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内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6765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教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招教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招教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招教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招教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招教内容.docx

《招教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内容.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教内容.docx

招教内容

教育学

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C)

  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

  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D)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18.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上课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

  A.唐代B.清末C.民国初期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

  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

  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教育具有历史性。

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

?

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

  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

  7.教材包括(D)

  A.教科书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

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方针政策。

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

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

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

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版权:

招教网 发表于:

2011-03-2416:

26 点击:

911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

  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4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4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

  4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

  4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

  4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4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

  4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49、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50、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5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56、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5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

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58、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59、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60、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6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62、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63、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64、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