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4813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docx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

摘要:

九十年代在“主旋律”的号召下,我国的军旅电视剧有了很大的改革和进步,从剧本的创作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了新的发展,各样的军人反映着不同时期的军人风貌,本文系统考察了九十年代以来的十一部部军旅电视剧,发现这一时期军旅电视剧的主人公形象可以概括分为:

孤胆英雄式的军事奇才、思维独特的军事领导、历练成长起来的“兵王”、爱情与事业洗礼中的个性军人、手足相连的官兄兵弟、军中绿花等六类,同类的人物形象又有一定的区别。

这是中国军人的风貌,也是我国军事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

关键词:

个性;独特;历练;爱情;团体;女兵

Abstract:

Ninetiesinthe"theme"ofthecall,ourTVhasbeengreatlyMilitaryreformandprogress,fromscriptwritingtothecharactersshapedbyallthenewdevelopment,reflectingthedifferentkindsofmilitarytroopsduringthestyle,thepaperexaminesthesystemsincetheninetiestheDepartmentofMilitarytelevisionseries91andfoundtheheroofthisperiodtheimageofMilitaryTVcanbesummarizedinto:

lonehero'smilitarygenius,thinking,uniquemilitaryleadershiphasexperienceingrowingup"SoldierKing",thebaptismofloveandcareerinthemilitarypersonality,hand,footsoldierslinkedtotheofficialbrotherbrother,armygreenflowerssuchassix,similarcharactershasacertaindistinction.Thisisthesoldier,thisisalsoChina'smilitarydramacreatedanewmilestone.

Keywords:

Personality;Unique;Lifeexperiences;Love;Group;Female

一九八一年的春节,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九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与观众见面了。

它开创了我国的电视连续剧时代,从形式上看,这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就内容而言,这部电视剧则是我国军事电视剧的开山之作,我国的军事电视剧也就在八十年代诞生了。

自此以来,我国已经出产了有几十部的国产军事电视剧,这其中包括有军事谍战片、革命历史片、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片、军旅电视剧等。

前期以革命历史题材片居多,这类电视剧主要以中共革命历史为背景,围绕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而拍摄制作,虽然我国的军事电视剧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里,但是早期的军事电视剧仍然没有摆脱我国军事电影影响,存在着反面人物脸谱化、简单化,剧情拖沓,矛盾冲突点不够激烈等问题。

一、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发展状况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在艰难的求索中已出现了明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意识形态也呈现多元化走向。

长期以来作为“主旋律”的影视作品也面临改革的需要,1994年江泽民同志对“主旋律”做出了解释和回答,那就是“四个一切”,这一回答着实转变了众多影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

同时在和平年代中军队职能的转变军队职能与和平时代经济建设为主的固有矛盾,使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一度陷入表达困境,文艺工作者则不仅要寻找军队这一时期的特别的工作生活方式,更要从中挖掘提炼出戏剧性的因子,创作出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文艺作品,与大众的审美心理达成高度契合。

如何赋予这类影视剧新的故事内容与表现形式,成为这一阶段军事题材电视剧必须回答的问题。

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电视业逐步实现制播分离,从而推动了电视业的产业化进程,实现了电视运营的市场化和电视节目的商品化。

【1】电视剧创作市场化,制作机构的融资和盈利市场化,这就更需要军旅电视剧在创作上要满足市场、满足受众。

这个思路的辐射下,各电视台与军队都做出了努力的探索。

出产了一大批认真思考主流意识形态表达与艺术性、观赏性兼顾的优秀作品。

它们一改传统中国军事剧中人物塑造上敌我分明,正面人物完美化,反面人物平面化、刻板化、漫画化的不足,人物塑造更为丰富,并能更多的直面军人的感情生活和个性缺点,情节更具开放性,在寻找与观众的审美默契上又做了若干尝试和突破,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出现在荧幕上,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受。

而这一时期我国的军事电视剧创作则主要以军旅电视剧为主。

所谓军旅电视剧,就是以典型军人为原型,反映职业军人在战争和和平年代军事生活、感情生活、社会生活的电视剧。

它是军事电视剧的一个子概念,这一概念将军事电视剧中的革命历史片、谍战片、人物传记片等排除在外了。

中国军事电视剧的这一改革,在文艺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诸多评论相继刊发,甚至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

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军事电视剧的探讨和研究主要在以下的领域:

军旅电视剧的定义问题;传播学视野下的受众分析;电视产业化中的创作转变;军旅电视剧的文化表征;战争英雄的人性探讨;军事电视剧的“艺术真实”等方面。

这些研究和探索更多的是主流意识形态下传播学方面的研究,而对于电视剧的美学研究也多是在电视剧题材的转变和影视技巧的运用上,对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的主人公形象类型探讨的较少。

未能将把军旅影片从军事影片这个大的范围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因而,本文拟用中西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着重研究和探讨军旅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从观众的立场出发来审视人物的形象;比较他们的异同;同时也对女性军人形象进行关注。

二、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军旅电视剧主人公形象类析

(一)孤胆英雄式的军事奇才

这是一些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的军人,他们大多出身于农村,在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历练,成长了起来,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敢于斗争,更敢于接受挑战,不会服输。

他们大多喜欢单干,喜欢独立地进行革命斗争,尽管单枪匹马,但是他们总能创造出奇迹般的举动。

《亮剑》中的李云龙,《狼毒花》中的常发,这是一些不受游戏规则限制,很有自我主义精神和作风的一类角色,在纪律严明的军队这个集体中,他们的个性往往更为鲜明和突出,观众可以看到他们的诸多孤军战斗的身影,所以称其为孤胆英雄。

《亮剑》中成功的塑造了李云龙这一形象,这也是近年来军旅电视剧中的一个十分让人欣赏的角色。

李云龙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军事指挥官,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是长期的军事斗争让他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关键时刻的沉着和机敏让敌人闻风丧胆。

而且他总是爱占便宜,喜欢钻营,但这也并不全然是什么缺点,关键是要看这样的处世方式用在什么地方,李云龙就把他的钻营和占便宜的习性用到了日本侵略者身上,让敌方甚是头痛,他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李云龙的对手楚云飞,同样也是一个很有性格的军人,有原则、有爱国情操、尊重对手,这改变了以往国产军事影片中,国民党将领恃强凌弱、各自为战、遇敌望风而逃,只顾自保的形象,但是他最终却只能怀着丰富军事才干和满腔的报国热情终老在台湾,这一形象可谓是崇高的,令人欣赏,让人肃然起敬,更是让人叹惋,正是这一崇高的形象,反衬了李云龙形象的优美。

【2】李云龙是个有思想的革命者,果敢而并不鲁莽,有些自私却也大义凛然,一心为己,也一心为抗战,他很会经营自己的团,自己从不吃亏,他更不希望有人来和他分羹,所以他更喜欢各自为战,只带一个警卫就敢孤身走到敌人眼皮子底下,并取敌首级。

常发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胆英雄,他喜欢一个人在敌人的眼前跨马穿梭,以“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般的潇洒让鬼子心惶恐恐,又让女人心乱意动,正如他自己所言:

“骑马挎枪,马背上有酒有女人”,他是一个军人,但更是一个特殊的、不太适合过分用纪律约束的军人,他更像是一个生活在抗战年代的游侠。

但是他最终是服从了党的领导的,从而成为了革命队伍中难得的一个士兵。

这是一个和李云龙一样桀骜不驯的家伙,但是他更多一份机敏和小聪明,影片在很多的情节上稍显夸张,不仅把常发表现的神出鬼没,更是表现得有点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味道——有神相助,影片中也数次出现起死回生的浪漫主义场面。

很多人觉得这有些穿帮,但是崇尚英雄的观众却以乐此不疲的心态去对待,无论人们出于何种心态或是审美角度,我们都不要忽略了艺术美的特质,正如黑格尔所言:

“因为艺术要把偶然性和外在形状玷污的还原到它的与它的真正概念的和谐,它就要把现象中凡是不符合这概念的东西一齐抛开,只有通过这种清洗,它才能把理想表现出来。

”【3】

尽管缺乏《亮剑》的历史厚度和思想高度,但在主角的个人形象塑造方面,常发明显要比李云龙更传奇、更真实、更可爱。

他和李云龙不一样,常发比李云龙毛病更多,但是常发一种“孩子气”的神奇,他不顾及金钱、地位与权力,可以把眼泪流在无可挽回的令人后悔的感情事上,决不流在对手的面前。

也许正是常发这些性格上的矛盾,才使他更具有人性,更让我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这是人物塑造的一种成功,黑格尔认为艺术的目的就在于它可以激发人的情绪,使其再次活跃起来,把人的心填满,感动和激发人心的最深处那无数潜在的力量。

【4】现在是个性解放,放飞思想的时代,通过常发这个人物,我们除了能够真切的了解那个特殊时代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还可以让我们功利世俗的心境远离尘嚣,保持一种宁静淡泊而富有激情的心态生存着。

英雄就总是有传奇色彩的,他们总会有惊呼常人的行动,在我国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我们对英雄是怀着极为崇敬和仰慕的心情的,一代宗师朱光潜先生认为,除了愚昧者、骄矜妒忌者、轻世玩物者、毫无人性者这四类人,任何人多少都会有点英雄崇拜情结的,一个人能崇拜英雄,他就多少还有上进的希望,因为他还有道德方面的价值。

【5】而站在欣赏者的角度,英雄更多的不是价值上的评价,而是道德上的评价,一个人的行动只有符合普遍的道德评价,他才有可能成为英雄。

这是在特殊的年代和典型的环境中的一个个英雄模式,他们不是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历史的缔造者,他们多了一份肩上的责任和对祖国和党的忠诚,他们是我们喜欢的有个性的军人。

因为我们自身都有一种英雄情结,人人都渴望成为英雄,渴望能够有一些英雄行径,我想这正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我们的先人在远古的时代就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如盘古、女娲等等。

电视剧中的这些英雄形象激起了我们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而把我们带入到审美活动中。

当代著名美学家英伽登甚至据此认为,审美活动是从这种强烈的原始情感才真正开始的。

【6】

(二)思维独特的军事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事也在进行着一些深入的改革,一批反映新旧军事演习对抗,歌颂军事改革的电视剧应运而生,这些影片突出地体现军事改革的必要,比如军事理念的改革,军事科技的加强,军事结构的现代化等等。

一批军事影片如《DA师》、《沙场点兵》、《垂直打击》、《突出重围》等,这些影片着重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天赋过人的军事人才。

这角色是和平年代里祖国军事事业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他们不同于李云龙之类的孤胆英雄,由于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所以对于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军事理念,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和认识。

他们大多思维独特,很能与时代接轨,对于军队的改革和推动我国军事发展,实现军事领域的新老接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军事对抗演习中,更多的是军事指挥官之间中的斗智斗勇,而对抗的结果同指挥官的指挥风格或是军事理念是分不开的,这也就成为了影片矛盾的发展点,这些矛盾推动着影片剧情的发展,同样也体现出他们鲜明的人物性格。

《DA师》里的龙凯峰是新时期军事改革和转型时期,出现在荧幕上的一个典型军事领导,他思维慎密、情感真挚、原则坚定、作风干练。

这样的一个人物不仅受领导赏识、下属爱戴,更是受观众的喜爱。

他不是一个会轻易服输的人,并且敢于挑战,这和中国人典型的中庸理念和性格是不太一样的,他的个性是职业的需求,是作为一名军人的必需,更是作为一个军事领导的特质,心理学家威尔逊(C.Wilson)把领导者的特征归结为三个方面:

预测变化、寻求支持、驱力水平。

【7】而龙凯峰就是拥有这些特质的一个出色军事领导。

正如影片中下属对龙凯峰的评价:

“他是一个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去看待的一个人”,和自己的老连长过招演习,大家都以为他会做顺水人情的时候,他却毫不谦让,全力以赴。

作为中国空降军事开山之作的《垂直打击》让军事迷着实见证了中国空降兵的风采,杨亿这个空降兵的典型代表也让观众印象深刻。

他总是会有很多匪夷所思的举动,思维灵活度极高,作战理念绝对不是模式化、套路化的,他很会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果断地作出战术调整,虽然有过失败,但是一切从实战出发的思想绝对值得肯定和欣赏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军人的本色,正是在失败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他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突出重围》和《垂直打击》的军事对抗情节十分的相似,但《突出重围》是以军事对抗贯穿剧作始终的,其中人物的塑造总是以寥寥几笔以一带而过,剧中的人物众多,散点式地分布,并没有出现“浓墨重彩”的典型人物,而是对每个人的刻画“力道”都很平均,如视死如归的方英达、刚愎自用的黄兴安、见风使舵的简凡、仁辱负重的范英明、理想执著的朱海鹏等。

这些人物虽然各具性格特征,但也明显有附着作者观念表达的痕迹,仔细琢磨可以看出人物性格严格围绕红蓝两方部队特点而设定的,演习中代表高科技的一方的人物都闪烁着“优点”,观念保守陈旧的一方的人物缺点四处可见,这样的创作方式忽略了人物形象丰富的内涵,很难产生引起人心共鸣的典型军人形象。

(三)历练成长起来的“兵王”

在我国军队里有这样的的一群普通士兵,他们自身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特质,那是强烈的军人的特质。

这些士兵具有极强的坚韧性、能吃苦、能攻关、勇于牺牲,他们认真地对待一切任务和训练,往往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地刻苦钻研和训练,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从而完成“蜕变”,“进化”成为一个优秀的当代军人。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军旅电视剧影片的主人公逐渐向这样的普通士兵转移,他们在荧幕上的出现,让观众真正可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军人风采,体悟军旅生活的特别,很多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绝密押运》里的“问题兵”陶涛,都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成长了起来,成为了战士们的榜样。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是个极其淳朴和善良的军人,他并不高大潇洒,不是偶像剧中的青春偶像,也不是传统中智勇双全的精英,而且他还稍显呆板,严格地说,他的呆板更是一种善良,其实善良本身就是一种美,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

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

【8】许三多生活的环境是一个没有坏人的世界和极端纯粹的情境,然而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却是那么的激烈、那么戏剧性,它把观众卷入其中并诱发出他们沉睡的正义感、神圣性,通过理想化的存在体验催生道德价值观念。

经过此番洗礼的观众回归当下生活,虽然现实中的一切都照旧,但是我们的心理上却总会迸发出对许三多及其战友的需求。

这就是许三多这一典型的形象所带来的审美体验。

所谓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观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

【9】导演通过这一角色为观众提供了人生的榜样和处世原则。

我们通过许三多和他的战友的生活,理解了什么是理想、信念、团队、和谐、诚信、情谊,懂得了一些心理疾患的验方,甚至可以解读出时代精神的趋向。

同样是王宝强的作品,《我的兄弟叫顺溜》与《士兵突击》却大相径庭,如果说,许三多是一个原材料加工后的优秀产品的话,那么顺溜就是对璞玉进行的一番打造后的精品。

前者是个资质甚低的原型,需要对其不断地注入养分,后者却是一条“潜龙”,只是等待时机“飞龙在天”。

《士兵突击》是以喜剧的形式结尾,最终许三多成为了一个“兵王”,而《我的兄弟叫顺溜》却是典型的政治化模型,顺溜的选择和命运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个宗旨,所以该剧美学特色上的重点在于其悲剧性人格的塑造与升华,人物思想境界的提升成为最终的归宿。

剧本在把有价值的人物毁灭给人看的同时,创造了更高的价值——纪律的服从、原则的坚守、大局观的确立。

审美活动是一种独特的认识活动,它的独特性不仅在于与求真、求善活动不同,而且在于:

第一,以“感性”的方式最为丰富、全面地触及人的真相,打动人的心灵;第二,不仅如此,它还提升人,在审美活动中,生活在片面性中、异化状态中的人得到了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揭示,随着审美境界的获得与递进,人生的境界也得到了提高。

【10】所以要教化民众,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其以榜样,用榜样的力量使民众潜移默化。

就连《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都是如此,他本是一个准备投靠国军的革命者,阴差阳错走进了共产党的队伍,又带有投机性地选择了留下,从而创造了一段别样的人生历史。

姜大牙本是一个思想和作风都不过硬,甚至是不合格的共产党战士,但是在军事生活中,他不断地接受着共产党的教育,一步步地提升着自己的素养,进而成为我们的榜样。

而其学习身边的榜样提升自己的这样一个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向其学习,并且提升自我的过程。

姜大牙就是这样一个带有内省性的角色。

(四)爱情与事业洗礼中的个性军人

《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幸福像花儿一样》中的白杨、杜鹃、林彬,《将门风云》中的肖萍、周汉、周东进、魏铭坤,他们都是军人感情生活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军人在和平年代却要遭受爱情的洗礼,他们或是忠于爱情,或是陷于感情纠纷,或是置爱情于不顾,上演了多姿多样的军人情感。

多数人都认为军人的爱情没有平常人的爱情那样浪漫,但是自从《激情燃烧的岁月》搬上荧幕以来,军人的爱情给人全新的感觉和体验。

对于石光荣的典型爱情,一些老革命者在观看完影片后都深有感触表示——如同亲身经历,诚如伽达默尔所说,在体验中“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是自我经历,而且一同组成该经历物的意义”。

【11】这就是艺术的一种成功再现。

中国当代美学家周宪认为,艺术和现实的关系是一种复现关系,模仿的本意——“照现成的样子去做”,也就是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去反映。

【12】石光荣的爱情故事其实也就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革命者爱情的真实写照,在远离硝烟的岁月里,当习惯于发号施令、冲锋陷阵的团长不能够再指挥军队,而是要平等地面对自己人生的另一半的时候,不自然、烦躁的心理特征是正常的,组建家庭,这似乎是比军事任务更为艰巨的任务,只有勇气是不够的,爱情需要智慧,要懂得经营,因为爱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社会学中有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家庭的社会意义,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者认为家庭的首要意义就是养生,通过养生的方式保证家族的繁衍,进而保持社会的延续。

【13】这其实也就是石光荣的首要婚姻家庭观,但是家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感情的寄托,这是石光荣所不擅长的,所以他的婚姻才有过挫折,他才有过婚后的各种不自然。

而对于石光荣的下一代而言,父母的婚姻经历就是自己的经验来源,他们对爱情和家庭问题的处理相对就游刃有余的多了。

《幸福像花儿一样》就是反映这样的一代军人的爱情的。

白杨和杜鹃的爱情,大海和大梅的爱情,这就是八十年代军人爱情的典型案例。

这是一个思想转型的的时期,人和人的价值取向是迥异的,而军人在和平年代中对于爱情的追求则显得更为多元和理性,尤其是女性的婚姻价值观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彰显。

【14】桀骜不驯的白杨喜欢上了文工团的杜鹃,而杜鹃却是一心在自己的舞蹈事业上,对于白杨的追求不屑一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白杨也就展开了一场狂轰滥打地追求,而同室的大梅却是个极为现实的女人,她一心想找一个高干子弟,终于遇到了大海,故事却戏剧般地出现了变故,大海的腿残废了,但是目的性很明显的大梅依然选择了大海,所以她的工作等问题也得以顺利解决,这显然是一种功利性极强的婚姻投机,但是没过多久商业的诱惑又让大梅主动提出选择下海,最终他们以离婚而结束。

社会学家更愿意从社会层面寻找解释离婚现象的变量,譬如社会的变迁,当女性有更多机会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时,婚姻则不在承担曾经是必须的经济能力。

【15】这就让她抛弃了传统,转向时尚,有人说当发展中国家准备腾飞的时候,女性时尚始终处于发展的最前沿,而且他们的思想也有别于传统道德,诚如加缪所言:

“现代感情与传统感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沉浸于道德问题中,而前者则充满性而上学的味道”。

【16】白杨的爱情更多的是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能给人愉悦感,但是不能给人更多的真实感,比照之下大梅和大海的爱情比杜鹃白杨的爱情显得更为真实,虽然有人曾把杜鹃类比为女版“石光荣”,但是杜鹃所面临的只是事业和爱情的冲突,而并不是石光荣的不善于经营感情。

爱情对于任何的人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军人有着自身的特殊职责,但是也需要情感的寄托,军人的爱情同其职责一样的伟大和受人尊重。

(五)手足相连的官兄兵弟

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惯常于说教和宣传,我们的电视工作者也更多的塑造了一个个个人英雄和楷模,主流媒体在“宣传”并把他们变成“模范”的过程中,就把他们从人际、人伦、人群中的普通人变成了一个个奉献者、施予者、甚至是拯救者,也就不自觉地推开、轻慢甚至是贬抑了其他的普通人。

【17】

观众对于这样的人物塑造不免要乏味,要求要有新的改进和突破,电视工作者也在努力地寻求着这样的契合点,于是“群体英雄”也就呼之欲出。

经过改编后的《敌后武工队》与观众见面了,但是对于军事剧的改编,受欢迎程度往往不及古装武侠剧,这似乎与我国前期脸谱化的影视制作是分不开的,新的军事剧演员往往不够味。

随后模仿美国大片《兄弟连》制作而成的《中国兄弟连》也进入了荧幕,但是仍不能受到热捧,似乎是场面不够壮阔,冲突不够激烈。

军事节目爱好者依旧陷于审美疲劳之中。

直到《士兵突击》的出现,中国军旅剧中的“群体英雄”才着实地大饱了中国观众的胃口,随后《我的团长我的团》备受瞩目的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部电视剧一改前期军事剧节目以“中共”为主角的模式,第一次把国民党军人作为刻画的重点,让观众对于中国军人有了更为全面而且深刻的认识。

《士兵突击》是和平年代中的一个军人道德群体的写照,该剧是真正地“以人为本”的创作思想,对人性的崇高有赞美,对人性的卑劣也有揭示,不管是道德素质如何的一个人,他们都是这个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正是中国古语而言的“水至清则无鱼”,他们所坚定的“不抛弃、不放弃,做有意义的事,好好活”的信念,是一个群体最朴质的特点,是对人的信念的一种坚定,更是“众志成城”的最普通解释。

【18】记得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在播放《士兵突击》,这其实就是信念和信心的一种传递,它让人人都在体验着我们的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社会氛围,从而更加坚定灾区人民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

社会氛围能集中体现社会的潮流、时代的信息、生活的本质。

它和人们的命运、需要、期待交织在一起,其中包括有炽热的情感,有冷静的思考,有实际的行动,从而具有深刻的人生意味。

【19】

《敌后武工队》、《中国兄弟连》、《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些是以抗战为背景的电视剧,剧中的人物是一群铁骨铮铮情怀豪迈的军人,虽不是同父同母,却都是中华的好儿女,面对共同的敌人,他们有私心,有抵触,没有纳过“投名状”,却最终成为手足情深的兄弟,这就是我们团结的军人,是一群同甘共苦“不抛弃,不放弃”的平凡英雄。

共同的信念和理想是一个团队得以组建和维持的基础,对敌人的痛恨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则是那个年代的共同理想,有人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