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6014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x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xxxx学院

统计学论文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16日

目录

摘要··············································2

引言··············································3

1、确定研究问题·································4

1.1调查背景··································4

1.2问题的提出································4

1.3研究的目的································4

1.4研究的对象································4

1.5调查单位··································4

1.6调查时间··································4

1.7调查程序··································4

1.8研究的意义································4

2、数据汇总·····································5

3、数据分析······································5

3.1数据的简单分析····························5

3.2数据关系分析······························6

3.2.1逃课次数与性别之间的关系·············6

3.2.2逃课次数与课程总量之间的关系·········7

3.2.3逃课次数与课程类型的关系·············7

3.2.4逃课原因分析·························8

4、结论与建议···································9

5、致谢·········································10

摘要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上好每一节课是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汲取知识、增长才干的最基本途径。

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在校园里普遍存在,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几乎成为高校的通病,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所以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逃课情况,探寻其中原因,从而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

本文进行了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研究,以抽样调查为基础,运用数据处理的方法进行分析。

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严重,逃课与课程、时间、性别、年级等的关系。

文章最后从自身方面和学校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逃课;原因;建议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乃至社会的重视。

在如何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的诸多问题中,在校大学生逃课越来越被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高校管理部门所重视。

课堂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

然而,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影响了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校大学生逃课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实际意义。

 

1、确定研究问题

1.1调查背景: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愈来愈多的人选择继续读大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实现人生目标。

可是,对于在读大学生来说,“大学逃课是很正常的”。

如今的校园弥漫的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风气还在不断的扩散范围,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可想而知,如今大学逃课现象已严重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话语权的扩张,在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高校的教育与管理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其中克服大学生逃课就以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因为无论是从逃课的相对数量,还是从逃课的历时态、同时态来看,逃课都不再是个别学生“羞答答”的行为,而是已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一种轻度的校园越轨行为。

1.2问题的提出:

从我校的情况看来,逃课之风在校园里并不少见,空荡荡的课堂,点名单上的红叉,昏昏欲睡的课堂,代课广告的随处可见等等现象无一不告诉我们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我们迷惑不解的是: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逃课现象层出不穷?

1.3研究的目的:

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大学生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克服大学生逃课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通病”和难以有效根治的“痼疾”。

所以,本次将通过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的调查研究,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1.4研究的对象:

沈阳城市学院所有在校学生

1.5调查单位:

随机抽取100名我校在校学生

1.6调查时间:

调查报告筹备时间:

2015年4月

调查报告完成时间:

2015年6月

1.7调查程序:

①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②分发调查问卷。

随机抽取我校在校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单位;

③.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1.8研究的意义

部分学生逃课是有针对性的,有的学生逃课选择基础课、公共课和一些选修课等;有的选择一些他们认为无聊的课程;还有的同学是因为某课程任课老师教学管理不严格,常常钻空子逃课,即使不去上课,期末的时候复习一下,老师也会让学生勉强通过的。

上课点名考勤的课程,逃课的学生少,而不点名、不考勤的课程,逃课的学生就多;上小堂课时逃课人数少,而当几个班上大堂课时,由于考勤管理有难度,逃课的人数就明显增多。

所以我们从现实性角度和宏观角度进行研究:

现实性角度。

目前“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深刻认识、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宏观的角度。

“大学生逃课”从表层看来,似乎只不过是大学的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它却关乎学生本人的自身素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对于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2、数据汇总

我们小组从性别,年级,周课程总量,逃课类型以及逃课时间段来对大学生逃课进行分析,分别选取我校在校学生总量100人,抽得男生29人,女生71人,进行调查,根据对问卷调查的汇总,得到以上表格中的数据。

3、数据分析

3.1数据的简单分析: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如上表所示。

通过观察统计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我们可以直观发现:

a、大多数学生每周逃课量在一到二节之间

b、逃课类型多为公共课

c、早上一二节课和下午五六节课逃课率较高

d、大多数学生因为老师不点名而逃课

3.2数据关系分析

3.2.1大学生逃课次数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在所调查的的29个男生和71个女生的数据,从树状图中可以看出男女之间逃课数量的结构大致相同,且平均逃课数为1.5节的比重最大,比重最小的为4.5节,由此我们提出的假设是:

男生平均逃课次数和女生平均逃课次数没有显著差异。

男生平均逃课次数和女生平均逃课次数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

规定的显著性水平为a=0.05,且从书中得出

采用双侧检验方法:

检验的否定域为:

检验统计量Z的公式,从数据中得到几个未知量的值:

 

如下:

男生平均逃课数:

X1=1.67,女生平均逃课数:

X2=1.76.总体的方差未知,便计算样本标准差S1,S2。

得出:

计算:

 

因为:

,没有落在否定区域,所以不否定,男生平均逃课次数和女生平均逃课次数没有显著差异,故性别对逃课次数没显著影响。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与性别并没有关系,大学中,无论男女,都是有逃课的潜在意识。

3.2.2大学生逃课次数与课程总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小组在研究大学生逃课原因时猜想大学生逃课多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平时课程较多给学生的负担较大,从而使学生有种去放松一下的心态,选择逃一些课程呢。

于是我们猜测

大学生逃课次数与课程总量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我们从问卷调查中整理数据,从课程数量一致化分类出各自课程数量下的逃课人数。

从中得出以下数据:

在此问题上,我们运用了相关系数法进行了分析:

(设每人每周课程总数为X,平均每人每周逃课Y节。

相关系数r的计算过程如下

 

因为|r|<0.3属于微弱相关,所以课程总量与逃课次数之间没有显著影响。

由结论可知,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因为平时课程较多的原因,而选择逃课去放松身心。

3.2.3大学生逃课次数与课程类型的关系

我们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同学们对所逃课的类型具有选择性。

在问卷中,我们设置了3个选项,分别是马哲,高数,英语等公共课,选修课,和专业课。

除去27名没有逃课经历的,剩下73个有逃课经历同学中,有43份选择了平时经常逃公共课,27份经常逃选修课,专业课则占29份,其中多名同学选择了逃两种甚至以上课程类别。

于是,我们便猜想,是否大学生逃课次数与课程总量之间的有关系呢。

为了证实猜想,我们采用区间估计的方法,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1公共课与逃课次数的分析

公共课占逃课次数的置信区间:

(置信水平为95%)

 

2选修课与逃课次数的分析

选修课占逃课次数的置信区间:

(置信水平为95%)

3专业课与逃课次数的分析

专业课占逃课次数的置信区间:

(置信水平为95%)

 

我们分别对公共课、选修课以及专业课与逃课次数进行了分析,利用置信区间发现:

选修课占逃课次数的置信区间[0.196,0.344];

公共课占逃课次数的置信区间[0.375,0.503];

专业课占逃课次数的置信区间[0.215,0.365].

三种课程类别占逃课次数的置信区间有一定差异,所以课程类别对逃课次数有一定影响,并且公共课对逃课次数的影响最大,专业课次之,最小的是选修课。

3.2.4、逃课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表明:

a、大多数的同学逃课理由是因为老师上课不点名,而确实有事在身而逃课的最少;

b、逃课的数量与老师是否点名呈显著关系,因为我校课堂的出勤占平时成绩的比重比较大;

c、期末老师会划重点也是同学逃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学们在意的是期末成绩的高低和考试是否通过;

d、同学们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或是教师存在的教学方式问题并不是特别敏感。

4、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我们小组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第一、大学生无论男女,逃课的比率基本一致;尽管男生女生在思维差异、态度上存在不同,但是身处同一教学环境下,又或是长久以来的从众行为,男女生逃课的比率并无明显差异。

第二、在课程总量的分析中,课程的多少对逃课的次数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家传统的认为课程过多会对同学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也便增加了大学生逃课比率,大学生逃课也多是选择逃一些课去放松身心。

然而我们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可知,课程的多少并不会和逃课数量上呈明显的线性相关。

也就是我校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多不是因为课程总量过多引起的。

第三、在逃课次数与课程的类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逃课都选择在公共课中,因为在大多数高校中,公共课一般是大型课程,基本都是几个班一起上课,由于时间的原因,一般公共课老师不点名,导致许多学生不去上课;而专业课的逃课率大于选修课的逃课率,一方面可能是同学们在选择自己的选修课时按照自己的兴趣,并且选修课的课程安排的极少。

另一方面,可能是同学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仍然不能端正,仍然报着60分万岁,考试有范围的思想。

第四、在逃课时间段上,我们发现在逃课的人数中,许多人都在一二节或五六节逃课,这两个时间段的逃课显示大多数人是由于睡过了,没来的及去上课。

在这方面,作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应该懂得去约束自己,树立正确的态度,毕竟我们上大学是来学习的,而不是整天待在宿舍里玩游戏,或者通宵看电影。

针对我们对逃课次数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无论男生女生,都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以学业为主,无论课程好坏,那都是我们汲取知识的地方,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有选择的吸取,这无可后厚非,但在专业课上,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既然你选择了它,它就是你以后就业的一个基础,也是你从业的大致方向,所以现在就应该重视,而不能因为课程的类型而去选择性上课。

第二、学校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教师增加点名次数,把逃课次数与管理学分和平时成绩紧紧挂钩。

但是学生认真上课是我们的本分,不能因为老师点名才去,老师不点名就不去,自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生上课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你逃课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第三、正确认识大学,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高校的扩招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对大学及大学生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大学生应认识到大学不再是“保险箱”,社会竞争激烈,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

第四、学校及老师应该改进考试方法,以开卷技能考试,口试或者让学生通过调查资料,撰写小论文儿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同时降低公共课上课密度且对重点公共课家管理,也可以增加选修课教学量

第五、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也是大学生能力的一种体现。

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和归宿,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前提,计划是策略,并好好执行,可以提高我们对时间的利用率,缩短我嫩与成功之前的距离。

第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要求大学生遵守校规校纪。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使之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到有事有病请假,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其次,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变大学生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明白大学不是放纵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地方,也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习的终点。

最后,本着尊师重德的思想,多给老师提建议,以便老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调节自己的心态。

第七、一切皆有规则,越是能够摸清吃透“游戏规则”的人,越容易获得胜利。

作为大学生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是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硬杠杠,是应该遵守的底线。

而真正要弄清“游戏规则”是指要清楚如何上课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这一点很多同学不知道,因此觉得上课没意义。

所有的课程都是有价值的,只是这种价值你现在感觉不到,或者你自己感觉不到。

大学教育不同于初中高中,在中学里,认真上课的人能得高分,上课的效用立竿见影;而大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上课的效用潜移默化,但却影响人的一生。

5、致谢:

在撰写本篇调查报告之前,我们的指导老师常老师,指导我们做了两次报告,第一次报告常老师指出了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查分析中应有的变量关系,给予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建议。

在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第一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终于在第二次报告中得到常老师的认可,顺利完成了本篇报告的撰写。

在此特向常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刘太平《统计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14年1月

(2)李雪梅《应用统计学》研究性教学载体指导书

 

附:

大学生逃课问卷调查报告

1、性别:

A.男B.女

2、隶属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

3、你现在每周几节课

A.10节及以下B.11C.12D.13E.14节及以上

4、你在大学期间有过逃课的经理吗?

A.从不B.有时C.经常

5、就自己而言通常一周你会逃几节课?

A.0B.1-2C.3-4D.4节以上

6、对于逃课你认为有哪几方面原因?

A.不喜欢此节课程或者教师

B.确实有事不能来

C.老师不点名

D最后考试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

E.其他

7、你经常逃的课(多选)

A.马哲,高数,英语等公共课

B.专业课C.选修课

8、你最有可能逃课的时间段

A.12B.34.C.56D.78E.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