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9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

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

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

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

3.同类知识进行专题总结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丽同学总结的关于“”转折点“学习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A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遵义会议

B.解放战争转折点是------------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C.经济体制改革转折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4.

1.分析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比较下面两幅开放图,对两幅图片中信息异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两次开放的背景不相同②厦门都是重要的开放城市③图一开放是被动的,图二开放是主动的④图一的开放与鸦片战争有关;图二的开放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6.

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②都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④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7.

上面图片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出现这种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D国有企业改革的拉动作用

8.

研究性学习)八年级

(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都涉及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9.

1.1949年6月1日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在收购晋裕汾酒有限公司义泉泳酿造厂和德厚成酿造厂的基础上宣告成立。

2.1985年汾酒厂改革用人制度,新招的工人实行合同制,干部实行聘任制。

3.1993年8月15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

4.1993年12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拿出生产主体部分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公开上市发行,实行股份制,这是全国第一家白酒上市企业。

下表是小高同学搜集的关于汾酒厂历史的资料,从1949汾酒厂到1993年汾酒集团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哪一方面的改革?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国有企业改革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这一讲话精神()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12.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

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3.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右表安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6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4.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

“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

”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5.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含两小题,其中第16题4分,第17题6分,共1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二

图A图B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是指“”科学构想。

这一构想的基本内涵是在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等地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4分)

(2)材料二中图A是我国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年;图B是我国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年。

(4分)

(3)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材料一:

1978-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由152元增加到990元,平均纯收入133.6元增加到686.3元。

---摘自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钢人(首都钢铁公司)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企业带来返老还童--1991年,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惠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

----摘编自1992年《人民日报》

材料二: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指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三1949—2006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1)根据材料,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3)观察材料四柱状图,说出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并简述理由。

(2分)

 

18.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竖轴数字为100、200、300、400,右数第2条矩形数值为329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如何?

(2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任务一:

(1)伟大的历程

(1)请回答:

①至⑧横线处该填些什么?

请你写出来(8分)

 

任务二: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2)简述我国改革和开放的过程。

(3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2分)

任务三:

材料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3)中的“老人”是谁?

人民是怎样称呼他的?

他怎样称呼自己?

他有哪些主要功绩?

(4分)

(4)材料二中提到的“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请问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一事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答案

1.选择题

1.C

2.D

3.D.【考查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题思路】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由此判断D项有误,因此本题选D.

4.A.【考查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解题思路】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

图一是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图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放区--内地,这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上面联系,故有④都排除,因此先A

5.B

6.D

7.C

8.B

9.B

10.C.【考查点】改革开放的历程【解题思路】该题体现了PISA考试新理念,首先抓住“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关键,然后用排除法,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