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9.10KB ,
资源ID:46956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956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docx

1、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1、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2、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思考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与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聚焦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 1、东西沟通三人谈: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第一件事叫营造书

2、香校园。实验方式:诵读中华经典。学校每周定期进行诵读考。每个孩子都可以申报1至6级的考试,且依诵读篇章的多寡难易赢得不同的段位。实验效果:学生阅读水平提高明显)第二大行动叫师生共写随笔。实验方式:让老师与孩子共写随笔,每天必须坚持实验效果:为了写的精彩他必须活得精彩,他必须做得精彩。)第三大行动叫聆听窗外声音。实验方式:把外面的声音引到学校。让学生找到具体可感的人生榜样;另外要求老师们能够主动关心窗外的世界,与孩子们进行分享。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的生活激情,开阔老师的视野)第四个行动叫熟练运用双语。实验方式:在双语(中文、英文)的运用上,要求参加学校每个月要给孩子有十分钟在全班,或者全年级,或者

3、全校同学面前用中文、英文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讲话的机会。实验效果:增强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第五个行动叫创建数码校园,创建数码社区。实验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每个老师每个孩子能够建设他的个人主页。实验效果:通过个人主页,加强与外界世界的沟通,联络和交往)第六个行动叫构筑理想课堂。实验方式:关注课堂,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教学所需的知识背景,实验效果:避免出现教师一行情愿的满堂灌现象) 2、请浏览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网站教育在线 3、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之一(2004年6月28日)记者李晔张斌一个网站的震荡波苏州新教育现象之一编者按:无论怎样强调孩子成长

4、是全社会的责任,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孩子们成长最关键的地方仍在学校,教育的革新,仍然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爱因斯坦有一句尖刻的名言:只有专业知识,你可以成为有用的狗,而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分数+考试的模式已经使得教育失衡多年,三亿多未成年人亟需平衡的教育,既有专业的知识,更能辨别善和美,以获得思想道德和情感上持续的滋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三篇系列报道,关注苏州的新教育现象。新教育,就是摆脱分数教育而转向人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文明品质和公民性格。我们无意纵论其中的深意,只想提供一个样本如何在分数指挥棒的现实困境中,寻找到一个革新的途径。 编者按:无论怎样强调孩子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5、,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孩子们成长最关键的地方仍在学校,教育的革新,仍然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爱因斯坦有一句尖刻的名言:只有专业知识,你可以成为有用的狗,而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分数+考试的模式已经使得教育失衡多年,三亿多未成年人亟需平衡的教育,既有专业的知识,更能辨别善和美,以获得思想道德和情感上持续的滋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三篇系列报道,关注苏州的新教育现象。新教育,就是摆脱分数教育而转向人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文明品质和公民性格。我们无意纵论其中的深意,只想提供一个样本如何在分数指挥棒的现实困境中,寻找到一个革新的途径。 几天前,农村小学老师张秋瑛出版了自己的教育随笔集五十二岁

6、的我。在吴江市北厍镇中心小学执教了三十多年的她,退休前一年才学起了打字,现在她每天上网,每周发帖子,俨然是一个知识网民。从闭塞的农村教师到有思想见地的网络作者,变化的力量来自一个网站教育在线。自2002年6月18日正式开通以来,教育在线已有注册会员5万,总访问量超过200万次。两年来,不知有多少张秋瑛在这里获得了崭新的事业动力。这里天天都热闹,苏州同里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钮元华说,我已经上瘾了,哪天不看心里就怪怪的。一个网站教育在线之所以热闹,因为在它的背后,是苏州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发起推动的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用流行的概念解释,就是通过网站平台,传播并实践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以抗争目前

7、盛行的分数教育。如今,全国各地几万名教师通过一根根电话线连上这个网站,如同血脉相连,不停汲取新教育理念的营养。宣布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从2002年的第一所昆山玉峰实验小学,到现在200多所,从苏州到全国21个省份,发展之迅疾、范围之广,连发起人朱永新自己都连称:真是出乎意料!教育在线的经济后盾是薄弱的。网站没用政府一分钱。这是朱永新们的得意之处。整个网站的维持和运转,完全是民间力量在推动。网站的技术支持是一所中学的计算机老师,他也是整个网站唯一拿津贴的工作人员每月200元的上网补贴。网站一年维持费用大约两三万元,眼下全由朱永新独力支撑。在这个简单的舞台上唱的戏却很精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网上授

8、课,热情的网民为云南边陲的学校捐书,大量教师在论坛上智慧碰撞.众人拾柴火焰高,各地教师都满腔热情地在网络上添砖加瓦。当教育在线有了5万名注册网民之后,当访问量突破200万人次之后,一些擅长经营的校长就在私下说,教育在线如果实施商业操作,每年起码能来四五百万元。但是,教育在线没有像其他教育网站那样叫卖考试书籍或刊登培训班广告,有的只是教育理念的交流碰撞,一位校长说:这里是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地方。六件法宝理想主义的网站背后,是一次理想主义的实践。朱永新推动的新教育实验,完全是自愿加盟、来去自由的公益性活动无需交费,无需设施,只要是认同新教育理念,只要有实践的真诚,无论学校或个人,都可加盟。吴江市北

9、厍镇中心小学校长徐惠明就是其中的一个。去年5月,他登录教育在线,注册学校的基本情况。很快,朱永新有了回复,并为学校亲手挂上新教育实验学校的铜牌。所有这些,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仪式。除了新教育的理念,朱永新和他的网站无法给予徐惠明更多东西。这理念只有六句话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记日记、营造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建设双语校园、聆听窗外声音。每一句话,朱永新都有自己的阐释。为什么要书香校园?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几乎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为什么要共记日记?因为这可以激发师生的独立思考和共同成长。为什么要营建数码社区?因为那是平等交流的平台.这六句话,就是想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激发老师的热情和潜力,让

10、师生和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于是,老子、论语、朱子家训等中华经典进入了学生的晨读视野;学生和老师共同撰写日记,独立思考现实生活;总经理、外商应邀开课,了解窗外的世界.很多老师都对记者提到爱因斯坦那句尖刻的名言如果只有专业知识,那只能成为有用的狗,而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六句话就是六件法宝,也许能让我们避免只培养出有用的狗。一位年轻教师在网上说。朱永新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对新教育理念的自信。去年他在教育在线上张贴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开出明确的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感、所思均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也有趣,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

11、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盐城的数学教师张向阳从此每天笔耕不辍,仅仅六个月,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就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十个月里写了近30万字的教学笔记。师生共写日记在同里第二小学推行不到两年,效果已经卓著。本学期,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作文累计超过40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钮元华当着全校千余师生给学生发放报社寄来的稿费单,最多的一次,学校竟一下子收到14张稿费单,全校轰动。辨别善恶,体验美好,同时又感受成功的感觉,这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情!校长说。所有的努力,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有人评价,借网站推广的新教育实践是一种低成本扩张的革新

12、举措,它没有改变任何现行的教育体制,却在悄悄改变教育的精神内核。精神家园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小学教师费建妹曾经终日打牌,不思进取。自从接触新教育实验后,忽然像换了个人,每天坚持写教学笔记,大量发帖,成了网站上的名人。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这是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教育在线的首页上,顶栏红色的大标题就写着共建教师的精神家园。记者上网发现,即使是午夜或清晨时段,讨论室里依然人头济济,全国各地的老师大都用开阔了我的视野、结识了很多同行业的佼佼者、有了随时发表见解的平台、在这里重新找到了激情等词汇,来形容网站对自己工作甚至生命成长的影响。似乎是一场惊喜的邂逅,教师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13、。当老师的事业激情被点燃之后,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带动前行。在第一个加盟的昆山玉峰实验小学,网名为海子的教师曾经专门为一个学生记日记,观察几个月,记了几个月,最后他出了一本书孩子,我看着你长大。朱永新说,毫无疑问,这本书将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另一位教师开始把读书、写作、思辨、讨论作为学生教育的根本,就说素质教育,独立思考才是本,琴棋书画那是末。一样的学生,一样的学校,但是教师的状态不一样了,以前模糊犹豫的想法现在都变成可操作的办法,教书不再枯燥,育人成为神圣事业,师生的生活空间就变得丰富多彩。这个网站产生了一种无形的振荡波,一位年轻的教师说,它振荡着我们的心灵。 4、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

14、的系列报道之二(2004年6月28日)记者李晔张斌 一个教育市长的奔波之旅苏州新教育现象之二 朱永新算是出名了!上周末,他到吉林,再上周末,他到湖州。每到一处,他的演讲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总是有成百上千名教师坐在底下,讲完后总是被团团围住,当地领导也总是当即号召中小学校长们行动起来,加盟新教育实验。这几年,贵州遵义、云南安宁、陕西定边.一到周末,他就往外地跑,像明星一样应邀巡回演讲。没去过的地方,要尽量抽空去点把火。朱永新说。四处点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这位46岁的苏州市副市长两年前开始力推新教育实验,现已遍及21个省、200多所学校,加盟者络绎不绝,形成一个以苏州为策源地而影响全国的新教育现象。

15、教育回家朱永新,本是一介书生。书生报国无他术,唯有手中笔如刀。作为苏州大学博导的他,无疑是一个勤奋的作者,就任副市长之前已著作等身,眼下十卷本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即将出版。然而,文字越多朱永新越是心下惶然。他对教育积弊有切肤之痛,曾大声疾呼育人之要在育心、用人文滋养心灵,甚至提出过削减小学数理课程、保证孩子的睡眠权等具体措施,虽也引起一些共鸣,最终往往如打了水漂的石块,荡起了波澜,却沉入河底。看着墙角积灰的博士论文,想起经济学家熊彼特弥留之语:我的书和理论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朱永新不由一声叹息。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奋起行动。1997年底,朱永新走出书斋,从苏州大学教务处

16、处长直接被提拔为苏州市副市长,开始他的实践之旅。现实中,考试教育的繁荣,已经使人们忘却教育的本意,孩子从小学开始,除了大量作业,就是埋头奥数等课外班,而作为人而存在的基本技能,如沟通、表达、交往、合作等要素在教育中却没有地位,艺术、道德、美的问题,更是不见踪影。这危害就如同把发展等同于GDP一样,不是科学的教育观。朱永新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地说:教育应该回家了,回到它本来的意义中去!然而,即便是副市长,面对固有的教育体制,面对分数至上的教育文化,也是势单力薄的。从一开始,朱永新就明白对分数指挥棒发牢骚于事无补,他一直在探寻:有没有一条低成本变革的捷径?戴着镣铐是否也能跳出精彩的舞蹈?突破教师实践

17、,从理论的寻根溯源开始。作为一个教育学的博导,作为美国阿姆斯壮大学2001年杰出教育家奖的唯一获得者,他对中国基础教育20余年来的变革有深刻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萌芽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提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识能力,更要关注精神道德修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理念对于几乎人人叫好的两次变革,朱永新在肯定的同时却持保留意见:太重视学生而忽视了老师。以牺牲老师的代价来发展学生,不会是好教育。朱永新诘问:没有老师的快乐,哪来学生的愉悦?没有老师的发展,哪来学生的进步?如果老师仅仅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而不能同时照亮自己,哪来可持续的教育发展?一声声诘问,并非朱永新

18、的独创,它们粘带着历史的尘土。一百年前发轫于西方的教育实验中,美国思想家杜威早已宣称培育独立精神和健康人格,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是坚定的拥趸,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正是脱胎于此。在朱永新的教育观里,教育是为一切人服务的,除了学生,还有老师。突破口,自然选择在教师的身上。怎样突破?从2000年以来,朱永新一直在寻找切入点。最终,身为苏州市副市长的他出人意料地没有动用任何行政资源,而选择了民间动员的方式。一个名为教育在线的网站,成为这位副市长实践理论的重要平台。他不断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发表帖子,不断召集凝聚各方教育工作者。吴江市教育局科教室的张菊荣

19、、吴江梅堰实验小学的孙惠芳都曾被朱永新以私人身份邀请聚谈,共商新教育大计。同时,他用新理念来打动老师,而不是通过行政渠道来命令校长,把新教育实验推向一个个学校,而今终于蔚然成风。官学平衡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推动教育改革,何以偏偏弃用手中权力?有时候行政的力量反而最弱。这是朱永新敏锐的判断。不唤起内心的渴望,不激起理想的激情,新教育实验即使推行得轰轰烈烈,最终也很可能流于形式。自愿加入,才能自觉实践。朱永新因此宁愿俯身关注每一个学校而不愿登高一呼,下达命令。除此之外,也许有更为微妙的地方。新教育实验推行之初,一个学校按例挂上铜牌,上书新教育实验学校,落款朱永新教授主持。不料朱永新对这块牌子恼火非常,

20、一再坚持去掉他的名字。另外一件事也同样意味深长。教育在线网站眼下注册会员超过5万,总访问量突破200万,擅长经营的校长们纷纷建言献策:找个商业合作伙伴,网站的钱就哗啦啦地来了。朱永新回避了,回避网站的商业运作,回避新教育文库的出版事宜,回避一切可能来钱的举动。不仅如此,朱永新还自掏腰包赞助网站每年两三万的维持费用,给外地要求加入新教育实验的贫困小学购买书籍。当地一位老师说,朱永新现在出名了,全国各地要求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学校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各种说法也多了,走穴赚钱、爱出风头、捞取政治资本.学者和官员集于一身的朱永新,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获得平衡。无法否认,朱永新的官员背景无疑使他的新教育实验更容

21、易推行,比单纯一个学者的行动更具公关宣传的效果。但是,当全国各地的学校和老师纷纷加入之后,官员身份的影响正在逐渐淡化。对于每日在功利教育中千篇一律重复的教师们来说,朱永新的意义在于,他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理想。单枪匹马的朱永新并不孤独。一位网民留言说,他的新教育实验犹如一根引信,拉响了教师精神世界中的隆隆春雷。 5、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之三(2004年6月30日)记者李晔张斌一场理想和现实的争辩苏州新教育现象之三 新教育实验诞生两年多来,颇受追捧,甚至有人将其誉为中国的新希望工程。然而与此同时,各界亦议论纷纷让教育回家的实验,在应试教育的镣铐之下能施展多少拳脚?加盟学校会否流于形

22、式?为什么成功范例就那么几个?一网民说得更犀利:朱市长的每一次煽风点火都很成功,不过那只是投了几个理论炸弹,真正进入操作领域,就好比是战争进入地面巷战,可要艰难得多了。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新教育还能走多远?校长犯难难上层楼在吴江市,加入新实验教育的11所学校全是小学。在全国200多所加盟学校中,也多为没有升学压力的小学。记者发现,除非是行政推动,否则新教育实验很难再上层楼。一到中学,就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底下,谁有胆量置升学率于不顾?吴江市第十教研室研究员张菊荣的话,道出了所有忍痛割爱的校长们的难言之隐。张菊荣本人在2002年偶然闯入教育在线,此后,吴江市11所加盟学校几乎全由他一手煽动。然而,

23、当这位说客面对自己女儿的时候,心情就变得复杂。记者问他是否愿意让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长期实行新教育实验,他回答得斩钉截铁不,因为她马上就升初一了。记得当年减负一问世,最大的反对声浪来自家长。新教育遭遇的现象何曾相似!即使力推新教育的校长们,亦不能免俗。记者采访中问好几位学校校长:若你们孩子所在的学校规定下午3点放学,没功课,作为家长你们怎么办?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们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除非所有的学校都一样,否则,转学!那些踯躅彷徨在新教育实验大门之外的校长们,对实验本身持想说爱你不容易态度,学生太苦了,早上听鸡叫,晚上听鬼叫。可一旦遭遇刚性的分数体制,他们就力不从心了。怀疑论者因此认为,新教育走

24、不了多远。对此,朱永新的回答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好的教育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新教育是从文化和心理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这个问题解决了,分数和考试问题皆可迎刃而解。但人们总在疑问,为什么所有的高中都在观望?凭什么相信新教育既可以提高素质,又可以提高分数?当站在现实的人们诘问新教育的理想时,朱永新们的回答总是过于简单。老师犯怵怵于实践即使是那些有勇气身体力行的学校,也在疑惑中前行。教育在线网站上,经常有教师向朱永新抱怨:各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各种所谓的量化考核,已经够多了!能钻研的实属难得,能有成效的更令人钦佩不已.如今再添新教育实验,岂不是徒增负担!一位网民曾给朱永新留言:在一个学校毕业成绩占教学管理

25、评定80%分值的地方,所谓理想教学又如何能实现!确实,在新教育实验中,有一些学校兴冲冲加盟为始,渐失动力其中,最后只剩门口一块牌子。令记者颇感惊讶的是,即使张菊荣这样的新教育实验的干将,对实验的未来竟也不抱希望。确实是好东西,但它的非功利性,注定了它举步维艰。他举例,譬如六大行动中的师生共写日记,有些教师们就觉得,每天写日记,不如一年写几篇论文,可供评职称用。此外,一些教师希望实验能立竿见影,视实验为提高学生分数的特效药,更使实验偏离了轨道。对此,朱永新的应对法宝并不多。除了要求学校不断动员老师以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让各校把实验进程和成果在网站上展示,网上交流激励,网下座谈研讨。一些拥趸者则

26、在网上不断发贴,以无法改变体制,那就改变自己的说法来鼓励畏难的老师们。理想主义一旦遭遇现实困境,所剩的往往只有理想主义的激情了。实验犯愁愁于理论就连朱永新本人,也嗅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发现问题应该是实验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切不可陶醉和麻木。实验中,不少老师认为新教育并不新,所提的概念早在素质教育中都有,其中六大行动更像修身治国的古老教育观念,缺乏完整的现代公民教育理念。对此,新教育实验最忠实的推广者、四川著名教师李镇西快人快语:譬如,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有空泛之嫌,与六大行动相联系,前后逻辑并不严密;再譬如,六大行动中,涉及课堂教学相对较少,似乎总在外围做文章,甚至

27、有人觉得是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读、写范围。让学校和教师最为焦急的是,新教育实验迄今尚无一个可操作的评估方案。一位教师担忧地对记者说,若评估方案不尽快建立起来的话,那么很可能就像当年新课程一样,最终还是回到一张卷子定优劣,实验流于形式。新教育实验资金的短缺同样颇受议论。朱永新一个人支撑,加上志愿者的服务,能启动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吗?一位资深的教育研究者告诉记者,在国外也有这样非政府背景的行动,但往往有基金会或其他财力支持,如果不这样,新教育实验恐怕撑不了几时。缺陷并不可怕,永远没有问题的实验,可能就是永远没有生命力的实验。一位网民说。另一位加盟的校长则认为,无论我们能走多远,至少我们走了,而且确实产

28、生了影响,这已经给沉闷的考试教育制度吹入了清风。 6、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之四(2004年7月1日)朱永新给本报记者来信教育,应重拾人文传统 编者按本报苏州新教育现象系列报道推出以后,在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尤其是教师读者在读完报道后,纷纷给新教育实验发起者朱永新写信、打电话,表示支持或关注。朱永新有感于此,于6月12日给本报两位记者发了一封邮件,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新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看法。征得朱永新同志的同意,本报略有删节后发表如下尊敬的张斌、李晔同志:你们好!首先我要感谢你们对一个民间教改实验的关注。你们在苏州工作的敬业精神让大家非常感动,你们关

29、于新教育实验的三篇报道,在苏州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尽管媒体给予新教育实验许多关注与偏爱,但我们一直比较低调。作为一名参与者,我经常告诫自己,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一定不要满足于暂时的成功,一定要耐得寂寞,一定要学会等待。教育改革是一项非常长久的工程,需要通过一代人去影响另一代人。报道中关于我的文字多了一些,我一直主张你们多写实验学校和老师们。我虽然开玩笑说,我是工作日为政府打工,双休日为理想打工。其实,我的时间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我必须全心全意、认真去做。我之所以这样热衷于新教育实验,是因为现在的教育问题太多,我希望至少苏州的孩子有一天能够真正享受教育的快乐。你们在第三篇报道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新教育实验还能走多远?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我曾经用新教育实验可能发生的危险为题,在教育在线进行讨论。但是,我始终坚信我们的选择和探索是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的,是有生命力的。昨天一位农村实验学校的老师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校参加新教育实验快有一年了。今年师生面貌发生的变化用巨大来形容也不过分,学校已有一批教师自主进行教改实验,很多青年教师的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甚至连参加运动会、调研测试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一所苏州的农村学校,基础并不好,所以更加有代表意义。我深信随着新教育实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