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5281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docx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开展城镇化建设,但一直以来都是工业化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

而小城镇作为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当前,中国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一直以来的“增长主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资源瓶颈、生态瓶颈和劳动力瓶颈等发展阶段的标志性门槛开始促使城镇转型。

以浙江为例,浙江是典型的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高及空间资源瓶颈突出的省份,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探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经济效益[3];浙江的城镇化主体是块状经济,产业升级滞后市场于消费升级,导致需求不足,故需要通过产业的更新换代来刺激内需,扩大产业市场规模;产业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产业链的竞争,产业升级需要人才和高端劳动力的支撑;此外,创业也是拉动就业和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必须探索如何聚集创业人才、风投资本和科技孵化器等,以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和资本链实现快速耦合,形成新经济的生态圈和高端产业链;城乡结合部是城镇化最为活跃的区域,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点,建设符合城乡融合要求的空间载体,是满足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品质追求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在此发展背景下,2014年底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2015年初正式将“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列入政府重点工作计划。

按计划,浙江将在未来3年内把重点放在培育上百个特色小镇上,聚焦电子信息、环境保护、医疗健康、休闲旅游、潮流时尚、金融服务和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产业,兼顾特色农副产品(如茶叶、黄酒和中药)、特色手工艺品(如丝绸、青瓷、木雕、根雕、石雕和“文房四宝”)等历史经典产业[4]。

作为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和推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①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②是“众创空间”的新孵化器;③是信息经济等智慧产业的新集聚地;④是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新载体;⑤是新一轮产城人融合的新平台;⑥是“两美”浙江的新景区。

本文拟通过分析特色小镇的内涵和特征,构建基于特色小镇发展导向的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旨在为科学全面地评价新时期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二、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理念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

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其中部分服务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如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创意设计、大数据和云计算、健康服务业,或其他智力密集型产业。

特色小镇也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大社区,既有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又有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性化交流空间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特色小镇建设将秉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3km2的范围内,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并体现其特有的地域文化。

同时,特色小镇建设要达到AAA级以上景区标准,休闲旅游类小镇须以AAAAA级景区标准作为建设硬指标[4]。

总之,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在具体规划建设中,特色小镇的发展秉持四大发展理念:

产业定位摒弃“大而全”,力求“特而强”,避免同质竞争,错位发展,保证独特个性;功能体系摒弃“散而弱”,力求“聚而合”,重在功能融合,营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城镇形态摒弃“大而广”,力求“精而美”,形成“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制度设计摒弃“老而僵”,力求“活而新”,将其定位为综合改革试验区,“特色小镇”优先作为政策试点示范基地,把握政策先试先行机遇,体现制度供给的“个性化”。

三、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

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出发,将其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将发展理念和内涵进行交叉构建,得到评估框架(图1)。

(1)产业维度,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

(2)功能维度,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

(3)形态维度,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4)制度维度,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四、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选取与体系建构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公共政策理论和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通过数据统计的分析方法,进而反映特色小镇发展综合水平的一整套指标体系。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应准确体现特色小镇的特点,形成一个有机的评估系统,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典型代表性原则,从各维度选取的指标应为特色小镇评价目标服务,立足于特色小镇的本质内涵,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出特色小镇的综合发展水平。

(2)系统全面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等各个维度,不应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和规模,还应注重环境风貌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

(3)相对独立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相对独立且不相关,不能互为解释,从而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4)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原则,评价体系既包含共性指标,具有可比性,便于指标比较,又包括个性(特色)指标,可以反映“特色”建设进展和成效。

(5)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数据明确,且有一致的统计口径,可较为简便地获取,同时也可以量化和对比。

(6)动态适应性原则,由于特色小镇因时因地而不同,所选取的指标无论在指标维度、指标权重和具体指标选择等方面都应具有动态性,以期能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背景进行适应性调整。

(7)以人为核心原则,整个指标体系最终虽然是定量的综合评分,但在具体指标设计中,应同时考虑主客观相结合的模式,将特色小镇的使用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旅游者等微观主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也纳入到指标体系中。

指标筛选先经过专家咨询进行推荐,在每个维度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指标,对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的相应规模、结构、状态与效率等动态趋势等进行科学评价和综合评估,全面反映特色小镇各子维度和总的综合发展水平。

在选择具体指标时,高于50%的专家认为该指标不重要,则淘汰该指标;

统一归并相关性强的指标或者选择相对容易获取的指标;根据3轮专家咨询后的综合结果,采纳80%以上的专家认同的指标,形成最后的指标体系。

在参考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后,将本指标体系分为特色小镇基本信息、发展绩效和特色水平三部分,形成“1+4+N”的指标结构,分别从总体、分项和特色3个视角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其中基本信息部分的指标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而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更新(图2):

(1)基本信息指标主要是统计特色小镇的建设、投资和规划进展,该部分指标主要测量特色小镇的总体发展情况,特别要说明的是该部分指标会随着特色小镇建设进程的推进而动态变化:

前期更多侧重建设、规划等未全面投入使用阶段的评估;后期则更侧重对总体投资总强度和产出总规模等运营效益方面的评估。

此外,特色小镇作为城市或城镇转型升级的特殊平台,后期在区域层面也应该和现状城(镇)区融合发展,因此在其发展后期,总体指标部分还会增加关于区域融合度和关联度等方面的指标(表1)。

(2)发展绩效指标主要是反映特色小镇在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4个子维度上的发展效率与成绩,这四方面紧扣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发展导向和概念内涵,既突出了特色小镇作为高端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的特点,又表现出了其作为景区和产城融合区的新空间模式的特点(表2)。

(3)特色水平指标主要考虑特色小镇主导产业的差异,特色产业从装备制造到历史经典产业,具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应该根据特色产业的划分分别确定不同产业相应的评价指标。

虽然是不同产业,但在评估时也需要对其进行横向重比较,在此则侧较特色的鲜明性、成长性和结构性等共性特点(表3)。

五、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综合分析模式研究

当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综合加权法、DSS评判法、理想点法和向量排序法等。

在综合多种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次特色城镇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方法采用基于钻石模型的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钻石的两极分别为特色小镇建设程度和特色水平,中间的主体是4个维度的发展绩效(图3)。

各指标值标准化采用双曲线标准化函数,将各指标值标准化到-1~1,使所有维度的指标标准化值都能构成一个正多边形的雷达图。

将两极和4个维度作为综合指数,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构成的多边形中心点到顶点的线段为各综合指标标准化值所在区间[-1,1],而标注值0为临界线,0以下其值为负,0以上其值为正(图4)。

这种综合评估分析模式,既有单项评分指标又有综合指标,既有几何直观的表现形式又有具体解析数值,每个指标都有上限、下限和临界值。

指标下限可以根据特色小镇群体中的最小值确定,指标上限可以根据最大值确定,临界值采用平均值,如省(市、县)内全部城镇的平均水平。

六、结语

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重在对特色小镇的指标体系进行框架性分析,由于特色小镇处于发展初期,许多特色小镇还处于规划策划阶段,因而本文尚

不能给出具体的案例进行实证。

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拟在特色小镇的第一个考核期(三年)满后开始进行逐年动态跟踪评估,以后将会对本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补充,并给出相应特色小镇评价结果的应用实证,对本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特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评价和比较我国各地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能够在我国当前城镇化新阶段中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小城镇发展绩效提供依据,促进小城镇的差异化、可持续发展。

(弘利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