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6178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编制依据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3

2.1项目建设的背景3

2.2项目建设必要性4

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5

3.1项目需求分析5

3.2建设目标和标准9

3.3建设规模及功能10

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0

4.1地点与地理位置10

4.2建设条件10

第五章规划建设方案11

5.1项目平面布置11

5.2建筑装饰方案13

第六章项目配套工程17

6.1电气改造17

6.2消防设计17

6.3通风与空调工程方案19

6.4智能化工程19

6.5家具与设备20

第七章节能及环境影响评价21

7.1节能措施21

7.2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21

7.3项目对环境的影响22

7.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22

7.5营运期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24

第八章安全卫生与消防25

8.1劳动安全25

8.2卫生25

8.3消防管理28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及招投标29

9.1项目建设周期29

9.2项目建设实施计划29

9.3项目招投标30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

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32

10.2投资估算33

10.3资金筹措35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36

11.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36

11.2社会评价结论36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37

12.1结论37

12.2建议37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x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

装修工程

(2)项目性质:

装修

(3)拟建地点:

**市**路**号xx区行政中心

(4)建设单位:

xx区民政局

(5)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

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建筑面积400m2。

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为民服务大厅装饰装修及配套工程等。

主要内容包括:

设立咨询台、填表区、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室5间、离婚登记室2间,婚姻家庭辅导室1间,颁证室1间,档案室1间,婚姻家庭教育学校用房3间。

建设周期:

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6个月。

(6)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额为:

**万元,不计建设期利息。

资金来源:

由**市xx区政府财政拨款。

1.2编制依据

(1)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粤办发〔2013〕20号);

(2)《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直行政单位常用公用设施配置标准〉的通知》(粤财资〔2011〕17号);

(3)《广东省行政办公楼建设和装修标准(试行)》;

(4)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大力推进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粤民事〔2011〕50号);

(5)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MZ\T024-2011);

(6)**市发改局《关于清理和暂停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立项报批的通知》(**发改〔2013〕178号);

(7)《**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J99—1012);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1)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技术资料等。

1.3编制可行性报告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及范围主要包括:

总论、项目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主要配套工程、环境保护与节能、职业安全卫生、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及招投标、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项目社会评价、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1.4建设单位简介

**市xx区民政局是xx区人民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主要承担部分社会保障、部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

xx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直属单位)负责办理国内居民婚姻登记(结婚、离婚);补发婚姻证(补领结婚证、补领离婚证);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撤销受胁迫的婚姻;宣传婚姻法律法规,倡导文明婚俗。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xx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承担着xx区居民的国内婚姻登记、补发婚姻证、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撤销受胁迫的婚姻、宣传婚姻法律法规、倡导文明婚俗等职责,2013年共办理各类婚姻登记业务28645件,全年接待办事群众近4.2万人次,工作日日均接待办事群众近200人次。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大力推进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粤民事〔2011〕50号)明确要求,到2015年底珠三角地区80%以上的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达到国家3A级以上等级标准。

由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现有场地达不到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评定标准,一直未能申报。

此次搬迁重新装修,我们将按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评定标准,结合近年来婚姻登记处的业务量和未来辖区人口增长情况,分别设立咨询台、填表区、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室5间、离婚登记室2间,婚姻家庭辅导室1间,颁证室1间,档案室1间,婚姻家庭教育学校用房3间(根据**机编办〔2013〕xx号文件精神,**市xx区婚姻家庭教育学校不再单独设置,与**市xx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合署办公)。

届时,场地功能布局将满足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的要求。

根据xx区政府八届二十八次〔2013〕8号常务会议精神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安排,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民服务大厅将由**路**街*号区民政局大楼*搬迁至**路**号区*行政中心*二楼,面积约400m2。

由于搬迁服务场地均为单间办公室的结构布局,不适合作为婚姻登记办事大厅使用。

经报请区纪委、监察局审批同意,报请区财政局审核,区民政局计划对婚姻登记处搬迁服务场地进行重新设计布局和装修。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提高**市xx区婚姻服务水平的需要

本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原有的婚姻登记大厅的环境现状,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办公环境;xx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要。

(2)可解决办公楼楼层老化、消防隐患等问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婚姻登记大厅是面向广大均在群众服务的窗口,改善婚姻登记大厅的办公环境,树立政府部门的形象,方便群众办事需要,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3.1项目需求分析

3.1.1**市常住适婚人口及发展状况

(1)常住人口现状

陆地、海域面积7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下辖**行政区。

 截至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8.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万人,增长1.0%。

人口城镇比87.82%。

全市户籍人口106.55万人,增长0.5%。

全市户籍出生人口14599人,出生率13.74‰;死亡人口3958人,死亡率3.72‰;自然增长率10.02‰。

(2)常住人口增长情况

  根据我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37.41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63.54万人,比“三普”增加26.13万人,增长69.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123.54万人,比“四普”增加60万人,增长94.4%;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为141.43万人,比“五普”增加17.87万人,增长14.5%。

专业人士分析,常住人口的增加不仅缘于自然增长,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不无关系。

虽然2012年常住人口比2011年增长1.5万,但**依然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城市。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披露,**当年常住人口为156.02万,占全省比重1.50%。

详见表3-1。

   表3-1:

**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表

单位:

人,人/平方公里

  年份指标

1982年“三普”

1990年“四普”

2000年“五普”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常住人口

374137

635365

69.8

1235437

94.4

141.43

14.5

其中:

户籍

370296

474891

28.2

569612

57.6

78.64

38.1

    外来

3841

160474

40.8倍

665825

203.4

62.79

-5.7

人口密度

296

502

69.6

758

51

839

10.7

 

  从上述表中可看出,**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普”时期48.1%的增长率,提高到“四普”的69.8%,再提高到“五普”的94.4%,1982年-2000年的十八年间,**人口增长迅速,年均递增率为6.9%,特别是流动人口,增速大大快于户籍人口,年均递增率达到30.8%。

踏入21世纪后,**人口增速放缓,年递增率降为2.7%

(3)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全市出生人口为16530人,出生率为11.39‰,死亡人口4132人,死亡率为2.68‰,自然增长人口12398人,自然增长率为8.71‰。

(4)家庭户规模的变化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户规模的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生育政策和家庭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汇总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家庭户41.64万户,比“五普”增长37.79%,其中城镇家庭户36.58万户,农村家庭户5.06万户。

  我市家庭户规模自建市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家庭户规模(人/户)从“三普”时期4.4人,下降到“四普”3.8人,再下降到“五普”3.10人,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2.84人,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

与全省平均水平(3.39人)相比,少0.55人。

城镇家庭户规模低于农村。

资料显示,我市2005年城镇家庭户规模为2.8人,而农村为3.19人。

(5)婚姻状况的变化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绝大部分成年人都处于一定的婚姻状态下。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在婚姻状况栏沿用“五普”指标,同样分为:

未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

  1)未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未婚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29.71%,比“五普”下降2.37个百分点。

  从性别比来看,男性未婚人口高于女性未婚人口,男性未婚人口占未婚人口的53.68%,女性占46.32%。

平均初婚年龄为26.36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7.62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25.07岁。

  从城乡差别看,城镇未婚人口比重为30.8%,乡村未婚人口比重为20.74%,城镇未婚人口比乡村未婚人口比重高10.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女性未婚人口比重比农村高出14个百分点,说明城镇晚婚人口较多,特别是城镇女性人口,与农村相比尤其明显。

  从文化构成看,未婚人口仍然以初中文化居多,占44.92%,其次是高中文化程度,占36.08%,再次是大专文化程度,占8.55%。

与“五普”相比,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5.35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而大专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则上升2.9个百分点。

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结婚年龄越晚。

   2)有配偶人口状况

  本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有配偶人口包括了初婚有配偶和再婚有配偶两种类型。

2005年全市有配偶人口中,初婚有配偶占98.23%,再婚有配偶只占1.77%,说明再婚夫妇比例很低。

有配偶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66.51%,比“五普”上升1.79个百分点。

  从城乡构成看,农村有偶率高于城镇,农村有偶率为71.53%,城镇为65.9%。

   3)离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离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19%,比“五普”上升0.48个百分点。

  分性别看,女性离婚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占离婚人口的61.47%,这与现代女性经济独立,注重生活质量有关。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离婚率高于农村,农村离婚率为0.74%,比城镇离婚率低0.5个百分点。

  4)丧偶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丧偶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6%,与“五普”相比略微提升,升0.11个百分点。

其中男性丧偶率为0.58%,女性丧偶率为2.01%,与“五普”相比,基本持平。

3.2建设目标和标准

建设目标:

根据行业的特点以及项目的要求,对婚姻登记办事大厅使用的单间办公室及相关设施进行装修,使其满足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的要求。

建设标准:

宽敞明亮,庄严整洁,温馨舒适,标识醒目、大方实用。

要体现出简约、舒适、实用的感受,让身在其中的人有积极向上的的生活、工作追求;力求达到健康、绿色的办公室装修要求。

3.3建设规模及功能

建设规模为办公大楼二层装修工程,建筑面积约400m2。

大厅的功能:

分别设立咨询台、填表区、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室5间、离婚登记室2间,婚姻家庭辅导室1间,颁证室1间,档案室1间,婚姻家庭教育学校用房3间。

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4.1地点与地理位置

本项目地点位于xx区**路**号区行政中心。

本项目附近有小学、中学、住宅小区及商场等,交通便利,空气清新,地理位置优越。

详见图4-1地理位置图。

4.2建设条件

4.2.1气候条件

**市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丰沛,空气质量“可以罐装出口”;年平均气温22.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9摄氏度,最冷1月,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平均年降水量2,015.9毫米,年蓄水量达3,654万立方米。

4.2.2建材供应条件

**市建材资源丰富,水泥、板材等各类建材厂家众多,项目建设所需的砂子、石料、砖、木材等均由当地建材厂家提供;钢材、水泥、水电安装、装饰等建材可由各生产厂家驻**市城区供货商定点供应。

因此,本项目所需各类的建筑材料来源充足,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4.2.3施工条件

本项目地点位于xx区城市中心,该项目周边市政配套设施管线,水、电、通讯及污水排放条件配套齐全,项目交通方便,施工条件较好,对保证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降低工程造价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五章规划建设方案

5.1项目平面布置

5.1项目平面布置

本楼层平面为L型(27.15*28.18),沿走道一次布置各功能办公区,总建筑面积约400m2。

其中候登大厅(含咨询台、填表区、等候座椅区),建筑面积约125m2,供办事群众咨询、填写表格及等候使用;结婚登记室5间,单间建筑面积约13m2,总建筑面积约65m2,用于办理结婚登记和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离婚登记室2间,单间建筑面积约12.5m2,总建筑面积约25m2,用于办理离婚登记;婚姻家庭辅导室1间,建筑面积约12.5m2,用于对家庭纷争进行调解;颁证室1间,建筑面积约40m2,用于结婚颁证仪式;档案室1间,建筑面积约40m2,用于存放婚姻登记档案;婚姻家庭教育学校用房3间,建筑面积约36m2,用于对新婚夫妇进行生理卫生、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等婚前和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知识的教育;机房1间,建筑面积约2m2,用于放置视频监控设备、路由器、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更衣室1间,建筑面积约19m2,用于工作人员存放及更换工作制服;过道建筑面积约45m2。

整层建筑面积400m2。

项目平面布置见下图:

5.2建筑装饰方案

装修要本着外观质朴,内部典雅;重视建筑材料的材质和色彩;崇尚自然,突出重点;颜色清谈的轻型建材构造装饰,创造出与周边其它建筑物和谐的气氛。

本项目采用的装修标准如下:

(1)内墙面:

新建的主要建筑物内墙面均涂乳胶漆,喷涂面;局部采用瓷片、石面、木饰面、光镜面及挂镜线等。

(2)天花:

采用热镀锌轻钢龙骨,双层硅配钙板底或纸面石膏板(12mm),局部造型天花采用木饰板,要求作防水、防潮处理。

(3)地面:

采用地板砖,公共洗手间用瓷质防滑地砖。

 

(4)门窗:

所有功能室、办公室采用钢化玻璃门(5cm),主出入口大门采用钢化玻璃门(12cm);铝合金推拉窗、不锈钢防盗网、窗帘盒及窗帘。

(5)楼梯、电梯厅:

按使用方及设计要求。

5.2.1拆除部分

(1)原有地面砖拆除:

铲除楼地面块料面层及水泥砂浆结合层,拆除废料由人工装自卸汽车运走。

(2)砖砌体拆除:

对实心砖砌墙体进行拆除,拆除废料由人工装自卸汽车运走。

(3)原墙面油漆铲除:

对墙面油漆进行铲除并抹灰面。

(4)对铝合金窗进行拆除。

(5)对窗边砂浆进行修补:

对水泥砂浆及水泥石灰砂浆进行现场搅拌,并以水泥石灰砂浆为底,水泥砂浆为面进行修补。

(6)开门洞:

现场搅拌水泥砂浆并开门窗洞口。

5.2.2天花部分

(1)除标注外,所有平天花部分均采用热镀锌轻钢龙骨,双层硅配钙板底或纸面石膏板。

(2)造型天花部分(包括跌级、灯槽、弧面、拱形等)采用木骨架或定造成型,木骨架和夹板应作防火处理,不同材质应软性连续,以防开裂。

(3)木饰面天花应作防水、防潮处理。

5.2.3新做隔墙及铝窗:

(1)服务大厅隔墙:

隔墙采用橡木竖纹饰面,办公室隔断木龙骨基层胶合板板面换成胶合板。

使用油毡隔离层及铝塑板饰面层贴在胶合板基层上。

墙柱面换成橡木竖纹饰面板。

隔墙隔断采用钢化玻璃(橡木竖纹饰面框,下侧框边三面贴圣而米大理石)。

(3)砖砌隔墙:

使用轻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内墙,。

(4)墙面油漆。

抹灰面油漆刮成品腻子粉一般型(Y)及抹灰面调和漆。

抹墙、柱、天棚面底油一遍,调和漆两遍。

(5)安装铝合金推拉窗、不锈钢防盗网、窗帘盒及窗帘。

5.2.4地面

(1)块料楼地面:

楼地面采用陶瓷块料,水泥砂浆换成米黄色抛光砖。

现场搅拌水泥砂浆,楼地面水泥砂浆找平层采用混凝土或硬基层上。

(2)门槛石:

采用印度红大理石门槛石。

第六章项目配套工程

6.1电气改造

(1)更换配电分箱、开关、插座及灯具等。

(2)更换弱电接线箱、插座,铺设网络布线系统。

(3)配电线路、电线、电缆选型及敷设方式,电话、电视线路穿镀锌钢管在地面下暗设,各种电线路,均选用阻燃或难燃电缆电线。

6.2消防设计

装修材料的选用上,要采用不易燃烧的材料,还要避免材料在燃烧的时候挥发出有毒气体。

建筑顶棚的装修材料要采用A级装修材料,总之建筑材料都要采用耐火性能比较好的,还要配备报警系统,及时处理火灾,保护工作人员和市民的生命安全。

可配备高质量的消防设施,办公区中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保证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有人知道,所以可考虑设置智能消防系统,达到现代消防技术先进的要求。

6.2.1给水排水防火专篇

(1)室外消火栓系统成环状布置,每个室外消火栓服务半径为120-150m。

(2)建筑室内消火栓管道均布成环状,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50m。

(3)火灾发生初期灭火所需水量、水压均由消防水箱和气压设备保证。

6.2.2防火排烟系统

防烟和排烟:

建筑物可采用自然排烟,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采用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

6.2.3消防电气

消防负荷包括消火栓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火灾自动报警器系统等。

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方式供电,设专用回路。

(1)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与手动报警控制器系统、形式为控制中心报警形式;

2)设置消防紧急广播与火警通讯系统;

3)设置应急照明系统。

(2)线路敷设方式

1)火灾报警线路采用阻燃型铜芯导线;

2)消防电梯、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等用电设备,均采用耐火型铜芯电缆;

3)所有消防线路均采用钢管沿墙内,柱内及地面内暗敷设;

4)如明设钢管应做防火处理。

(3)防雷与接地

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电阻小于1欧姆。

采用联合接地形式,并设总电位连接。

6.3通风与空调工程方案

本项目地处南方,考虑夏季空调。

本项目的建筑物不考虑设置中央空调,可根据需要,在部分房间、办公室、会议室等安装分体空调。

一般生活建筑采用自然通风,卫生间、洗衣房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配套排风扇,风机设置在外墙上,平时可根据室内空气状况进行机械换风次数及频率。

6.4智能化工程

建议智能化设施可考虑电话通讯、有线电视(CATV)、无线宽带网络和消防监控等。

(1)在场区内装设光缆,通讯设施和宽带传输设施;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布线、交换设备(路由器、集线器等)、服务器和管理服务软件系统等。

(2)有线电视(CATV)系统尽量利用地方电视讯号,同时建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3)场区内设置有线电视监视系统,在各个建筑的门口、走廊过道等重要地点均装设电视摄像头,并配备录像等监控设备。

6.5家具与设备

6.5.1家具与设备选用要求

(1)满足使用要求,产品质量可靠。

(2)选择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物美价廉,注意设备利用率和成本核算。

(3)选用能耗少,效率高,维修方便,并能一机多用的设备。

(4)回转部位与危险部位装臵安全保护设施。

(5)运转时保持低噪音。

(6)设备尽量采用封闭式操作,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6.5.2主要成品采购部分

(1)更衣室及机房:

衣柜、洗手台条柜。

(2)档案室:

成品铁板档案柜。

(3)颂证厅:

座椅。

(4)填表区、等候区及走道:

不锈钢排椅(4座/排)。

(5)其他项目:

60寸平板电视、天花机5P、柜式空调器3P、空调器1.5P、空调器铜管。

第七章节能及环境影响评价

7.1节能措施

7.1.1建筑节能

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合理控制直射室内的阳光,降低空调制冷和照明能耗。

采用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材料)、高效隔热保温材料、节能型门窗。

门窗的开启位置、开启方式要有利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充分利用地形、水面等自然环境,加强植树绿化,改善环境。

7.1.2电气节能

(1)推广“绿色照明”工程,照明灯具采用新光源龟板反射罩、电子镇流器、电容补偿器、节能灯等。

(2)在灯具控制方式上,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以减少不必要的用电,走道、楼梯、厕所等地方装设定时开关(声光控延时开关),节省用电。

7.2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本项目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5、SS、NH3-N、总磷、SO2等。

空气环境:

SO2、NOx、TSP等污染物达二级标准。

噪音环境:

昼间达二级标准(小于55分贝)

夜间达二级标准(小于45分贝)

7.3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环境影响: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污染。

7.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7.4.1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1)选材上要严格把关。

首先在选择装饰材料时,要谨慎地控制污染严重有毒的材料作为装饰材料,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的依据是该种材料的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符合标准,在装修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符合国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的10项系列标准的材料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少的材料,实行环保绿色装修。

如选择对人体无害的天然建筑材料,或有主管部门核发合格证的绿色环保证书的化学合成材料;同时要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建筑和装饰材料的监督检查。

施工过程中把好材料关,进场时必须出具环境指标检验合格报告。

当材料用量大时还应进行必要的抽检和复检,重点应以控制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为主要内容。

(2)施工过程要一丝不苟。

首先,在装修时应选择信誉好、正规的装饰公司和施工队伍。

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