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844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是我国北方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松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

D.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答案】D

【解析】A、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的,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故A正确;

B、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故B正确;

C、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故C正确;

D、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室内水蒸气遇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沾在镜片上,故D不正确。

故选:

D。

2.(3分)如图所示有关光的四种现象中,与其它三种现象的原理不同的是(  )

A.

放大镜使太阳光汇聚B.

雨后彩虹

C.

海市蜃楼D.

金环日食

【答案】D

【解析】A、放大镜使太阳光会聚,是光的折射现象;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

D、金环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综合以上分析,与其它三个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D选项。

故选:

D。

3.(3分)如图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已知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同一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

B.“嫦娥四号”探测器用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号

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

【答案】D

【解析】A、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还是140kg,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可以用电磁波,不可以用超声波或次声波,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

D、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到达月球后,重力变为10N,故D正确;

故选:

D。

4.(3分)如图甲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①、②、③,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答案】B

【解析】由图乙可知,三种液体①、②、③的体积相同时,其质量关系为m1>m2>m3,由ρ=

可知,其密度关系为ρ1>ρ2>ρ3;

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1>ρ2>ρ3,由ρ=

可得V=

,可知V1<V2<V3,

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②,中间为③,右边为①,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

②、③、①。

故选:

B。

5.(3分)摩天轮是很多游乐场的必备项目,也深受大家喜欢。

小明同学周末也去洋湖湿地公园体验了一把。

当他坐在正在匀速转动的摩天轮上时,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此时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

B.以地面为参照物观,小明是静止的

C.小明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D.关掉驱动电机之后,摩天轮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当小明坐在正在匀速转动的摩天轮上时,小明随摩天轮一起运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小明此时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当小明坐在正在匀速转动的摩天轮上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当小明坐在正在匀速转动的摩天轮上时,小明随摩天轮一起运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小明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故C正确。

D、关掉驱动电机之后,摩天轮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摩天轮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了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

C。

6.(3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这一天人们不仅要食用传统食物元宵,还要打灯笼、猜灯谜,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

如图所示,挂在绳子下端的灯笼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灯笼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作用点相同

【答案】A

【解析】A、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灯笼对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B错误。

C、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灯笼对绳子的拉力作用点在绳子上,绳子对灯笼的拉力作用点在灯笼上,二力作用点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

A。

7.(3分)如图所示,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运动员投掷铅球时的准备动作增大了铅球出手时的速度,由于惯性,铅球继续保持出手时的速度,从而抛的更远,利用了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跳远时助跑,增大了起跳时的运动速度,由于惯性,继续保持起跳时的速度运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而带来伤害,故C符合题意;

D、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地面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属于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3分)关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B.物体必需接触时才有力的作用

C.离开枪管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重力和火药的推力

D.磁铁吸引铁钉,磁铁是施力物体也必然是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此选项错误;

B、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

重力和磁场。

此选项错误;

C、离开枪管在空中飞行的子弹,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火药的推力不存在。

此选项错误;

D、磁铁吸引铁钉,铁钉也吸引磁铁。

所以磁铁是施力物体也必然是受力物体。

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9.(3分)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6米的P、Q两点同时同向沿P、Q所在的直线运动,甲乙两车运动的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遇

B.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C.经过12秒,甲乙之间距离一定不小于6米

D.经过2秒,乙到P点的距离一定大于6米

【答案】C

【解析】

A、由a、b图象知,t=6s时,s甲=6m,s乙=12m,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如果甲在乙前,两车相遇;如果乙在甲前,两车不能相遇,故A错误;

B、由a图象得,v甲=

=1m/s,由图象b得,v乙=

=2m/s,v甲<v乙,乙车运动的快,故B错误;

C、P、Q两点相距6m,经过12秒,甲通过的距离s甲′=v乙t′=1m/s×12s=12m,乙通过的距离:

s乙′=v乙t′=2m/s×12s=24m,24m﹣12m=12m,两车最小距离为12m﹣6m=6m,故C正确;

D、经过2秒,乙通过距离:

s=v乙t=2m/s×2s=4m,若Q点在P点后,乙与P点距离为:

6m﹣4m=2m<6m,故D错误。

故选:

C。

10.(3分)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的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

飞机机翼上方凸起,下方平直,飞行时可形成向上的升力,下列现象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与飞机机翼的设计原理相同的是(  )

A.

气球的升空B.

潜水艇上浮

C.

“龙吸水”升空D.

火箭的升空

【答案】C

【解析】飞机的机翼上方凸起,下方平直,空气在相等的时间内,经过上方比下方的路程长,上方比下方的空气速度大,上方比下方的压强小,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解:

A、气球的升空利用的是浮力原理。

故A错误;

B、潜水艇利用减小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浮力,慢慢上浮。

故B错误;

C、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快外部流速慢,造成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水向上加速运动,即为龙吸水”现象,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故C正确;

D、火箭的升空利用的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D错误。

故选:

C。

11.(3分)正在加速出站的火车,如果其受到的外力都消失了,则火车将(  )

A.继续加速B.逐渐减速

C.保持静止状态D.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正在加速出站的火车,如果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该火车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故选:

D。

12.(3分)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在下列措施中(保证容器中有液体,且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

D.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空心铜球分别浸没在水

【答案】C

【解析】

A.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剩余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根据

可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故A错误;

B.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

可知,抽出的水的质量一定大于酒精的质量,剩余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剩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根据

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B错误;

C.两个金属球体积相同,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排开的水的质量大于排开的酒精的质量,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则根据V=Sh可知,水增加的高度比酒精增加的高度大,再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又知原来压强相同,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C正确;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空心铜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由

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即水面上升的高度小于酒精液面上升的高度,水的密度大于酒精,所以不能确定排开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2分)

13.(4分)如图所示为我市南二环路一段全长近千米的全封闭降噪隔音装置。

它是由金属复合吸音板、采光隔音板及通风金属格栅板三类材料组成。

采用全封闭隔音是通过________来控制噪声的;路旁还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阻断声音的传播;响度。

【解析】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是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弱噪声;

噪声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14.(4分)小红身高160cm,她距离平面镜1.5m,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_m。

当小红向平面镜走近0.5m时,她的像大小________160cm(选填“<”“=”或“>”)

【答案】1.5;=。

【解析】

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小红身高160cm,她距离平面镜1.5m,此时物距为1.5m,则像距也为1.5m,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1.5m;

由于像与物是等大的,所以当小红向平面镜走近0.5m时,像的大小将不变,=160cm。

15.(6分)如图所示,学校房顶水塔的水能供到宿舍各楼里,是应用了________原理,五楼水龙头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一楼水龙头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连通器;小于。

【解析】学校房顶水塔与宿舍各楼里的水管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是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五楼水龙头受到水的压强小于一楼水龙头受到水的压强。

16.(8分)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最后停在粗糙水平面上,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时速度会越来越________;在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最后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答案】快;不变;竖直向上。

【解析】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时,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变大,速度会越来越大;

在平面上滚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小球最后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则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6分)

17.(6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安装装置时要________(选填“A”或“B”),方便调节。

A.从下到上B.从上到下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__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值,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选填“A”或“B”)。

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和开水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在人的皮肤表面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将导致皮肤严重烫伤,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答案】

(1)A;

(2)99℃;小于;不变;(3)A;液化;放热。

【解析】

(1)在安装实验仪器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质并不能碰容器底和壁,故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原则进行安装,故选A;

(2)从图乙可以看出,温度计分度值是1℃,所以水的沸点为99℃;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A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水蒸气在人的皮肤表面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所以会将导致皮肤严重烫伤。

18.(4分)利用身边的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小亮通过观察_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上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法。

(2)如图甲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________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通过上面的实验探究小亮明白了公共汽车上配备的逃生锤的工作原理,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及使用最合理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

(4)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

【答案】

(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

(2)压力;受力面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A;

(4)保持矿泉水瓶正放不变,向瓶内加适量水,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解析】

(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图中可看出,受力面积越上,作用效果越明显,故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在一些公共汽车上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A;

(4)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改变压力大小,控制受力面积不变,他的操作步骤是:

保持矿泉水瓶正放不变,向瓶内加适量水,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19.(6分)开原以盛产大蒜闻名,小越想知道开原大蒜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测量。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越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g。

(3)他将蒜瓣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蒜瓣的体积为________m3,密度为________kg/m3。

(4)小越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

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5)同组的小爱同学测得一个装饰球A的密度为ρ0,他们想利用它测量一杯橙汁的密度,发现装饰球A在橙汁中漂浮,于是选取了测力计、细线和一个金属块B,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装饰球A的重力为G;

②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用细线拴好挂在测力计下,并将金属块B浸没在橙汁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________(填“装饰球A”或“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

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________(用ρ0和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答案】

(1)左;

(2)5.4;(3)5;1.08×103;(4)B;(5)装饰球A;

【解析】

(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后,发现指针偏于分度盘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甲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一个蒜瓣的质量:

m=5g+0.4g=5.4g,

(3)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25mL,由图丙可知水和蒜瓣的总体积为30mL,

则一个蒜瓣的体积V=30mL﹣25mL=5mL=5cm3,

蒜瓣的密度ρ=

=1.08g/cm3=1.08×103kg/m3;

(4)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还与原来一样,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会导致误差更大,故只有B正确;

故选B;

(5)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装饰球A到的浮力

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

已经测得装饰球A的重力为G,密度为ρ0,则

装饰球A的体积为V=

装饰球A受到的浮力为F浮=F1﹣F2,

因为F浮=ρ液gV排,

所以液体为ρ液=

20.(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水透镜的、烛焰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随着实验的进行,同学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重新成在光屏中央,他把凸透镜________调。

(填“往上”或“往下”)

【答案】

(1)8.0;同一高度;

(2)照相机;能;(3)远视;往下。

【解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8.0cm。

实验前应先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

(3)当从水凸透镜内抽出一部分水后。

使透镜凸起程度变小,会聚能力较弱,将像成在光屏的后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光屏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光屏前移,所以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凸透镜。

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远视眼镜。

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则像的位置会偏高,即屏上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

应将凸透镜往下调;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8分)

21.(4分)学习过物理知识后一些同学的思考,小军在期末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考试结束后他又对声音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现象。

说明声音是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答案】信息;振动。

【解析】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听到指令开始答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发声的音叉由于在振动,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6分)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判断图甲中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为什么?

(2)求乙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若甲图中小汽车以此速度行驶216km,消耗汽油21.3kg,求小汽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消耗汽油的体积。

(ρ汽油=0.71×103kg/m3)

【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由图甲可知,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

(2)0~40s内以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00m,所用的时间t乙=40s,所以乙车的速度v乙=

=30m/s;

(3)由图甲可物质,0~4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1200m,所以甲车的速度v甲=

=30m/s=108km/h;

若甲图中小汽车以此速度行驶s=216km,

由v=

可得,小汽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2h,

由ρ=

可得,消耗汽油的体积V=

=0.03m3。

答:

(1)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

(2)乙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