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89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docx

版语文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解读

建国以来,我们历经了八次课改,但是,唯有这第八次课改力度之大,理念之新。

这次课改也已历经了12年了,12年来涌现了好的经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现象。

与改革初期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的愿望没有实现。

那么,如何切实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享受语文教育的快乐?

2011版新课标做了调整。

根据崔峦老师的介绍,新课标体现了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四条建议。

下面有崔峦老师的讲话精神加之自己的理解向大家来介绍。

一、四个坚持。

1、坚持了原课标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全面: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对语文素养概念更清楚了。

语文素养:

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要利用好这个特点进行母语教学,发挥好对学生情感所起的作用。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

利用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特点教学,往往事半功倍。

注意字理识字,注意辨析同音字、多音字等,这样才能不会写错、用错字。

(如,编字谜识字、字理识字、顺口溜等等。

霍懋征教学“聪”字,人要变得聪明,就得用耳朵仔细听,两眼睛认真看,用口说,用心记。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遵循利用汉语言特点,汉语的词汇量较大,加强对汉语词语的理解、辨析、运用。

中华文化可传承的东西太多了。

经典的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知识学生可读、可背。

多读、多背、多积累。

课标特别强调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

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教与学的方式转变。

变革以前的语文教学的三个中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不同类型的课文学习方法等。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行读书,自能作文,符合叶圣陶老先生所倡导的。

)自主是核心,适当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但合作,探究一定是有效的,不能流于形式。

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如:

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根本没有有效参与。

阅读教学不能忘了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读学写。

(4)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核心:

三级课程管理。

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

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涉及语文体系改革,不仅要执行国家课程,还要开发研究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实行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课程体系。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体现了语文的特性与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各科都有的。

课改之初,大家重视的了人文性,没了语文味,丢掉了语文最本质的东西。

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语文教学一定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这就叫“得意”。

同时,一定带着学生揣摩体会这样的情感是怎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叫“得言”。

因此,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同时,莫忘得法。

(举例子:

有的老师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重点让学生体会自己父母是对待自己的,体会父母的爱,用了大量的时间,把学生感到的热泪直流,上成了思品课。

这篇课文重要的是,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级对比的写法和我的情感变化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方法,如,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洋洋得意、迫不及待、一如既往等写法的运用,只有抓住关键的训练点,课堂学习才是高效的。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是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的愿景,也是本次课改努力要实现的。

我们的课程程度比较深,但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差。

(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都能够取得好成绩,前几名都是中国学生,但无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我国的学生最能适应考试。

现在经济上去了,但我们的创新精神还不行。

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学生教的越来越聪明,不能是只会考试的机器。

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激活思维。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

“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王崧舟所在的学校大力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对学生阅读进行“考级”,小学生小学六年下来阅读量高达1000万字。

(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

低年级抓兴趣、中年级抓习惯、高年级扩大阅读面。

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包括从阅读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二、四个强调。

四个强调,让我们知道新课标改进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新课标文字修改200多处,但是最重要的有4个方面。

1、       更加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

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A、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B、为培养良好个性打下基础。

C、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听说读写宜并重。

在语文课中,阅读占的比重最多,约占60%。

因此,在前言中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反反复复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其中有33处出现了“语言文字运用”这个词。

因此,要增加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现阶段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下降了,尤其有了网络,人们变得懒惰了。

(如,写文章成了网上文章的拼盘。

2、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教学。

一二年级的识字由原来的1800个减少到1600个,写字由原来的1000个减少到800个,减少的字增到中高年级了。

总量还没少。

体现了幼小衔接。

虽然量较少了,但是写字的质量要求高了。

因为,经过调查,发现现在学生写字不端正,写字质量严重滑坡。

课标阐明了写字的重要性,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

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包括中学的三年)。

课标后面增加了2个表。

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要求表”,按照音序列出300字。

告诉我们在教识字时先解决这300字。

在一年级2册解决这300字。

大多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也是够字率最高的字。

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个,表二1000个)。

这3500字是整个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

2500字是小学阶段完成的常用字。

那1000个字是次常用字,要求小学中学完成。

课标本来就不厚,但是这两个表就占了很多的篇幅,说明对识字写字的重视。

把字量、字种、自序都在课标列出来了。

不仅如此,针对中小学生写字质量严重滑坡现象,姿势不正确,没有好的写字习惯,本次课标,强调了小学阶段语文课,每天要安排10分钟写字,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它纳入课标中。

随着电脑的普及,国人对写字越来越不重视,我们中国人一定写好中国字。

学那么多年语文,字写不好,是最大的失败,古往今来,识过字,读过书的人都应该写一手好字。

据听说,过去考官看字写得不好就一票否决。

同时,还强调了日常生活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而且强调作文也要作为练字的过程。

把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从一年级强调到九年级。

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字一定要写好。

一二年的教学重点一定是在识字写字上,不能把识字写字作为一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附带任务,不能做样子,不能要下课了才写字。

这是不对的,要扭转。

低年级在田字格里工工整整地在写字、写词;中年级可以写词语、句子;高年级可以誊写段落。

中高年级课堂的小练笔、课堂其他的书写作业都可以作为这10分钟写字练习,并不是非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写。

但是不论你抄写字词还是写练笔一定讲究书写的质量,严格把关。

课标还提出,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日常在提笔写字就是练字时。

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把作文的书写也当练字的过程。

这次课标把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强调到无以附加的地步,从小学一年级讲到初中三年级。

要加强识字写字教学。

(如:

小时候抄写作文,一个错字都不能有,最怕的就是抄写作文了。

过去招牌、酒店等字都是规规矩矩的,端端正正。

现在可好,歪歪扭扭,错别字到处可见,把老祖宗会留下来的好东西都丢了)

将作文书写当做练字的过程,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要强化练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

第一学段: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

第二学段:

要求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开始用毛笔临摹,要求端正、工整、整洁。

第三学段:

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用毛笔写字,感受汉字的优美。

对姿势、习惯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前所未有的。

“人生识字聪明始。

”识字能力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

有专家研究表明:

当学习者掌握了560个最常用的汉字,就能阅读一般书刊的80%的内容;掌握了1367个汉字,可以阅读书刊的95%的内容;掌握了2400个汉字,可以阅读书刊的99%的内容。

一般人识得3000个字,阅报,看小说都没问题。

之所以多认,是为了开发早起阅读,只有早起阅读得到开发,“识”“读”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更加强调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教语文同时要教做人,学语文就是要学做人。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民要树立核心的价值观,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祖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有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这些都体现了核心价值观。

今后语文教学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体现文化要素。

要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一篇文本都有自己承载的思想价值,有自己要说明的目的和意图,这些就构成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教学中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领会编者意图,落实课程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确立目标的盲目性,才能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师在理解教材、引领对话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随意现象。

如:

教学《三打白骨精》疑问,老师问学生,这个故事里你最佩服谁?

多数是佩服孙悟空,一个学生说佩服白骨精,因为白骨精足智多谋,屡败屡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老师也赞同了。

还有《狐狸和乌鸦》一文,学生喜欢狐狸“聪明”这样的有悖文本意图的感悟,教师缺乏正确的引领,这不是创造性地理解而是对文本的不尊重。

放大语文的“文”的文化、文字、文学因素,用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既得意又得言”:

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得这么好,让学生既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意思,又能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

无论是阅读文本的练习,要更多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更多体现文化的要素。

教语文要教文化,学文化。

主要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指世界优秀的文化。

我县各学校都在注重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利用校本课程让学生背诵《论语》《三字经》《古诗宋词》《百家姓》等等,这些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4、更加强调了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这应该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修订后的课标重申:

小学六年级背诵160篇段优秀诗文。

背古诗词75首,比原来有所增加。

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

告诉我们一方面要用教科书教好语文,另方面要重视指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特别要重视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的工作,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

学语文3分在课内,7分在课外,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

这是许多成功人士告诉我们的。

作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把语文课上好,而且要把我们的孩子引向多读书,求发展的路上。

阅读重在提升阅读的品位。

小学六年级毕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这是最低值,教师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教科书大约是45万字,课外阅读100万字,加起来是不少于145万字。

三、四个加强

1、要加强识字写字学词教学。

低年级一定要以落实识字写字为重点,思想意识上要认识识字写字的重要性。

(1)一定保证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2)把课文读的正确、通顺,有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少量的词句。

(4)积累语言。

低年级就这么清清爽爽4件事。

汉语拼音的3个功能:

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

最基本的任务是学生准确拼读音节。

不主张直呼音节。

书写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是抄写,不是默写音节。

可以出题,看拼音写字词。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关注拼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低年级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

中高年级也要给字词教学一定的地位。

要有别于低年级,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字词。

加强辨析字词的工作,同音字、形近字、反义词。

重视词语的积累运用。

低年级加强口头组词,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占有的词汇量的多少。

合格的小学毕业生不仅是写2500个字,还要掌握7000个词汇,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词汇。

写好独体字,抓主笔。

重视主笔的占位;写合体字,注意引导观察各部件的占位以及之间相离相交和笔画间的挪让。

教师首先自己要练好字。

2、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低年级时口语交际,中高年级是习作。

低年级培养会听、爱说、敢于提问。

写的方面,要有写的愿望,想写,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想象。

可以从一句话开始,训练学生写每一句话。

每日一句。

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

儿童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中年级,听:

要能把握主要内容;说:

要主动与人沟通,清楚表达。

写:

写的方面是自由表达,是片段训练,是要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观察素描的练习。

既可以写实内容也可以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纪实的片段一定要真,诚。

要用童言童语表达童心、童趣、童情。

(如:

有个三年级学生用107个字写了想妈妈的感受,获得全国一等奖。

有一句是:

想妈妈的感受想哭的感觉。

)不写成人话、不写假话。

要真诚。

高年级:

听:

要抓住要点。

说:

主动大方与别人交流,说清想法,能在稍有准备的情况下做1——2分钟发言。

写:

写简单纪实文,应用文,引导学生运用口头、书面语言表达,满足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

如:

课前3——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这种训练非常好,是对学生的经历的检查,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升最快的方式。

如:

设计学校每一处的提示语训练。

草坪、花坛、厕所、操场等。

习作的内容教师一定要重视,内容要出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出在学生的心坎上,要鼓励孩子写自己的语言,儿童语言。

(如:

)要从日常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题材,加强日常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意识,阅读教学不仅要导读,也要导学,从读学写,加强各种形式的语言文字练习。

如:

低年级好的句式的积累和仿写。

中年级好的段式的积累和仿写。

要创造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不要只写体会。

创建多种形式的儿童喜闻乐见形式的习作。

3、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不论哪个学科都要阅读。

如,数学做题,没有阅读理解,也做不上。

阅读能丰富知识,丰富见闻,能愉悦人生,能使人快乐。

一定要重视儿童的阅读。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都要抓。

喜欢阅读,终生以书为侣的话,一定会有光明的前程。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可以办出各种特色,但是最基本的特色是阅读。

阅读立校、立班、立人。

教师要尽最大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阅读。

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老师能通过学,一周挤出一课时来做课外阅读、交流、推荐等,是非常好好的做法。

如:

某区以为教师,学生很困难,教师自己订阅阅读书,然后做成一本本通讯,让学生阅读。

感到了中央,捐赠了一些书籍。

4、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老师强势,不给学生机会,那永远培养不出来。

听说读写是讲不会的,只有练才能会。

过于强势的老师和过于强势的家长一样,永远培养不出好孩子。

叶老强调:

“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所以从一年级开始一点一点开始培养,学习了拼音后,音不用教了,让孩子借助拼音来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同伴来帮助读,同伴帮助不了的,老师再来教。

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办法记字,抓住字的特点整体识记。

如:

学生自己编字谜记忆、编顺口溜等。

要求认的字老师不用分析字形,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可以以自学提示、自学提纲等引导自学。

自学、讨论、练习三部曲。

所以要让学,给学生更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自主表达非常重要。

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到了高年级评价文本的语言,文本的人物,文本的写法。

总之,是学生自己的读后的感受和想法、见解。

今天的教学是用孩子的嘴说出来老师的见解。

听公开课,看到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张三李四王五等都说的不满意,第五个说出了老师备课那个词,这回老师满意了,殊不知前四个说的都比他好。

这样不好。

只要不违背主流价值感,我们都应该给以肯定。

要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之母。

读与写都要激活孩子的想象力。

如;诗歌教学,诗歌的特点就是有意境有想象。

读诗歌,重要的就是把孩子带入诗歌的情境中,展开想象和联想。

在读诗歌想画面基础上然后引导学生读出情感。

只关注把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或者用固定的画面框住学生的想象,这是诗歌教学的大忌。

其他文章也有想象的空间,鼓励孩子发表想象,说出自己的见解。

在想象作文训练里,让孩子尽情地去发挥,总之,培养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是有用武之地的。

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我们会把我们的孩子教的越聪明越好,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定的探索精神。

通过六年级语文教学使学生达到五个一:

写一手好字,能读会写一篇好文章,有一幅好口才,养成一种好习惯(读书看报),有一颗博爱的心。

如果能做到五个一,老师就功德无量。

老师是非常努力的,如果我们在观念上再改变一些,学习方法上再改变一些,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