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570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docx

高考物理全国卷2手打WORD含答案含选修

第I卷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题14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题14图

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15.如题15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

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Ub、U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a>Uc,金属框中无电流

B.Ub>U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

C.Ubc=-1/2Bl²ω,金属框中无电流

题15图

D.Ubc=1/2Bl²w,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

题16图

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题16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西偏北方向,1.9x103m/sB.东偏南方向,1.9x103m/s

C.西偏北方向,2.7x103m/sD.东偏南方向,2.7x103m/s

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题17图所示。

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

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题17图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19.有两个运强磁场区域

中的磁感应强度是

中的k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

中运动的电子相比,

中的电子()

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

中的k倍

B.加速度的大小是

中的k倍

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

中的k倍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

中的k倍

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2

a/3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B.10C.15D.18

21.如题21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

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题21图

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学生用图(a)琐事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

23.(9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

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3000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压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_______Rv,(添“>”“=”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如题24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例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

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

不计重力。

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题24图

 

25.(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3/5)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题25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3/8,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

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求:

(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题25图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2)(10分)如题33

(2)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ⅰ)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题33

(2)图

(ⅱ)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题34

(1)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题34

(1)图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10分)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Q的距离为35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s,振幅A=5cm。

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ⅰ)P、Q之间的距离

(ⅱ)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2)(10分)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

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求:

(ⅰ)滑块a、b的质量之比;

(ⅱ)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题35

(2)图

 

答案

14~17.DCBA

18.BC19.AC20.BC21.BD

22.

(1)3.25;1.79;

(2)C

23.

(1)如图

24.

25.

(1)a1=3m/s2;a2=1m/s2;

(2)4s

……⑸

………⑹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a1=3m/s2…………⑺

33.

(1)ACD

(2)12.0cm;13.2cm

(1)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长度l=10.0cm时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得

34.

(1)ABD

(2)133cm;125cm

35.

(1)ACD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