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209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docx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及出处。

(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3)能改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2、方法与过程:

(1)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2)运用比较方法,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父亲艰苦创业“有志气”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刻意蕴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2、质疑法与探究法。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想】

指导学生自读本文,要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个文眼去把握情节,探究“父亲”形象的意蕴,理解“台阶”的内涵。

制作课件时,选取

农民图像引导学生感悟或对比父亲形象,加深对“父亲”的理解。

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中更不能忽视的是“人文性”,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加深理解。

当然,教师“情”的投入也相当重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感召力,与学生的互动才能更有成效,效果才会更好。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朗诵《写给父亲》导入:

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辨音识义,补写课内其它生字词,并注音。

(1)认读以下字词。

凹凼(āodàng)涎水(xián)淌汗(tng)揩汗(kāi)嘎嘎(gā)

黏性(nián)掺水(chān)蹿上(cuān)胯骨(kuà)舀米(yo)

尴尬(gāngà)聊天(liáo)撬石板(qiào)硌(gè)了一下

(2)解词:

凹凼:

凹陷,水坑。

尴尬:

神情、态度不自然。

大庭广众:

大庭:

宽大的场地;广众:

为数很多的人群。

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微不足道:

微:

细,小;足:

值得;道:

谈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低眉顺眼:

低着眉头,眼中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2、请学生交流搜集的李森祥的相关知识,交流、补充、归纳。

作者:

李森祥(1956--):

浙江衢州人。

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

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教师出示问题: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学生思考后班内交流:

明确:

(1)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

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

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3)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2、提问: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人物呢?

(板书:

线索——台阶、人物——父亲)

3、我们可用三个词组来概括故事情节:

叹台阶——造台阶——坐台阶

4、现在大家对故事情节大都有所了解,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一下呢?

【要求改用第三人称,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

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口齿清楚,内容连贯,并富于感情。

明确;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可是凭着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

他想聚沙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

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跨了。

5、追问:

建新屋,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详细,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

明确:

文章的详略由中心定。

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略写,造台阶详写。

四、研读赏析——凝望台阶,感悟父亲。

1、叹台阶

提问:

父亲造屋原因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从这,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

明确: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也就高——文眼。

台阶——地位——尊重,父亲——要强、不甘人后。

(板书:

叹台阶——有志气、不甘不后)

2、造台阶

提问:

(1)父亲为建九级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准备?

明确:

捡砖、拾瓦、塞角票,积铢累寸。

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

(2)、出示图片一、二,猜猜内容,与课文造台阶部分的哪个段有关。

A、渴慕图,写了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

提问:

这是什么描写?

为什么不用心理描写?

你来说说父亲的心理。

明确:

神态描写。

专注的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早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传神。

分析人物描写,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瞧瞧人家的,那才叫气派。

这辈子,我也要建一栋九级台阶的房子,叫大人小孩都神气神气。

咱身体好,有的是力气,拼命干,早晚都有攒够钱的那天!

B、高兴图。

动工时,父亲忙前忙后,干到半夜,不辞劳苦,乐在其中。

台阶造好了,他那个高兴劲当然是别提了。

提问:

不过,课文写的高兴与这幅图相同吗?

课文是怎样写的?

(尴尬的笑)。

体会一下,他的这种神情有什么特色?

(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了,新屋就要完工了,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

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

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板书:

造台阶——不怕艰辛乐在其中

3、坐台阶

(1)提问:

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

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

不对劲、不自在。

台阶低、地位低,父亲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

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他反而感到处处不习惯、不对劲了。

追问:

那他最后坐到了哪?

(门槛上——多朴实的人啊,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农民,特谦卑。

(2)提问:

那他的身体呢?

(累跨了)。

有什么表现?

(挑水闪腰,很少跨了家门,若有所失)

(3)出示图三:

失落图。

品析:

若有所失这人怎么了?

明确: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不所失。

这人怎么了?

——没怎么,奋斗一生,愿望实现,心满意足,但不经意间,曾经体壮如牛的自己却老了,从不知苦累的自己竟不能干活了,连水也挑不动了,一时间,精神支柱也倒了,内心有着许多的失落、惆怅、沮丧,真是无法言说。

但从中,我们分明可看到父亲的倔强、不服老!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板书:

坐台阶——不自在若有所失。

4、总结父亲形象: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

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敢想敢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

(2)小结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课堂小结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六、同步达标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低眉顺眼:

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专注:

专心注意。

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说。

B筹划:

筹措准备。

晌午:

下午。

醒悟:

在认识上由模糊儿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C大庭广众:

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镶嵌:

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的凹处的装饰。

D揩:

擦,抹。

尴尬:

神色、态度不自然。

若有所失:

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

2、选词填空

(1)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抬、托、举)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驮、抬、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2)他的脚板(长大、宽大、阔大),(露出、开着、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塞着、堵着)沙子和泥土。

(3)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闷、沉重)的叫声。

(4)那黄泥加了石灰和泥浆,……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红的),红得很耀眼。

3、纠正下列句子的错别字。

A等父亲从厨房里出来,他那张古桐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

B他忽然醒悟,台阶式水泥磨的面,不经瞌。

()

C这种粘性很强的黄泥搀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

()

4、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明确:

父亲低眉顺眼一辈子习惯了,此刻忽然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让他很不适应。

渴望被尊敬,又一时不能接受尊敬。

由此可见他骨子里的卑微是无法改变的

七、同桌相互批阅完成的同步达标,并反馈信息,及时订正。

第二课时

一、深入挖掘——回首台阶探究父亲

师:

的确,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亲,发展中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为了台阶,付出了岁月、青春、健康,但他一辈子的奋斗,所得的结果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子,只不过台阶高些罢了。

1、提问:

(1)造房子为何用了大半辈子?

(穷——创业艰难)

(2)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勤劳、要强的父亲这么艰难?

(建一栋房子建到人老,说明经济发展缓慢,建材是捡来的,钱是一角角存起来的,辛苦卖一担柴1.5元,这一切说明经济落后。

2、师总结: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的创业之所以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局面,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3、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寄予了什么感情?

明确:

对父亲的优秀品质——崇敬。

对父亲一辈子的艰辛和中国农民特有的谦卑——怜悯。

对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寄予了希望。

二、拓展延伸——回味台阶、描写父亲

(一)引发思索

1、师:

请大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刻画父亲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

为了让大家在表达时能够有章可循,老师为大家举一个例子。

如:

第五自然段中的“父亲洗脚”的片断,“他的脚板宽大……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其中的“裂”,“嵌”,“刷”及“一盆泥浆”,“一层沙”表现了父亲脚板的粗糙,进而体现父亲劳动的艰辛。

脚如其人,质朴敦厚。

请大家依据这种形式谈谈你对文中细节刻画的认识

A、说片断位置

B、读课文内容

C、扣字词分析

D、探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引发想像,展开讨论,答案不求统一。

但教师更应该发挥其示范性、引导性,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

2、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我”的父亲是一个“穷爸爸”,但他的梦想却是“高台阶”。

对于这个梦想,他是怎样渴望的呢?

3、学生结合文中语句进行分析。

4、把握主题:

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

5、体会写法:

讨论归纳:

个性化的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并突出文章的主题。

要注意详略得当。

要突出重点,围绕中心选材。

把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要想很好的阅读一篇文章,先抓住关键句,然后再细细感知,会比较顺利。

(二)总结升华

师: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是一个地地道道“穷爸爸”,但是他却能够艰苦创业,不惜用毕生的精力去铸就一个象征着他的尊严和梦想的“高台阶”。

所以我们说:

父亲是一个的人。

生:

……

师:

父亲仿佛是那逐日的夸父,尽管倒下去了,但是仍不失为一个悲壮的英雄,台阶则是他一生志气的丰碑。

三、写作技巧探究:

(围绕中心选材,安排详略的重要)

1、提问:

对老屋三级青石板的描写能删去吗?

明确:

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粗糙——经济条件差

我跳上跳下——年幼,盖好新屋时,已长大。

说明建屋所用时间长。

脚板——终年辛劳,家庭贫困。

2、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明确:

(1)相同之处:

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2)不同之处: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3、写作特色

(1)以“台阶”为线索,组织情节。

(2)“父亲”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3)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四、迁移延伸

师:

好的文章具有感染力,能打动人,亲爱的同学们,你被课文里的父亲感动了吗?

你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了吗?

1、我说我父:

引导生说自己的父亲,了解父亲的人生经历、生活故事,能体现父亲的追求、品格、做人原则,或是讲讲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要求:

抓住父亲某个令你感动难忘的特点,讲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

2、作业:

小练笔《我的父亲》。

注意选材立意。

3、总结全文: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眼里,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让我们说声:

父亲,您辛苦了,感谢您。

把这首歌送给他们,好吗?

4、播放音乐:

刘和刚《父亲》,结束本课的学习。

【教后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