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603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docx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

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

1产品质量检验

1.1检验依据

为保证铝合金门窗在正常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根据铝合金门窗产品特点和加工工艺条件,铝合金门窗所用铝合金建筑型材、配套材料的检验和铝合金门窗生产工序检验及成品检验依据如下:

《铝合金窗户》(GB/T8478-2008)

《铝合金窗户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建筑玻璃应用规程》(JBJ113-2009)

《建筑外窗户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1976-2008)

《建筑窗户空气隔声性能分级机检测方法》(GBT848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2008)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分》(GB/T3190)

《浮法玻璃》GBII614

《平板玻璃》(GB11614-2009)

《钢化玻璃》(GB/T9963-1998)

《中空玻璃》(GB/T11944-2002)

《建筑玻璃应用规程》(JBJ113-2009)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地弹簧》(QB/T2697-2005)

《建筑窗户五金件旋压执手》(JG/T213-2007)

《建筑窗户五金件滑撑》(JG/T127-2007)

《建筑窗户五金件插销》(JG/T214-2007)

《建筑窗户五金件撑档》(JG/T128-2007)

《建筑窗户五金件传动机构用执手》(JG/T124-2007)

《建筑窗户五金件合页(铰链)》(JG/T215-2007)

《建筑窗户五金件传动锁闭器》(JG/T216-2007)

《建筑窗户五金件滑轮》(JG/T219-2007)

《铝合金窗户拉手》(QB/T3889-1999)

《铝合金窗锁》(QB/T3890-1999)

《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03)

《聚硫建筑密封胶》(JC/T483-2006)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JC/T485-2007)

《建筑窗户用密封胶条》(JC/T187-2006)

《建筑窗户密封毛条技术条件》(JC/T635-1996)

1.2组批与抽样

1.组批

a.铝合金窗组装前,同一类型的同一加工安装要素的零部件定义为一批;同一批购入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外购零件为一批。

b.窗(框、扇)组装后,同一工程、同一品种的半成品或成品为一批。

2.抽样

a.铝合金型材、辅助材料以及五金件的抽样检验。

按《铝合金窗户》(GB/T8478-2008标准的规定要求,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判断按表1要求进行。

表中Ac、Re以不合格品计。

表1合格质量判断单位:

批量范围

样本大小n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e

≤25

3

0

1

26-50

5

1

2

51-90

5

1

2

91-150

8

1

2

151-280

13

2

3

281-500

20

3

4

501-1200

32

5

6

1201-3200

50

7

8

3201-10000

80

10

11

b.铝合金窗成品检验。

外观和装配质量应全数检验;窗及框扇装配尺寸偏差检验,按每一组批的10%随机抽样,但最小抽检量不得少于3樘。

3.每组批、每工序加工时,必须执行加工首件后报检制度,即先加工首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本组批、本工序的加工。

4.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均应是经过具有资格的计量部门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的计量器具。

1.3铝合金型材检验

铝合金型材进厂后,必须对购进的型材进行检验,首先检查验证型材生产厂家的资质能力方面的资料,包括型材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与合格证(以及是否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其次是依据GB/T5237-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和GB/T3190《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分》检查型材的性能指标,包括壁厚、尺寸偏差、外观质量、膜厚和硬度等。

1.型材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型材生产许可证是国家对具备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的型材生产厂家发放的准许生产铝合金型材的凭证,质量保证书与合格证是型材生产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承诺,也是日后解决质量问题纠纷的依据。

型材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应标明:

(1)生产厂家;

(2)产品名称;(3)合金牌号、状态和合金成分;(4)型号;(5)重量或件数;(6)批号;(7)力学性能、氧化膜厚度检验结果及技术监督部门印记;(8)包装日期。

应有生产单位提供有效的检验报告。

每批型材应具有质量保证书,每包型材须具有合格证。

2.断面尺寸及壁厚

1)质量要求

a.型材型号和断面尺寸符合供货合同的要求,尺寸偏差符合GB/T5237-2008标准规定。

b.型材壁厚。

主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基材最小实测壁厚,外门应不低于2.0mm;外窗应不低于1.4mm。

对型材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在供货合同中确定。

2)检验方法

型材外形尺寸、壁厚用游标卡尺、深度尺、千分尺测量。

3.氧化膜厚度

1)质量要求

门窗型材表面处理应符合标准规定,见表2。

表2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层厚度要求

品种

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加电解着色

阳极氧化加有机着色

电泳涂漆

粉末喷涂

氟碳漆喷涂

表面处理层厚度

膜厚级别

膜厚级别

装饰面上涂层

最小局部厚度

µm

装饰面平均膜厚

µm

AA15

B

(有光或哑光透明漆)

S

(有光或哑光有色漆)

≥40

≥30(二涂)

≥40(三涂)

2)检验方法

型材膜厚用涡流测厚仪测量,测量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a.每次测量前,要在测试场所对仪器进行校准。

在间断使用时,也要经常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将涡流测厚仪靠在型材表面上,直接读出数即可。

b.测量前,应清除型材表面上的所有附着物质,如尘土、油脂及腐蚀物等,但不要去除任何覆盖层物质。

c.在测量中,应当使测头与试样表面保持垂直。

d.不应在紧靠试样的边缘处进行测量。

e.采用分辨率为0.5µm的膜厚检测仪在型材的不同部位测量,测点应不少于3点,取平均值。

4.硬度

1)质量要求

铝合金型材韦氏硬度应不小于8HW(≥HV58)。

2)检验方法

型材硬度用硬度钳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将试样置于硬度计砧座和压针之间,压针应与试验面垂直,轻轻压下手柄,使压针压住试样;

b.快速压下手柄,施加足够的力,使压针套筒的端面紧压在试样上,在表头上读出硬度值(精确到0.5HW)。

再次测量时两相邻压痕中心间距离应不小于6mm。

c.一般情况下,每个试样至少应测量三点,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硬度值,计算结果修约到0.5HW。

5.外观质量

1)质量要求

阳极氧化型材: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电灼伤、氧化膜脱落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电泳涂漆型材:

涂漆后的漆膜应均匀、整洁、不允许有皱纹、裂纹、气泡、流痕、夹杂物、发粘和漆膜脱浇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粉末喷涂型材:

涂层应平滑、均匀、不允许有皱纹、流痕、鼓泡、裂纹、发粘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2)检验方法

用正常视力在自然散射光源下目测检查表面质量。

铝型材入库检验记录表格式见表3.

 

表3铝合金型材入库检验记录表

供货单位:

日期:

型材种类

型材批量(根/吨)

生产许可证

合格证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1

2

3

4

6

6

7

8

9

10

型材壁厚

表面膜厚

色泽

表面质量

外形尺寸

检验结论:

检验员:

8.1.4铝合金窗配件检验

铝合金窗配套件分为五金件、外协件、玻璃(包括窗纱)、密封材料四大类。

1.五金件

1)五金件品种

撑档、滑撑、执手、窗锁、滑轮、自攻螺钉、紧固件等。

2)质量要求

a.有供货单位提供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b.规格尺寸应符合采购要求;

c.产品表面应光洁,无露底、锈蚀、脱皮现象;

d.铆接部位应牢固,转动、滑动部位应灵活,无卡阻;

e.产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检验方法

五金件品种多、标准类别多,主要采取下列方式检验:

a.有国家标准或行业相关标准规定的通用五金件,查验供货单位提供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相关标准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检验报告;

b.查验产品合格证,没有产品合格证不使用;

c.采用目测检查外观是否合格;

d.手试开启、转动和滑动是否灵活,铆接是否牢固;

e.依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相应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如外形尺寸,零件之间的配合、滑轮的轴向窜动、径向跳动是否条件标准要求;

f.试装配,检查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配件入库检验记录格式见表4。

表4配件入库检验记录

编号:

日期:

名称

生产企业

型号

出厂编号

数量

出厂日期

采购员

购入日期

质量保证文件

检验依据

检验数量

检验内容:

检验结论:

检验员

质量科长

仓库保管员

日期

日期

日期

2.外协件

1)外协件品种

连接件、插接件、加强件、缓冲垫、玻璃垫块、固定地角、密封盖等。

2)质量要求

外协件应符合门窗生产企业向供货单位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要求。

材质应满足性能的要求,规格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3)检验方法

a.材质方面取得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b.用钢板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检测规格尺寸;

c.试用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3.玻璃

1)玻璃种类

普通平板玻璃、浮法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等。

2)质量要求

a.有供货单位出具的产品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平板玻璃符合GB11614-2009标准、浮法玻璃符合GB11614标准、中空玻璃符合GB/T11944标准、夹层玻璃符合GB9962标准、钢化玻璃符合GB/T9963标准。

b.玻璃的规格尺寸符合采购要求;

c.外观质量按相关标准的相应等级检查,未提出具体等级要求时,按合格品的等级要求检查。

3)检验方法

a.首先检查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

b.目测表面质量,其波筋气泡、夹杂物、划伤、线道等缺陷不超过标准要求;

c.外形尺寸、厚度用钢卷尺、游标卡测量,弯曲度用直尺、塞尺测量;

d.有透光率要求的,按国标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规定的实验方法或使用等效的仪器测定。

4.窗纱

1)质量要求

a.有供货单位出具的有效产品质量保证书;

b.规格尺寸符合要求;

c.不得有抽丝、断丝,集中的大片结点等缺陷。

2)检验方法

用钢卷尺检查窗纱的规格尺寸,目测外观质量。

5.密封材料

1)密封材料品种

胶条、毛条。

2)质量要求

a.有供货单位出具的有效的产品质量保证书,胶条应符合JG/T187标准,毛条符合JC/T635标准;

b.胶条、毛条的规格尺寸符合采购要求,与型材槽腔匹配;

c.胶条、毛条的外观应平整、光滑,符合使用要求;

d.胶条的强度、弹性应符合标准要求。

3)检验方法

a.首先检查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凡无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的不得选用。

b.用样板、游标卡尺等量具检验胶条、毛条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c.目测胶条、毛条的外观质量;

d.可用拉力计测试强度和弹性。

8.1.5工序检验

工序检验按铝合金窗加工工艺流程,依次对锯切下料工序、机加工(铣、冲、钻)工序、组装(装五金件、毛条、胶条、挤角、成框)工序进行检验。

1.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检验

铝合金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是铝合金窗生产的重要工序,是关键质量控制点,应保证锯切下料后的杆件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所以铝型材经切割机锯切下料后,必须对锯切加工后的杆件严格进行检验,并使尺寸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检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a.下料后型材长度(L)≤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3mm;>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5mm;

b.角度允许偏差为±10′;

c.切割断面毛刺高度<0.1mm;

d.型材切割面切屑无粘连、无漏屑;

e.型材外观不得有碰、拉、划伤痕(不包括由模具造成的型材挤压痕)。

注:

上述项目的质量要求是根据成品窗的外形尺寸标准,要确保成品窗的质量,在下料工序提出的尺寸偏差内控标准。

2)检验器具

钢卷尺、钢板、直角尺、万能角度尺、样板、卡尺、深度尺、测膜仪。

3)检验方法

a.下料长度。

用钢卷尺或钢板尺紧贴型材表面与长度方向平行,一端定位从另一端读出测量数据。

b.垂直度和角度。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测量时把万能尺的一边靠紧型材的一面,调整万能角度尺另一边至被测角度,最后使用微调调棘轮,即可测出角度数值;

c.使用卡尺或深度尺测量毛刺长度;

d.目测切屑无无粘连在加工面上现象;

e.目测外观有无损伤,有损伤用钢板尺测量损伤面积,用测膜仪检测氧化膜损坏程度。

锯切下料工序检验记录格式见表5。

表5锯切下料工序检验记录表

编号:

日期:

合同编号

工程名称

型材种类

下料批量

检验数量

操作者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备注

1

2

3

4

5

6

1

长度(mm)

≤2000,偏差±0.3

>2000,偏差±0.5

2

斜角

偏差±10′

3

直头切口平面与侧面垂直度

偏差±10′

5

切口平面粗糙度

为12.5

6

切口平面切屑

无粘连,无污染

7

切口平面毛刺高度

小于0.1mm

8

型材表面质量

不得有碰、划、拉伤痕

检验员:

检验结论:

2.机加工(铣、冲、钻)工序检验

机加工工序是指对锯切后的型材杆件,按照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的要求,利用机械加工设备或专用设备对型材杆件进行的铣、冲、钻加工。

铣排水槽:

1)质量要求

a.排水槽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碰、拉、划伤痕。

2)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深度尺、游标卡尺

3)检验方法

a.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排水槽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b.用深度尺测量毛刺;

c.目测型材表面质量。

铣外框组装平台:

1)质量要求:

a.铣加工部位要与组装基准面平齐,不平度小于0.1mm;。

b.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砬、拉、划伤痕。

2)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尺。

3)检验方法

a.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测量组装平台位置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b.用深度尺测量加工面不平度;

c.目测型材表面质量,不得有卡伤和碰、拉、划伤。

铣(冲)扇料:

推拉窗:

组装切口、滑道切口、锁口、勾企凸面、装滑轮切口

1)质量要求

a.切口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切口和加工面应平整,加工面与原连接面的不平度小于0.1mm,切口凹凸变形小于0.05mm,毛刺小于0.1mm;

c.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卡伤和碰、拉、划伤痕。

2)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尺、塞尺。

3)检验方法

a.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切口位置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b.用深度尺、塞尺测量不平度、凹凸变开和毛刺;

c.目测型材表面质量,如有卡伤和碰、拉划伤痕,用钢板尺测量损伤长度、计算面积。

钻(冲)孔工序:

推拉窗框组装孔(上下端、中挺)、地角安装孔(或组合孔)、装止退块孔、缓冲垫孔(也可在扇上),扇组装孔、装滑轮孔。

平开窗框、扇滑撑安装孔(或合面安装孔)、执手安装孔。

1)质量要求

a.钻(冲)孔位置、孔径、孔中心距、孔边距尺寸及偏差符合图纸要求;

b.钻(冲)孔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变形,毛刺应小于0.1mm;

c.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碰、拉、划伤痕。

2)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尺、塞尺。

3)检验方法

a.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孔径位置是否正确,孔径、孔中心距、孔边距尺寸及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b.钻(冲)孔表面应平整,深度尺、塞尺测量凹凸变形和毛刺;

c.目测型材表面质量,不得有碰、拉、划伤。

3.组装工序

组装工序是铝合金窗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必须对组装后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验,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穿毛条、胶条:

推拉窗穿毛条、平开窗穿胶条

1)质量要求

a.使毛条或胶条在自然状态下穿到型材槽中,不得过紧或过松。

毛条长度应与型材上安装毛条槽的长度相同。

胶条长度比型材上安装胶条槽的长度长10mm左右,框、扇挤角后切成45度角,胶条安装后保持接头严密,表面平整,密封条无咬边;

b.毛条或胶条在型材上不得脱槽;

c.目测型材表面质量。

安装滑轮(推拉窗):

1)质量要求

a.滑轮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滑轮安装后应牢固、可靠,安装螺钉不准有滑扣现象;

c.滑轮安装后使用功能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检验方法

a.测量安装位置、滑轮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b.手试滑轮安装的牢固、可靠程度;

c.手试滑轮应转动灵活,符合使用要求。

组角和组装框扇、装配中挺:

平开窗扇框组角前先在连接件和型材组角处涂粘胶剂。

推拉窗框扇用螺钉连接组装,中间加橡胶密封垫。

有中挺构件的在组装窗框时,先装配中挺。

1)质量要求

a.铝合金门窗装配尺寸允许偏差见表6。

表6铝合金门窗装配尺寸允许偏差单位:

mm

项目

尺寸范围

允许偏差

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内侧尺寸

<2000

±1.5

≥2000<3500

±2.0

≥3500

±2.5

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内侧尺寸

对边尺寸之差

<2000

≤2.0

≥2000<3500

≤3.0

≥3500

≤4.0

门窗框与扇搭接宽度

±2.0

±1.0

框、扇杆件接缝高低差

相同截面型材

≤0.3

不同截面型材

≤0.5

框、扇杆件装配间隙

≤0.3

b.框扇组装(组角)后,角度允许偏差为±30’;

c.框扇组装后,各配件应到位,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配件应牢固,无松动;

d.型材外观不得有捶痕、污迹、粘接剂外溢和碰、拉、划伤痕。

3)检验方法

a.窗框扇宽度和高度尺寸测量。

将组装好的框扇平放在工作平台上,用钢卷尺测量相对两边的实际尺寸。

测量时,测量点应距窗框扇组件端部100mm处(如图8-1)。

每个尺寸应对两端部各测一遍,取与公称尺寸差距大的数据为测量数值。

对角线长度尺寸测量。

把组装好的框扇放在工作平台上,在所测对角线的两个对角上放置φ20mm圆柱测量棒,用钢卷尺测量两圆柱测量棒中心之间距离(如图8-2),再计算两对角测量值之差,即为对角线尺寸之差。

8-1窗框扇宽度和高度尺寸测量方法图8-2对角线长度尺寸测量方法

b.框扇四角不平度的测量。

把组装好的框扇放在工作平台上,用深度尺或塞尺测量平台与框扇之间的距离;

c.用钢板尺或钢卷尺,按图纸要求测量分格尺寸,计算分格尺寸之差;

d.用深度尺或用平板尺和塞尺测量相邻构件的同一平面度。

即用深度尺的测量基准靠实在相邻零件中平面较高一侧的型材表面,用测量头测量零件较低一侧型材表面。

或将平尺靠在相邻构件中平面较高一侧的型材表面,用塞尺测量较低一侧型材表面与直尺之间的距离;

e.用塞尺从薄到厚依次试测两构件间的装配间隙,直到塞尺在装配间隙中松紧适度即可;

f.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框、扇角度;

g.目测各配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到位,手试安装配件牢固、无松动;

h.目测型材外观质量,无污迹、粘接剂外溢和碰、拉、划伤痕,有碰、拉、划伤痕时,用钢板尺测量损伤长度、面积。

平开窗装配滑撑(或合页、撑档):

1)质量要求

a.滑撑(或合页、撑档)的规格尺寸、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滑撑安装应牢固、可靠,安装螺钉不准有滑扣现象;

c.滑撑安装后应开启灵活,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d.框扇四周搭接配合应均匀,配合尺寸符合图纸要求,配合尺寸偏差不大于±1mm。

2)检验器具:

钢板尺、深度尺、游标卡尺。

3)检验方法

a.用游标卡尺和钢板尺测量滑撑规格尺寸、安装位置;

b.手试滑撑安装的牢固、可靠程度;

c.手试开启是否灵活,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d.把窗平放在工作平台上,沿开启扇四周在框上画线,用深度尺测量搭接配合尺寸。

平开窗装执手:

1)质量要求

a.执手规格尺寸、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执手安装牢固、可靠;

c.执手安装后,扇开启、关闭灵活,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2)检验器具:

钢板尺、游标卡尺。

3)检验方法

a.目测和用钢板尺、游标卡尺测量规格尺寸、安装位置;

b.手试检查执手安装的牢固、可靠程度;

c.手试开启、关闭是否灵活,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装窗锁、闭门器、插销:

1)质量要求

a.窗锁、闭门器、插销的规格尺寸、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安装应牢固、可靠、安装螺钉符合要求,不准有滑扣现象(门上的球形门锁、闭门器、插锁可在施工现场安装);

c.安装后开启、关闭应灵活自如,不存在卡阻现象,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2)检验器具:

钢板尺、游标卡尺。

3)检验方法

a.目测和用钢板尺、游标卡尺测量规格尺寸、安装位置;

b.手试检查安装的牢固程度;

c.手试开启、关闭是否灵活,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装地角(使用卡形地角在现场安装):

1)质量要求

a.地角安装位置,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

b.安装应牢固,可靠。

2)检验方法

a.目测地角数量,钢板尺测量安装位置;

b.手试安装是否牢固、可靠。

装玻璃:

1)质量要求

a.装玻璃时,要在玻璃四周装玻璃垫块,垫块的规格尺寸,数量应符合要求;

b.玻璃尺寸应符合要求,保证每边的搭接量;

c.窗扇玻璃四周应用一根完整连续的胶条密封,接口不易设在转角部位,转角处剪成45°角对接,但不得扯断胶条;

d.玻璃两侧的密封胶条应接口严密,无脱槽、压边现象,胶条松紧适度;

e.平开窗、固定窗的玻璃压条装配后应牢固,对接处间隙不大于0.5mm,不平度不大于0.5mm。

2)检验器具:

钢卷尺、深度尺、塞尺、游标卡尺。

3)检验方法

a.用钢卷尺测量玻璃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b.用塞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