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028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docx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考试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精析与模拟测试

1、长度、运动、速度;

【难点1】参考系:

例1:

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答案】地面;乙车向北,丙车静止;向南;以向北行驶且速度比乙车快的汽车。

【变式1】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______的,相对于乘坐的车是_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同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的.

【答案】向东运动,静止,静止,快速向东

【变式2】一位勇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答案】C

【变式3】甲、乙、丙三个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

,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

,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

,丙匀速下降,且

D.甲、乙、丙都匀速下降,

,丙速度最小。

【答案】C

【重点2】路程-时间图、速度-时间图

例2: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答案】B

【变式4】如图是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在5s~15s内物体的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

【答案】0 0.4 

【重点3】长度、时间的测量

例3、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

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一拃:

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答案】A

【变式5】下图是测量圆的直径的一种方法,如果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该圆的直径d大约是

cm,其中你的估计值是cm。

【答案】1.27±0.02;0.07±0.02

例4、在下列四个事件中,经历时间最接近一秒钟的是(  )

A、人眨一下眼B、人在安静时呼吸一次C、人打一个哈欠D、人心脏跳动一次

【答案】D

例5、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答案】337.5s

【难点4】

例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不遵守测量的操作规则会造成误差()

(2)零刻线磨损的尺也可以使用()

(3)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4)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答案】①×;②√;③×;④×

【变式6】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

 

A.

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

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

该结果中的“3”是估读的

 

D.

该结果是中不存在误差

【答案】BC

【难点5】机械运动的计算

1、路程相遇问题

计算公式:

甲乙相遇时间t=甲乙之间距离s÷(v甲+v乙)

例7:

甲乙相距5600米,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8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他们多长时间相遇?

【答案】5600÷(8+6)=400(s)

例8:

A、B是圆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逆时针而行,第一周内,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在D点第二次相遇。

已知C点离A点80米,D点离B点60米。

求这个圆的周长。

【答案】从一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小张行了80米,小王行了“半个圆周长+80”米,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王比小张多行了半个圆周长,然后,小张、小王又从C点同时开始前进,因为小王的速度比小张快,要第二次再相遇,只能是小王沿圆周比小张多跑一圈。

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小王比小张多走的路程(一个圆周长)是从开始到第一次相遇小王比小张多走的路程(半个圆周长)的2倍。

也就是,前者所花的时间是后者的2倍。

对于小张来说,从一开始到第一次相遇行了80米,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就应该行160米,一共行了240米。

这样就可以知道半个圆周长是180(=240-60)米。

一个圆周长360米。

【变式7】甲乙相距3000米,甲的速度为10米/秒,乙的速度为5米/秒,他们多长时间相遇?

甲乙相遇后,乙掉头和甲一起向乙的出发地前进,两人速度不变,问甲比乙快多长时间到达乙地?

【答案】3000÷(10+5)=300(s)

300-300×5÷8=187.5(s)

【变式8】在一环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6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4分钟甲到达B点,又过8分钟两人再次相遇.甲、乙环行一周各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甲乙合行一圈需要8+4=12分钟。

乙行6分钟的路程,甲只需4分钟。

所以乙行的12分钟,甲需要12÷6×4=8分钟,所以甲行一圈需要8+12=20分钟。

乙行一圈需要20÷4×6=30分钟。

2、路程追及问题

计算公式:

甲追上乙的时间t=开始时距离s÷(v甲-v乙)

例9:

甲乙相距200米,甲的速度为8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多长时间甲可以追上乙?

【答案】T=200÷(8-6)=100(秒)

【变式9】甲追乙,开始追时甲乙相距20米,甲跑了45米后,与乙相距8米,则甲还要跑多少米才能追上乙?

解析:

甲乙作用时间相同,且t=s/v=>甲跑的距离/乙跑的距离=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因此,甲第一次跑的45米/乙第一次跑的距离=甲第二次跑的距离/乙第二次跑的距离=甲的速度/乙的速度,乙第一次跑的距离=45-20+8=33,乙第二次跑的距离=甲第二次跑的距离-8,令甲第二次跑的距离为x=>45/33=x/(x-8)=>x=30

3、火车过桥、过隧道问题

计算公式:

过桥时间=(桥长+火车长度)÷火车速度

例10:

一列火车的车身长800米,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铁路上有两座隧洞。

火车从车头进入第一个隧洞到车尾离开第一个隧洞用2分钟,从车头进入第二个隧洞到车尾离开第二个隧洞用3分钟,从车头进入第一个隧洞到车尾离开第二个隧洞共用6分钟。

两座隧洞之间相距多少米?

【答案】从车尾离开第一个隧道到车头进入第二个隧道,火车行了6-3-2=1分钟。

行了60÷60×1000=1000米。

两座隧道之间相距的距离是1000+800=1800米。

二、声现象

【重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B

例2:

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0m的装满水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0.53;

【变式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B

【变式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吹笛子,笛管振动发声B.空气中的光速大于声速

C.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D.超声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B

【重点2】声音的特性

例3:

如下图所示,将大小相同、齿数不同的发音齿轮分别装在玩具电动机上.当齿轮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时,将一张硬纸片分别接触不同的齿轮,使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

A.aB.bC.cD.d

硬纸片

【答案】D

【变式3】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答案】A

【变式4】甲声音波形如图1-3甲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

【答案】B

例4:

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答案】A

例5: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答案】B

【变式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

【答案】

(1)ABC;

(2)80;1.02;(3)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琴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高低。

【重点3】声音的利用

例6:

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音调;能量;1531m;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难点4】回声定位

例7:

科研人员为测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14.26秒后收到返回的声信号,请你计算出此处海沟的深度(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答案】14.26×1531÷2=10916m

【变式6】如图所示,在B处有一观察者,他和山崖CD间的A处有一爆破点A.当A处发生爆炸,观察者看到爆炸闪光后经过1.5s听到了第一次爆炸声,又过了2s后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则请计算出:

(1)他和爆炸点AB间距离。

(2)他和山崖AD间距离。

【答案】510m;[(2÷2)+1.5]×340=850m

【重点5】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例8:

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制止了噪音产生的是()

A.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B.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

C.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D.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

【答案】C

2、物态变化

【难点1】温度计的使用

例1:

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答案】乙;42.0℃

【变式1】如上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答案】0.1;37.3

【重点2】熔化和凝固

例2:

如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

A.蜡的熔化B.海波的熔化C.水的凝固D.玻璃的凝固

【答案】A

【变式2】如上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B

【重点3】汽化和液化

例3:

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上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

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

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汽化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液化凝固

【答案】A

【变式3】通常情况下,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气体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先分离的是(  )

A.氦气B.氧气C.氮气D.无法判断

【答案】A

例4:

对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B.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

C.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答案】C

【变式4】奇奇发现:

开着空调的小车车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时,都会慢慢变得模糊(有水雾),车窗玻璃上的水雾(  )

A.都是由车内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都是由车外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C.冬天在车外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内侧的玻璃上

D.冬天在车内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外侧的玻璃上

【答案】D

【难点4】升华和凝华

例5:

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

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凝固

【答案】A

【变式5】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

《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答案】C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

(1)

一、选择题

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75次左右B.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36km/h

C.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6.5℃D.课桌的高度约为2m

2.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5.“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同

7.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

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8.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10、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二、填空题

1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12.夏天,小刚吃冰棒时,把冰棒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棒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

生的(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热。

13.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请说出图中标识的实验器材名称。

①  ;②  ;③  。

14.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或__________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

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汽直接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15.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人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地震很可能会引起海啸,这是因为声能传递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地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s的时间。

16.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

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  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  温度计。

(选填“酒精”或“水银”)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17.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所示,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

分:

秒”。

小车从甲位置出发,经过乙位置和到达终点丙位置时对应的数字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所用的时间为22s,计算得出小车在甲、乙段的平均速度为1.25cm/s,乙、丙段的平均速度为0.5cm/s,由此可判断小车是做变速直线(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18.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三、作图题

19.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像。

四、实验题

20.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

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

分:

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斜面的坡度应该尽量。

(选填“大”或“小”)

v=

(2)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刻度尺

(3)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m/s。

0.1

(4)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关系是:

vAB<vBC。

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①  ;②  。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乙)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中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4)在表格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的数据,若忽略实验误差,这个数据正确的记录应该是:

℃。

(5)从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

22.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象。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

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

求:

在0至15s物体运动的速度是m/s。

(2)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3.双休日小东一家驾车自驾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小东注意观察汽车里的时间表、里程表和速度计,并观察了公路旁边的指示牌,记录下几组数据:

(1)第一组数据:

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示数如图甲所,请你计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第二组数据:

小东在某时刻记下汽车驾驶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请你与上面的计算结果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