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369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docx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教学案

编写单位:

江苏省丹阳珥陵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扫描】

序号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阐释】

考点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最新解释)

第一:

增强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

要求:

①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第二:

全面改善。

要求:

①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③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第三:

建设,基本形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第四: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的发展过程。

要求: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与江苏省情相结合: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总定位。

第一个10年,江苏在2010年总体上达到全面小康指标,为“第二个率先”打牢了基础;下一个10年,必须不失时机地研究和推进“第二个率先”。

【误区警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实际上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典题例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

①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③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④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考点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1.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3.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典题例析】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①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坚持以人为本

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④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三、说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是提高综合国力的。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急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保护,增强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误区警示】

1.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2.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坚持以人为本。

【典题例证】(09江苏)材料一:

材料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

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

(1)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

图1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显回落。

图2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势头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出现下降趋势;省政府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现增长态势。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手段。

【考点训练】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_,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A.翻一番B.翻两番C.翻三番D.翻四番

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就是要求

①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③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④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下列属于这一方面的内容的有

①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②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③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砍伐一片森林,制作家具等物品,然后通过市场销售进入消费过程,从GDP看,这个地区似乎变得更加富裕了,但从生态平衡和经济福利的角度看,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甚至使人们失去家园和生存空间。

这则材料主要告诫我们要注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D.第一要义

7.(2008广州模拟)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

为此,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圈地借钱上项目,快马加鞭赶速度,低水平重复建设屡见不鲜,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

他们这样做

A.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关键性作用B.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C.表明宏观调控具有严重的缺陷D.表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不足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_________的基础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A.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B.解决温饱问题

C.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D.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

9.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为此,我们要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③加快中西部的发展

④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⑤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③D.①④

10.(2010天津卷)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

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②全面发展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贸易不畅,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

据此回答25~26题。

11.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③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出口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在此背景下,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题的企业在短期内应

①加大营销力度,加速资金回流②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机器设备

③扩大生产规模,保证供应充分④控制生产成本,改善财务状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0新课标卷、辽宁、陕西、湖南卷)

13.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09年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12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0新课标卷、辽宁、陕西、湖南卷)

1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

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0福建卷)15.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

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

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0福建卷)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回答33-34题。

16.为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以下体现我国政府履行这一职能的是

①2010年修订的《选举法》变城乡居民的“同票不同权”为“同票同权”

②某省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农网”,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③2010年我国政府加大对圈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④从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7.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60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公斤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

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

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

A.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B.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

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D.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18、(2010天津卷)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

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②全面发展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2011高考北京卷35)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③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2浙江卷)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

浙江民营企业上述措施的意义在于

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济水平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探究题:

指标

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

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

人均GDP

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农村人均收入

农村医保覆盖率

高中阶段入学率

森林覆盖率

环境综合质量指数

江苏全面小康指标

24000

92%

16000

8000

85%

90%

20%

80分

昆山社会发展情况

68900

98.6%

16800

8450

99.5%

96.3%

20.3%

85分

表一昆山社会发展情况与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比较

表二昆山发展模式的变迁

2004

2008

发展动力

外资带动为主

民资、外资“双轮驱动”

产业结构

制造业为主

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

空间布局

分散布局

集中布局

社会阶层结构

宝塔层

橄榄型

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注重经济增长

“三个文明”协同发展

注:

橄榄型社会是指中间群体日益壮大的社会。

昆山市2005年底,全市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的占65%,低于2000元的仅占1.1%。

材料,昆山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志气,面对困难有豪情;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勇气,面对事业有激情;始终保持争先创优的锐气,面对工作有热情”“的新昆山精神”

(1)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表一反映2005年昆山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数据均优于小康指标,表明昆山已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表二反映了两年中,昆山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昆山人坚持共同富裕,积极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模式,使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2)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省应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充分发挥民资、外资等在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积极作用。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让一切有利于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化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3(2011高考福建卷39)材料三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1:

16.7:

52.3转变为2010年的9.53:

41.15:

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

47:

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四

24.(2011高考山东卷28)“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图9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

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材料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3)材料二反映了

那些经济信息?

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11分)

(2010四川卷)25.材料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如何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

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理、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7%,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

1缩小到2.62:

1,两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

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5)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6)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科学发展观在该市城市化进程中是如何得到贯彻落实的。

(10分)

答案:

(5)(10分)

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

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实际,形成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2分)

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该市在城市实践中坚持的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4分)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分)。

(6)(10分)

①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该市通过“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等措施,以实现城乡又好又快的发展来贯彻这一要义(3分)。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该市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城乡群众能够共创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凸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3分)。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该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统筹城市和农村、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和社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