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5398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docx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为最大目标,以多种金融负责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没有中央银行的政府机关权利,却比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更多

的服务,可吸收存款。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

银行起源意大利巴尔迪银行,比较近代意义的是威尼斯银行,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英格兰银行,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三.银行的形成

从旧式高利贷转变过来:

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按资本主义原则,股份公司形成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

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缺点是风险大

发展趋势:

资本集中化,融资证券化,资本国际化,业务科技化,金融工具创新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一.商业银行的功能

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金融服务4.信用创造5.调节经济6信息中介

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业务活动对全社会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国家实施宏观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5.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商业银行的创立

1.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经济条件

(1)人口状况

(2)生产力发展水平(3)工商企业经营状况(4)地理位置

金融条件

(1)人们信用意识

(2)经济货币化程度(3)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4)金融机构竞争情况(5)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

2.成立程序

申请登记——招募股份——验资营业

3.组织结构体系

决策系统:

股东大会——董事会

执行系统:

总经理(行长)——副行长——业务职能部门

监督系统:

监事会

管理系统:

全面,财务,人事,经营,市场营销

第四节商业银行制度

1.商业银行基本原则:

竞争原则,安全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2.商业银行体系类型划分:

按资本所有权划分:

国有商业银行,企业集团商业银行,股份公司的银行

按业务地域范围划分:

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

按能否从事证券划分:

按组织形式划分:

单元制,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1.安全性目标:

合理安排资产规模结构,注重资产质量提高自由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2.流动性目标

3.盈利性目标:

银行业务收入-银行业务支出

收入:

贷款利息,投资收入,劳务收入

支出:

支付利息,借款利息,投资贷款损失,日常费用

实现途径:

(1)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

(2)以尽可能低成本,去的更多资金

(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

(4)加强内部核算,减少开支,提高收入

(5)严格操作,完善机制,减少重大损失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

第一节资本金的构成及功能

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双重资本特点,常把所有者权益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股本和税后留利提取的准备金)

长期债务成为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

(未公开储蓄,重估准备,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的资本债券)

双重资本能调节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发挥杠杠效应,提高银行内在价值。

一、股本:

普通股和优先股:

是最基本最稳定的银行资本,是外源资本。

普通股是一种主权证书,构成银行资本的核心部分,不仅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而且具有永久性质。

普通股股东有如下权利:

经营控制权、利润与资产分享权、优先认购权。

发行普通股从银行管理者角度来讲,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外源资本形式,因为:

一是要求增发红利的压力;二是普通股交易费税后列支而高于其他外源资本;三是稀释原有普通股权益。

而央行则认为能起到稳定和健全银行体系的作用,是最佳的外源资本。

银行在决定发行普通股增加资本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其他外源资本的可得性、筹集未来外源资本的灵活。

优先股具有普通股与债券的特点。

优先股股东持有人按固定利率取得股息,对银行清算的剩余资产的分配优先于普通股持有人,不拥有对银行的表决权。

优先股有一些特性:

发行优先股可以减缓银行普通股股价的下降的压力、优先股无到期日,没有偿还的压力、正常情况下,成本低于普通股、可以提高银行财务杠杆系数。

二、盈余:

资本盈余和留存收益

资本盈余(外源):

投资者超缴资本,如在股票市场上溢价发行,在企业少盈利或不盈利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动用资本盈余发放股息。

留存盈余(内源):

未动用的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留存盈余大小取决于盈利大小、股息政策及税率等因素。

资本盈余与留存盈余一起构成银行权益资本的重要部分。

三、银行债务资本:

资本票据和债券

资本票据:

是一种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后期偿付证券,其期限为7至15年。

它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也可以向银行客户推销

资本债券:

是期限更长,面额较大的债务证券

好处:

1.减税,降低筹资成本2.不会影响股东的控股权3.有助于银行提高收益率

四、其他资本各种准备金。

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可以减税

第二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与确定方法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意义

所谓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的确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

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有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的内容。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

数量过大会有高资本成本,不能避税;失去投资机会,因此银行资本要适量

2、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是指普通股、优先股、留存盈余,可转换债券,补偿准备金(核心资本)债务资本(附属资本)等应在资本总额中占有合理的比重。

3.影响银行资本量的因素

银行的信誉、负债结构、银行资产质量、经营规模、银行经营作风与管理能力。

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

测定指标、测定方法

1、测定指标:

资本与存款比率,资本与总资产比率、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

2、测定方法:

分类比率法、综合分析法和《巴塞尔协议》法

三.《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要求p45

按《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计算公式

一级资本=核心资本/风险资产总额*100%

二级资本=附属资本/风险资产总额*100%

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资产总额*100%=一级资本比率+二级资本比率

《巴塞尔协议》实施要求,国际大银行的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应达到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至少要占总资本的50%,一级资本比率不能低于4%,附属资本内普

通贷款准备金不能高于风险资产的1.25%,次级长期债务的金额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50%。

第三节银行资本管理对策:

分子对策、分母对策

一、分子对策:

扩大资本1.内源资本策略,银行增加资本利润留存2.外源资本策略,发行股票等

二、分母对策:

减少风险资产总额,主要是优化资产结构,尽量降低风险权数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加强表外业务管理,尽可能选择转换系数较

小及相应风险权数小的表外资产。

重点在减少资产规模,以及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额,从而提高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

主要有两个措施:

1.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2.调整资产结构。

第四节银行并购决策与管理

一、银行并购的原因和影响

1.银行并购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追求利润和迫于竞争。

第一,追求企业发展。

2个途径一是增加资本投入,扩大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规模,二是通过购并向外扩张,可以迅速提高银行资本及资产规模,这是效率较高的方法。

起码有两大优点:

一是尽快满足资本充足性的要求,二是减少破坏性。

第二,追求协同效应。

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第三、管理层利益驱动。

二、银行并购的决策

1、并购效应分析

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银行增值

①并购带来更多金融产品、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和现金净流入。

②改善了产品的推销与销售。

③将银行带入更有吸引力的市场。

④改善了经营管理水平。

⑤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2、购并的估价:

购并的估价方法主要有现金流贴现法和股票交换法。

3、并购的支付方式:

现金和股票

4、购并的收益分析:

购并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收益和增强竞争能力。

并购的效益分析方法有许多种。

包括:

成本收益分析、投资回报率分析、每股收益变动分析等等

5.兼并两种方法:

(1)购买资产;

(2)购买流通股。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负债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

第三章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银行负债的作用和构成

一、银行负债概念

商业银行的负债作为债务,是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一种经济业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

基本特点:

1.现实的,现在存在的2.数量能够货币确定3.负债只能偿付以后才消失

二、银行负债的作用

1.负债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巴塞尔银行负债提供了92%的资金)

2.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

3.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形成资金力量

4.银行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5.负债是银行同社会各联系的渠道。

三、银行负债的构成

存款,借入款项,其他负债

第二节银行的存款业务

一、传统的存款业务

1.活期存款:

银行主要存款主要资金来源

活期存款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到职能

活期存款就有很强的派生能力,能提高盈利水平

2.定期存款

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资金利用率高于活期,营业成本低于活期存款

3.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和储蓄不同概念,储蓄存款才是银行负债的一部分。

我国的储蓄存款专指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国外则不是。

二、存款工具创新

创新原则:

1.规范性原则

     2.效益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社会性原则

第三节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易变性存款(活期存款)

准变性存款(定活二便存款,通知存款)

稳定性存款(定期,可转让存单,专项存款)

提高存款的稳定性就是重点提高易变性存款的稳定性,还必须延长稳定性存款

和易变性存款的平均占有天数。

二、存款成本管理

存款成本构成:

利息成本,营业成本,资金成本,可用资金成本,

       相关成本(风险成本+连锁反应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存款资金的每个单位平均成本

       边际存款成本,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存款成本控制:

三、银行存款的营销和定价(重点)

第四节短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一、短期借款特征和意义

短期借款特征:

1.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十分明确

2.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

3.面临较高的风险利率

4.主要用于短期头寸不足的需要

从事短期借款的意义:

1.短期借款为银行提供了绝大多数非存款资金的来源

2.短期借款是满足银行周转金需要的重要手段

3短期借款提高了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

4.短期借款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规模,又加强外部的联系和往来

二、短期借款的主要渠道

(1)同业拆借(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用于支持日常性资金周转)

(2)向中央银行借款

  1.再贴现,申请提前贴现

 2.再贷款,直接贷款

(3)转贴现

(4)回购协议

(5)大面额存单

(6)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三、短期借款经营策略和管理重点

时机选择和规模控制和结构确定:

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借入资金有时比吸收存款付出的代价更高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

一、意义:

长期借款一般采用金融债券的形式

和存款相比的特点:

1.筹资目的不同2.筹资机制不同3.筹资效率不同4.吸收资金稳定性不同5.流动性不同。

因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所以流动性更强

二、金融债券的主要种类

1.一般性金融债券:

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普通金融债券(一次还本付息),累进利率金融债券(不同的利率)和贴现金融债券(贴水)付息金融债券和一次性还本付息金融债券

2.资本性金融债券

次级债

混合债

可转债

3.国际金融债券

外国金融债券:

外国机构发行该国货币

欧洲金融债券:

一国在国外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平行金融债券:

在几个国家同时发行债券,各国条件都基本相同

  

第四章现金资产业务P95

第五章贷款业务

第一节贷款种类和政策

一、贷款种类

银行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

提供给借款人的一种借贷行为。

1.按贷款期限分:

活期,定期,透支

2.按贷款保障条件分: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票据贴现

3.按贷款的用途分:

对象部门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消费贷款

        具体用途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4.偿还方式分:

一次性和分期偿还

5.贷款质量分:

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拆东墙补西强),可疑贷款(一部分损失)和损失贷款(只能收回极少的一部分了)

二、贷款的政策

贷款内容:

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2.贷款工作规程和权限划分,审贷分离制度,分级审批制度

3.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

贷款/存款比率:

不超过75%,贷款越大,风险越大

贷款/资本比率:

银行资本盈利能力和贷款损失的承受能力,越低,盈利能力越强

单个企业的贷款比率:

银行贷款集中程度和风险状况,最大客户少于15%,10大客户少于50%

中长期贷款比率:

低于120%

4.贷款种类及地区

5.贷款的担保

6.贷款的定价

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8.贷款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

9.不良贷款的管理

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1.有关法律法归和国家的政策货币政策

2.银行资本金状况

3.银行负债结构

4.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

5.银行信贷员的素质

三、贷款程序

贷款申请

贷款调查

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贷款审批

借款合同的签订与担保

贷款发放

贷款检查

贷款收回

第二节贷款定价P121

一、定价原则

1.利润最大化原则

2.扩大市场份额原则

3.保证贷款安全原则

4.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二、贷款价格的构成

贷款利率

贷款承诺费(银行因为准备这个钱损失的费用)

补偿余额(借款人保持在银行一定数量额活期和定期存款)

隐含价格(规定的禁止性和义务性)

三、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1.资金成本:

资金平均成本+资金的边际成本

2.贷款风险程度

3.贷款的费用

4.借款人的信用和银行的关系

5.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6.贷款供求状况

四、贷款定价方法:

重点

第三节几种贷款业务的要点

信用贷款:

以借款人信用和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保证风险大,利率高手续简便

担保贷款:

质押方式与抵押方式的区别,质押可以不作实物的交付,只交付储存货物的钥匙或转让单

票据贴现:

以票据所有权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实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转移

第四节贷款信用风险管理

第六章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是信用中介,存款和贷款是主营业务,但证券业务不仅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为银行在

流动性管理,资产优化配置以及合理避税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节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和主要类别

一、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

1.分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2.保持流动性3.合理避税

二、证券投资类型

1.政府债券

中央政府债券(国库券、中长期国债):

国库券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1年以内,资金主要拥有预算后临时开支

中长期国债是2-10年中长期,10年以上长期,用于平衡中央财政的预算赤字

政府机构债券:

财政部门以外其他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或市政债券

政府债券的特点:

信用度高、流动性好、收益高、抵押代用率高。

2.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的投资在逐年下降,原因有四:

风险高、税率高、其他方式融资更佳、二级市场有限。

3.其他债券

外国政府债券、国际金融机构债券、国际债券等

第二节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一、投资风险的测量

银行证券投资强调在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前提下,通过组合技术是投资收益最大。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投资对象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潜在的投资风险与潜在的投资收益正相关

投资预期收益率:

是某项投资各种可能的收益率乘以相应发生的概率之和

二、证券投资风险的类别

投资风险可以用预期收益与投资实际现金流入的差距来衡量,影响两者之间差距的因素就是

投资风险因素

1.信用风险:

也称违约风险,指债务人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

由于银行投资的大多是政府债券,这类债券的违约风险较小

2.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物价不可预测的变动而使投资实际收入下降的可能性。

银行投资主要购买固定利率债券,当物价上涨超过所投资证券的税后收益时,银行投资产生实际损失

3.利率风险:

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而引起证券价格变动,从而给银行造成资本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

第一、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反向变动,固定收入的证券随市场利率上升而下降。

第二,银行重投资的收益水平因利率下降而减少。

4.流动性风险

是指某些证券由于难以交易而使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交易不活跃,发行规模小,使其可交易性降低,银行若中途出售,将只能降价出售,给银行带来损失。

三、证券收益率与价格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一般而言,市场利率反映最近的供求关系。

收益率是证券投资收益与本

金之比。

证券投资收益由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构成。

证券收益率与市场利率正相关,而价格

与利率负相关。

(1)零息票证券的收益和价格

(2)含息票证券的收益和价格

(3)复利表示的收益和价格

(4)应税证券和减免税证券的收益率的比较:

有些国家的政府债券有减免税收的政策优惠,因此,银行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就要比较实际收益。

将不同所得税率的债券收益率进行技术处理,测算各种债券的税后实际收益率。

享受减免证券的税前收益率(1-享受减免证券的收益税率)比较应税证券的税前收益率(1-应税证券所得税率)。

第三节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方式

1.商业银行为获利而持有组合的证券

2.商业银行通过管理证券交易来从事业务

第一,作为证券市场专家客户提供咨询和建议;第二,利用交易账户,成为国债一级市场的主要承销商;第三,在证券市场上作为“造市者”广泛参与交易。

第四节银行证券的投资策略

一、流动性准备方法

是商业银行传统证券投资策略的一种,被认为较为保守或消极的投资策略。

这种投资策略比较僵硬地看待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替代关,从而把证券简单地划分为流动性证券和收益性证券两类

一级准备以现金资产为主库存现金在央行存款存放同业款项,不产生收益,保持流动性

二级准备是短期国库券,核心,保持流动性又有一定的收益

三级准备贷款为主

四级准备是中长期债务,期限长,收益高,可销性弱,投资性准备

二、梯形期限策略

根据银行资产组合和中分布在证券上的资金量,把它们均匀地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证券带来较高收益率。

是相对稳健的方法,也称为期间间隔法

三、杠铃结构方法

把证券划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银行资金只分布在这两种证券上,而对中期证券一般不予考虑。

该方法要求长期证券到期卖出,再投资于长期证券,短期证券到期若无流动性需要,再投资于短期证券。

从理论上讲,该方法能使银行证券投资达到流动性、灵活性和盈利性的高效组合。

四、利率周期期限决策方法

利率处于上升周期,多持有短期证券,若转为下降周期时,将转换为长期证券的持有。

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①利率波动缺乏规律性时,如果出现频繁波动,就难以操作;②建立在预测准确的基础上,如果有预测偏差或错误,则会造成损失;③股份制银行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判断不一,实施效果就会打折扣;④长期证券流动性低,流动性短缺时,容易出现临时出售,而造成损失。

第八章表外业务P209

第九章其他业务P255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P308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认识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结果,即利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获取相关信息;

其次,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将报表信息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展示银行经营业绩;

最后,应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银行绩效做出评价。

第一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使用最多的财务报表,是一种存量报表,反映特定时点上银行财务状况,是银行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

A资产项目:

1)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托收中存款项(指已签发支票送交储备银行但相关账户尚未贷记的部分存放同业的活期存款和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上的存款。

现金资产是唯一可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项目,一级准备

2)二级准备:

交易账户证券、同业拆出及回购协议下证券持有是二级准备的主要部分。

证券投资中的短期投资部分也归于二级准备。

商业银行持有二级准备的目的主要是必要时出售这类资产获取流动性,并非是利润。

3)证券投资:

盈利资产之一。

可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个部分。

前者以保有流动性为目的,包括在二级准备内,后者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商业银行持有证券分为三类:

国库券及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和企业债券、票据。

4)贷款:

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银行贷款以总值(报表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的账面价值)、净值(贷款总值扣除一些减低项目如损失准备金和预付利息后得出贷款净值)两种方式表述

5)固定资产:

主要是银行房产、设备的净值,所占比重一般较低,属于非盈利资产  

6)未清结的客户对银行承兑的负债

7)其他资产

B负债项目:

1)存款:

是银行最主要的负债

2)借款:

银行以借入资金方式筹资速度较快,并且无须缴纳存款准备金

短期借款主要包括同业拆入、回购协议下的证券出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入款项,也包括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票据借入短期资金。

长期资金借款包括商业银行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借入的长期资金,以及发行的长期资本债券

C净值:

银行净值是股东对银行资产的所有权部分,是银行资产与负债之差。

净值可分为四个部分。

普通股和优先股,为分配利润一部分可用来转增股本和公积金

二、银行损益表

损益表,也叫利润表,是流量表,是银行在报表期间经营活动的动态体现。

损益表包括三个部分:

收入、支出和利润。

编制平衡公式是“收入-支出=利润”。

损益表的内容分析:

1)利息收入:

发放贷款利息,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其他利息收入

2)利息支出:

存款利息支出,借款利息支出

3)提取贷款损失准备:

为可能发生的贷款的损失建立损失准备金

4)非利息收入:

服务费用收入,佣金,其他收入

5)非利息支出:

福利支出,资产使用费用

6)利润:

税前,税后,纯利润

三、银行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又称现金来源运用表,是反映商业银行在一个经营期间内的现金流量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的财务报表,是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的三张主要报表之一

1)现金来源:

经营中的现金,资产减少所得现金,增加负债,增发股本所得现金

2)现金运用:

支付利息,支出增加资产,债务减少

四、银行表外业务分析

许多带来收益的经营活动在资产负债表中并未得到反映。

这就是所谓的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的发展不仅给银行带来了许多收益,也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成为影

响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

正面影响:

增加银行收益,促进银行扩张资金,降低了成本,增强流动性,改善收益风险组合

负面影响:

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控制和监管的难度,表外业务本身也带有风险

第二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1、盈利性指标

1)资产收益率(ROA):

资产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