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6403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姓名:

_________教学班级:

_________教师姓名:

_________考号: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

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

④>③>②>①

C.电负性:

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

④>③=②>①

【答案】A

..................

2.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

B.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化合物

C.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

D.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

【答案】B

【解析】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可确定X为O元素;X、Z同族,则Z为S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最外层电子数为7,且与S元素同周期,所以Y为Cl元素;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只能为H元素。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应为HClO4,故A错误;B.H和O可形成H2O和H2O2,故B正确;C.X是氧元素,Z是硫元素,O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则H2O的稳定性比H2S的稳定性强,故C错误;D.非金属性Cl>S,则HCl比H2S稳定,故D错误;答案选B。

3.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Na>S>OB.稳定性:

PH3<H2S<H2O

C.离子半径:

Al3+>Mg2+>Na+D.第一电离能:

O<F<Ne

【答案】C

【解析】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以原子半径Na>S>O,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P,所以稳定性PH3<H2S<H2O,故B正确;C.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Na+>Mg2+>Al3+,故C错误;D.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O<F<Ne,故D正确;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易错点是离子半径和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比较,比较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时:

“序大径小”,比较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的离子半径时: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比较第一电离能大小时,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增大的趋势,同时要注意同一周期的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

4.不能作为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  )

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B.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C.非金属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

【答案】D

【解析】A.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故A不选;B.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B不选;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C不选;D.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单质的熔沸点无关,所以不能根据单质的熔沸点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选.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要注意把握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②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③氢化物的稳定性;④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⑤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等。

5.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 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 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 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ZO4

H2YO4

H3XO4,则非金属性:

X

答案选C。

考点:

元素周期律

6.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答案】B

【解析】由表中数据I3≫I2,可知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2价,A项错;元素R一定位于第Ⅱ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R不一定是Be元素,故C、D项错。

7.如图表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气态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的变化关系,其中A、B、C各点表示的元素是(  )

A.N、S、PB.F、Cl、OC.He、Ne、ArD.Si、C、B

【答案】C

【解析】气态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即第一电子能,同周期中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达稳定结构,故最难失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图中A、B、C三点分别为第一、二、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故分别为He、Ne、Ar,所以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准确判断图示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气态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即第一电子能,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所以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碱金属元素,最大的是稀有气体元素,本题要根据同周期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分析解答。

8.下列各组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K>Na>LiB.Na+>Mg2+>Al3+

C.Mg2+>Na+>F-D.Cl->F->F

【答案】C

【解析】同主族,由上到下微粒半径逐渐增大,所以A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所以B对,C错,C应该为F->Na+>Mg2+,D可引入Cl,顺序为Cl->Cl>F->F,所以D也对。

9.下列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2s能级上的两个单电子,应自旋方向不同,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故A错误;B.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电子排布图为

,故B正确;C.2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应自旋方向不同,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故C错误;D.2p能级上的两个单电子,应自旋方向相同,违反了洪特规则,故D错误;答案选B。

10.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

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固态水中和液态水中含有氢键,当雪花→水→水蒸气主要是氢键被破坏,但属于物理变化,共价键没有破坏,水蒸气→氧气和氢气,为化学变化,破坏的是极性共价键,故选B。

考点:

考查氢键以及共价键。

11.下列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   )

A.HClOB.HClO2C.HClO3D.HClO4

【答案】D

【解析】一般认为,成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本酸性越强,故氯呈最高正价的HClO4的酸性最强。

12.已知磷酸分子

中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D2O)中的D原子发生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能跟D2O进行氢交换,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再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推断出次磷酸分子的结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则H3PO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A.有2个羟基氢,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有1个羟基氢,符合题意,故B正确;C.有2个羟基氢,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不含有羟基氢,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利用已知信息综合分析推断的能力,难度较大。

由题给信息首先分析出磷酸分子中的共价键形式,3个H分别和3个O形成共价单键,与H相连的3个O与P形成3个共价键,从而得出能跟D原子发生交换的条件,由此对次磷酸的结构进行推导判断。

13.下列分子叫手性分子的是()

A.CH3CH2OHB.COOH-CHOH-CHCl-COOH

C.CFCl3D.CH2OH-CHOH-CH2OH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CH3CH2OH中两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都有一样的,没有手性碳原子,所以不属于手性分子,故A错误;B.HOOC-CHOH-CHCl-COOH中间的两个碳原子都连有的四个不同取代基,是手性碳原子,所以属于手性分子,故B正确;C.CFCl3中的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有3个是一样的,不是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故C错误;D.CH2OH-CHOH-CH2OH中两边的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有2个是一样的,不是手性碳原子,中间的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有2个是一样的,不是手性碳原子,所以分子不含手性碳原子,所以不属于手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手性碳原子的判断

【名师点晴】明确手性碳原子的特点是解题关键;先根据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

①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②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然后根据手性分子是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来解答。

14.下列分子中,属于易溶于水的一组是(  )

A.CH4、CCl4、CO2B.NH3、HCl、HBr

C.Cl2、H2、N2D.H2S、NO、SO2

【答案】B

【解析】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只有极性分子的溶质才易溶于水,据此分析:

A.三种分子空间构型分别为:

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直线形,三种分子都属于非极性分子,不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B.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HCl和HBr均为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所以三种物质都属于极性物质,易溶于水,选项符合题意;C.三种物质都属于非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非金属单质,属于非极性分子,所以都不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D.H2S和SO2的空间构型都为V型,属于极性分子,所以H2S能溶于水,SO2易溶于水(1:

40),但NO不溶于水,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15.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

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H2SB.HClC.PH3D.SiH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在ⅣA~ⅦA中的氢化物里,NH3、H2O、HF分子间因存在氢键,故沸点高于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的沸点,a所处曲线中有一种物质的沸点为100℃,是H2O,说明a是H2S。

考点:

考查了氢键与物质熔沸点的相关知识。

16.下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

A.C—FB.C—OC.C—ND.C—C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负性逐渐增大,F,O,N,C这四种元素中C的电负性最小,F的电负性值最大,所以CF极性最大,选A。

考点:

考查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判断。

17.下列对[Zn(NH3)4]SO4配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42﹣是内界B.配位数是4

C.Zn2+是中心离子D.NH3是配位体

【答案】A

【解析】A.在[Zn(NH3)4]SO4中外界是SO42-,內界是[Zn(NH3)4]2+,故A错误;B.锌离子配位原子个数是4,所以其配位数是4,故B正确;C.该配合物中,锌离子提供空轨道,所以锌离子是中心离子,故C正确;D.该配合物中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所以NH3是配位体,故D正确;答案选A。

18.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NH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三角形

【答案】B

【解析】H2S中价层电子对数=2+

×(6-2×1)=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立体结构为V形;NH3中价层电子对数=3+

×(5-3×1)=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易错点是不能熟练判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分子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数,如果价层电子对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则为正四面体结构,如果价层电子对数是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则为三角锥形结构,如果价电子对数是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则为V形,据此分析解答本题。

19.下列固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答案】C

20.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

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

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Mg2CNi3B.MgC2NiC.MgCNi2D.MgCNi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晶胞的结构简式可知碳原子位于晶胞的体心上,所以晶胞中含有一个碳原子;镁原子位于顶点,则其个数=8×1/8=1;镍原子位于面心处,其个数=6×1/2=3,所以该晶胞的化学式为MgCNi3,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晶胞化学式的计算

21.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

F2

B.熔点由高到低:

Na>Mg>Al

C.硬度由大到小: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晶格能由大到小:

MgO>CaO>NaF>NaCl

【答案】B

【解析】A.卤族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晶体的熔沸点越高,所以晶体熔点由低到高为:

F2

NaC,三者都为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大,共价键的键能越小,则硬度越小,所以硬度由大到小: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C正确;D.可以先比较电荷数,电荷数多的晶格能大,而如果电荷数一样多则比较核间距,核间距大的,晶格能小,则晶格能由大到小为:

MgO>CaO>NaF>NaCl,故D正确;答案选B。

22.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硫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硫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并用括号括起来,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B.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B正确;C.NH3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三个N-H键,其电子式为:

,故C错误;D.硫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D错误;答案选B。

23.如图是CaF2晶胞的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Ca2+B.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F-

C.在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4D.在CaF2晶胞中F-的配位数为8

【答案】B

【解析】根据晶胞结构可知,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的Ca2+和F-的个数分别为8×1/8+6×1/2=4,8×1=8,所以A不正确,B正确。

配位数是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所以根据晶胞的结构可判断Ca2+的配位数是8,F-的配位数是4,即选项CD都是错误的。

答案选B。

24.最近发现了一种由金属原子M和非金属原子N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角和面的原子是M原子,棱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N原子,它的分子式为(  )

A.M4N4B.MNC.M14N13D.条件不够,无法写出

【答案】C

【解析】由气态团簇分子和图可知,其分子式可由示意图分别数出原子个数来确定,M原子共14个,N原子13个,即分子式为M14N13,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晶体结构、分子结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本题的易错点是不能正确理解题目所给信息,题中明确告知图示物质是一种由M原子和N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因此它和通常所见的晶体结构不同,不能按微粒所占的比例来计算,实际上图中的微粒个数就是构成分子的微粒个数,解题时容易错误判断成:

M原子个数:

8×1/8+6×1/2=4,N原子个数:

12×1/4+1=4,即分子式为M4N4,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52分)

25.今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写出B元素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用电子排布图表示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大小:

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_;电负性____________。

【答案】

(1).O

(2).Ca(3).Na(4).Cl(5).1s22s22p4(6).4s2(7).

(8).Na<Ca<Cl<O(9).Na<Ca<Cl<O

【解析】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是O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则B是Ca元素;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则C是Na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则D是Cl元素。

(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四种元素分别是O、Ca、Na、Cl,故答案为:

O;Ca;Na;Cl;

(2).A元素核外有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s22s22p4,B元素核外有20个电子,其价电子是第四周期4s能级上有两个电子,所以B元素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4s2;C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有1s、2s、2p、3s四个能级,其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

1s22s22p4;4s2;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大于其相邻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a<Ca<Cl<O,电负性大小顺序是Na<Ca<Cl<O,故答案为:

Na<Ca<Cl<O;Na<Ca<Cl<O。

26.

(1)按要求填空:

①第三周期中有两个成单电子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②四核10电子的粒子的电子式(写一种)__________;

③第四周期中,3d轨道半充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

①白磷(P4)②水晶③氯化铵④氢氧化钙⑤氟化钠⑥过氧化钠⑦石墨,固态下都为晶体,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不含金属离子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只含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

【答案】

(1).Si、S

(2).

(3).Cr、Mn(4).③(5).⑤(6).⑥(7).③和④

【解析】

(1).①第三周期中,有两个成单电子,则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2或3s23p4,所以为Si、S,故答案为:

Si、S;

②四核10电子粒子中含4个原子,电子数为10,符合条件的有NH3、H3O+等,氨气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③.3d轨道半充满说明3d轨道中含有5个电子,根据电子排布规则可知,该原子的4s能级上电子全满或半充满,所以该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3d54s1或[Ar]3d54s2,所以为Cr和Mn,故答案为:

Cr、Mn;

(2).属于离子晶体的有③④⑤⑥,其中③只含非金属元素,则不含金属离子的离子晶体是③,NaF中只含离子键,所以只含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⑤,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则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⑥,NH4Cl和Ca(OH)2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则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③和④,故答案为:

③;⑤;⑥;③和④。

27.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

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原子最外层有1个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

则:

(1)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

A的单质分子中π键的个数为______。

(2)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__。

(5)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6)C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________cm。

(用ρ、NA的计算式表示)

【答案】

(1).Ca

(2).2(3).H2O分子间存在氢键(4).F>N>O(5).3d104s1(6).三角锥形(7).sp3(8).

【解析】根据题意及电子排布式的规律判断可知,元素A、B、C、D、E分别是N、O、F、Ca、Cu。

(1)A单质是N2,其结构式是NN,含有两个π键。

(2)由于H2O的分子间有氢键,使得其沸点是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高的。

(3)N的2p能级是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比O要大,但比同周期的F要小。

(5)NH3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其中N是sp3杂化。

(6)根据晶胞的结构,应用“均摊法”计算可得,1个晶胞中含有4个Ca2+,8个F-,故其密度为ρ=(312/NA)÷a3,解得a=

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的推断,考查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