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923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docx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大连帝国泵F/FA型、F-V/FA-V.R/RA型、B/BA型、K型、G型、D型及日机装相应型式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

其他屏蔽电泵可作为参考。

1.2结构简述

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转子、定子、石墨轴承、轴套、推力盘、端盖、轴承监测器、接线盒、底座等部件组成。

1.3现场屏蔽泵规格型号及参数见下表(摘选)

表1

位号

名称

规格

制造厂

温度C

流量

m/h

扬程

m

功率

kw

P3702-1/

2

苯胺输送泵

F82-416J4BM-0

608T1-BV

大连帝国

60

35

50

11

P3103-1/

2

预缩合液循环泵

FA62-716J4EM-

1215U1-F

大连帝国

300

40

75

P3603-1

5

MDI-60循环泵

HT48B-H2

日机装

210

188

20

22

P3614-1/

2

氯苯送液泵

HS23D-C1

日机装

70

30

43

11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零、部件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2基础、机座牢固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3压力表、电流表、轴承监测器灵敏性可靠。

2.1.4管道、阀门、支架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2.1.5防腐符合要求。

2.2运行性能

2.2.1设备运转平稳无杂音,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2.2.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

2.2.3循环管道畅通无阻。

2.2.4设备能力达到铭牌规定或满足生产需要。

2.3技术资料

2.3.1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2.3.2设备随机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

2.3.3设备总装图和易损件图样齐全。

2.3.4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5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操作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灰尘、油垢和杂物。

242设备及附属管道无跑、冒、滴、漏。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检查设备有无异常振动或声响。

3.1.2检查轴承监测器的指示是否在允许范围。

3.1.3检查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是否畅通。

3.1.4按时检查压力、流量和各部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3.1.5经常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或因松动而产生的振动

3.1.6检查各部密封点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3.1.7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

表2

现象

主要原因

措施

1.轴承早期磨损(轴

承寿命短)

1.1工作液中有异物(配管生锈,颗粒等)

&在泵吸入配管处设置粗滤器(60〜

80目)

1.2

润滑不良

(1)泵、电动机室内排气不充分

比根据使用说明书,实施排气作业

(2)主叶轮的气蚀

&检查NPSHA(测定吸入压力、温度)

b.安装诱导轮

C・叶轮以及诱导轮年久劣化时,要调换成新的部件

(3)辅助叶轮的气蚀(高温型、泥浆分离型情况)

比要防止主叶轮的气蚀。

(NPSHA勺检杳)

b.检查反向冲洗液的压力

(4)混进气体(气液2相液体等)

a.检查泵吸入条件(NPSHA,防止气体混入

(5)环流量低下

a.清洗环流配管内部

b.清洗内部滤网

C・辅助叶轮的性能劣化(腐蚀及酸蚀)时,要换成新的部件

(6)液体物理性质不对(低粘度、低比热等)

a.变更轴承及轴套的材质

b・变更泵结构。

1.3

面压过大

(1)径向载何过大

a.检查运转流量是否在恰当范围内。

(是否在最小流量以下及过大流量中运转)

b.修正、检查回转部件(叶轮、诱导轮、转子等)的动平衡

(2)轴向推力过大

a.将反向冲洗压力调整到规格书记

载的值。

(泥浆分离型的场合)

b・将反向流量、压力调整到规格书记载的值。

(反向环流型的场合)

c・叶轮及泵壳等年久劣化时,调换新的部件

d・利用定期检查等的机会,返回厂家调整

1.4

液体的性状

(1)轴承及轴套上粘着异物(聚合物、析出物等)

比改善液体性状(温度条件等)

b.变更泵结构

(2)轴承、轴套、推力盘等发生腐蚀

a.变更使用材质

2.电动机的电流值增加

2.1

液体负荷的

(1)液体的性质的变化(比重大、粘度咼)

a.检杳液体物性

b.调整电动机大小

(2)泵流量的增加(过程流量、泵内部循环量)

a.检杳过程运转条件

b・拆开泵,检查内部部件

增加

⑶泵内部的流体阻力增加(腐蚀、酸蚀、异物粘附等引起的内部表面粗糙)

乩拆开泵,检查泵冗及叶轮。

(表面粗糙时,用砂纸及机械加工进仃精加工。

损伤大的情况,要换置新的部件)

2.2

机械损耗的增加

2.2.1电动机侧

(1)轴承接触面的异常

(磨损、异物粘着、腐蚀)

比调换轴承、轴套、推力盘等

b.消除轴承磨损原因

(2)轴承支持部松弛

a.对螺栓类进行紧固

(3)转子和定子的接触

乩检查转子及定子表面(检查有无膨胀变形等异常)

b.消除轴承磨损的原因

2.2.2泵侧

(1)叶轮与泵壳的接触

比检查轴的弯曲(弯曲时,进行矫正)

⑵咬入异物

比取下泵壳,检查泵内有无异物

2.3

电动

2.3.1

(1)绝缘电阻低下(潮湿)

/c、ranr4-rrzn~r^ttz伽二

比测定绝缘电阻、线圈电阻

b.通过向定子内注入2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机部的异常情况

短/(X相\7(3

绝子使定能换不调C.要

4)属

(金

开之拆除a.清

3

2.2子

D属{金

a.

a.有

4线

27电

线电查检

a.

2.5仪器

表流电查检

a.

3•转子堵转

(转子转不

动)

站壳体与叶轮诱导轮处的堵转

a.

a.

c.

a.

a.

彩定子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的堵转

异着粘上套蔽屏异入咬\71±/(\

a.

状性体液杳检b.

⑵W

a.

量水却冷的套夹杳检b.

a.

33轴承和轴套的堵转

(1)轴承异常磨损(烧坏)

a・找出轴承磨损的原因

⑵咬入异物

a.设置吸入粗滤器。

检查液体性状

(3)异物的析出、固着

⑷轴承间隙有问题(热膨胀引起)

&改变轴承(轴套)的材质、尺寸

3.4其存

(1)电动机烧坏

a.调换疋子

(2)转子导条断裂

b.调换转子

(3)电动机的启动转矩不足

C・检查电动机的启动特性和负荷特性

⑷电源电压低下

d.检杳电源

4执

丄•八、、继电器频繁动作

(1)电动机过载

a.检查运转流量

b.检查液体比重、粘度

(2)电动机过热

a.检杳夹套冷却水量

b.检查液体温度

C・清洗环流配管内部

d.清洗夹套内部

e.检查电气线路有无故障

(3)热继电器设定值不正确(在咼温条件下)

(4)热继电器本身有问题

a.切换热继电器(安装2个的场合)

b.调换疋子

5.振动大

⑴轴承的磨损

a.消除轴承磨损原因

(2)泵壳接触到叶轮(诱导轮)

a.检查部件尺寸

b.纠正轴的折曲

(3)基座安装螺栓松动

a.紧固螺栓

(4)发生气蚀

a.检杳NPSHA

(5)运转流量不对(过大、过小)

a.检查运转条件

(6)旋转方向不对(逆运转)

乩改变接线,使其正运转

(7)与配管系统发生共振

a.紧固配管支架

(8)运转系统(转子、叶轮)动平衡失调

孔检查动平衡,改变失调情况

6.噪音大

(有

异常声音)

(1)排气不充分

a.完全实施排气作业

(2)旋转方向不对(逆运转)

a・改变接线,使其正旋转

(3)运转流量不对(过大、过小)

a.检查运转条件

(4)气蚀声

a.检查NPSHA

(5)混入异物(固体的)

a.设置吸入端粗滤器

(6)泵壳内的水杂声(特别是开式叶轮的情况)

a.若是流体声音,不需米取措施

b.检查运转流量(流量过大)

(7)环流管内的流体声

a.若是流体声音,不需米取措施

(8)泵壳接触到叶轮(诱导轮)

&轴承磨损时,要调换轴承(轴套)

b・轴弯曲时,要进行弯曲矫正

C.泵壳及叶轮的接触部分要作精加工

(9)内部螺栓等松动

比拆开泵、检查螺栓等的松动(有松动时,要加紧固)

7.排不出所设定的流量

(排

压)

(1)电动机逆运转

a・检查旋转方向,改正接线

(2)发生气蚀(NPSHA不足,吸入空气)

a.检查NPSHA(测定吸入压力、清扫粗滤器、检查配管损坏等)

b.紧固吸入配管连接部位(法兰、配管部件)

(3)液体性质不一致

a・使液体比重、粘度等的数值与规格值一致

(4)测量有误

a・检查测量仪器(流量计、压力表)

b・检查旁通配管的流量

3.4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

a.当轴承监视器指向红区时;

b.当屏蔽泵有异常响声时;

c.当屏蔽泵冷却水套温度过高或突然断水时;

d.当屏蔽泵入口断液时。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3

表3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检修周期

6个丿J

12个丿J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4.2.1.2清洗过滤器、过滤网。

4.2.1.3检查清洗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的水垢。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内容

4.2.2.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4.2.2.3检查调整各部间隙。

4.2.2.4检查更换石墨轴承、轴套、推力盘。

4.2.2.5检查调整泵体水平。

4.2.2.6修整机座和设备油漆。

4.2.2.7校验压力表。

5.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5.1泵壳与叶轮

5.1.1检查壳体流道及口环处,如有腐蚀、气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涂等方法进行修理。

无法修复时应予更换。

5.1.2检查叶轮口环处,如有腐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涂等方法进行处理。

检查叶轮流道有无腐蚀、气蚀现象,腐蚀厚度超过壁厚1/3时,应更换叶轮。

5.1.3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叶轮口环与轴孔的圆柱度为0.03mm叶轮孔与轴配合一般采用H7/h6,并用螺帽锁紧。

更换叶轮时,用去重法找静平衡,而削去的厚度不大于壁厚的1/3,叶轮平衡重应不大于表4规定。

表4

叶轮外径mm

<200

201〜300

301〜400

401〜500

不平衡重g

<3

<5

<8

<10

5.2转子

5.2.1检查转子屏蔽套有无磨损、裂纹现象,如屏蔽套磨损厚度超过0.2mm时,

应更换屏蔽套。

5.2.2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或喷镀的方法修复。

5.2.3键与键槽侧面应接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

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加大只能按标准增大一级。

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本键槽的90。

或120°方向另开键槽。

5.2.4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不大于0.06mm歪斜应不大于0.03mm

5.2.5转子轴颈的圆柱度不大于轴径的1/2000,但最大不得超过0.03mm粗糙

1.6度不得低于。

5.2.6转子用配重法找静平衡,转子的平衡重应不大于表5规定。

表5

叶轮外径mm

<50

50〜120

121〜260

>260

平衡重gn

<3

<5

<8

<10

5.2.7转子中段允许跳动量不超过表6规定

表6mm

转子外径

<50

51〜120

121〜260

>260

径向跳动

0.04

0.05

0.06

0.08

5.2.8叶轮口环处允许跳动量如表7规定

表7mm

转子外径

<50

51〜120

121〜260

>260

端面跳动1

0.025

0.040

0.060

0.100

径向跳动

0.050

0.060

0.080

0.120

5.3组装

5.3.1定子屏蔽套不得有鼓包、凹陷、裂纹和摩擦迹象,两端止口同轴度

为C0.03mm如磨损厚度超过0.2mm时,应更换。

5.3.2TRG表指示应灵敏可靠。

当电泵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时,接线盒应符合GB3836.2-

83规定。

1.6

5.3.3轴套、推力盘工作面粗糙度为,轴套内外孔同轴度不得大于C0.03mm

端面对轴中心线垂直度为0.01mm轴套外径与石墨轴承内径间隙不得大于0.15mm

534石墨轴承工作面粗糙度不得低于1.6,不准有裂纹。

内外孔同轴度

为00.01mm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如表8规定。

表8

电机机座号

110

210

310

410、320

510、420

610、520

710

720

0A—0B

0.3

0.4

:

0.4

0.4

0.5

P0.5

0.5

0.6「

L

44.2

49.2

59.2

69.2

78.2

113

119

128.5

5.3.5转子组装好后,用手转动以灵活无卡阻为合格。

轴向窜量不得超过表9

规定。

表9

电机机座号

110

210

310

410、320

510、420

610、520

710以上、

620以上

轴向窜量

无自动平衡

0.7〜

1.9

0.7〜

2.1

0.7〜

2.1

0.9-2.5

1.1〜2.9

1.2〜3.0

1.4〜3.4

带自动平衡

1.5〜

1.9

1.5〜

2.1

1.5〜

2.1

1.9〜2.5

1.8〜2.9

2.1〜3.0

2.5〜3.4

D型轴向窜量:

210-0.5〜0.7;310-0.6〜0.8;410、516-0.7〜0.9;518、616-0.8〜

1.0;617-0.9^1.1(mm)

5.3.6装配叶轮时,键与键槽应紧密配合。

用止动垫圈和螺栓将叶轮牢固锁紧

电机座号

叶轮公称直径

叶轮轴向间隙

电机座号

叶轮公称直径

叶轮轴向间隙

210

125〜160

4.0

410

125〜160

4.2

200

4.2

200

4.5

310

125〜160

4.0

320

:

250

5.0

200

4.2

300

6.0

250

4.7

测定叶轮轴向间隙时,

用调整垫圈方法将轴向间隙调整到表

10规定

表10

mm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准备工作

6.1.1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工具和杂物。

6.1.2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6.1.3冷却水套以0.4Mpa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有无裂纹及泄漏现象。

6.1.4电泵以1.1倍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检查无泄漏为合格。

6.1.5用500伏兆欧表测芯子绕组对壳体的绝缘电阻,其值小于0.5兆欧时,需要干燥。

6.2试车

6.2.1转向确认

6.2.1.1关闭泵出入口阀门,关闭压力表旋塞。

6.2.1.2接通电源开车,检查泵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空负荷运转不超过3秒。

6.2.2负荷试车

6.2.2.1打开泵进口阀门,使泵内充满液体。

6.2.2.2关闭泵出口阀门,打开压力表旋塞。

6.2.2.3打开排气阀,将泵内气体排出,关闭排气阀。

启动电泵,当出口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扬程1.2倍时,慢慢打开出口阀门。

6.2.2.4负荷试车2小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a.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

b.流量、压力平稳,达到设计能力;

c.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d.轴承监测器指示灵敏,在允许范围内。

6.3验收设备经负荷试车,运转情况良好,质量符合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

7.1.2有完好接地线。

7.1.3F、R、GB、KS型泵,工作介质内严禁带有颗粒和杂质。

7.1.4排气时排气阀严禁对准自己或他人。

7.1.5运转中有泄漏和松动现象,要停车处理。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检修前,将泵内介质排净,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

并做好设备管道的清理工作,处理合格后,办理设备交接手续。

7.2.2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标志后,方可检修。

7.2.3检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换的零件,要在规定的地方摆放整齐,文明施工。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试车安全工作,要有专人指挥。

7.3.2设立明显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

7.3.3操作者必须持有操作证。

7.3.4试车完成后,操作者按停车程序关闭好阀门和停止电泵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