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499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0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docx

电气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

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

顾春阳,万鹏,陈宇,刘冰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

杨春玲(教授/博导)

一、课题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充分发挥硬件设计的可移植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在换相精度和通用性方面可达到较优的水平,将能够满足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在高精度领域应用的要求;可以在线升级,缩短开发时间;具有高度的空间开放性,顺应电机驱动系统开放式、智能化的发展潮流。

二、研究背景

常用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位置检测方法中,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法由于检测电路结构简单,算法亦不复杂,因此发展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

以软件方式实现过零检测及驱动控制会引入一定的执行延时,还会增加CPU的负担,限制电机其它控制任务的完成。

另外,传统的反电势过零检测法仅能在额定转速20%以上以上才能使用,调速范围受到很大制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机电控制系统越来越趋向于高精度、微型化及大规模化发展,网络化控制已成为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技术将使BLDCM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管理和维护,同时也实现资源和技术的共享。

它可以拓宽人们的作业空间和范围,;不需要人们铺设专门的通讯线路;有利于减少远程控制的成本、扩大远程化距离、实现对任意节点的访问。

三、研究主要内容

3.1总体方案设计

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总体方案如图3.1所示,由FPGA核心处理器、驱动隔离电路、AD检测电路、网络接口、电机本体等部分构成。

图3.1总体方案框图

3.2FPGA电机控制IP核设计

3.2.1电机控制IP核概述

根据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的分析结果设计电机驱动IP核结构框图如图3.2所示。

图3.2电机驱动IP核结构设计框图

电机驱动IP核主要由AD73360驱动接口、反电势过零检测单元、三段式同步起动模块、转速电流双环负反馈调节器和PWM控制器五大部分组成。

3.2.2三段式同步启动模块

在无刷直流电机启动时不能根据反电动势进行换流。

需要采用包括预定位、加速和自动切换三个环节实现电机的开环软起动,克服反电势过零检测算法不能够自起动的缺陷。

图3.3为三段式同步启动模块在Modelsim中的仿真结果。

图3.3三段式同步启动Modelsim仿真结果

3.2.3AD73360驱动接口单元

AD73360是ADI公司生产的新型16位AD转换器,具有六个独立的模拟量输入通道,每个通道可同时采样,使用六线工业标准同步串行接口,所以特别适合于三相制电力运行参数测控类应用(三个相电压和三个相电流同时采样)系统。

图3.4为AD73360接口I/O结构图。

图3.4AD73360接口I/O图

3.2.4反电势过零检测单元

反电势过零检测单元由四部分组成。

时钟分频模块将50MHz的系统时钟分频得到100kHz的时钟信号送入相位延迟模块。

反电势相位转换模块将3路端电压信号计算得到反电势信号。

再由反电势信号的过零点得到初步的换相信号。

相位延迟模块实现了由phase_i到phase_c信号的转换,同时向速度信号生成模块提供频率与电机转速成比例的脉冲信号flag6。

速度信号生成模块利用flag6对电机进行M/T法测速。

图3.5为反电势过零检测内部结构(RTL级)。

图3.5反电动势过零检测内部结构图(RTL级)

3.2.5转速电流双闭环调节器

在此模块中,ASR和ACR都采用限幅的增量式数字PI算法。

此外,转速调节器同时还融合了改进的分段式的数字PI算法。

3.2.6PWM控制器

PWM控制器部分包括电机开闭环切换模块和PWM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上述各模块生成的占空比和相位转化成为电机驱动所需的脉冲信号。

3.2.7电机驱动IP核综合结构

电机驱动IP核内部结构如图3.6所示。

图3.6电机驱动IP核内部结构图(RTL级)

3.3FPGA-DM9000A组件控制器及电机驱动IP核接口设计

DM9000A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均为用户自定义NIOSⅡ系统的外部设备,均以自定义组件的形式添加到SOPCBuilder中。

DM9000A控制器和电机驱动IP核接口添加到SOPCBuilder中后,生成的顶层原理图如图3.7所示。

图3.7NIOSⅡ系统顶层原理图

3.4硬件电路设计

3.4.1FPGA最小系统板

本设计使用的主控芯片是CycloneII系列EP2C20Q240C8N。

FPGA最小系统板包括六部分:

电源部分、EPCS配置电路部分、SRAM与FLASH部分、FPGA芯片及其周边元件、FPGA通用IO部分和UART电路部分。

具体原理图见附录1。

3.4.2DM9000A网络接口电路

DM9000A的功能和控制方法已在3.3节中介绍。

其硬件电路主要包括:

电源电路、RJ45网络接头和DM9000A芯片及外围配置电路。

原理图详见附录2。

3.4.3驱动隔离电路

驱动隔离电路主要由光耦器件、IR2130芯片与IRF540组成。

控制电路输出六路PWM调制波,经过高速双路光耦芯片HCPL2631进行光电隔离后,送入到功率器件中,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

其电路原理图见附录3。

3.4.4AD检测电路

AD采样电路使用AD73360模/数转换芯片。

该芯片自身的优良特性和独到的外围电路设计使其能很好的适用于本系统的信号采集工作。

本设计使用交流耦合方式,极大改善了采样电路性能。

交流耦合滤掉了无用的直流分量,使反电势的过零点与AD基准电压重合,简化了FPGA对反电势过零点的检测算法;采样信号以基准源为对称中心,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基准不稳对精度的影响,提高了采样精度。

该设计是一次创新性的尝试。

AD采样的详细原理图见附录4。

3.5嵌入式服务器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由本地嵌入式

操作系统下WEB服务器、远程浏览器与控制界面构成一个完整的远程监控控制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结构图如图3.8所示。

图3.8 嵌入式操作系统结构图

3.5.1

操作系统下的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

网络通信必须建立在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上。

因此我们采用

操作系统,其特点为:

⏹小巧(最小内核2K);

⏹公开源代码,详细的注解;

⏹可剥夺实时内核;

⏹可移植性强,可裁剪;

⏹实时多任务。

这些特点有利于网络通信在FPGA中的实现。

WEB服务器框图如图3.9所示。

图3.9WEB服务器框图

3.5.2WEB服务器工作程序流图

本服务器是基于套接字建立连接的,程序流图如图3.10。

图3.10用套接字建立连接的程序框图

3.5.3网络控制界面

控制界面是用HTML语言编写的网页,以压缩文件的形式烧写在FPGA的Flash上,客户端通过IE浏览器进行访问。

控制网页的截图如图3.11、3.12、3.13所示。

(1)主页—进入系统

图3.11进入系统-网页截图

(2)控制页面

图3.12控制页面-网页截图

(3)提交成功

图3.13提交成功-网页截图

四、结论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设计出了基于SOPC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成果有:

研究了反电势过零检测原理及其补偿算法,实现了基于FPGA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交流耦合方式的反电势信号检测方式,并由实验证明可提高采样精度和抗扰性,提高调速范围;构建了嵌入式服务器,实现远程控制;完成了基于SLBLDCM控制系统实体,实现了双环数字化控制,达到以下指标:

✓可控制电机转速125r/min—2500r/min(5%额定转速—额定转速),调速范围D≥20;

✓低于0.5%的转速误差。

系统具有以下创新点:

(1)采用SOPC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可移植性;

(2)可并行无延迟地驱动多路电机;

(3)开发一种无等待的过零检测硬件逻辑电路,避免软件检测运行延迟;

(4)采用专用三相电量测量AD器件AD73360及交流耦合方式,提高了系统的调速范围和稳定性;

(5)构建了基于FPGA的嵌入式服务器,编写了兼容TCP/IP协议的精简版网络应用层协议,为嵌入式远程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案。

五、体会与收获

在此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我们研究了反电势过零检测原理及其补偿算法,实现了基于FPGA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网络通信的研究,构建了嵌入式服务器,实现了电机的远程控制;达到并超过了立项的各种指标要求。

在本系统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我们从理论学习到动手实践,遇到了很多问题,同样积累了很多经验。

在整个制作过程,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进行了FPGA方面的设计应用,学习了网络通信协议,研究了电机控制技术,探究了ProtelDXP软件的使用,PCB板的制作,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附录1FPGA最小系统板原理图

图f1.1顶层原理图

图f1.2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f1.3SRAM及FLASH原理图

图f1.4FPGA芯片及周边元件

图f1.5FPGA通用IO原理图

图f1.6UART电路原理图

 

附录2DM9000A电路原理图

图f2.1DM9000A原理图

 

附录3驱动隔离电路原理图

图f3.1IR2130驱动电路原理图

附录4AD采样电路原理图

图f4.1AD采样电路原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