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56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

 1、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

      2、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思考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与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聚焦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 

    1、《东西沟通三人谈:

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

 

     第一件事叫营造书香校园。

  实验方式:

诵读中华经典。

学校每周定期进行"诵读考"。

每个孩子都可以申报1至6级的考试,且依诵读篇章的多寡难易赢得不同的段位。

  实验效果:

学生阅读水平提高明显)

  第二大行动叫师生共写随笔。

  实验方式:

让老师与孩子共写随笔,每天必须坚持

  实验效果:

为了写的精彩他必须活得精彩,他必须做得精彩。

  第三大行动叫聆听窗外声音。

  实验方式:

把外面的声音引到学校。

让学生找到具体可感的人生榜样;另外要求老师们能够主动关心窗外的世界,与孩子们进行分享。

  实验效果:

激发学生的生活激情,开阔老师的视野)

  第四个行动叫熟练运用双语。

  实验方式:

在双语(中文、英文)的运用上,要求参加学校每个月要给孩子有十分钟在全班,或者全年级,或者全校同学面前用中文、英文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讲话的机会。

  实验效果:

增强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

  第五个行动叫创建数码校园,创建数码社区。

  实验方式:

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每个老师每个孩子能够建设他的个人主页。

  实验效果:

通过个人主页,加强与外界世界的沟通,联络和交往)

  第六个行动叫构筑理想课堂。

  实验方式:

关注课堂,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教学所需的知识背景,

  实验效果:

避免出现教师一行情愿的"满堂灌"现象)

    2、请浏览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网站"——"教育在线"

    3、"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之一(2004年6月28日)记者李晔 张斌

一个网站的震荡波——苏州"新教育现象"之一 

  编者按:

无论怎样强调"孩子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孩子们成长最关键的地方仍在学校,教育的革新,仍然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爱因斯坦有一句尖刻的名言:

只有专业知识,你可以成为有用的狗,而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分数 +考试"的模式已经使得教育失衡多年,三亿多未成年人亟需平衡的教育,既有专业的知识,更能辨别善和美,以获得思想道德和情感上持续的滋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三篇系列报道,关注苏州的"新教育现象"。

新教育,就是摆脱"分数教育"而转向"人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文明品质和公民性格。

我们无意纵论其中的深意,只想提供一个样本———如何在"分数指挥棒"的现实困境中,寻找到一个革新的途径。

  编者按:

无论怎样强调"孩子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孩子们成长最关键的地方仍在学校,教育的革新,仍然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爱因斯坦有一句尖刻的名言:

只有专业知识,你可以成为有用的狗,而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分数 +考试"的模式已经使得教育失衡多年,三亿多未成年人亟需平衡的教育,既有专业的知识,更能辨别善和美,以获得思想道德和情感上持续的滋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三篇系列报道,关注苏州的"新教育现象"。

新教育,就是摆脱"分数教育"而转向"人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文明品质和公民性格。

我们无意纵论其中的深意,只想提供一个样本———如何在"分数指挥棒"的现实困境中,寻找到一个革新的途径。

  几天前,农村小学老师张秋瑛出版了自己的教育随笔集———《五十二岁的我》。

在吴江市北厍镇中心小学执教了三十多年的她,退休前一年才学起了打字,现在她每天上网,每周发帖子,俨然是一个知识网民。

从闭塞的农村教师到有思想见地的网络作者,变化的力量来自一个网站———教育在线。

  自 2002年 6月 18日正式开通以来,教育在线已有注册会员 5万,总访问量超过 200万次。

两年来,不知有多少"张秋瑛"在这里获得了崭新的事业动力。

"这里天天都热闹,"苏州同里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钮元华说 ,"我已经上瘾了,哪天不看心里就怪怪的。

"

  一个网站

  教育在线之所以热闹,因为在它的背后,是苏州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发起推动的"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用流行的概念解释,就是通过网站平台,传播并实践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以抗争目前盛行的"分数教育"。

如今,全国各地几万名教师通过一根根电话线连上这个网站,如同血脉相连,不停汲取"新教育理念"的营养。

  宣布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从 2002年的第一所———昆山玉峰实验小学 ,到现在 200多所,从苏州到全国 21个省份,发展之迅疾、范围之广,连发起人朱永新自己都连称:

真是出乎意料!

  教育在线的经济后盾是薄弱的。

"网站没用政府一分钱。

"这是"朱永新们"的得意之处。

整个网站的维持和运转,完全是民间力量在推动。

网站的技术支持是一所中学的计算机老师,他也是整个网站唯一拿津贴的工作人员———每月 200元的上网补贴。

网站一年维持费用大约两三万元,眼下全由朱永新独力支撑。

  在这个简单的舞台上唱的戏却很精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网上授课,热情的网民为云南边陲的学校捐书,大量教师在论坛上智慧碰撞......众人拾柴火焰高,各地教师都满腔热情地在网络上添砖加瓦。

  当教育在线有了 5万名注册网民之后,当访问量突破 200万人次之后,一些擅长经营的校长就在私下说,教育在线如果实施商业操作,"每年起码能来四五百万元。

"但是,教育在线没有像其他教育网站那样叫卖考试书籍或刊登培训班广告,有的只是教育理念的交流碰撞,一位校长说:

"这里是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地方。

"

  六件法宝

  理想主义的网站背后,是一次理想主义的实践。

朱永新推动的新教育实验,完全是"自愿加盟、来去自由"的公益性活动———无需交费,无需设施,只要是认同新教育理念,只要有实践的真诚,无论学校或个人,都可加盟。

  吴江市北厍镇中心小学校长徐惠明就是其中的一个。

去年 5月,他登录教育在线,注册学校的基本情况。

很快,朱永新有了回复,并为学校亲手挂上"新教育实验学校"的铜牌。

所有这些,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仪式。

除了新教育的理念,朱永新和他的网站无法给予徐惠明更多东西。

  这理念只有六句话———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记日记、营造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建设双语校园、聆听窗外声音。

每一句话,朱永新都有自己的阐释。

为什么要书香校园?

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几乎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为什么要共记日记?

因为这可以激发师生的独立思考和共同成长。

为什么要营建数码社区?

因为那是平等交流的平台......

  这六句话,就是想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激发老师的热情和潜力,让师生和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于是,《老子》、《论语》、《朱子家训》等中华经典进入了学生的晨读视野;学生和老师共同撰写日记,独立思考现实生活;总经理、外商应邀开课,了解窗外的世界......很多老师都对记者提到爱因斯坦那句尖刻的名言———如果只有专业知识,那只能成为有用的狗,而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六句话就是六件法宝,也许能让我们避免只培养出有用的狗。

"一位年轻教师在网上说。

  朱永新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对新教育理念的自信。

去年他在教育在线上张贴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开出明确的投保条件:

"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

一天所见、所感、所思均可入文。

十年后持 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也有趣,"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盐城的数学教师张向阳从此每天笔耕不辍,仅仅六个月,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就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 50多篇文章,十个月里写了近 30万字的教学笔记。

  "师生共写日记"在同里第二小学推行不到两年,效果已经卓著。

本学期,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作文累计超过 40篇。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钮元华当着全校千余师生给学生发放报社寄来的稿费单,最多的一次,学校竟一下子收到 14张稿费单,全校轰动。

"辨别善恶,体验美好,同时又感受成功的感觉,这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情!

"校长说。

  所有的努力,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有人评价,借网站推广的新教育实践是一种"低成本扩张"的革新举措,它没有改变任何现行的教育体制,却在悄悄改变教育的精神内核。

  精神家园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

小学教师费建妹曾经终日打牌,不思进取。

自从接触"新教育实验"后,忽然像换了个人,每天坚持写教学笔记,大量发帖,成了网站上的名人。

  "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是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在教育在线的首页上,顶栏红色的大标题就写着"共建教师的精神家园"。

记者上网发现,即使是午夜或清晨时段,讨论室里依然人头济济,全国各地的老师大都用"开阔了我的视野"、"结识了很多同行业的佼佼者"、"有了随时发表见解的平台"、"在这里重新找到了激情"等词汇,来形容网站对自己工作甚至生命成长的影响。

似乎是一场惊喜的邂逅,教师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当老师的事业激情被"点燃"之后,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带动前行。

在第一个加盟的昆山玉峰实验小学,网名为"海子"的教师曾经专门为一个学生记日记,观察几个月,记了几个月,最后他出了一本书《孩子,我看着你长大》。

朱永新说,毫无疑问,这本书将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另一位教师开始把读书、写作、思辨、讨论作为学生教育的根本,"就说素质教育,独立思考才是本,琴棋书画那是末。

"

  一样的学生,一样的学校,但是教师的状态不一样了,以前模糊犹豫的想法现在都变成可操作的办法,教书不再枯燥,育人成为神圣事业,师生的生活空间就变得丰富多彩。

"这个网站产生了一种无形的振荡波,"一位年轻的教师说,"它振荡着我们的心灵。

"

     4、"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之二(2004年6月28日)记者李晔 张斌 

一个教育市长的奔波之旅——苏州"新教育现象"之二

     朱永新算是出名了!

  上周末,他到吉林,再上周末,他到湖州。

每到一处,他的演讲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总是有成百上千名教师坐在底下,讲完后总是被团团围住,当地领导也总是当即号召中小学校长们行动起来,加盟新教育实验。

这几年,贵州遵义、云南安宁、陕西定边......一到周末,他就往外地跑,像明星一样应邀巡回演讲。

"没去过的地方,要尽量抽空去点把火。

"朱永新说。

  四处点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这位46岁的苏州市副市长两年前开始力推"新教育实验",现已遍及21个省、200多所学校,加盟者络绎不绝,形成一个以苏州为策源地而影响全国的"新教育现象"。

  教育"回家"

  朱永新,本是一介书生。

书生报国无他术,唯有手中笔如刀。

作为苏州大学博导的他,无疑是一个勤奋的作者,就任副市长之前已著作等身,眼下十卷本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即将出版。

  然而,文字越多朱永新越是心下惶然。

他对教育积弊有切肤之痛,曾大声疾呼"育人之要在育心"、"用人文滋养心灵",甚至提出过"削减小学数理课程"、"保证孩子的睡眠权"

  等具体措施,虽也引起一些共鸣,最终往往如打了水漂的石块,荡起了波澜,却沉入河底。

看着墙角积灰的博士论文,想起经济学家熊彼特弥留之语:

"我的书和理论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朱永新不由一声叹息。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奋起行动。

1997年底,朱永新走出书斋,从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直接被提拔为苏州市副市长,开始他的实践之旅。

现实中,"考试教育"的繁荣,已经使人们忘却教育的本意,孩子从小学开始,除了大量作业,就是埋头"奥数"等课外班,而作为"人"而存在的基本技能,如沟通、表达、交往、合作等要素在教育中却没有地位,艺术、道德、美的问题,更是不见踪影。

这危害就如同把发展等同于GDP一样,不是科学的教育观。

朱永新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地说:

"教育"应该回家了,回到它本来的意义中去!

  然而,即便是副市长,面对固有的教育体制,面对"分数至上"的教育文化,也是势单力薄的。

从一开始,朱永新就明白对"分数指挥棒"发牢骚于事无补,他一直在探寻:

有没有一条低成本变革的捷径?

戴着镣铐是否也能跳出精彩的舞蹈?

  突破教师

  实践,从理论的寻根溯源开始。

  作为一个教育学的博导,作为美国阿姆斯壮大学"2001年杰出教育家奖"的唯一获得者,他对中国基础教育20余年来的变革有深刻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萌芽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提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识能力,更要关注精神道德修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理念———对于几乎人人叫好的两次变革,朱永新在肯定的同时却持保留意见:

太重视学生而忽视了老师。

  "以牺牲老师的代价来发展学生,不会是好教育。

"朱永新诘问:

没有老师的快乐,哪来学生的愉悦?

没有老师的发展,哪来学生的进步?

如果老师仅仅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而不能同时照亮自己,哪来可持续的教育发展?

一声声诘问,并非朱永新的独创,它们粘带着历史的尘土。

一百年前发轫于西方的教育实验中,美国思想家杜威早已宣称培育独立精神和健康人格,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是坚定的拥趸,身体力行地实践着。

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正是脱胎于此。

在朱永新的教育观里,教育是为一切人服务的,除了学生,还有老师。

  突破口,自然选择在教师的身上。

  怎样突破?

从2000年以来,朱永新一直在寻找切入点。

最终,身为苏州市副市长的他出人意料地没有动用任何行政资源,而选择了民间动员的方式。

一个名为"教育在线"的网站,成为这位副市长实践理论的重要平台。

他不断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发表帖子,不断召集凝聚各方教育工作者。

吴江市教育局科教室的张菊荣、吴江梅堰实验小学的孙惠芳都曾被朱永新以私人身份邀请聚谈,共商新教育大计。

同时,他用新理念来打动老师,而不是通过行政渠道来命令校长,把"新教育实验"推向一个个学校,而今终于蔚然成风。

  官学平衡

  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推动教育改革,何以偏偏弃用手中权力?

  "有时候行政的力量反而最弱。

"这是朱永新敏锐的判断。

不唤起内心的渴望,不激起理想的激情,新教育实验即使推行得轰轰烈烈,最终也很可能流于形式。

"自愿加入,才能自觉实践。

"朱永新因此宁愿俯身关注每一个学校而不愿登高一呼,下达命令。

  除此之外,也许有更为微妙的地方。

"新教育实验"推行之初,一个学校按例挂上铜牌,上书"新教育实验学校",落款"朱永新教授主持"。

不料朱永新对这块牌子恼火非常,一再坚持去掉他的名字。

  另外一件事也同样意味深长。

教育在线网站眼下注册会员超过5万,总访问量突破200万,擅长经营的校长们纷纷建言献策:

找个商业合作伙伴,网站的钱就哗啦啦地来了。

朱永新回避了,回避网站的商业运作,回避新教育文库的出版事宜,回避一切可能来钱的举动。

不仅如此,朱永新还自掏腰包赞助网站每年两三万的维持费用,给外地要求加入新教育实验的贫困小学购买书籍。

  当地一位老师说,朱永新现在出名了,全国各地要求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学校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各种说法也多了,"走穴赚钱"、"爱出风头"、"捞取政治资本"......学者和官员集于一身的朱永新,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获得平衡。

  无法否认,朱永新的官员背景无疑使他的"新教育实验"更容易推行,比单纯一个学者的行动更具公关宣传的效果。

但是,当全国各地的学校和老师纷纷加入之后,官员身份的影响正在逐渐淡化。

对于每日在"功利教育"中千篇一律重复的教师们来说,朱永新的意义在于,他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理想。

  单枪匹马的朱永新并不孤独。

一位网民留言说,他的新教育实验犹如一根引信,拉响了教师精神世界中的隆隆春雷。

    5、"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之三(2004年6月30日)记者李晔 张斌

一场理想和现实的争辩——苏州"新教育现象"之三

  新教育实验诞生两年多来,颇受追捧,甚至有人将其誉为中国的"新希望工程"。

  然而与此同时,各界亦议论纷纷———让教育"回家"的实验,在应试教育的镣铐之下能施展多少拳脚?

加盟学校会否流于形式?

为什么成功范例就那么几个?

  一网民说得更犀利:

朱市长的每一次"煽风点火"都很成功,不过那只是投了几个"理论炸弹",真正进入操作领域,就好比是战争进入地面巷战,可要艰难得多了。

  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新教育还能走多远?

  校长犯难———难上"层楼"

  在吴江市,加入新实验教育的11所学校全是小学。

在全国200多所加盟学校中,也多为没有升学压力的小学。

记者发现,除非是行政推动,否则新教育实验很难再上"层楼"。

  "一到中学,就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底下,谁有胆量置升学率于不顾?

"吴江市第十教研室研究员张菊荣的话,道出了所有忍痛割爱的校长们的难言之隐。

张菊荣本人在2002年偶然闯入教育在线,此后,吴江市11所加盟学校几乎全由他一手"煽动"。

然而,当这位说客面对自己女儿的时候,心情就变得复杂。

记者问他是否愿意让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长期实行新教育实验,他回答得斩钉截铁———不,因为她马上就升初一了。

  记得当年"减负"一问世,最大的反对声浪来自家长。

新教育遭遇的现象何曾相似!

即使力推新教育的校长们,亦不能免俗。

记者采访中问好几位学校校长:

"若你们孩子所在的学校规定下午3点放学,没功课,作为家长你们怎么办?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们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

"除非所有的学校都一样,否则,转学!

"

  那些踯躅彷徨在新教育实验大门之外的校长们,对实验本身持"想说爱你不容易"态度,"学生太苦了,早上听鸡叫,晚上听鬼叫"。

可一旦遭遇刚性的"分数体制",他们就力不从心了。

怀疑论者因此认为,新教育走不了多远。

对此,朱永新的回答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好的教育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新教育是从文化和心理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这个问题解决了,分数和考试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但人们总在疑问,为什么所有的高中都在观望?

凭什么相信新教育既可以提高素质,又可以提高分数?

当站在现实的人们诘问新教育的理想时,"朱永新们"的回答总是过于简单。

  老师犯怵———怵于实践

  即使是那些有勇气身体力行的学校,也在疑惑中前行。

  教育在线网站上,经常有教师向朱永新抱怨:

各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各种所谓的量化考核,已经够多了!

能钻研的实属难得,能有成效的更令人钦佩不已......如今再添"新教育实验",岂不是徒增负担!

一位网民曾给朱永新留言:

在一个学校毕业成绩占教学管理评定80%分值的地方,所谓理想教学又如何能实现!

  确实,在新教育实验中,有一些学校兴冲冲加盟为始,渐失动力其中,最后只剩门口一块牌子。

  令记者颇感惊讶的是,即使张菊荣这样的新教育实验的干将,对实验的未来竟也不抱希望。

"确实是好东西,但它的非功利性,注定了它举步维艰"。

他举例,譬如"六大行动"中的"师生共写日记",有些教师们就觉得,每天写日记,不如一年写几篇论文,可供评职称用。

此外,一些教师希望实验能立竿见影,视实验为提高学生分数的特效药,更使"实验"偏离了轨道。

  对此,朱永新的应对法宝并不多。

除了要求学校不断动员老师以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让各校把实验进程和成果在网站上展示,"网上交流激励,网下座谈研讨"。

一些拥趸者则在网上不断发贴,以"无法改变体制,那就改变自己"的说法来鼓励畏难的老师们。

理想主义一旦遭遇现实困境,所剩的往往只有理想主义的激情了。

  实验犯愁———愁于理论

  就连朱永新本人,也嗅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发现问题应该是实验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切不可陶醉和麻木"。

  实验中,不少老师认为新教育并不新,所提的概念早在素质教育中都有,其中"六大行动"更像"修身治国"的古老教育观念,缺乏完整的现代公民教育理念。

对此,新教育实验最忠实的推广者、四川著名教师李镇西快人快语:

譬如,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有空泛之嫌,与"六大行动"相联系,前后逻辑并不严密;再譬如,"六大行动"中,涉及课堂教学相对较少,似乎总在外围做文章,甚至有人觉得是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读、写范围。

  让学校和教师最为焦急的是,新教育实验迄今尚无一个可操作的评估方案。

一位教师担忧地对记者说,若评估方案不尽快建立起来的话,那么很可能就像当年"新课程"一样,最终还是回到"一张卷子定优劣",实验流于形式。

  新教育实验资金的短缺同样颇受议论。

朱永新一个人支撑,加上志愿者的服务,能启动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吗?

一位资深的教育研究者告诉记者,在国外也有这样非政府背景的行动,但往往有基金会或其他财力支持,"如果不这样,新教育实验恐怕撑不了几时。

"

  "缺陷并不可怕,永远没有问题的实验,可能就是永远没有生命力的实验。

"一位网民说。

另一位加盟的校长则认为,无论我们能走多远,至少我们走了,而且确实产生了影响,"这已经给沉闷的考试教育制度吹入了清风。

"

     6、"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之四(2004年7月1日)朱永新给本报记者来信——

教育,应重拾人文传统 

  编者按

  本报"苏州新教育现象"系列报道推出以后,在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少读者尤其是教师读者在读完报道后,纷纷给"新教育实验"发起者朱永新写信、打电话,表示支持或关注。

朱永新有感于此,于6月12日给本报两位记者发了一封邮件,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新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看法。

征得朱永新同志的同意,本报略有删节后发表如下———

  

尊敬的张斌、李晔同志:

  你们好!

  首先我要感谢你们对一个民间教改实验的关注。

你们在苏州工作的敬业精神让大家非常感动,你们关于"新教育实验"的三篇报道,在苏州也引起了很大反响。

尽管媒体给予"新教育实验"许多关注与偏爱,但我们一直比较低调。

作为一名参与者,我经常告诫自己,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一定不要满足于暂时的成功,一定要耐得寂寞,一定要学会等待。

教育改革是一项非常长久的工程,需要通过一代人去影响另一代人。

  报道中关于我的文字多了一些,我一直主张你们多写实验学校和老师们。

我虽然开玩笑说,我是工作日为政府打工,双休日为理想打工。

其实,我的时间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我必须全心全意、认真去做。

我之所以这样热衷于新教育实验,是因为现在的教育问题太多,我希望至少苏州的孩子有一天能够真正享受教育的快乐。

  你们在第三篇报道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新教育实验还能走多远?

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我曾经用"新教育实验可能发生的危险"为题,在教育在线进行讨论。

但是,我始终坚信我们的选择和探索是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的,是有生命力的。

昨天一位农村实验学校的老师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校参加新教育实验快有一年了。

今年师生面貌发生的变化用‘巨大'来形容也不过分,学校已有一批教师自主进行教改实验,很多青年教师的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甚至连参加运动会、调研测试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

  这是一所苏州的农村学校,基础并不好,所以更加有代表意义。

我深信随着新教育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