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风俗习惯.docx
《满族的风俗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族的风俗习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的风俗习惯
篇一:
满族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
【满族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传说在尧、舜时代就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
辽朝时期,女真族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国,消灭辽国和北宋占据中原地区。
但是随着金国被蒙古帝国所灭,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
公元17世纪初,女真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叫努尔哈赤。
他用了30年的时间,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
在统一过程中,他把女真各部先后编成了八支队伍,每支队伍分别用八面不同颜色的旗帜作标志,合称“八旗”。
努尔哈赤指定他的儿子和侄子来分统八旗,实行全民皆兵。
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生产组织和政治组织。
正是凭着这支劲旅,努尔哈赤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打败了明朝十多万军队的围剿。
后来,满族政权又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公元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
这是满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满族人民有着维护诅国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
在鸦片战争中,驻守在浙江乍浦观音山天尊庙里的八旗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276名满族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在阵地上。
守卫镇江的八旗兵,面对十倍于我的敌军和洋枪洋炮,浴血奋战,寸土不让,表现了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许多满族的英雄和烈士。
著名的抗日英雄、抗日联军二师师长陈翰章,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我国满族有982.1万多人。
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有一半以上的满族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
此外,在西安、成都、昆明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满族居住。
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满族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
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个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
他主持编修了很多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书籍,如《皇舆全览图》等。
到了近代,满族中有造诣的文学家。
艺术家也很多。
被旨为“语言大师”的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关肃霜,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等,都是满族中的杰出人物。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
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
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世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
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
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
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
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
即递财礼。
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
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
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
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
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
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
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
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
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
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
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
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
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
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
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
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
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
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
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典型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
白肉血肠、火锅、酸汤子、清东陵糕点。
也称清东陵大饽饽。
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
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
还有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
是满族“族庆”之日。
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
一般在正月十六日。
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日”。
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
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
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
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
“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
【漫话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誉,它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旗袍,满语称“衣介”。
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
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
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
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
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
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
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
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
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风味饽饽】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
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
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
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
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
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
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
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
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
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
有时发酵过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
在辽宁叫“(左火右叉)子”。
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臭米子”。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
其前身,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
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
【“落草”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
妇女临产时,将炕席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
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
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男士。
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象征吉祥。
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
产房不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如生人不慎闯入,还得做一碗汤送来,称为“还小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好的人第一个到产房,谓之“踩生”。
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象谁。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浴。
洗浴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热水等。
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浴。
最后,老太太用一根大葱连打三下婴儿,边打边说:
“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
打完后,孩子的父亲将葱扔到房上,亲友们一起贺喜。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保婴之神)。
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跪拜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
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在子孙袋里。
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换锁”。
婴儿满月之后睡悠车,这是满族育婴的一个传统方法。
悠车用薄木板制做,长2公尺,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婴儿哭则乳之,不哭则摇之,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
满族人家生第一个男孩,悠车由姥姥家赠送。
这就是我的民族,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着辉煌灿烂文化的民族------满族
篇二:
满族的民风民俗
10.2男子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10.3女子旗装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
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
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
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
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
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10.4发饰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
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
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
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
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
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10.5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
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
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
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
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装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10.6马蹄底鞋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
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
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
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
“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
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
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
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
“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
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
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
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
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
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
“削木为履”的习俗。
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
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10.7服装特点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
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
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
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
绣有精致图案。
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
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装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
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
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
小帽也称便帽,章炳麟称其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10.8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
是满族“族庆”之日。
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
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上元节:
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
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
一般在正月二十日。
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日”。
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
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
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
六月天,易闹虫灾。
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
如今不搞虫王节
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
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
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
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
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
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
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
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
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
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
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
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
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
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
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11.5剪纸
满族喜欢贴窗花。
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
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
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
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满族(满文:
拉丁转写:
Manju),全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满族旧称女真,后改名满洲族。
目前满族人口超过一千万(据2019年统计满族人口为1,068万),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5,385,287人),河北省(2,118,711人),其他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东等省区及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400余万。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
的山岗。
而事实上,它却也建在横岗之上。
“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墙垛口,极目远眺,你不难想象当年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时来此的那种心境。
赫图阿拉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其中位于城北的“汗宫大衙门”是全城的“心脏”所在。
它欲称金鸾殿,又叫尊号台,是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称汗”的地方。
置身其间,但见八角飞檐冲天而起,御座、御案闪闪生辉,气势辉宏。
另有两处景致让人拍手称奇:
殿左侧断崖处有一深潭,面阔
水幽,荷花争艳;殿右侧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鱼虾竞游,名曰“神龙二目”。
内城中部地势低洼,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饮水井。
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
因传现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当年努尔哈赤时所为,故名“罕王井”。
赫图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觉寺,即关帝庙。
寺内雕塑生动,贴金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之日,各地进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来,蔚为壮观。
出赫图阿拉城东行约二百米,山岗上有两处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这就是被合称为“皇寺”的地藏寺和显佑宫。
地藏寺是满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为辽东佛教名胜之地,曾红火近三百年。
至今,寺内香火仍长年萦绕。
钟鼓之声不绝于耳。
显佑宫亦是满族人民最早接受汉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实物力证。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每遇战事或重大活动之前,都要入宫进香,祈求神明保佑。
宫内有神奇榆树一株,已历四百年风雨,仍生机盎然。
现在,这两处建筑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新兴的“满族风情园”中最独特的人文景观。
人们追忆历史上辉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却更喜欢现在古朴自然的老城。
因为,虽然城内的古建筑都是按历史原貌恢复,但其中毕竟有了许多鲜活有趣的景致。
比如满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农家小院满族饮食,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满乡风情。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服饰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
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
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
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
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
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
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
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
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
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
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
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
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
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
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
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
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
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
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