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4956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4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docx

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20篇文章

1.困境中的资本主义

困境中的资本主义

作者:

TheEconomist  来源:

经济学人

发表时间:

2008年10月31日

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时代是否已经终结?

 

弄清什么出了错固然重要,然而对未来更重要的还在于弄清什么没有错

165年前,一位名叫詹姆斯•威尔逊的苏格兰商人开始筹划创办一份报纸。

他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

“尽管财富和资本迅速增长”,科学和艺术“创造出叹为观止的奇迹”,各阶级的人们却是“踌躇未定,惶恐不安”。

威尔逊的解决之道即是自由。

他不仅敢于反对带有贸易保护性质的谷物法,同时也勇于与妄图加深本国内部个体与各阶级之间,以及本国与其他各国之间交流的隔阂,猜忌,仇恨,嫉妒的行为针锋相对。

从那时起,《经济学人》就站在了经济自由阵营一边。

现如今,经济自由受到抨击,体现经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也正陷入困境。

本周,作为现代私有化诞生地的英国将大部分的本土银行收归国有;与此同时,正当人们对撒切尔-里根时代的结束议论纷纷之时,美国政府承诺将2500亿美元投入到本国的银行业中。

其他政府也正对他们的金融系统进行重新监管。

亚洲人指出,西方国家似乎正在朝更加集中计划的模式发展。

一位中国领导人最近说道,“老师们有麻烦了。

”经济干涉主义者对此大声疾呼:

法国总统萨科奇宣称,“市场自行调节已经终结。

”“经济自由放任时代已经结束”。

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那么直接的(更加尖锐的批评将关注点放在了国家仅仅在财政金融中所发挥的更加突出的作用),但是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即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私营经济的作用应更小并受到限制。

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资本主义制度向数十亿人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

资本主义盛行之处皆繁荣昌盛;衰落之处无不落后萧条。

资本主义制度总是导致各种危机,这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尽管最近的这次危机极具破坏性,但是世界应该利用这次危机学会如何更好地驾驭和控制它。

捍卫自由所采取的极端措施

而矛盾之处就在于:

就短期来看,捍卫资本主义制度就意味着采取国家干预。

如今,纳税人的2.5万亿美元不得不投入到高回报行业中,选民和商人(实际上是经济自由主义者)对此产生的愤怒之情无可厚非。

但是,这次全球性的金融救援行动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出于意识形态。

密特朗在1981年将法国银行实行国有化是因为他认为国家能够更好地运营银行。

这次各国政府收购银行(或购买银行的股票)是因为他们确信,要保持信贷流通需要投入公共资本。

对经济事务进行干预,防止银行业危机伤及实体经济的历史由来已久。

威尔逊的女婿–沃尔特•白芝浩曾建议英格兰银行(以获取高额利息为条件)为资金周转不灵的银行(不是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慷慨解囊。

在现代,各种不同政治派别的政府也不得不介入其中。

罗纳德•里根和玛格丽特•撒切尔当政时期,政府就曾对大陆伊利诺伊斯银行和庄信万丰的救援计划进行过监管。

上个世界90年代,芬兰和瑞典将本国银行收归国有—随后又将其私有化。

这次金融救援行动的规模与过去并不相同。

但是,采取这一行动的理由却和以前是一致的–即放任自由的损失看起来会更大。

如果市场信心和信贷持续下降,近乎必然的经济衰退将演变成经济萧条,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将成为一场灾难。

即使这次的金融救援行动能够暂时避免灾难的发生,然而该行动也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它引发了道德风险:

即这样一个表露无遗的安全网助长了冒险行为的发生。

它同样也会让借贷政治化。

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风险最小化。

他们应避免让这些受到救助的银行老板和股东们从中获利。

他们不可以将贷款引入到政治上的重要领域。

与此同时,他们应该以尽快从银行业抽身(并获利)为明确的目标,在商业的基础上运作银行。

在纳税人看来,只有在清偿了政府的优先股之后,将股利发放给其他股东也许才是合理的。

但是政府需要避免代表民众利益的政治姿态。

例如,禁止发放红利会使得急需优秀人才的公司出现人才流失。

政治家们都宣称自己深谙此道。

当然,他们无意重蹈密特朗的覆辙,也无意于在经营银行上亲力亲为或在别处控制股权。

然而,有呼声(其中包括撒切尔夫人所在的保守党派的继任者们)已经要求对公司主管人员的薪酬实行限制。

如果一位总统跑到底特律解释为什么摩根史坦利的45,000名薪酬丰厚的员工能得到纳税人的100亿美元,而通用汽车公司的266,000名人员却不能,那么这个总统将是一位勇敢的总统。

同样,一个提议将放松经济监管作为解决公共部门经济问题办法的政治家也会是一位勇敢的政治家。

前车之鉴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短期内将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前者。

公共部门和它所担负的债务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将占据更大的份额。

但是长远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对这场灾难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这就是一场重要的理性之争可以并且应该获胜的理由。

资本主义制度的捍卫者需要应付两种批评。

一种批评所持的观点比另一种批评更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较难让人信服和普遍的观点认为,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已经寿终正寝。

持有这种观点的批评家们宣称美英屈高就下向世界范围内无知愚昧的政府宣扬的“华盛顿共识”–即放松经济监管以及私有化–已经将世界经济推向了灾难的边缘。

如果这样的观点为更多的人所接受,那么从北京到柏林的政治家们对限制货物和服务在国内以及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的举动会觉得天经地义。

发挥市场机制解决诸如健康和教育领域问题的观点将难以让人信服,而在有关华尔街的命运上,该观点也将被人不屑一顾。

事实上,资本主义制度非但没有衰落,过去25年来全面减少彼此之间互通有无的障碍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和自由。

数以亿计的人们摆脱了绝对贫困。

即使现在发生了信贷危机,这十年来全球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非金融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不应成为这场论证的理由,这与上世纪30年代强行将非金融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作为反驳的论据,从而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如出一辙。

而另一群体的批评家则将焦点放在了放松对金融,而非整个经济体的监管上。

这一批评有着更多的价值。

金融需要监管。

金融行业总是伴随着恐慌,崩溃和泡沫(在维多利亚时代,本刊一直对铁路股价,而不是房价抱怨不已)。

由于金融业对经济体其余部门的运作不可或缺,政府一直以来也是大力介入其中。

毫无疑问,现代金融业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一些银行似乎认为,市场处于持续的流通状态中。

冒险的行为会获得巨大的收益;谨慎则会遭到惩罚。

即使是最好的银行机构也会做出疯狂的冒险举动。

高盛银行绝不是最胆大鲁莽的,然而这一银行却以1万亿美元的资产担负起价值达430亿美元的普通股权。

缺乏监管怂恿了这一投机行为。

金融衍生品的无限制蔓延超过了金融监管机构所管辖的范围。

不知何故,全世界最终担负起了价值达62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互换,然而这其中却没有发生一笔交易。

即使是最开明的自由主义者也无法想象这是合理的。

然而现代金融业的失败不能单单归咎于缺乏监管。

毕竟,美国的抵押信贷市场是任何金融行业中最受监控的部分之一:

这一市场受到了政府赞助的两个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掌控,同时还得到了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旨在增加房屋所有权方案的引导。

引发这一危机的宏观经济条件部分来源于政策选择:

美联储忽视了房地产泡沫,将短期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上的时间太长。

新兴国家积累外汇储备的决心,尤其是中国压低汇率,使得大批资本涌入美国。

这差不多是一次由政策上的失误与华尔街的贪婪携手演绎的完美风暴。

加强监管并不能让世界防患于未然。

最近在日本和韩国发生的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就出现在高度监管的体系中。

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管理,而是更好的管理。

在一些领域中,这意味着要采取更多的规则。

资本需求需要进行完善,从而使得银行在经济良好发展的时期能够积累更多的储备。

更多的时候,这仅仅意味着采取不同的规则:

中央银行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更多地考虑资产价格。

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监管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例如,永久性地禁止空头卖跌会使得市场更加弱不禁风。

事实上,历史表明:

对采取更多监管的做法抱有偏见是一件好事。

采取更多的监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促使下一场灾难的发生。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将实现自我完善。

危机过后,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很少再犯相同的错误。

例如,已经有计划为信用违约互换提供结算场所。

扭转即将到来的浪潮

令人难过的是,历史的另一个经验教训即是:

在政治中,经济理性并不总是盛行于世—尤其对大部分国家而言,最佳状况就是短暂的经济衰退。

“对交流的阻碍,猜忌,仇恨,嫉妒”正日渐显现出来。

然而事情不必如此。

如果本次金融救援行动能够得以良好的实施,纳税人将最终从他们不情愿的银行投资中获利。

如果监管机构能从本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他们也能在未来更好地管理金融行业。

如果能够避免这次危机,对盛行于民主国家的强政府理念怀有有益的普遍敌意应予以重申。

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困境之中,然而信奉这一制度的人们将为之奋斗下去。

尽管存在着各种缺陷,但它却是人类迄今所创造出的最佳的经济制度。

2.探究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

探究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

作者:

邱恒明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发表时间:

2008年10月27日

     10年前,1998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美国顶级券商的头头脑脑们齐聚一堂。

     贝尔斯登CEO、雷曼兄弟公司董事长、美林证券董事长……当时,这些人还是以拯救者的面目出现。

那时,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因俄罗斯债务危机的影响,濒临破产,这些华尔街的老大们联合行动,成功托市,避免了全面的金融危机。

10年后,在一场新的危机中,他们则成了被拯救的对象:

雷曼兄弟破产了;要不是美国政府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式的拯救,贝尔斯登也将破产;美林证券前途难卜,甚至是摩根士丹利、高盛这样的老大都难有归路……

  华尔街的金融帝国为何如此脆弱?

“次贷”是怎样一回事?

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将如何收场?

……在此,向大家推荐若干本相关图书,或许有助于中国的读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去探寻答案。

      金融史就是泡沫史

  《资本战争:

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告诉我们,金融史本来就是一个个泡沫破灭的历史。

在铁路投机客、运河争夺战,还有新时代的“新经济”投机泡沫的故事叙述中,《资本战争》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人们在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时失去了节制,在盲目亢奋中做出不理智的投机决定,最终,必然是大崩溃把它们重新拉回以事实为依据的理性轨道上来。

  你可以说次级贷款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的共好:

住上自己的房子,体味消费品带来的快感;你也可以把次级贷款证券化看做是一种金融创新:

打包整体出售,或分块给各级投资者,在投资者之间来回倒手。

但为了提升公司价值,为了更高的年终奖,为了不断升职的需要,每一环节的人都会把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吗?

次级债产品在券商及其同类中反复过手,价格越抬越高,而那些金融机构的好汉们,上自运筹帷幄的老大,下至普通工作人员,都从中分得丰厚利益。

时间推移,异常也就变成了正常,谁都不会放弃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做法。

——这就是问题所在:

泡沫是由欲望吹出来的,欲望如果不加节制,泡沫难免吹破。

  查理德·比特纳是一位业内人士,他曾在美国抵押贷款业干了14年。

他说,事态的演变使得次级贷款的两个基本问题遭到了普遍忽视,没有多少人会问:

借款人能否定期还贷?

批准贷款是否有凭有据?

他在《贪婪、欺诈和无知:

美国次贷危机真相》写道,几大主体机构的欺骗或欺诈行为是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的直接诱因:

经纪商操纵贷款,贷款公司向不合格的借款人提供贷款,投资银行打包高风险抵押贷款,评级机构为这些证券化产品成为投资级产品盖章放行,所有这些行为加在一起引发了“完美风暴”。

  市场的普遍规律是:

贪婪驱动市场的时候,行情普遍看涨,金钱追逐资产,股票、债券,各种资产买进卖出比较容易;反之,信贷风险增加,银行、其它机构或者个人不愿向企业贷款时候,恐惧造成信贷紧缩。

当房价暴跌,信贷紧缩的时候,借款人-经纪商-贷款公司-券商不再是完美链条,而是节节断裂,趋向解体——这正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

      “科学家把实验室炸飞了”

  “看上去华尔街的那些科学家疯子们又把实验室给炸飞了。

”《时代》对最新一轮金融产品创新做了最好的总结。

是的,美国券商的创新又以失败而告终。

而在此之前,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美国那些大券商们不断标榜自己是金融创新的开路先锋,而且还到世界各地巡回宣讲,兜售他们的经验。

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为了没有学到这样的创新本领而倍感耻辱。

  《诚信的背后:

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一书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总结说:

金融危机常常是由新出现的金融产品所引发。

《诚信的背后》描述了十多年前种种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记录了摩根士丹利如何把数千亿美元的银行不良资产卖给外国投机者,从而夺回市场老大宝座的。

  1935年-1970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摩根士丹利不论是规模还是业务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它固执地拒绝承担重大的风险和发展“名誉欠佳”的客户,因此,在1980年代初,它的很多业务在行业内所占的份额在下滑。

与此同时,那些更为进取的公司,比如说所罗门和高盛,开始越来越赚钱了;到了新千年,更为进取的贝尔斯登成为了最为赚钱的公司。

摩根士丹利的对策就是抛掉过去的“保守、有教养”的形象,而向“狂野、狡诈”的野蛮人靠拢。

到了《诚信的背后》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加入,摩根士丹利的主要收入已经是经纪-交易业务,衍生产品则是推动它前进的发动机。

  在《金融制胜》中,朱伟一对美国的金融政策、监管制度还有华尔街的大亨们作了毫不留情的调侃。

次级债产品的创新实质是什么?

朱伟一回答得很干脆,次级债产品就是指鹿为马。

次级债产品到底价值几许,这是券商和少数金融机构的老大们说了算,既然价格越高回报越高,他们于是以次充好,不惜将死马说成活马。

朱伟一还把券商比喻成流寇,竭泽而渔,斩尽杀绝,然后异地而战。

1997年,美国券商在东南亚发起金融风暴,乘机洗劫了那些国家的财富;世纪之交,又在美国本土大搞网络公司上市;这几年,他们瞄准的则是次级贷款。

  我们总是强调诚信,强调券商对投资者要讲诚信。

但是,券商如果真正讲诚信,那恐怕就无钱可赚了。

这样的真相着实令人悲哀!

    华尔街的英雄抑或魔鬼

  泡沫破灭,公司倒闭,许多人备受失业之苦,同样,那些先前被称做华尔街英雄的人们,也会被重新定义。

  美国早期著名大投机玩家们的命运似乎总是不济:

利特尔在19世纪30年代是华尔街上最著名的投机者,并且保持这一名声长达20多年之久,虽三次破产,每次都像一只不死鸟从灰烬中重生,最终,他在1857年的市场崩盘中第四次破产,从此一蹶不振;德鲁在伊利铁路的投机中被同伙所伤害,最终在贫困潦倒中死去;菲斯科在一场绯闻事件中被枪杀;古尔德作为那个时代最聪明的玩家56岁死于肺结核;庞兹的命运也很惨,“我是一号人物,曾经拥有过1500万美元”,直到晚年,庞兹还对此津津乐道,但在1949年去世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巴西一家医院的慈善病床上,口袋里仅有75美元……

  这一回金融风暴之后,那些华尔街英雄或许不会有那么悲惨的命运——他们目前不会受牢狱之苦,也不是一文不名——不过名声和饭碗是保不住了,还需要受到强烈的道德谴责。

  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三位合伙人靠50万美元起家。

危机爆发之时的一把手詹姆斯·凯恩已经73岁了,他在贝尔斯登干了50年,2001年登上第一把交椅,看上去铁定戴着皇冠,光荣退休,但内幕要被揭开,公司迫于无奈,落得个被收购的命运,这无疑让他颜面扫地。

二把手更是直接的替罪羊。

沃论·斯佩克特今年49岁,是贝尔斯登的二把手,32岁就当上公司董事,是公司历史上一个金童。

这次彻底的“被解雇”让其二十多年职业生涯的辉煌黯然失色。

  一家具有158年历史的公司,曾被评为“大到不能破产的公司”却在2008年划上了句号。

雷曼兄弟的前董事长的余生如何度过呢?

他不能原谅美国政府不拯救的做法,就能原谅自己任内把雷曼公司带向破产吗?

  ……

  成王败寇,投机者在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是英雄,泡沫破灭之时便难逃被唾弃、被谴责的命运。

    “浴火”如何“重生”

  悲观的人在危机面前顿时失策,乐观的人则能从中看到希望。

认识到泡沫是第一步,思考如何在泡沫中生存,且在泡沫中汲取积极因素也许更为重要。

在泡沫中寻找出路,是另外一些著作的主题,也将是接下来大家关注的焦点。

  《大泡沫》的作者丹尼尔·格罗斯坦言:

如果投资者自己根本没有经历过泡沫,如何能切身认识到泡沫的冲击?

因此,与其回避泡沫,敌视泡沫,还不如正视泡沫,分析泡沫经济运作的客观规律。

在书中,丹尼尔·格罗斯从大量事实中得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

所有的泡沫都有积极作用。

从19世纪的电报狂潮到当今美国对于可替代能源的狂热,从铁路到房地产,格罗斯带我们回顾了这些大胆投资者和先锋所带来的旋风,分析了他们所留下的宝贵财富,从中我们又增加了一种思路:

通常被认为是灾难的泡沫实际上曾经帮助人们建立了商业基础设施,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丹尼尔·格罗斯说,在基础设施泡沫中建造的东西,如房屋、电线、光缆和铁路,并不会随着主人的破产而消失。

它们很快就可以被拥有新的商业计划、低成本的生产力和更好的资本结构的企业家们重新利用。

“危机”的涵义之一是“机遇”,但愿受这次金融危机冲击的所有公司、个人“浴火”而“重生”。

3.投行精品店涌现:

金融危机前兆?

投行精品店涌现:

金融危机前兆?

作者:

户才和  来源:

好投网

发表时间:

2008年11月06日

中国投行金字塔当中正在生长出类似Greenhill这样的精品店,但是两者存在的理由却是如此的不同。

投资银行最初萌芽于15世纪的欧洲。

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国际投资银行业已经形成了相互补充的3个阶层。

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这样的超级大投行属于第一层次,其发展趋势是通过不断的合并和收购牢牢地站住了投资银行顶峰的位置;高盛们主要为大企业IPO服务以及提供研究、承销、投资、贷款、顾问等服务的特点为类似杰富瑞这样专攻50亿美元以下市场的中级投行以及类似Greenhill这样专门为特定行业提供特定投资银行产品的BoutiqueInvestmentBank(投行精品店)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据估计,2003年仅美国投行界就有将近10000家这样的精品店。

站在投行金字塔最底层的是为小公司、富裕的个人和大型企业集团某个项目提供顾问服务的大量专业人士。

金字塔夹层

伴随着近年来Greenhill们的陆续上市,处在投资银行金字塔夹层的精品店开始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

总的来说,这些小型投行大都有章可循:

其创始人一般都是从大投行或者相关咨询顾问行业出来的,比如Greenhill就是由摩根士丹利董事会原副主席罗伯特?

格林希尔创办的,EvercorePartners则是由黑石集团(TheBlackstoneGroup)前普通合伙人AustinM.Beutner跟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国前副财长奥特曼联手创办的;从业务类型来看,这些新型投行一般都专注于为传媒、能源、金融服务等特定细分领域的客户提供贴身服务。

尽管这些投行精品店自身团队的规模一般最多也就在百人左右,但是从摩根等大投行出来的这些老兵们已经开始蚕食大行们的市场份额。

根据汤姆森财经统计的数据,截至2006年8月总计价值8740亿美元的并购案中,Evercore、Lazard、Greenhill等三家BoutiqueInvestmentBank承担了其中28%的顾问工作。

这一比例在2005年同期则是18%。

中国类似华兴资本这样的投行合伙人们在工作中总是喜欢将Greenhill作为借鉴的对象。

尽管两者的生存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这类新兴投行看来,“未来中国极有出现跟美国投资银行业类似的成长曲线和市场结构,虽然在时间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种程度的滞后现象”。

殊途同归

美国部分典型投行精品店一览 单位:

亿美元

名称

总部

创建

创始人

专注领域

IPO(代码)

市值

Greenhill

纽约

1996年

罗伯特·格林希尔

财务策略顾问

2004年纽交所(GHL)

20.06

Lazard

纽约/巴黎

1848年

Lazard兄弟

财务顾问/资产管理

2005年纽交所(LAZ)

20.00

EvercorePartners

纽约

1996年

AustinM.Beutner奥特曼

并购重组顾问

2006年纽交所(EVR)

1.55

PetrieParkman

休斯敦

1989年

  

石油等能源行业顾问

2006年10月,被美林集团收购

KBW

纽约

1962年

Keefe、Bruyette和Woods

金融行业投行顾问

2006年纽交所(KBW)

9.34

    来源:

好投研究(市值按照2007年2月15日收盘价计算得出)

早在2000年前后的第一波互联网高潮期间,中国就出现了第一批以在美国创业资本和中国创业者之间构筑绿色通道为己任的旗号各异的顾问机构或者投资银行。

其中,堪称典型的有三个人大毕业生创办的中华创业网(SinoBIT)、成思危之女成卓的时代联线(VC—link)、刘曼红和PaulS.Nolan等人创建的维欣中国(VCChina)、王冉的易凯、汪潮涌夫妇的信中利等。

但不幸的是,伴随着第一波互联网投资高潮的褪去,中华创业网们还没有来得及真正一显身手就已经永远地停在了岸边上;维欣等少数幸存者也被迫进入了调整期。

中国第一批新经济投行类机构一览

机构名称

创办时间

主要创办人

目前状态

时代联线

1999年

成卓

已经从市场上消失

信中利

1999年5月

汪潮涌

民营产业投资公司

维欣中国

1999年7月

刘曼红、Paul、高晓春

  

中华创业网

1999年底

孙燕军、张磊、杨戈

已经从市场上消失

易凯资本

2000年3月

王冉

以跨国并购及合资顾问为核心

    来源:

好投研究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信这样的国际大投行,不但更加注重提供IPO服务,而且以其人力成本结构根本不可能去规模化地满足数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级别的私募融资和并购顾问市场上的‘一对一(OnetoOne)’需求。

”在好投网共同创始人户才和看来,中国市场需要像华兴资本这类寻求准确定位的投行精品店(BoutiqueInvestmentBank)来补充中间业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以证券公司为主体的国内投资银行由于其自身惯有的操作流程和价值取向基本无法涉足新兴的私募融资顾问服务领域。

无锡尚德太阳能的融资过程就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于是伴随着国际VC大踏步进入中国的脚步声,从2003年开始,汉能投资、华兴资本、绿桥资本(GreenbridgeCapital)等一批瞄准中国创业投资市场的投行相继诞生。

依靠会展和研究业务起家的清科集团也在努力强化其投行顾问团队。

在中国创业,有时候“生存下去比一时的快速增长更重要”。

“创业者是明星,我们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成为巨星的时候,我们存在的价值必然就体现出来了。

”华兴资本CEO包凡习惯用CAA来打比方。

CAA是好莱坞的艺人代理公司,美国大牌影星导演基本都是由他们代理的,人们想到这些明星的时候通常都会想到这家公司。

包凡的梦想是,让华兴资本成为中国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