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5420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docx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1.器材检验

1.1塑料管材

1.1.1塑料管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管材必须是移动定点厂家采购的合格产品。

1.1.2管材的管身及管口不得变形,接续配件齐全有效,承插管的承口内径应与插口外径吻合。

1.1.3移动通信管道工程中采用的塑料管材主要有:

1.Ф102HDPE管(壁厚4.5mm)

2.Ф50HDPE管(壁厚4.5mm)

3.Ф27/32LDPE子管

4.Ф24/28LDPE子管

5.Ф33/40HDPE硅芯塑料管

6.方型栅格管(6孔)

1.1.4各种规格、型号的塑料管施工时严禁使用变形、变质的材料。

典型图例:

管材到货需仔细核对生产厂家和产品规格。

1.2钢材、钢管与铁件

1.2.1钢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不得有锈片剥落或严重锈蚀。

1.2.2移动通信管道工程中一般采用的钢管材料为Ф110镀锌钢管(壁厚3.5mm)。

管孔内壁应光滑、无节疤、无裂缝。

1.2.3钢管的管身及管口不得变形,接续配件齐全有效,套管的承口内径应与插口外径吻合。

1.2.4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及防锈处理等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铁件的防锈处理和镀锌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无气泡等缺陷。

 

1.3手孔盖板

1.3.1SSK手孔盖板使用复合材料窨井盖普通型400*500(SSK)

1.3.2SK1手孔在车道、人行道上时使用复合材料窨井盖普通型470*860(SK1);在绿化带中时可以使用SK1水泥井盖510*900(盖)。

1.3.3SK2、SK3手孔在车道、人行道上时使用复合材料窨井盖重型Φ750;在绿化带中时可以使用Φ750水泥井盖。

2.手孔建筑

2.1一般规定

2.1.1砖、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砌块)砌体墙面应平整、美观,不应出现竖向通缝。

2.1.2砖砌体砂浆饱满程度应不低于80%,砖缝宽度应为8~12mm,同一砖缝的宽度应一致。

2.1.3砌块砌体横缝应为15~20mm,竖缝应为10~15mm,横缝砂浆饱满程度应不低于80%,竖缝灌浆必须饱满、严实,不得出现跑漏现象。

2.1.4砌体必须垂直,砌体顶部四角应水平一致;砌体的形状、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2.1.5设计规定抹面的砌体,应将墙面清扫干净,抹面应平整、压光、不空鼓,墙角不得歪斜。

抹面厚度、砂浆配比应符合设计规定。

 

典型图例:

手孔坑开挖符合规范要求。

典型图例:

手孔上覆盖采用板材浇筑

 

典型图例:

外墙侧应用1:

2.5水泥砂浆粉刷平整

典型图例:

砌体必须垂直,砌体顶部四角应水平一致;砌体的形状、

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典型图例:

上覆接缝抹灰:

上覆接缝抹灰应严密、贴实、不空鼓、

表面光滑、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宽度一致

 

2.2移动使用的手孔通用图

 

2.2.1SSK主体结构图

2.2.2SK1主体结构图

2.2.3SK2主体结构图(人行道和绿化带)

2.2.4SK2主体结构图(车道)

2.2.5SK3主体结构图(人行道和绿化带)

2.2.6SK3主体结构图(车道)

3.钢筋及混凝土、砂浆

3.1钢筋加工

3.1.1通信管道工程所用的钢筋品种、规格、型号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3.1.2钢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表面应洁净,应清除钢筋的浮皮、锈蚀、油渍、漆污等。

钢筋应按设计图纸的规定尺寸下料,并按规定的形状进行加工。

圆钢(也叫I级筋)如需进行端头弯钩处理的,其弯钩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5倍,如图3.1.2-1所示。

图3.1.2-1钢筋端头弯钩图

1.盘条钢筋在加工前应进行拉伸处理。

2.加工钢筋时应检查其质量,凡有劈裂、缺损等伤痕的残段不得使用

3.短段钢筋允许接长用作分布筋(构造钢筋),其接续如图3.1.2-2A、B所示。

主筋(受力钢筋)严禁有接头。

图3.1.2-2A圆钢筋搭接图

图3.1.2-2B竹节(螺纹)钢焊接图

3.1.3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位尺寸,主筋与分布筋的位置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严禁倒置;主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mm,分布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10mm。

3.1.4钢筋纵横交叉处应采用直径1.2mm或1.0mm的铁线(俗称火烧线)绑扎牢固、不滑动、不遗漏。

3.1.5使用接续的钢筋时,接续点应避开应力最大处,并应相互错开,不得集中在一条线上,同一钢筋不得有一个以上的接续点。

3.1.6钢筋与模板的间距一般应为20mm,为保持钢筋与模板的间距相等,可在钢筋下垫以自制的混凝土块或砂浆块等,严禁使用木块、塑料等有机材料衬垫。

3.2混凝土浇筑

3.2.1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和水应符合使用标准。

不同种类、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砂和石料的含泥量如超过标准,必须用水洗干净后方能使用。

3.2.2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料比、水灰比应适量,以保证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标号。

施工时,应采用实验后确定的各种配比。

3.2.3混凝土的搅拌必须均匀,以混凝土颜色一致为度。

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应在初凝期内(约45分钟)浇筑完毕。

3.2.4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钢筋衬垫是否稳妥,并清除模内杂物。

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如发生离析现象,可重新搅拌后再浇筑。

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在3m以上时,应采用漏斗或斜槽的方法浇筑。

3.2.5浇筑混凝土构件必须进行振捣,无论采用人工或机械振捣都应按层依次进行,捣固应密实,不得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

3.2.6混凝土浇筑完毕经初凝(约一小时)后,应覆盖草帘等物并进行洒水养护;混凝土工件应避免被阳光直洒。

3.2.7在日平均气温5℃的自然条件下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为主的蓄热法措施防冻。

宜采用热水拌制混凝土或构件外露部分加以覆盖等措施,或按设计规定要求处理。

3.2.8非直接承受荷载的混凝土构件浇筑混凝土后,在日平均气温15℃的情况下,必须养护24小时以上,方能在其上面进行下一道工序。

3.3水泥砂浆

3.3.1水泥砂浆的配比,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配制。

3.3.2凡抹缝、抹角、抹面等处的水泥砂浆,其砂料必须过筛后使用,不得有豆石等较大粒径碎石在内。

3.3.3水泥砂浆的养护,应执行本章的3.2.8有关条款。

4.铺设管道

4.1地基

4.1.1通信管道的地基处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凡采用天然地基而设计又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处理的,遇下列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待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施工。

地下水位高于管道及手孔最低高程的;

土质松软、有腐蚀性土壤或属于回填的杂土层。

4.1.2凡天然地基的管道沟挖成后必须夯实抄平,地基表面高程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

4.1.3通信管道沟底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基础宽63cm以下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30cm(即每侧各加15cm)。

2.管道基础宽63cm以上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60cm(即每侧各加30cm)。

典型图型:

机械开挖管道沟施工图

典型图型:

人工开挖管道沟

典型图型:

管道坑槽平直,宽度、深度符合要求设计要求

4.2基础

4.2.1通信管道一般宜采用素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的标号、基础宽度、基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凡设计规定管道基础使用预制基础板或加筋的段落,应按设计处理。

4.2.2通信管道基础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应不大于10mm;高程误差应不大于10mm;基础的宽度和厚度负偏差应不大于10mm。

4.2.3基础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应检查核对加钢筋的段落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其钢筋的绑扎、衬垫等是否符合规定;并应清除基础模板内的杂草等物。

浇灌的混凝土应捣固密实,初凝后应覆盖草帘等物并洒水养护,基础模板拆除后,基础侧面应无蜂窝、掉边、断裂及欠茬等现象,如发现有上述缺陷,应进行认真的修整、补强等。

如发现上述缺陷严重时应进行翻工处理。

4.2.4通信管道基础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无明显接茬、欠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典型图例:

管道混凝土基础浇筑

典型图例:

多孔塑料管铺设须用定位架固定

典型图例:

多根塑料综合管道的群组管进行立模混凝土包封

典型图例:

管道混凝土包封处于保养期

 

典型图例:

4孔塑料管混凝土包封

典型图例:

公路边水渠内管道包封须加厚混凝土包封

 

4.3管道铺设

4.3.1通信管道铺设前应检查管材及配件的材质、规格、程式和断面的组合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

4.3.2改、扩建管道工程,不应在原有管道两侧加扩管孔;在特殊情况下非在原有管道的一侧扩孔时,必须对原有的手孔及原有光缆等做妥善处理。

4.3.3各种管道引入手孔、通道的位置尺寸应符合规定,其管顶距手孔上覆,通道盖板底应不小于300mm,管底距手孔,通道基础顶面应不小于400mm。

4.3.4引上管引入手孔及通道时,应在管道引入窗口以外的墙壁上,不得与管道叠置。

引上管进入手孔、通道,宜在上覆、盖板下200~400mm范围以内。

4.3.5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一般不宜小于36m。

弯管道应成圆弧状。

4.3.6钢管通信管道的铺设方法、断面组合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钢管接续宜采用管箍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根钢管应分别旋入管箍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上,两端管口应挫成坡边;

2.使用有缝管时,应将管缝置于上方;

3.钢管桩接续前,应将管口磨圆或挫成坡边,保证光滑无棱,无飞刺。

4.严禁不等径的钢管接续使用。

4.3.7各种引上管引入手孔、通道时,管口不应凸出墙面,应终止在墙体内30~50mm处,并应封堵严密、抹出喇叭口。

4.3.8通信管道常采用的塑料管,其铺设方法、组群方式、接续方式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4.3.9塑料管道铺设,在直线路由上塑料管道段长最大不宜超过150m,在高速公路上的塑料管道的段长最大不宜超过200m。

4.3.10塑料管道铺设时受到地形限制或躲避障碍物时可铺设弯管道,管材只能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弧度,严禁加热弯曲,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5m,弯曲塑料管道段长不得超过150m。

同一段塑料管道严禁出现反向弯曲(即S形弯)。

弯曲段的塑料管道接口处应做360°混凝土包封,包封长度为2m,包封厚度为100mm。

4.3.11多孔式塑料管道、栅格塑料管道组合排列方式接续方法应符合设计规范规定,严禁将不同规格、型号的管材进行对接。

管群的层、列管道的接口应交错排列,相邻两管之间应错开不小于300mm。

4.3.12多根塑料管组群管道,塑料管道组合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多根塑料管的组群管间缝隙宜为10~15mm,每间隔2~3m可设塑料管架(或绑扎固定一次)支撑,塑料管群小于两层时,进行整体固定;管群大于两层时,相邻两层为一组绑扎固定,最后对分组进行整体固定,保证管群的整体形状统一。

直至进入窗口部分其形状仍应一致。

窗口部分要求堵抹喇叭口。

4.3.13塑料管的接续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套管插接法。

套管插接法接续,在接头处加一短套管。

在套管与连接管之间表面应清洗干净,无尘砂、水迹、油污,并在管口处涂专用胶粘剂,使套管和连接管紧密粘合,无脱落和漏水现象。

套管插接法如图4.3.13所示。

图4.3.13套管插接图

套管插接法的套管尺寸参见表4.3.13

表4.3.13套管的尺寸(mm)

公差直径d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套管长度B

56

72

94

124

146

172

220

272

330

436

套管壁厚δ

3

3

3

4

4

5

5

6

6

7

 

典型图例:

钢管套接检查长度应≥30CM,套接表面锈斑

须做防锈处理

 

典型图例:

钢管敷设需经过防锈、防腐处理

 

典型图例:

钢管焊接已做防锈处理

典型图例:

钢管管道铺设用定位架固定

 

典型图例:

过桥钢管铺设时宜采用桥上固定的方法

 

4.3.14通信管道的包封规格、段落、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4.3.15各种材质构成的通信管道其最小埋深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4.3.15通信管道最小埋深表

管道类别

管顶距地表最小深度(m)

人行道

车行道

电车轨道

铁路①

钢管

0.2

0.4

0.7

1.2

塑料管

0.5

0.7

1.0

1.5

注:

①具体应与铁道部门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