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907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ocx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分类号:

单位代码:

密级:

公开学号:

 

Nx 大 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fbf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为例

 

学位申请人:

lmbfdvb

指导教师:

vdscv

合作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门类级别: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所在学院:

论文完成日期:

第一章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状况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是信息、知识剧增的时代。

作为一名现代公民,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与人竞争、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上述意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教育与教学。

自2003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的颁布到现在已整整10个年头,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充分认识到任何一次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都是关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攻坚战。

尤其是山东省教育厅2008年开始的素质教育改革,我们清醒得认识到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只有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方式,素质教育才有意义。

无庸质疑,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先进的课改典型。

象现在潍坊市教科院提出的“345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昌邑市教研室推广的“四环节双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实施的“271”课堂教学模式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争相斗艳。

通过平时深入学校听课、观摩省市级公开课和优质课,我发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数学老师已逐步从传统的桎梏中走出来,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欣喜的同时我也发现,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中还有一些问题在制约课堂效率,在影响到课改的深入进行。

如在课改不能常态化的问题,片面追求流程忽视智慧预设的问题,活动缺少精细设计与有效指导的问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问题,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做深入思考和研究,才能使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更具高效和品味。

1.2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概况及趋势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

任何教学改革只有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实现。

目前,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上。

数学教学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体反映了教育教学思想的发展和数学教学实践的改革。

因此,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对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及趋势作以大致地把握。

在学校教育产生之前,个别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其程序为:

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机械复习。

随着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地变化。

国外现代比较著名的教学模式有:

美国教育心理和课程论专家B.S布卢姆创立的“掌握学习模式”,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创立的“程序教学模式”,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模式”,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范例教学模式”等。

其中,对我国教育界影响最深远的是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六环节”教学模式,其程序为: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这一教学模式至今在我国的数学教学中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和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文在研究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①文献分析法。

查阅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借鉴,对于实施和完成论文的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②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尽可能的把握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③访谈法。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问题,探索促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④听课观察法。

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详细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从中发现问题,思考原因和对策。

第二章昌邑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昌邑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

昌邑市(县级市)位于山东省的中北部,北临莱州湾。

面积1578.7km2,人口58.1万人,全市共有两所普通高中学校,全部位于城区。

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有10479人,在职教职工1085人。

自2004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昌邑市教研室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于2006年就开始了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科学训练为主的“四环节”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通过实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0年结合潍坊市“345”课改教学策略的要求,在以前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双循环”和大课堂,创造性的设计出了适合高中教学特点的“四环节双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使课改的模式更具科学合理高效。

数学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分别就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的流程进行了设计,通过不断得实验、改进和打磨,现已基本成型,并已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开,现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在新的课改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老师们把讲台交给了学生,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展示、点评,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育人的目标初步达成。

2.2昌邑市高中数学“四环节双循环大课堂”教学流程解读

A.四环节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科学训练

B.双循环

完成

四个环节为一个流程。

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2个循环。

第一个循环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为主,第二个循环以理解与运用重难点知识、提升与总结规律与方法为主。

第一个循环

1.自主学习。

由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预习完成,主要内容是与新授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知识链接以及新授知识中的基本理论、概念等。

2.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个人预习成果,互相解决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

*以上两个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3.精讲点拨。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成果板演、提问质疑等方式进行预习成果展示,对1、2两个环节的开展情况做初步了解判断,并对小组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

4.科学训练。

教师对预习内容进行预习检测。

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科需要选择进行。

第二个循环

1.自主学习

教师说明本节课学习目标,提出本节课的研讨内容,并作必要的核心提示和方法指导;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要求和教师提出的研讨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独立思索。

2.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释疑;

小组代表展示组内学习结果,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组之间互相点评、纠错、释疑解难。

3.精讲点拨

教师解答小组之间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教师对本节课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点拨。

4.科学训练

教师出示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训练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监测一堂课的目标达成;

师生共同解决训练内容中的疑惑点。

需要拓展延伸的问题,根据内容和时间需要可放在课后。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学科可根据学科实际,对本流程中的任何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地细化或简化。

C.大课堂

针对目前学科课时少、学生闲暇时间多且不会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的实际,本流程将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训练一并规划为课堂学习的过程。

2.3当前昌邑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人学校听课、座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四环节双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在制约课堂效率,在影响到课改的深入进行。

2.2.1高效课堂不能常态化

从听课和问卷调查来看,现在有的数学教师高效课堂还不能做到常态化,我觉得这与有的数学教师的观念陈旧,对课改认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有些老师把课改定位在表演、迎合,担心课改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所以在实践中会现出“平常一套,活动另一套”的现象。

还有些数学教师认为课改是骨干教师的事,是优秀班级的事,是年轻教师的事。

出现了少部分干,大部分看的现象。

部分教师人为的对课改进行了规定——规定好班可以搞课改,差班不可以改;老教师、新教师不可改,骨干可以改。

认识不到位,行动两张皮。

没有高效课堂的常态化就没有高效课堂的逐步深入,高效课堂就会在浅层次和模式化上徘徊不前,就不会走向真正的高效。

2.2.2教学目标唯“知识化”

教学目标唯“知识化”是指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提高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教学评价等都以知识传授为出发点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唯“知识化”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目中无人”的纯认知活动,造成了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许多教师变成了毫无感情色彩的知识复述机器,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2]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唯“知识化”,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家提出了批评。

金生宏博士指出“课堂教学如果把智力与知识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那么它就与人的真正发展无关”。

日本的井深大批评唯认知主义教育是“忘记了方向,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这些都说明课堂教学过程不可能只是一种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其相伴始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

通过调查发现,97.6%的教师能够完整地说出这三个目标,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严重弱化甚至于被忽视。

教师为教书而教书,课堂的育人功能严重缺失[4]。

学校、教师和学生唯分数至上,不仅严重背离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目标,而且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2.2.2合作探究“形式化”

合作探究是四环节课改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四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开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可是据笔者观察,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理念导引下的意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受传统学习方式的长期影响,广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理解不够深入,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过于追求合作探究方式的形式而轻视学习的效果,过多地采用单一的合作学习方法而轻视合作学习方法中要素的构成,过多地强调小组内的合作学习而轻视小组间的合作等。

另外在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弊端:

一是学习小组的划分不科学,组内成员不能有效互动。

学习小组的成员组成不是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兴趣、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责任心来确定,而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座次指定。

这种简单的划分方法,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部分小组是优生滔滔不绝,其余学生面无表情地当听众。

二是合作探究的问题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

简单的问题不具有思维的挑战性,对于此类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纯属浪费时间。

问题过于复杂,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水平,合作探究也同样无从谈起。

三是在课堂上合作探究安排不合理。

在一节课上,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3—4次的小组合作探究,每次合作探究的时间仅为3—5分钟,合作探究往往浅尝辄止,无法深入进行。

有时候,学生正处于激烈的争论状态,教师迫于时间有限便要求停止讨论,合作探究只能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流于形式的合作探究,并没有实现优生和落后生之间的互补,却在加深学生之间差距的同时,滋长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5]

2.2.3师生关系不平等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它能化为强大的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手段提供条件。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道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从教学本质上讲,教师与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不存在卑尊关系,人格各自独立。

教师与学生应该成为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实现教学相长。

反观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一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某些教师的封建家长意识还很强烈,打着“为你好”的幌子,随意地对学生进行惩罚,例如:

罚站、讽刺、甚至体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差异。

在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所有的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令。

如果学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那么他就不是个好学生。

教师常常用统一的标准(即分数)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完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事实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提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发展[8]。

”教师只有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创新与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霸权者,教师的话就是真理,不容质疑,学生不能有和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更不能和教师讨论和争辩,课堂教学活动常常成为教师的个人表演,而学生的主体活动空间和权利差不多被剥夺殆尽。

2.2.4教学手段落后,多媒体应用不合理

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日益改善,昌邑市普通高中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然而,根据笔者的调查,教师对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能够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仅占1.3%,而仅在讲公开课时使用多媒体的教师则达到了95.6%,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依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张黑板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没有实现优势互补。

另外,在多媒体的使用方面,有些课堂幻灯片内容过多、过滥,支配主宰了教师。

从最初导语到最后的谢谢,全部制成课件进行展示。

老师成了操作员,教学活动成了看幻灯。

2.2.5问题情景创设计不合理

问题情境创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言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问题情境,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而且还能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随着课程改革试验的深入,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通过创设情境来展开教学,一节课的精彩或失败与创设的情境有着直接的关联。

从听课来看,目前老师们虽然有了创设情境的意识,但就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许多教师还存在一些误区。

如有的问题情况创设脱离实际生活,有的问题情况创设脱离学生实际,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与本节课的内容联系不大成了摆设。

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广泛应用性;但不当问题情境可能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把握,影响数学技能熟练,影响对数学思想的关注,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对数学对象的关注。

2.2.6片面追求流程,忽视智慧预设

有些老师把课改简单化、模式化了。

认为只要体现4环节,只要让学生走向讲台展示,就是课改了,也就理所当然地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了。

过于追求形式,不在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围绕重点设计出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下功夫,结果本末倒置。

2.2.7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我们的学生习惯还没有达到环节的要求,该静的时候不能静下来,该动的时后又不能有效地动起来。

有的小组长的在组织全组学习中还缺少一些策略,不能围绕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有些展示、点评的学生声音太小,不能条理、清楚地把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还不会对展示的知识进行评价与评判,有些只是在泛泛地展示自己的思考。

2.2.8学案改革与课堂改革不同步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原有的学案编写体例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课改的需要。

表现在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案联系不紧密,学案不能得到扎实的落实。

2.2.9过于强调共性,教学个性缺失

表现在过于强调整齐划一,有些教师的特长给淹没了。

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师要明白自己教学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千人一面”。

第三章问题原因调查与分析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因素有许多,本文着重就教师、教学内容、学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48份,回收46份。

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200份。

对10名教师、2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现将有关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3.1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学科专业化(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教育专业化(教育科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教育能力、教学技能)、专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等)[9]。

本文着重就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自我发展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昌邑市普通高中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尽人意,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后。

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教育、学生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

它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旧观念中彻底地解脱出来,建构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10]。

在教师调查问卷中,笔者设计了2个小题来考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表2.1)。

表2.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调查结果

题号

题目

A

B

C

D

6

您认为“差生”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吗?

不是

说不清

75.3%

16.3%

8.4%

7

在教学过程中您最注重的目标是

知识的掌握

学生的全面发展

86.5%

13.5%

在对第6题的回答中,有85.3%的教师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

在对第7题的回答中,有86.5%的教师在教学中最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以上数据说明许多数学教师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目的观和学生观。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地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只是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而不能成为数学教学的全部。

数学新课程倡导“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要落实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数学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以分数论英雄的知识本位观,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

(2)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育人者必须先育己,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必然是一个乐于、善于学习的人。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有3个题目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表2.2)。

表2.2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调查结果

12

最近一年您发表过有关数学教学的论文吗?

有1篇

2篇以上

没有

10.5%

2.1%

87.4%

13

最近一年您订阅过几本有关数学教学的杂志或报刊吗?

一本

两本

没有订阅

2.5%

0.5%

97%

14

在平日教学中您最常利用的教学资源是什么?

教材教参

教辅资料

上网

其它

65.3%

27.1%

6.4%

1.2%

调查发现,有87.4%教师在最近的一年里没有发表任何有关数学教学的论文,仅有10.5%的教师发表过1篇。

在与10名教师的访谈中,笔者发现有6名教师很想发表论文,但是由于受到教学经验、文字表达能力的限制,无法写出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发表论文时,有5名教师直言相告:

写论文是为了评聘高一级的职称,若能发表论文,在评聘职称时就能获得加分的待遇。

尽管这10名教师都承认经常撰写数学教学论文能够提升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但是只有1名教师表示即使论文在评聘中不作为加分的指标,他也会继续写下去。

因为论文的写作促使他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遗憾的是,抱有此种认识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太少,大部分教师被浮噪与功利遮避了双眼,丧失了对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不断追求。

调查还发现,有97%教师在最近一年里没有订阅任何有关数学教学方面的杂志或报刊。

在平日教学中教师最常利用的教学资源是教材教参(65.3%)和教辅资料(27.1%)。

也就是说,92.4%的教师主要利用教材教参和教辅材料进行教学,他们很少通过网络、期刊、社区等途径搜集教学素材。

不难想像,一个信息缺乏、不懂得充分利用多方面教学资源的教师,他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多么得枯燥与无趣。

(3)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当前数学教学现状是:

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数学,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是考试时有用,考试后无用的东西。

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指出:

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不是吸引学生越有兴趣,而是越学害怕,感到数很难。

但是,如果我们能做到让学生不仅懂得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而且让他们在一定的地方能够用一下数学,在用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而更多的是觉得要解决问题的话自己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他会有一种求知欲望,他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然而,事实上,目前教师掌握的数学应用知识寥寥无几,他们大多数只能在口头上向学生保证“数学是有用的”,努力规劝学生勤奋学习,却不能指明数学之用在何处,因而往往缺乏证据的空洞说教。

有些教师至连书本出现的应用题都分析、解释不清楚,或者搞得很繁杂,致使学生一见应用题就害怕,一和实际联系就手足无措,更别提对数学的兴趣了。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熟知自己的科目,这种“熟知”并不是指仅仅熟悉教材,而是要懂得“更多“一些,比如数学发史、数学应用知识、新的数学分支等。

这里特别要指出教师掌握数学应用方面知识的重要性。

另外,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如板图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综合分析、推断和评价的能力等。

数学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效率。

然而,根据笔者的调查与观察,昌邑市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不能够令人满意。

如有的教师板书画图不规范,有的教师不会制作和使用简单的数学课件,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教师还在讲课中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讲解等。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昌邑市教研室曾连续三年进行了“教师随考”活动,即教师随学生一同参加高三一模考试。

笔者对高三年级某班数学成绩前10名的学生与数学成绩前10名的教师进行了统计对比(表2.3)。

2.3高三数学成绩前10名的教师与学生统计表

时间

参考人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009

教师

148

117

129.6

学生

150

125

136.8

2010

教师

144

103

120.7

学生

149

118

127.4

2011

教师

139

123

127.6

学生

146

127

135.5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