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504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资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时,只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5个小题。

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溶酶体分解后产生的废物可被排到细胞外

B.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C.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运输物质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在高尔基体中形成D.某些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生物膜结构

3.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B.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都需要消耗ATP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的一定是生物大分子

4.下列有关HIV和SA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原核生物B.两者体内仅有核

糖体一种细胞器

C.两者都能在细菌培养基上生长繁殖D.两者遗传物质都是RNA,容易发生变异

5.有关组成细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念珠藻和黑藻的最基本元素都是碳元素

B.在不同生物的体细胞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

C.在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

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6.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

B.水既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

7.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脂质分子相结合

D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磷

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B.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9.由1分子的磷酸、碱基m和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肯定为脱氧核糖

B.若b为组成核糖体的成分,则b只有4种

C.若ATP水解可形成b,则a为核糖核苷酸

D.若a为核糖,则a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10.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四种生物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它们并不都具有绝热和保温功能

C.它们都以碳链为骨架

D.除核酸以外它们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11.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分解产能少

D.鉴定生物组织中有无脂肪离不开显微镜

12.下列有关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B.制取细胞膜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做实验材料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1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B.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14.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B.肌细胞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的细胞核内合成DNAD.人的成熟红细胞可在线粒体中合成ATP

15.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

A.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16.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

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B.线粒体的嵴

C.叶绿体的基粒D.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17.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

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分泌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18.将三组生理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

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0C)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19.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

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20.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少

D.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

21.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由于不含叶绿体,所以不能吸收光能

B.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没有分布在线粒体内

C.细菌细胞内没有染色体,但有染色质

D.细胞学说认为原核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22.下列相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后,可观察到DNA呈现红色

B.利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可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D.在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23.在下图1、3

、5号试管中

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的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

B.实验结果是:

1、3、5号呈无色,2、4号呈砖红色,6号呈紫色

C.2、4号试管对照可以说明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

D.该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和加入双缩脲试剂的方法不同

24.为了探究溶液X、溶液Y、溶液Z三种液体的浓度大小关系,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两长颈漏斗的规格相同,起始时溶液X和溶液Y的液面均高出溶液Z的液面

hcm,最终

h2>

h1>

h。

已知三种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且不能透过半透膜。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时水分子可以进出半透膜,最终平衡时水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B.三种溶液最终的浓度大小关系是Y>Z>X

C.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且能进行主动运输

D.适当升高温度会使

h2、

h1升高

2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26.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假设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消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溶液浓度介于0.4-0.5mol/L之间

27.下表表示几种微生物体内的矿物质含量(占全部矿物质的百分比),据表得出的结论是

微生物

P2O5

K2O

大肠杆菌

33.99

12.95

圆褐固氮菌

4.93

2.41

酵母菌

51.09

38.66

米曲霉

48.55

28.16

A.不同微生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表中各矿物质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

C.酵母菌的细胞壁中含磷元素最多

D.磷元素和钾元素不属于圆褐固氮菌细胞中的大量元素

28.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右图是相关实验结果,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时,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细胞膜上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29.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可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30.右图是某湖泊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D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之间形成一条食物链

C.A、B、C、D的大小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的多少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3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D.农田生态系统中,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32.下列关于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腐乳制作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温度和时间等

B.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含有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

C.泡菜制作利用了原核生物乳酸菌的发酵,腐乳制作主要利用了真核生物毛霉的发酵

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都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33.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B.在酒精发酵旺盛时,也能进行果醋发酵

C.对所用的材料葡萄应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

D.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时,只需在发酵液中滴加重铬酸钾即可

34.下列关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所以选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B.在乳浊液分层的时候,为了有利于水和油层明显分层,应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

C.在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