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4443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

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

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来,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但每个人的经历并不相同,因而拥有不同的成长体验,本单元的课文给正漫步在成长道路上的我们以莫大的鼓舞、激励、启迪和警示。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的几位作家,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2.准确读写本单元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3.深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

【教学指导】

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课时

《再塑生命的人》1课时

《窃读记》1课时

《<论语>十二章》2课时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43页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揣摩本文的语言。

4.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

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今天我们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

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文题解读】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课文标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1.“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

“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2.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

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3.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新课讲授】

(一)疏通字词

缠络(chán)豁(huò)觅食(mì)渊博(yuān)确凿(záo)

菜畦(qí)桑椹(shèn)油蛉(líng)攒(cuán)斑蝥(máo)

珊瑚(shān)蟋蟀(shuài)敛(liǎn)脑髓(suǐ)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òu)书塾(shú)

宿儒(rú)蝉蜕(tuì)厥土(jué)窦(dòu)人声鼎沸(dǐng)

拗(ǎo)倜傥(tìtǎng)金叵罗(pǒ)盔甲(kuī)绣像(xiù)

锡箔(xībó)

(二)整体感知

1.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2.(让学生思考问题)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的起止句和过渡段。

明确:

课文第1至8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第9段是过渡段,第10至24段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三)研读赏析

1.请学生朗读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课文的第1段写出了百草园的什么情况?

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

写出了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2)你怎样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

明确:

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

“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

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引出一个“线索”——“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课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出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

2.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

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

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

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2)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明确:

莱畦,石井栏。

(3)为什么说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明确:

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

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4)作者是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的?

明确:

鲁迅先生用色彩绚丽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写的是春季;“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这样写了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从而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5)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百草园的景物?

表现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请举例说明。

明确:

本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6)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这样精彩?

明确:

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时乐园的热爱之情。

因而作者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这样精彩。

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课文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2)课文第4段写了一什么故事?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

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

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3)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

明确:

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的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走到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

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

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练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4.让学生齐读课文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写了雪地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2)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并分析这些动词的表现作用。

明确:

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对捕鸟的喜爱。

(3)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明确:

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

作者虽然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际、具体。

4.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

表现了儿童的什么心理?

明确:

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

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2)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

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流露出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在这里“我”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在这里“我”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

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2段。

2.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0、11段,思考以下问题: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

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

明确:

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

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鲁迅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怀念。

(2)“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明确:

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

三味书屋给作者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黑油的竹门”,它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

(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教师提示:

对第21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读应该是这样的: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上九,潜龙勿用。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情况?

明确:

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情况:

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

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逃课到小园中去玩被先生批评。

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

课上的意外收获——“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

4.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明确:

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不知道!

”,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

”——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不满。

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旁门左道,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

第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

老师“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读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有的宣传“仁”这个虚伪的封建道德;有的低级趣味地取笑别人;有的宣传迷信风水;有的拼凑起讲古代税法的话;这些令人难懂而又无用的书,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

学生怎能感兴趣呢?

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

5.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他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主要是敬慕,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

同时,鲁迅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顽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6.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明确:

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

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

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7.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

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么关系?

明确:

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8.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①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百草园的生活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

生活乐趣;而三味书屋的生活则妨碍了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②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③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快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预习第10课。

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校园里肯定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请以“春回校园”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景物描写,同时运用联想手法,写出人的活动,以展现校园里春的气息。

【板书设计】

 

10*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48页

【教学目标】

1.积累“疲惫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等词语。

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3.培养学生筛选、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字,在文字中寻找问题、找到答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

全班都不要发出声音,第1、3、5、7组同学闭上眼睛,邻桌同学在其手上书写,让其辨认,并书写到纸上。

要写的字是:

五彩缤纷。

教师:

请大家讲一下做这个游戏的感受。

(无助、单调、黑暗)

我们今天要来认识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性,首先我们来看下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

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

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

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部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

——罗斯福夫人

她自己则这样说: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海伦·凯勒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盲聋哑人。

主要著作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相关背景】

一岁半,海伦·凯勒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了美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

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掌握下列读音和词语释义。

(1)掌握下列读音。

搓捻(cuōniǎn)怦怦(pēng)脾(pí)气譬如(pì)感慨(kǎi)

捡起(jiǎn)绽开(zhàn)争执(zhí)惭愧(kuì)悔恨(huǐ)

激荡(dàng)奥秘(ào)拼凑(còu)企盼(qǐ)灵魂(hún)

截然不同(jié)疲倦不堪(juàn)混为一谈(hùn)

(2)掌握下列词语的释义。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食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

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油然而生: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不求甚解: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

(1)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

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明确: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

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

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她站在台阶上等待。

后来,“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

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事物的?

明确:

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

还教“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3)当“我”“杯”“水”不分时,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来引导“我”认识水的?

当时“我”的感受如何?

请将“我”的感受从文中画出。

明确:

带“我”到井房让“我”亲身感受水。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明确:

莎莉文老师用“水”打开了海伦·凯勒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水”使海伦·凯勒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

期待着我们的老师能像莎莉文老师一样,采用多种方法,用爱心启迪我们的智慧和情感。

(5)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二部分(第6—13段):

写莎莉文老师教育“我”,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事物都有名称。

(二)问题探究

1.本文文字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话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

说说为什么作者什么也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如此美的世界。

明确:

心中有爱,我们应该珍惜自己一双明亮的眼睛,用心去感受我们看到的世界。

2.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凯勒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

用一个比喻句写出来。

明确:

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3.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明确: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

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4.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

明确: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

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

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

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这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课堂小结】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真诚地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预习第11课。

【板书设计】

 

11*窃读记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3页

【教学目标】

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机会,奋发向上。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窃”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

“窃”时心里会怎么想?

请你打开课本第11课,看看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作家。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

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等,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

【相关背景】

林海音,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坂,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被林海音称作“金色年代”,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北平味。

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