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清路道路及附属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中清路道路及附属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清路道路及附属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清路道路及附属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清路道路及附属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5
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46
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47
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48
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法
1、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及施工现场实地考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着眼于施工方法的先进性以及施工机械选择的合理性和对本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期保证等各方面的管理,并对本工程重点部位的施工均编制了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
2、编制依据
随**市中清路(一道河路-淮河路)道路及附属物工程施工项目的业主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及我公司技术人员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
本工程施工图及设计说明。
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安徽省和**市有关市政技术、质量和安全的规定。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本公司的工程施工经验。
3、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招标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全面推行贯彻ISO9001:
2000标准建立和执行质量体系;做到层层按标准管理,人人按标准办事,事事按标准执行,处处按标准考核。
加强施工与业主、设计、监理及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落实季节性的施工措施,合理安排夏季、雨季等季节性施工项目。
4、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市中清路(一道河路-淮河路)道路及附属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地点:
**市中清路。
建设规模:
本项目在中清路(桩号K0+023.005)至(桩号K0+720),道路全长697米,该道路红线宽度40.0米,为三幅路断面形式,其中机动车道22.0米×2(双向六车道),绿化分隔带2.5米×2,慢行一体化6.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3.0米)×2。
投资规模:
约2000万元。
计划工期:
90日历天,标段划分:
一个标段,质量标准:
合格
(一)、施工目标
各项工作施工安排方面严格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进行组织,确保按期完成业主招标书中的施工任务。
1、质量目标:
我公司按高标准进行施工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操作,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2、工期目标:
我公司确保在90个日历天内完成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
3、安全生产目标:
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合格标准。
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防火、施工安全规范,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4、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文明施工现场验收规范执行,文明施工目标达到招标文件规定及业主规定的标准,达到随阜市优良文明的施工现场。
5、环境保护承诺:
施工中我公司将以实际行动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由于工程地处城区范围内),车辆驶出工地要冲洗干净,现场污水须经沉淀后才排入已建污水井,严格控制施工噪音,把施工可能产生的污染降至最低。
5、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工作
1、组织所有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设计图纸中的所有内容,熟悉并掌握该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作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现场交桩工作。
2、交桩工作完成之后,组织测量技术人员及时对坐标、高程桩点进行复核无误后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并设明显标志和完整记录被查用。
3、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对工程范围内地上构筑高架线路、地下管线进行全面勘察,对影响施工或交叉管线位置、高度等相关内容拆迁遗留问题等作好现场记录和标示,依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结果,合理安排组织施工,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制定施工现场总体布置平面图。
4、及时作好施工用电、水的准备工作,以及材料、设备、劳动力合理布置,有条不紊的进场。
5、加强对参战专业技术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学习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使用新设备,确保工程顺利进。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一)施工总体布署
结合图纸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成两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雨水、污水管道同时开挖,按图纸要求放坡或支挡开挖,土向两边堆放,留够回填用土,多余土方拉出场地。
水泥石灰稳定土采用场拌,机械化施工,机械无法到达的地方人工拌和。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采用现场设大型搅拌站集中搅拌,机械摊铺、压实,沥青砼采用场外拌制拉至施工现场,机械摊铺、压实。
本工程拟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配套、先土建后安装的原则进行施工。
根据以上原则,将本工程分为四个部分:
A.管道工程部分:
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在管道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需进行填方的路段先进行土方回填,然后再进行管道施工。
B.道路工程基层部分:
包括路床、软基垫层、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
C.附属工程部分:
包括道路侧石、道路平石等工程。
D.道路工程面层部分: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铺设。
(二)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1、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垫层→管道安装→管道基础砼施工→检查井砌筑及接口抹带→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1)测量放线
1、业主、监理现场交桩,复测无误后方可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对高程和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测。
2、根据业主交桩点放出雨、污水管线轴线桩,在开挖范围以外施出监临时管道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
3、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采取保护措施,临时水准点每200米一个。
4、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控制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2)沟槽施工
2.1依据图纸设计要求,开工前对污、雨水管线的定位情况复测无误后方可施工。
若有误,及时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2.2沟槽开挖根据沟槽开挖的深度及底部宽度,将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施工,机械开挖后,留20㎝厚土层人工开挖、人工清理槽底。
同时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放坡或支挡开挖沟槽。
2.3开挖前做好高程控控制桩,机械开挖的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测量槽底高程,当接近设计标高20㎝时,在沟壁上订高程控制木钉,根据高程控制木钉人工清理槽底,经常测量防止超挖。
2.4遇到地下古墓或文物时,立即停止开挖,报与甲方、监理和文物部门处理。
沟槽开挖严格按照图示要求断面开挖。
严禁超挖沟槽,若发生超挖现象,不得使用素土回填,用三七灰土或砂石回填处理超挖部分。
2.5沟槽开挖出土,采用双侧出土,雨、污水同时开挖,在沟槽外侧弃土,弃土离沟槽3米以上,其间预留作为施工场地和通道;弃土土堆坡脚距沟槽边不小于3米,堆土高度不超过2m,土堆留缺口,方便施工人员出入和材料的进入;雨水支管同时施工。
2.6管道沟槽开挖成型后,若沟槽底有湿软土层等,先将其清除,更换土或采取其他措施处理,使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3)垫层施工
3.1沟槽完成并经高程复核后即进行垫层的施工,对于灰土垫层,在沟槽外按设计配比进行拌合,然后再摊铺在沟槽内,夯打密实,并检测其密实度。
3.2片石垫层施工时按大块与小块搭配施工的原则,施工后并用砂石填缝,以保证其密实度。
3.3混凝土垫层施工时,在场外按设计配比进行混凝土拌合,然后进行浇筑,振捣密实,并将上面槎毛。
(4)管道砼垫层施工
4.1管道基础的两部分分开施工,平基部分的厚度在施工时预留3~4cm不施工,该部分在管道安装完之后连基础一起浇筑,以加强管道与基础的整体性。
4.2管道垫层与雨、污水检查井垫层同时浇筑,以保证检查井与管道的整体性。
4.3混凝土浇筑时预留砼试块,以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管道安装施工
5.1管道安装前,先将砼垫层打扫干净,避免在浇筑管道基础混凝土时形成隔层。
5.2管道安装完后用预制楔形混凝土块进行塞填,防止管节发生滚动,其塞填的位置距离管口不小于0.5m。
(6)管道基础施工
6.1管道安装完并经过高程复测无误后即可进行管道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6.2浇筑管道基础混凝土时从两边同时下料,均匀振捣,以避免造成管道移位。
6.3浇筑混凝土时,按规范要求进行试块预留。
(7)检查井及接口抹带施工
7.1砌井前检查基础尺寸及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规定。
7.2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排砖铺底,必须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8~12mm,拌和均匀,严禁水冲浆。
砌井前砖必须提前浇水润湿。
7.3井为方形时,采用满丁满条砌法,为圆形时,丁砖砌法,外缝用砖渣嵌平,平整大面向外。
砌完一层后,再灌一次砂浆,使缝隙内砂浆饱满,然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缝应错开。
7.4砌至井深上部收口时,按坡度将砖打成坡茬,以便于井里顺坡抹面。
7.5井内壁砖缝采用缩口灰,抹面时能抓得牢,井身砌完后将表面浮灰残渣扫净。
7.6井壁与管道接触部分必须座满砂浆,砖面与管外壁留1~1.5CM,用砂浆堵严,并在井壁外抹灰以防漏水。
管道外壁抹扎处提前洗刷干净。
7.7支管或预埋管道按设计高程、位置、坡度随砌井随安好,做法与上条同。
管口与井内壁取齐。
预埋管在回填前用干砖填堵抹面,不得漏水。
7.8护底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形成一体.
7.9检查井砌完后外壁用砂浆搓缝,使所有外缝严密饱满,然后将灰渣清扫干净。
7.10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时,将原砖面上的泥土杂物清除干净,然后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
7.11井室内有踏步,在安装前刷防锈漆,在砌砖时用砂浆埋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未凝固前不得踩踏。
7.12进水口支管预留:
砌井时留支管管头,加水泥砂浆抹灰堵头。
7.13检查井抹面前先用水浇湿砖面,然后采用三遍抹面法抹面压光,表面不得漏砂粒,不得有空鼓现象。
7.14井盖安装:
检查井的井盖规格尺寸、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要求座浆饱满,安装牢固;标高与设计要求符合,偏差不大于5mm;防盗井盖安装时,注
意井盖的掀开方向与道路方向一致,以方便今后检查疏通。
(8)雨水管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
8.1钢丝网应洁净无锈、无油垢,事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截好备用。
8.2钢丝网端关应在浇注砼管座时插入混凝土内,插入管座的深度为10cm。
在插入管座砼的部位加适量抹带砂浆,认真捣固。
8.3抹带前应将管口外壁凿毛、洗净、刷一道水泥浆。
为了保证闭水成功,可采用盐水刷洗管口。
8.4抹第一层水泥砂浆厚15㎜并压实,使管壁粘牢固。
然后将两片钢丝网包拢,搭接长度不小于10㎝,用铅丝扎牢。
待第一层水泥砂浆初凝后,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厚10㎜,用弧子挤压成型,初凝后赶光压实。
8.5抹带完成后,立即用草袋覆盖保湿。
(9)闭水试验
1、雨水管道在回填之前要进行闭水试验。
试验管段按井距分开,带井试验。
2、在闭水试验之前管道和检查井的外观质量经监理验收合格,管道两端封堵密实,坚固。
3、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4、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5、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6、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小于24h。
(10)沟槽回填施工
10.1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待检查井内粉刷终凝后进行灌水实验合格后,立即回填,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
10.2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10.3管道两侧同时对称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大于20cm,用机械振动夯实。
回填土层与层之间要留台阶,台阶宽不小于50cm。
管顶以上0.5米范围内不得用强力夯机具夯实。
10.4回填土的压实度:
胸腔范围内不小于95%,管顶以上0.4M范围内应不小于80%,其他部位应不小于90%。
同时要符合路基压实度要求。
10.5检查井周围回填土,按照GB50268-97施工规范规定,井周围回填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以防质量通病发生。
10.6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可采用机械碾压。
10.7回填时沟槽内保证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物体。
10.8沟槽回填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可采取限位措施。
2、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路床(槽)成型→道路基层→侧石安装→人行道→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
(1)测量放线
1.1在直线上采用50m设一桩的方法,在木桩上用红线标出道路路面标高,以此对路面标高进行控制,在具体施工中利用50m桩进行每10m桩的高程测量,进而可以对道路的纵向坡度进行控制;在每10m的横断面,道路中心和两边三个桩进行道路横断面坡度控制。
1.2曲线上采用20m为一桩的方法同样用红线标出道路中心标高,同样利用其10m的标高测量。
在每10m的横断面,道路中心和两边三个桩进行道路横断面坡度控制。
(2)路床(槽)施工
2.1路床(槽)大面积挖填时,采用机械开挖,小面积和机械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
大面积填土路基时,挖掘机挖土汽车运土至路段,装载机平整,刮土机进一步平整,压路机碾压,洒水车浇水养护。
2.2路床(槽)开挖至路床(槽)顶面时,注意预留碾压高度。
其数值可通过试验确定,一般碾压高度控制在3cm左右。
路床需要回填的地方,先进行基底平整,压路机碾压原土。
而后进行分层回填,每层厚度30CM;高差较大的地带,进行分台阶回填,每台阶高30CM,宽50CM。
2.3为了保证路床结构整体性,路床挖填宽度每侧宽出路边线2米。
2.4机械开挖之后,测量员及时布置高程控制桩,人工对路床细致平整、整型,压路机碾压。
2.5压路机碾压路床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及一轮压半轮等原则,压路机碾压路床直到无明显轮迹为止。
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及其它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机械振动夯或人力夯夯实,防止漏夯、漏压。
2.6碾压成型后,立即测定其压实度,判定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按设计要求检测路床宽度、标高和平整度,并进行整修成型。
(3)道路水泥灰土基层施工
水泥灰土基础全部采用场拌法施工,白灰采用优质块灰现场消解。
3.1材料
A、石灰:
宜用1~3级的新石灰,其活性氧人物化物含量不得低于60%,对储存较久的粉状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含量再决定是否使用,若氧化钙加氧化镁储量小于30%的不宜使用。
B、土:
土的塑性指数为7~17为最好,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
C、水泥:
采用32.5#或42.5#硅酸盐水泥。
3.2土及白灰拌的摊铺
A、回填用土首先要做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现场取拟用做回填的土送实验做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B、用做回填的土不得含有树根、垃圾、砖块等杂质。
回填土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若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筛土。
C、按事先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摊铺土,应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铺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建筑物拣出。
D、土层整平后,用6~8t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中波,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E、用块灰时应在用灰前2~3天进行粉灰,使消解石灰粉化充分,并过1㎝筛孔的筛子后袋装运入工地。
F、按计算所得的每车石灰的虚铺面积,画出方格网,每车一个方格卸铺白灰,用乔板将石灰均匀摊开,并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以保证石灰含量。
3.3摊铺水泥
A、灰土拌和好后检查其含水量,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如含水量小应再洒水拌和。
人工整平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B、计算每袋水泥(50Kg)摊铺面积,画出方格网。
应在当日将水泥送到摊铺路段,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
C、每一个网格内一袋水泥,破袋摊铺,用挂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铺面积相等。
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无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现象。
3.4灰土拌和碾压
A、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灰土采用机械拌和,交叉口、拐角处、机械拌和不到的地段,采用人工拌和,每次拌和不得有漏拌现象发生。
B、采用灰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时投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C、灰土采用灰土机拌和,应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侵入下乘层5—10㎜以利上下粘结。
D、拌和后,如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
洒水后应再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拌和机应紧跟随在洒水车后面拌和以减少水分流失。
E、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和花面,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F、施工中石灰土拌和均匀后,按虚铺(虚铺系数1:
1.8)厚度均匀摊铺在已验收合格的路床内,摊铺宽度同路床一致,摊铺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
G、灰土基础施工,必须当日摊铺,当日碾压。
碾压采用12T、15T光轮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方法同路床成型。
H、灰土碾压成型后,应立即对其压实度、高程进行复测、平整,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后,开始洒水养护。
I、灰土成型后,洒水养生一周。
养生期间,要保证灰土始终处于潮湿状态,严禁车辆通行。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4.1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及配合比
a:
水泥
采用标号不低32.5号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
水泥品质须分别符合GB175—1995和GB136—92的规定要求。
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须对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并及时取样进行主要品质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等复检试验。
B:
集料
粗、细集料应洁净、坚硬、耐久,其品质应符合《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规定的要求。
经确认砼配合比的粗、细集料合成级配满足下表要求后再使用。
C:
水
拌和水应采用清洁的淡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建设部标准,《砼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的要求。
D:
外掺剂
宜采用缓凝型减水剂,所用外加剂的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外加剂》(GB8076—97|)的要求。
E: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确定
由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送样到中心试验室。
中收试验室按《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
4.2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碾压
A:
清理下承层:
在摊铺前对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清扫,清除浮土及松散的材料,并对下承层洒适量的水,使其表面湿润。
B:
施工放样:
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进,采用机动车道一侧张拉钢丝作为基准,边线超宽10㎝。
每10m打一木桩,挂钢线控制铺筑高程,充分拉紧钢丝线,以免钢丝线下垂。
施工三天后对中桩超宽部分放线用切缝机切除10㎝。
一次放线长度控制在100米以内,摊铺中设专人护管钢丝架以免碰撞钢丝,发现问题及时整平、调直。
D、铺筑试验段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正式施工之前,选择100米做为铺筑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水泥稳定基层的工艺、松铺系数、机械组合、压路机辗压整度及辗压遍数,核定压实度:
77天强度达到2—3Mpa以上,最终确定配合比。
用于指导后期施工。
E、5%水泥12%灰土基础底基层施工后,每20m桩号处,测出底基层高程后,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设计高程相比较,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按做好原始记录。
以确定出确切的松铺系数。
F、混合料拌和:
采用场外集中拌和方式。
在混合料拌合之前,根据配合比要求确定出不同生产量下各种材料转速,以保证级配准确,并料含水量和施工现场的情况,特别是雨后石料含水量变化较大,应及时调整向拌和室中添加的水量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在各项指标确定之后,不得随意进行调整,拌和时间2min。
G、搅拌机拌第一罐拌和料时,除按原配比用量外,应增加水泥用量2%。
H、混合料运输: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使用20T红岩汽车和8T东风自卸汽车运输,在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
I、混合料在拌合后,宜在4~5小时内摊铺完成。
J、道路碎石基层施工,采用砖模围护以防20CM厚碎石基层散乱,采用机械摊铺人工配合找平,压路机碾压密实。
K、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采用摊铺机摊铺,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是,立即进行碾压,碾压时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再进行振动碾压。
L、碾压成型后,及时取样检测其压实度。
M、碾压成型后即进行洒水养护,并按期取样检测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道路侧石安装
5.1侧石集中采购,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分期分批进货到场。
材料到场后堆放整齐,防止碰撞损坏和污染。
5.2侧石安装前,基槽夯密实,下垫砂浆要满足设计配合比,砂浆垫层要求砂浆饱满,侧石安装时挂线安装。
侧石块与块之间予留1厘米的缝隙,并用砂浆嵌填密实,确保稳固、直顺、平整。
5.3侧石安装采用双面挂线的方式进行,两面都要跟线平齐,以保证侧石安装的平整和垂直。
5.4安装完后及时对侧石表面遗留砂浆清理、打扫干净,注意对成型产品(工序)的保护。
(6)沥青砼路面
6.1材料
Ⅰ、粗集料
A、集料应为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
全部材料必须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得含有泥土、有机物和其它有害杂质,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扁平细长颗粒(长与厚或和短边之比超过3:
1的扁平料)含量不大于15%。
B、当按照JTJ054—94进行磨耗试验时,沥青路面联接层石料的磨耗率不得超过40%,沥青路面面层石料磨耗率不得超过30%。
C、当按JTJ057—94标准方法试验时,其联结层石料饱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80MPa,压碎值不得大于28%;沥青面层石料饱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00MPa,压碎值不应大于25%。
D、当按HT054—94标准进行方法试验时,集料的裹附率应在95%以上;按JTJ052—93最佳方法试验时,对沥青的粘结力不得低于IV级。
否则,应自费掺加外掺剂,其外掺剂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
E、2mm筛孔筛余的混合集料应是碎石轧碎的砾石,粗集料中轧碎颗粒含量应在95%以上(按重量计)。
F、当按适当比例同其他必须的细集料和填充料混合而成混合料时,所合成的
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Ⅱ、细集料
A、细集料应为干净、坚韧、表面粗糙而棱角的颗料,其石料质量应满足粗集料中
(1)一(5)的要求。
如果使用天然砂时,其颗粒应坚固、干燥和耐久,并不得含有有机物和其它杂质。
B、当按JTJ054—94标准试验时,细集料应满足比重大于2.5、硫酸盐稳定性试验损失最大为12%、塑性指数为0的要求。
C、通过2mm筛孔的混合集料部分应是天然砂或用适宜作粗集料的石料轧碎而成的细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料。
当按适当比例与其他必须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时,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Ⅲ、矿粉
A、应采用石粉做矿粉,矿粉要干燥、疏松,含水量不大于1%,并不得含有泥土、杂质和结块颗粒。
通过0.075mm筛孔的细颗粒含量不得小于80%。
B、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低标号水泥也可以用来做矿粉。
C、按JTJ051—93和JTJ052—93标准所确定的塑性指数不大于2。
Ⅳ、石油沥青
A、要求质地均匀、无水份,当加热到170℃时不起泡沫。
B、每批托运到现场的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实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规定的试验结果。
C、沥青使用前要按规定进行复检试验,提出合格的试验报告。
6.2混合料的拌和
A、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
应对每
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B、拌合应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
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C、沥青的加热温度应在150℃一170℃范围内,石料加热温度应在140℃一170℃范围内,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在145℃一165℃范围内,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