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docx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
(一)(提示:
黑体部分为特别关注的知识点,红色部分为增加内容。
)绪论识记:
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形成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
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识记:
一、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主张: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错误识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孟禄,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
主要观点是:
a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劳动密集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二、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按社会生产关系分为: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水平很低;教育未独立,是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2、奴隶社会的教育:
出现了学校和教师;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斯巴达的教育以军事教育为代表。
3、封建社会的教育:
基本特点是其封建的等级性。
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内容是神学,目的是培养僧侣;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技”,目的是培养武士。
4、资本主义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班级授课制。
5、社会主义教育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可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识记与领会:
一、如何正确认识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
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主要指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
第二节现代教育识记: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
主要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民主性。
主要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平等性上。
3、科学性。
教育的科学性是指:
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4、革新性。
理解: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实施“科教兴国”: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节小学教育识记:
一、义务教育:
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
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面向所有适龄儿童。
2、义务性。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从各自的方面创设条件,尽到责任。
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均视为违法。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3、全面性。
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全面性,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理解: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二、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第二章学校第一节学校概述识记:
一、学校: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二、学制: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
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三、现代学制的产生:
首先产生于欧洲。
类型有:
1、双轨制。
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
2、单轨制。
以美国为代表。
3、分支学制。
以前苏联为代表。
我国也是分支学制。
四、我国学制的产生:
我国学制是从西方引进。
第一个学制是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第一个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是1922年的“壬戌学制”;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使我国学制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纪元。
该学制最突出的就是增加了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工农和业余教育系统。
五、我国现行学制纵向分为四个等级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横向有若干不同类型的学校,如普通学校、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军事学校等。
第二节学校文化识记:
一、学校文化:
也叫学校文化特质。
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二、学校文化的形式可分为:
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学校传统、学校仪式、学校规章);3、精神文化,包括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师风等。
第三节学校管理识记:
一、学校管理:
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学校管理的对象:
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
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1、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2、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1)正式沟通:
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斜向几种渠道。
下行沟通是自上而下的命令、指示、审批、批复、批转等。
请示、汇报、申请、建议、申诉等属于上行沟通。
(2)非正式沟通
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绩效是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
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二)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
第四节学校与家庭和社会识记: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方法主要有:
1、互访:
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2、家长会:
是学校和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遍的方式;3、家长委员会:
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
领会:
二、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是影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和决定性的因素,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儿童发展最初也是重要的因素;社会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交往、社会道德、大众传媒。
第三章学生
第一节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识记:
三种儿童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合论。
一、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
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二、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及观点:
洛克:
教育万能论;华生: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
三、辐合论:
该理论认为,心理的发展不是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第二节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识记:
一、儿童发展的内涵: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遗传给儿童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反对遗传决定论。
2、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指出:
“最优先地重视儿童地权利、儿童地生存以及儿童地保护和发展。
”4、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地几个问题:
a、发展不等于变化,b发展是儿童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c、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总之,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领会:
一、儿童发展的特点:
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二、教育与儿童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是手段,发展是目标;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为:
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教育中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的原则有:
(1)尊重儿童的感受;
(2)尊重儿童的选择;(3)鼓励学生的创造;
第四章教师
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识记:
一、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领会)领会: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以培养人;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三、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二节教师素质
识记:
1、教育机智:
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而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应用:
教师的素质结构:
1、文化素质:
a、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b、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小学教师还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方面兴趣和才能。
2、教育素质:
(1)教育理论知识;作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知识;
(2)教育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3)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遵循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症下药。
(4)教育科研能力:
3、职业道德素质:
1997年8月,原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又进一步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为: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第三节师生关系识记:
一、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
(1)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
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强调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权威,代表人物如孔子、韩愈。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2)西方近代的师生关系:
提倡“民主”、“平等”、“个性自由”等口号,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主张把儿童放到大自然中去培养,赫尔巴特主张“教师中心论”,杜威主张“儿童中心论”。
领会:
一、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即特点):
1、民主平等:
在政治、人格、真理面前平等,教师对学生具有教育管理职责,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要向学生学习,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2、尊师爱生:
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
3、心理相容:
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与谅解。
4、教学相长:
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双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
二、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树立良好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第四节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识记:
一、教师资格:
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
《中会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0条规定: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取得教师资格。
”二、我国小学教师资格分为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根据教师的政治思想、基本学历、胜任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教育工作年限等,评定其任职资格。
三、教师进修的形式:
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函授学习与远程学习。
第五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及其确定识记:
一、教育目的:
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
(广义)所有能够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
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在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强,表现在: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是人类文化发展和教育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2)学校教育工作者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育素养;(3)在设定的程序上,国家或学校在学校教育目的上会有较为全面的考虑。
三、教育目标:
是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是一定社会对某一级、类或某一专业所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具体化。
四、教育方针:
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它由教育的性质、教育的方式、教育目的三个内容构成。
五、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六、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又以客观性为前提。
恰当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又必须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所以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依据:
受哲学观念的影响;受人性假设的影响;受理想人格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2)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多项选择)领会:
一、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
这种观点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开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其弊端是没有看到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没有对个体的需要做足够的关照。
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
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不将个人的自由发展同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所谓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3、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是杜威。
他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识记: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2)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领会: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
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2、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识记:
一、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
二、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领会与应用:
一、在新形势下怎样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1、落实我国教育目的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A创造精神;B实践能力;C开放思维;D崇高理想;
2、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
B、德智体美之间的关系:
一是各育均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现实或真正的教育是一体的。
C、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或平面的发展。
因才施教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的教育,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
D、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一些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激励小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一节德育识记:
一、德育:
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指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
(1)社会功能;
(2)个体功能;(3)教育功能;三、小学德育的任务:
《小学德育纲要》规定我国小学德育的任务为: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领会与应用:
一、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1、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
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也是学校德育经常性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
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1、途径:
(1)思想品德课,是最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
(2)其他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2、方法:
(1)说服教育:
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说服的方式:
讲解、谈话、讨论
(2)情感陶冶:
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
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3)榜样示范;(4)实际锻炼;(5)奖励与惩罚。
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和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B、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C、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
第二节智育识记:
一、智育:
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二、智力:
智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能力,可以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等各种认识方面能力的综合,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系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综合心理能力。
三、任务、内容: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三方面:
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小学智育的实施:
通过各科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去实现。
五、幼儿智育的任务、内容:
(1)向幼儿传递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的知识;
(2)发展幼儿的智力;(3)发展幼儿的语言;(4)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节体育识记:
一、体育(狭义):
指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的教育活动。
二、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
(1)教育性;
(2)技能性;(3)娱乐性。
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身体锻炼。
三、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
(1)健体功能;
(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
四、小学体育的实施游戏是低年级经常开展的体育项目。
五、小学生的卫生保健
(一)小学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
1、教学卫生保健:
主要指学生的用脑卫生和用眼卫生;2、个人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合理的作息制度。
第四节美育
识记:
一、美育:
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
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
二、广义美育:
“指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或“实质美育”。
三、狭义美育:
专指“艺术教育”或“形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