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061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docx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说明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

...../Shop/

《中小企业治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治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治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时期职员培训学院》

77套讲座+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职员治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治理学院》

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治理学院》

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治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治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治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时期职员培训学院》

77套讲座+324份资料

《职员治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治理学院》

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

《财务治理学院》

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4879份资料

【附录: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简介】

001

邱志杰

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任教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

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

“两棵树”装置

第一棵树:

收集各种国家和文字的各种书籍,把每本书籍沿着书页的一边切割成树桩的外轮廓。

保留书脊装订的一边不加切割。

如此,这些书籍一本本沿着垂直方向摞起来以后,成为一棵树。

第二棵树:

把一棵树木的各段木料,用木材削皮机切削为木皮,(木皮厚度0.5毫米)。

将旋切下来的木皮剪裁、装订成许多本书籍。

两种书和两种阅读:

全世界以各种语言和文字所进行的写作活动,知识的生产最终累积成为一棵树。

许多的书,来自同一棵树。

同样,一棵树也能够作为专门多本书来阅读。

写满年轮和木材的疤痕的书,未必没有写满文字的书深奥。

002

徐坦

1957年生于武汉,现生活于广州。

在九十年代,他是实验艺术工作小组“大尾象”成员,时至今日,徐坦依旧保持着他“漫游者”的生活方式。

他敏感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化,不停地追问当代艺术的边界何在。

他的工作方式更像是一个思想者而非仅仅是视觉层面的艺术家,他的一些作品在产生的当时尚无法定义,而在今天更显其存在的意义。

其作品曾参加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柏林双年展,广东三年展等国际大展。

“暂停与持续”综合材料

青岛中瑞公司是一家瑞典在华的外资企业,生产如机场、超市手推车、酒店及其他盛物和搬运的车和框,那个结构由那个公司废弃的,不合格的产品(wrongproducts)搭建。

在那个结构里将展示访谈的录像,访谈包括制作设计竹结构pavilion建筑师和其他建筑师艺术家,在两个空间里展示录像。

有可能谈到的问题:

关于持续性进展;全球化环境下,中国或者进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加工厂,进展对当地环境的的阻碍;全球加工厂进展关于中国及当地社会人群意识的阻碍;关于美学持续进展的看法;关于进展的看法,关于制造性的看法。

003

刘广云

1962   生于济南

1987   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000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硕士

2001  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德国美茵兹

“地王”图片作品

土地是自然的造化,由于人类的介入和划分使其产生了诸如,天下,疆领,如此的政治学含义。

由此土地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象征。

在土地并不属于私有的中国,由于经济的进展和都市结构的调整这些人为社会活动使原本地球上的某一一般的位置在经济价值上成为一处牵动人们神经的土地神话。

事实上,不断变迁的是地面上的人工景观,不断涨落的是被操纵的市场价值,不断更替的是使用这块土地的风流过客,而在自然界里它却永久仅仅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地理位置。

004

金 江波

1972年,生于中国浙江

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7年-1998年日本东京株式会社Celsys,研修多媒体设计治理

200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2002-2007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中心数码影像艺术工作室

200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博士生

2008年获第四届连州国际摄影节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

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北京、上海。

“风光无限好”  录像

中国的都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形象深入人心。

世博会召开之际,那个巨大都市的街头巷尾正往常所未有的密度妆点着人造绿化景观,以实际行动来佐证“都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个无比响亮的口号。

今天的中国除了许多次的刷新世界进展的速度记录之外,他总能不断提供给我们崭新的视觉奇观来更新我们的视觉经验与文化经历。

这些公共领域内“滥用”的人造景观,已成为我们都市生活“颂歌”的摆设,能够专门明确地给它们定义为:

自恋的、自我矫饰的、聊胜于无的政治时尚物体,它们意味着新的公共政治文化权力的彰显。

当精神与公共文化信仰的诉求明显滞后于政治权力需要的现在。

是否能够叩心自问,该是更新公共文化的方向时候了?

005

姚璐

1967,年生于北京

1987-1991,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1991-1998,《中国国土资源报》编辑、记者

1998-2000,中央美术学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联合举办摄影艺术研究生班,获昆士兰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硕士学位

2000-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工作室,副教授

摄影拼贴

006

林一林

1964年,生于中国广州

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1年,组建“大尾象工作组”

现生活,工作在纽约和北京。

“更新”和“中国”录像投影

查找一个名叫“更新”的老年人和一个名叫“中国”的小童,拍一部录像,画面是“更新”抱着“中国”并叙讲他的人生经历。

007

阴佳

1958年出生于上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建筑学会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针筒”装置

针筒作为医学的符号——其注入的功能是为了治病救人。

但在当代中国,针筒已演变为不择手段制造伪劣产品、危及人们生命、重度污染环境的造假符号,与原所具功能本意背道而驰。

本方案的主题以针筒作为形象要素,于再造的语境中将其语义转换,以期引导观者思索当代中国进展中诸多涉及自身生活的问题。

008

韩涛

197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

199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

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并任教于附中

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院建筑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候选人。

北京ThanLab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ThanLab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以多重身份展开建筑教育/都市研究/建筑实践/艺术创作等多向度工作,Than取关联比较之涵义,暗示了在中国当下复杂语境中文化姿态/设计立场/工作方式之间的多重交互。

“浮皂•浮躁”雕塑

半透明皂基的密度约为1.6.,将其加热熔解置入不同比例气泡,重新凝固后塑形为大小不一的晶状皂体,操纵平均密度小于1.0,使其漂移于公共洗手池比例的静水池之中,形成水上冰山之意象,我将其命名为“浮皂”。

这些浮皂的密度差不使得在水中的漂移比例深浅变化,并因为溶解过程逐渐消逝,水完全蒸发后,这些浮皂将最终还原为肥皂附着在水池壁面上,重新转化为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那个变化的过程隐喻了类似“肥皂剧”一样的都市消费文化,都市急速进展催生的泡沫隐匿在唯美意象的冰山之中,起起伏伏,模糊隐现,然而,看得见的相对整体比例永久只是微小的一部分。

我将这种由都市欲望催生出来的气息称之为“浮躁”。

009

刘珩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博士

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设计硕士

香港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创建人

“困”互动装置

010

袁烽

博士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时代建筑》专栏编辑

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倒置喜玛拉雅”装置

本作品运用参数化设计手段,通过对喜马拉雅山在形态地理学上的切片式解读与重构试图唤起的是一种对自然与生态的反思。

喜马拉雅作为自然景象的一种符号化的概括,它既是独立个体与同时又是精神雕塑。

反转与倒置的处理使得展品具有了一种双重性格,一方面它仍然能够读取出喜马拉雅的外廓与其符号属性,另一方面对如此一种倒置后的喜马拉雅的仰视又使得对作品的解读带有了一种超现实的色彩。

作品试图打造出一种虚幻与现实交融的景象。

透明切片的处理带来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尽管作品被限定在有限的尺度之内,但其外观及彩色的影线却可随着视角和光线的不同而变化。

在这一重虚幻影像的背后,严格的建筑结构操纵也在上演:

不同曲线所操纵的各种条板,彼此以接口进行咬合,不差毫厘的工业曲线放样以及切口位置的确定,让每一个观者反思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011

陈旭东

陈旭东毕业于同济大学和柏林工大建筑系,曾在包括任职于瑞士赫尔佐格德梅隆等多家欧洲建筑事务所任职,为德默营造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和合伙人,并曾在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大学讲学,是最近出版并广获好评的《二手摩登》一书的作者。

“七蚀”装置

“成石”概念源自于经典的正方形和理性的立方体的结合。

正方形在东方的分体语言-七巧板,有无穷尽的变化组合方式;立方体是三维形体的代表,展现了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巨大优势;将正方形在平面二维无机的分割后,在竖向三维的方向进行渐变的层积生长,最终迭成七块形态各异的“不规则”的人造石,在正方形-七巧板-人造石-立方体的不同角色中转变。

“蚀孔”在石生长的过程中,受到“风雨”等自然因素以及后天人为因素的阻碍,不同部位或多或少的形成“蚀孔”,一方面增加了石的通透空灵,同时又减轻了石的重量。

是由裝飾色紙含浸美耐皿樹脂,加上多層黑色或褐色牛皮紙含浸酚醛樹脂,層疊後,再用鋼板經由高溫(150°C)高壓(1430psi)的環境壓製而成,是可回收的低碳环保型人造材料。

012

祝晓峰

1972年生于上海,1999年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1994年深圳大学建筑学学士,2004年在上海创办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祝晓峰的作品为国内外专业媒体广泛关注和刊载,其中包括Taschen,Phaidon,Domus,Area,时代建筑,IW,Perspective等。

“纸杯窗帘”装置

拿起一只用完的一次性纸杯,对着阳光或灯光看,能够观赏到纸杯内外柔和的光晕。

这件办公室里必备的日常消耗品实在是一种上佳的“滤光器”,每次随手扔掉,都会在内心“惋惜”一下。

同样是办公室,最常见的遮光器具确实是百叶窗帘,而它上下伸缩的特性正和纸杯的叠摞方式不谋而合。

因此,何不制作一幅“纸杯窗帘”?

既免去这种一次性消耗品的回收成本,更将纸杯的光韵半透之美呈现出来。

013

徐甜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哈佛大学设计研究学院建筑都市设计硕士;入选纽约建筑实录评选的2009设计先锋,2008年英国AR建筑奖和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等。

“过不去的桥”装置

在平台上布置一片细直柱子,通过压力在每个柱子顶端喷射细水雾,在柱子顶端连成一片云雾,形成顶棚,遮挡阳光,降低温度,净化空气。

自然围合的管路限定了一个空间平台,地面能够适当布置一些起伏草坪遮盖设备同时形成休憩的绿洲。

喷射的水雾还能够浇灌维护草坪。

建筑反映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

随着社会进展阻碍自然改变自然,建筑的形态和具体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通过现有的技术处理,水雾既是自然元素,又是气候存在特征,又能够形成一种建筑形式。

希望通过WeatherPavilion反思我们的建筑手段和建筑目的。

014

张轲

1970年生。

1996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都市规划硕士,1998年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要紧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都市设计及产品设计。

1999年于纽约参与创办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

2001年回国将事务所工作重点放在国内。

 

“旅行带和地下城”装置

015

InaWebber

伊娜·韦伯于1964年生于德国迪茨。

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哈利·克拉莫和马丁·基彭博格的班中学习美术。

现居于柏林。

在过去的十六年间,她在德国和欧洲广泛地举办展览,最近她参加的合作展览有小雕塑三年展,费尔巴赫2010以及卡尔斯鲁厄ZKM的若干活动。

户外项目包括:

2009年在科隆雕塑公园举办的“克隆雕塑5”及2007年的“观点乌珀塔尔”。

为数众多的个人展览包括了纽伦堡艺术厅的展出(2007年)及伊策霍的文策尔—哈布里克博物馆的展出(2008年)。

“收集垃圾”水彩画

自行车是我在柏林的最重要的代步工具,从住处到工作室,去购物。

我也一直用它来搬运创作材料和工具。

往往从建材市场回来的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什么缘故我在上海会饶有兴趣地观看拾荒人员运货。

收集、堆放、折叠这些动作本身就有雕塑的品质,也是一种掌控重力的伟大尝试。

社会结构也值得关注。

我的活动半径开始逐步扩大,为了去更好地了解从收集到再使用这一过程是如何运作的,在何处进行的,主人公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收集、分类到转卖通过多少次转手。

消费品的剩余物处理后,进入交易链,最后转化为有价值的原材料。

那个地点的垃圾回收科技含量不高,然而一个奇异的人际间交流的过程,在城区互动生活中有意义的部分。

在现代艺术中,垃圾被当作造型艺术的原材料,收集成了差不多功。

两者,垃圾加收集,同时成为艺术的重要主题。

艺术创作的成果往往会遭到质疑:

是外行依旧天才的作品?

是真才实学依旧招摇撞骗?

不名一文依旧价值连城?

是垃圾依旧艺术品?

艺术是一个难以定论的领域,它的价值充满矛盾。

价值不是普遍有效,那么我们能从垃圾中学到点东西。

垃圾收集人员从事他们职业的时候,没有带着特不的生态意图。

尽管如此,用自行车收集垃圾是一项始终不渝的可持续的做法:

有些时候价值在实践中体现。

016

JulikaGittner

尤莉卡·吉特娜是一位艺术家,策展人及建筑师。

她将雕塑,表演以及影像等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并将其展示在特定的艺术场馆空间之外。

她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展出,其中包括:

S1艺术空间,谢菲尔德(2010),Arnolfini画廊,布里斯托(2010),ParadiseRow画廊,伦敦(2009),更新德国,威尼斯双年展(2008),伏尔泰酒店,苏黎世(2008)。

她同时也是众多展览的策展人,比如2010年的“威胁之石”(TheStonesofMenace)就致力于探究艺术和建筑的社会角色。

她的设计包括特拉维夫的帕尔马博物馆内部的设计托付以及一处位于伦敦东部的移动画廊。

“具体劳动”雕塑

“具体劳动”项目比较的是能源消耗的两个极端:

体力劳动中的能源消耗与文化反思中的能源消耗。

在一座博物馆的物理结构中所蕴藏的能量与上海日常废品回收交易中所消耗的能量相等。

那个项目将使用简单设备回收垃圾的个体行为与使用最新建筑方法与大型机器的文化沉思空间相比较。

日常废品回收仍是都市废品回收中的要紧方式。

废品回收人员一般差不多上骑着自行车去进行回收,材料要紧包括硬纸板、塑料瓶、木料、地毯或者聚苯乙烯,然后把这些东西卖给加工回收材料的工厂。

依照那个项目,从废品回收人员处买来的材料将被做成一件雕塑作品。

通过与之互动,参观者能够体验回收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收集、搬运与拖动材料。

展览空间里,相当于一个废品回收人员每天平均体力消耗(8300千焦)的一块场地被标识出来,如此参观者能够比较在操作这件作品运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与这座大楼中所蕴藏的能量。

为了确定那个建筑所蕴含的能量,我们用了一种名为Sturgis碳测评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测定能源消耗量以及空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017

MichaelKrenz

1974,出生于艾森许腾施塔特

1993,高中毕业

1994–1995,服役

1997–2000,在乌瑟多姆斯托普的朗霍弗钢铁厂当金属设计学徒

2000–2002,在位于哈勒(萨勒)的伯格戈壁新斯坦艺术与设计大学学习,师从奥姆教授

2002–2007,在位于哈勒(萨勒)的伯格戈壁新斯坦艺术与设计大学学习,师从曹姆塞尔教授

2007,大学毕业

2007–2009,在位于哈勒(萨勒)的伯格戈壁新斯坦艺术与设计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曹姆塞尔教授;在哈勒(萨勒)工作和生活

“遇见”模型

用一个雕塑作品来展示那个地点的独特性,以及现代和过去之间的强烈反差。

那个雕塑看上去确实是那个图书馆的模型。

该模型建在一个基座上,触动按钮之后,各部件将如同望远镜一样,从基座向高处伸展,专门快,原来依旧图书馆的地点就出现了一座摩天大楼。

一段时刻之后这些部件又重新回到起点。

人们又能看到原先的模型。

从那个地点人们又能够重新开始“盖楼”了。

018

MichaelaSchweiger

米歇拉·施魏格尔生活在柏林和萨勒河畔的哈勒,她是一个造型艺术家,也是一个制片人。

她在卡塞尔艺术学院和柏林艺术大学学习过自由艺术,在科隆媒体艺术院校攻读视听媒体,完成了研究生时期学习。

2005年至2009年期间,她曾是柏林艺术大学与哈勒艺术设计学院摄影录像技术的讲师,自2009年以来她是哈勒艺术设计学院媒体艺术专业的代理教授。

她在电影与装置艺术方面的作品获得过专门多奖项,并在国际展览与艺术节上进行展览。

“我们来自钢铁厂”录像

2001年4月28日,随着威斯特法伦冶炼厂的关闭,多特蒙德长达160年的钢铁生产结束了。

同时结束的还有富有鲁尔区特色的工人集体的历史。

在2001年春天冶炼厂关闭的半年后,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将钢铁厂的大部分卖给了中国的上钢集团。

中国工人把工业设备拆卸下来,用船运输到位于长江边上的张家港,然后将之重建。

我们来自钢铁工厂,在车间内的同一天。

影片以中国威斯特法伦冶炼厂的工作时刻为中心,描述了一天的轮班情况。

工作与休息,生产与衰败,单调与变化交错在一起。

画面始终由两个深沉的男声伴随,一个德国的,一个中国的。

他们讲述着关于工人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显示了把手、机器零件、植物和表情。

当工人与住户久久地看向镜头,便低低地响起了歌声的基音。

声音由渐强的基音以及随场景变换的气氛而变化。

电影结尾,也是这一天与这一班工作的结束,能够看到两个车间,中国工人离开了工厂。

此刻,两幅画面在形式上看一致,两个地点的人们各自都站了起来。

通过镜头位置的变化,他们看上去像一个团体。

观看者越多地面对虚构中的合唱队,画面就越清晰。

声音渐起,形成了多声部的旋律整体。

当观看者越来越少,画面消逝,多声部的合唱队歌声慢慢隐去。

019

马尔库斯·海音斯道尔夫

自然与空间是国际艺术家海音斯道尔夫先生的工作的中心。

他与亚洲文化的联系最早开始于1997年。

同年他在中国杭州西湖畔举办了他的第一场展览。

2002年他在巴厘岛的Ubud建成了一艘长28米的竹制汽艇。

同年在国际教科文组织的框架下的阿什贝尔格项目在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以及中国进行了展览,装饰等活动。

2007年为了在中国展示德国,他运用一种全新的竹条建筑形式建成了在中国五个大都市展出的竹制展馆。

这一系列展示以2010上海世博会的“中德之家”作为结尾。

“设计自然”模型

马尔库斯·海音斯道尔夫先生在上海“都市论坛”上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可行走的艺术品以及展示厅的展馆建筑。

在“设计自然”这一主题下,这种布置方式展示了持久建筑与设计的融合。

至今为止,在那个建筑表里差不多建筑了五个种类的22所建筑,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各个建筑装修的门面不同。

2007至2010年之间,在中国百万人的大都市建成的这些建筑代表了德国。

这些建筑在造型上融合了东西方元素。

建筑师们运用竹子象征持久的都市化。

同时在这些实验性的建筑中也融合了科技元素,建筑运用了使用自然材料的科技发明。

同时同时进展了和中国以及德国大学关联科技。

通过编织或是建筑成平板的墙面使得建筑一种拥有透明的,玻璃质地外观的建筑成为可能。

它是通过铺设一种薄膜,这种薄膜的外形以及颜色都会自己改变,直到变成透明,玻璃状。

在这一系列中,也进展出了为了2010上海世博会而建筑的中德之家。

深入研究自然,空间也是建筑设计大师马尔库斯·海音斯道尔夫此次工作的主题。

他设计了许多有味的建筑,比如能够自己生长的竹塔,名为“生活的圆顶”的一个实验性建筑,也有像是在那儿原始森林的滑道中建筑的外形像蚕茧的竹屋。

或是像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的一艘巨大的汽艇以及其他运用自然原料竹子布置的建筑。

在都市论坛的一个活动中,海音斯道尔夫展示了一个玻璃质地的展亭作为高科技艺术建筑的样板,在那个展厅中举办了他的一场“自然建筑装饰”的成果展。

同时他也认识了一位中国艺术家,在不久的今后,这位艺术家也将要建成一个竹建筑,他从他本人的东方视角动身,抓住整个展览的主题。

这种东西方间产生的对话内容一直延伸到到材料,形式,环境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