水后停风

C、先停水后停风先停水后停风D、先停风后停水先停风后停水

62.斯是煤矿及其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当瓦斯浓度达到(A)时,遇明火即会产生爆炸,威力巨大。

A、5%~10%B、8%~12%C、3%~5%D、10%~15%

63.炸预防措施主要是防止瓦斯积聚。

所谓瓦斯积聚是指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局部瓦斯浓度达到(B),体积超过(B)立方米。

A、1%,0.5B、2%,0.5C、2%,1D、1%,1

64.放炮后,只有在响炮(B)分钟后,当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放哨警戒人员由布置警戒的班组长亲自撤回后,人员放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A、10B、15C、20D、30

65.爆炸物品库房管理“十不准”规定:

库房不准使用(C)瓦以上的灯泡。

A、30B、50C、60D、220

66.电焊作业现场周围(C)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A、5mB、8mC、10mD、15m

67.特种作业人员应年满(B)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A、16B、18C、20D、22

68.从事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当具备(C)或者相当于(C)及以上文化程度。

A、初中B、大学C、高中D、小学

69.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C)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15B、20C、30D、180

7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B)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A、每天B、每月C、每半年D、每年

71.电梯应当至少每(A)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A、15B、30C、60D、90

72.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D)。

A、空气B、氧气C、烟头D、木材

73.钨灯外壳应有接零(接地)保护,灯具架设应离开易燃物(B)以上,固定架设高度不低于(B)。

A、20Cm2mB、30Cm3mC、40Cm4mD、50Cm5m

74.铅、汞、砷、砷化氢、磷等生产性毒物属于(A)。

A、金属与类金属毒物B、刺激性气体

C、窒息性气体D、高分子化合物

75.氯、溴、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毒物存在的形态为(B)。

A、蒸汽B、气体C、雾D、烟

76.粉尘是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多为(B)。

A、小于0.1μmB、0.1~10μmC、10~100μmD、大于100μm

77.噪声在(D)以上,对听力的影响比较严重。

A、60dB(A)B、80dB(A)C、85dB(A)D、95dB(A)

78.基槽、坑、沟边(A)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材料、停放或设置机具。

A、1B、2C、5D、10

79.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等作业区内应无架空高压输电线路,严禁在离电缆沟槽(A)米距离以内作业。

A、1B、2C、5D、10

80.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应进行冲击试验,使用期限一般为(B)年。

A、5~10B、3~5C、1~3D、3~8

81.登高用的梯子脚底部不得垫高使用,单面梯工作角度以(C)为宜

A、50°±5°B、65°±5°C、75°±5°D、85°±5°

82.潮湿作业环境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A)V,特别潮湿作业环境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大于(A)V。

A、3612B、6036C、22036D、380220

83.燃气使用中要注意连接灶具的软管长度不要超过(B)米。

A、一B、二C、五D、十

84.根据有关规定,(B)在燃气灶具旁存放易燃物品。

A、可以B、不得C、应当D、不应

85.穿越道路时,(B)时可以通行。

A、红灯亮B、绿灯亮C、黄灯亮D、红灯闪

86.《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我国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B)的原则。

A、左侧通行B、右侧通行C、中间通行D、两侧通行

87.行人在道路上行走,要走(A)道。

A、人行道B、机动车道C、非机动车道D、公交车专用道

88.公共场所发生混乱时,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应(C)。

A、速度超越,离开现场B、设法绕行

C、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D、设法继续前行

89.公共场所发生混乱时,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B),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A、背向墙壁B、面向墙壁C、侧靠墙壁D、趴下

90.骑车者一定要遵守安全交通规则,慢速行驶。

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A)周岁,方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

A、12B、14C、16D、18

二、多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所制定的(ABCD)、标准的总和。

A、法律B、法规C、规程D、条例

2.公民提高自身安全素质应(ABCD)。

A、树立安全意识、懂得安全知识

B、准手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掌握安全技能,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D、培养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

3.下列属于从业人员的权利的有(ABCD)。

A、劳动合同保障权B、危险、有害因素的知情、建议权

C、批评、检举、控告权D、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拒绝权

4.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有(ABCD)。

A、三级教育B、调岗、转岗教育C、复工教育

D、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专门培训教育

5.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履行的义务有(ABD)。

A、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C、服从领导的一切指挥

D、参加事故抢险和救援

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工伤?

(BCD)

A、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导致伤亡的

B、在工作期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C、患职业病的

D、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事故的危害可能造成(ABCD)。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生产经营活动停滞

D、社会稳定等重大社会影响

8.在机器运转时,进行(ABCD)等工作属于违章作业行为。

A、加油B、修理C、检查D、调整

9.(ABCD)等行为属于违章作业行为。

A、酒后作业B、带病作业C、疲劳作业D、带情绪作业

10.采用“消除”的事故预防方法,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ABCD)。

A、采用无害工艺技术B、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

C、实现自动化作业D、遥控技术

11.采用“预防”的事故预防方法,是指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ABCD)等。

A、使用安全阀B、安全屏护C、漏电保护装置D、安全电压

12.采用“减弱”的事故预防方法,是指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ABCD)等。

A、局部通风排毒装置B、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

C、避雷装置D、减振装置

13.采用“隔离”的事故预防方法,是指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ABCD)等。

A、遥控作业B、安全罩C、防护屏D、隔离操作室

1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不得(ABCD)。

A、隐瞒B、谎报或者拖延不报C、故意破坏事故现场D、毁灭有关证据

15.生产安全事故受伤人员请求急救中心(站)进行急救时,要清楚告知(ABC)。

A、事故所在企业B、地点C、目前人员受伤情况D、事故损失

16.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电话接收的举报投诉范围包括(BCD)。

A、受伤人员急救B、重大安全隐患

C、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D、生产安全事故

17.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拨打电话时应讲清(ABCD)。

A、着火单位名称救B、详细地点及着火物质

C、火情大小D、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18.一旦发现220/380V低压触电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主要有(ABCD)。

A、拉闸B、拨线C、砍线D、拽衣

19.发生火灾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应(AC)。

A、采用口罩、毛巾蒙鼻B、加速奔跑撤离

C、匍匐撤离D、屏住呼吸冲过烟雾区

20.由于撞击、摔打、坠落、挤压、摩擦、穿刺、拖拉造成人体出血时,可采用(ABCD)等方法。

A、压迫止血法B、止血带止血法

C、加压包扎止血法D、加垫屈肢止血法

21.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ABCD)等包扎起来。

A、急救包B、纱布C、绷带D、毛巾

22.若是经口而中毒时,应迅速进行引吐、洗胃。

常用洗胃剂为(AB)。

A、1:

5000高锰酸钾溶液B、1%~2%碳酸氢钠溶液C、清水D、硼酸

23.对中暑患者的紧急处理包括(ABCD)。

A、迅速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患者的衣扣、腰带

B、能喝水时马上喝凉开水、淡盐水或糖水

C、用冷湿毛巾包敷病人的头部和胸部,不断给其扇风,吹凉

D、病人呼吸困难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并给病人嗅氨水

24.强碱类烧伤经充分清洗伤口后,可用(ABC)中和。

A、稀盐酸B、稀醋酸C、食醋D、肥皂水

25.烧伤一般分为(ABC)。

A、热力烧伤B、电击伤C、化学烧伤D、蒸汽烧伤

26.造成金属切削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ABCD)。

A、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管理不善、操作者违章作业或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B、金属切削机床本身有缺陷

C、工件装卡不牢,模具破裂,工件、工具飞出伤人,飞溅的铁屑伤人

D、工作场地照明不良、温、湿度不合适,地面有油、水、乳化液等

27.金属切削加工中,随工件材料、刀具的几何形状、切削量及润滑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三种不同的切削(ABC)。

A、带状切削B、块状切削C、卷状切削D、片状切削

28.预防切削伤人的办法包括(ABCD)。

A、选用一定角度的刀具或附加切屑器

B、在机床切削部位安装防护罩或挡板

C、清理切削必须在停机后进行,清除切削使用毛刷,不准用手清理

D、注意清理地面切屑

29.高速旋转的砂轮破碎会使人致伤,(ABCD)等原因均可造成砂轮破碎,崩出的碎块常造成伤害事故。

A、砂轮型号选择不当B、砂轮安装不合适

C、平衡不好D、磨削量选择不合理

30.在机械加工作业中要切实做到(ABCD)。

A、有轮必有罩B、有台必有栏C、有洞必有盖D、有轴必有套

31.金属切削加工作业时一旦发现设备(ABCD)等问题,应立即停车检修,防止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

A、异常噪声B、振动C、过热D、移动阻滞

32.冲压作业发生伤害事故的类型一般有(ABCD)。

A、模具结构不合理B、设备突然失控,出现滑块连冲或坠落

C、多人操作动作不协调D、在未停机的状态下调整模具

33.压力机常见的防护装置有(ABCD)。

A、拨拉手式防护装置B、光电式防护装置

C、红外线保护装置D、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

34.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BCD)。

A、中毒B、电击C、电伤D、电磁场伤害

35.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有(ABCD)等。

A、电流强度B、电流的作用时间

C、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D、电流的频率

36.以下方法中(AD)是防止间接触触电的防护措施。

A、保护接地B、安全间距C、漏电保护D、保护接零

37.以下方法中(BC)是防止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措施。

A、保护接地B、安全间距C、遮栏D、保护接零

38.专业电工人员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在技术措施上,必须完成

(ABCD)才能开始工作。

A、停电B、验电C、装设接地线D、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39.(ABCD)等作业时都会产生静电。

A、挤压B、切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